城市规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833
颗粒名称: 城市规划
分类号: TU984.2
页数: 7
页码: 47-53
摘要: 本文概括了2006年厦门市总体规划与概念规划、专项规划、行动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管理等。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厦门市 2006年

内容

综述
  2006年,厦门市规划局继续推行“规划重点前移、服务重心下移”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大胆尝试和探索规划管理思路,全年工作呈现“多”和“快”两个特点。“多”,一是指规划项目多。全年规划编制项目180多项。二是指审批项目多。全年共办理“一书两证”5022件,比上年增加2377件,平均日办理18.6件。其中,选址意见书1449件,用地许可证965件,工程(市政)许可证1056件,方案(市政)设计1218件。三是指参与和规划相关的工作多。全年完成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规42件,建设项目局部变更355件。参加市里各种会议949场次。办理人大、政协建议提案32件,办理督办件395件,市长专线及信访件677件。“快”,一是指重点项目审批快。如环东海域整治工程、新农村建设、住宅建设规划等重大项目,实行现场办公,联合会审,实现审批零等待;二是指正常业务审批快。通过精简审批环节、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加快了日常办件的速度。
  1.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全力推进市重点建设项目进程。先后编制完成了住房建设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以及公共事业规划、环东海域整治规划和杏林湾规划等。组织鼓浪屿休闲商业项目、五缘湾营运中心、观音山和公主园滨海休闲旅游项目、五缘湾公寓、湖边水库社会保障性住房等建筑方案设计工作。在规划编制的指引下,确保了五大工业集中区〔火炬(翔安)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二期、海沧石化工业集中区〕、五缘湾、观音山两大营运中心、社会保障性住房等市重点项目的落地工作。
  2.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配合工业区、文教区开发,对13个行政村规划实施“金包银”、“金包金”工程,完成73个行政村村庄规划,首批20个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试点村工程进展顺利。各规划分局也对所辖区的试点村进行清理和检查,确保“金包银”工程的全面推进。
  3.加强土地开发研究,主动策划生成项目,提高土地使用率。一年来,先后开展翔安大帽山体育公园开发规划、温泉资源、餐饮集中区、本岛仓储用地等项目策划,完成44宗经营性土地的出让和12个加油、加气站整体挂牌项目的准备工作,促成项目落地并取得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为规划审批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先后完成规划道路网和现状道路网规范化整理入库;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各分区规划7项、控制性详细规划46项和修建性详细规划21项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市政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全要素地形图的数据库建库工作;完成全市域大部分范围的卫星遥感影像与规划道路网叠加的影像挂图;完成城市规划数据库结构设计管理维护系统的应用与开发等;完成规划网站的一期升级改造和“网上行政审批”工作。
  此外,在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开展规划研究、为政府决策和城市科学发展服务也取得显著成绩。 (朱家鹏 陈文瑶)
  总体规划编制
  【《环东海域综合整治与发展规划》】 该规划由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市规划院)于2~5月编制完成。5月通过规划局审查。规划总用地114.28平方公里,涉及集美、同安、翔安三个区。规划整理了可建设用地,在同集路两侧形成工业走廊及工业集中区;营造集美城市次中心及同安南部新城区;滨水带布置居住、公建、公共开放空间;保留并利用河道,创造较多滨水城市空间带;利用山体、海湾、溪流及交通绿化走廊,形成结构清晰的城市组团形态;组团隔离带充分利用,可开发研发(科技园)、度假休闲等设施。
  【《马銮湾片区概念规划》】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2005年11~12月编制完成,2006年1月通过专家评审。规划目标:可概括为“魅力海湾、生态新城”,马銮海新城区的建设将配备最先进的城市基础设施,达到自然生态与城市人文景观的高度统一。规划结构:一心、一轴、两区、多组团。规划特色:探索一种新的交通方式下的土地利用模式,以公交站点为中心向外延伸约400米,形成以公交站点为中心的、包含有商业服务和休闲娱乐等设施的紧凑型居住社区。规划了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在马銮湾副中心引入两条轨道交通线路和一条快速公交线路,并在中心区驳接,在驳接点形成大型交通换乘枢纽,采用联合开发模式。快速公交在居住区内穿行,将公交站点和居住区服务设施相结合,形成居住区级中心。
  【《翔安东坑湾片区概念规划整合》】 该规划由市规划究院于2006年底基本完成本次整合规划在整合三家规划设计单位方案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东坑湾片区的功能结构,优化城市空间整体形态。规划范围主要根据东坑湾区岸线的完整性和片区南部腹地发展的需要而确定,片区东邻翔安大道,西邻同安湾,北接海翔大道,南至新店路,总规划用地面积17.49平方公里(含水域用地)。布局上以东坑湾区为中心,商务办公、文化娱乐用地环湾集中布置。沿湾岸线形成滨水绿化景观带,并结合绿化带布设步行游道,规划休闲活动设施。沿环湾带形成纵向绿化景观轴,将滨水景观引入片区内部。琼头村周边地区结合澳中游艇项目、市级文化中心及其他文化娱乐度假设施,规划作为旅游休闲中心。市级体育中心布置在海翔大道以南,翔安西路以西。新店路以北、翔安西路以东的用地规划为一类工业用地,发展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农渔民就业问题。
  【《厦门翔安大帽山用地整合规划》】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3~7月编制完成,并通过市城市规划局审查。规划范围:大帽山农场一面与新圩镇相邻,其他三面与南安市接壤,整个规划用地面积22.4平方公里。规划定位:实施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逐年进行林相改造,结合建设体育健身、休闲度假和开发生态旅游,把大帽山打造成厦门国际友城森林公园。功能分区:根据森林公园综合发展需要,结合地域特点,因地制宜设置了游览区、游乐区、狩猎区、野营区、休疗养区、接待服务区、生态保护区、生产经营区、行政管理区和居民生活区十大功能区。项目策划:以十大友城项目为主,辅以六大本源生态文化项目,打造集文化、旅游、运动、休闲、度假、会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主题森林公园。用地布局:考虑到规划的不确定因素影响,规划采用在弹性规划结构的统一架构下,形成溪园内峡谷探险、运动公园、三角梅园、溪美水库、服务管理和生活居住6个相对独立的组团,组团规模随开发的进程逐渐减小,精明增长。组团之间结合现状林地、耕地和水库溪流形成大片生态的开敞空间,塑造大帽山生态景观形象。组团间的生态绿廊可作为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苗圃等内容,不做其他开发,帮助大帽山形成生态旅游的形象。
  【《厦门市五通码头片区总体规划》】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1~8月编制完成。规划面积49公顷。规划强调以对台交通与旅游服务为规划中心;注重与五缘湾片区的城市整体设计相协调,合理分配用地,注重岸线使用的公共性;突出中心,综合开发利用。其主要功能包括:游艇码头、滚装码头、对台客运旅游服务中心、东通道通风井观光公园。规划在岸线上保留五通滚装码头和海空联运码头,其东侧餐饮区岸线也可停泊游艇,于北侧建设小规模游艇码头区。在用地上结合隧道通风竖井控制用地建设海滨公园,在规划区中部可建设厦门市旅游集散中心、特色商业区、娱乐餐饮等项目,内部设置步行系统,根据交通量设置公共停车场。在空间控制上,片区建筑层数控制在3层以下,以保证内湾的观海视廊,达到城市空间的和谐优美。 (朱家鹏 陈文瑶)
  专项规划编制
  【《厦门市近期建设规划》】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4月编制完成。规划目标:突出“城市建设五年规划”的性质,着重落实政府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投资项目安排的引导作用,强调规划对城市近期发展重大决策的参谋作用,对影响城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政策建议。规划年限:2006~2010年。规划范围:厦门市行政辖区1565平方公里陆域和相对应的海域。项目进展:该规划于2006年6月通过市规划局审查,已上报市政府待批准实施。
  【《厦门市城市空间布局规划》】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2006年底基本完成。规划背景:2003年,厦门市政府组织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新一轮的修编,确定了厦门市城市性质与职能、海湾型城市格局等关系城市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2005年,市政府提出建设海湾型城市的发展战略,为“十一五”规划城市空间发展提出了战略性方向。城市发展速度增快、规模突破既有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空间布局需作相应整合。规划内容:对厦门市城市空间布局进行新一轮的整合,以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基础,结合现有控规、各相关专项规划,确定厦门市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并对用地规划进行整合。意义:城市空间布局上的整合,为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提供更大的空间,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有限土地的使用效率,有利于城市发展的综合效益的最大化,避免城市交通建设、用地规划、土地出让三者的脱节,为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引导和支撑,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厦门市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规划》】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3~10月编制完成,11月经市政府批准实施。规划背景:为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适应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和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的需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全力推进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规划范围:厦门市域范围。规划主要内容: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根据各镇、村区位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实力不一的实际情况,提出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分类指导、试点先行、量力而为、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办法。参照厦门市农村城市化改造已经摸索出的经验以及市委相关文件,综合考虑建设用地的范围与时序,规划对农村按照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外的不同要求,划分为两区、五类,各村根据不同情况,可相应选择不同的建设和整治模式。
  【《厦门市住房建设近期规划》】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6~9月编制完成,9月经市政府批准实施。规划背景:针对全国范围内城市住房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简称“国六条”),福建省建设厅先后发布三份文件,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满足当地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的供应,建设节约型社会。规划范围:厦门市域范围。规划主要内容:贯彻宏观住房政策,坚持“总量控制,区域平衡、项目落地”和“总量与项目相结合”的原则,调整厦门城市住房的供给结构,一方面加大社会保障性住房,以及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同时积极消化存量住宅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各城市年度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总面积中,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面积达到70%以上”的要求,结合城市产业布局与空间拓展的需求,综合分析未来城市住房的需求结构,统筹规划,合理引导,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厦门市本岛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用地规范及近期选址规划》】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3~5月编制完成,6月通过规划局组织的审查。2005年厦门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17万,约占总人口的12%,已跨入人口结构老龄化城市的行列,思明区人口老龄化情况更为严重。为此,该规划对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分类进行了梳理,提出集中社会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相关支持配套设施的配置要求、用地指标和规划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规划对本岛集中社会化养老机构的近期选址提出了备选用地。
  【《厦门市生鲜食品超市布局规划》】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4~5月编制完成,通过审查。规划年限2020年。规划旨在建设和规范本市农副产品生产与流通体系,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各区政府具体组织实施,经过五年的努力,“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关闭一批”,实现全市农贸市场的改造工作,构建起以连锁超市为主导,多业态并存,布局合理,方便放心的生鲜食品流通网络。
  【《厦门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该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厦门市规划院联合于1~8月编制完成,8月通过专家评审。规划背景:支持厦门海湾型城市的跨越式发展,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落实《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确定的发展目标,应对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和变化趋势,有效指导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健康有序地发展。规划年限:2006~2020年。规划内容:(1)制定城市综合交通发总体目标,即服务厦门海湾型城市长远发展目标,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职能发挥,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建立与厦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交通发展模式适宜、运输组织合理、设施网络完善、高效便捷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明确了宏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包括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政策、小汽车交通引导政策、区域差别化交通发展政策、交通设施建设政策。(3)开展各交通专项规划,包括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对外交通系统发展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客运系统规划、停车发展规划、物流及集疏运规划、综合交通系统实施规划以及厦门岛城市交通发展应对策略及行动计划。
  【《厦门岛“四纵三横”行人过街立交规划》】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3月编制完成,8月通过市规划局审查,并付诸实施。规划背景:随着厦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小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正在加快。但由此造成城市道路交通量的迅速增长,人车争道现象时有发生,过街行人和车辆行驶间的矛盾日渐突显,过往车辆时常对过街行人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为保持良好的城市交通秩序,合理组织城市交通,树立厦门交通和谐、文明形象,缓解人车交通矛盾,急需对行人过街立交进行规划。规划内容:根据城市总体布局,结合土地利用和道路交通现状,提出厦门岛“四纵三横”(四纵:疏港路、嘉禾路、金尚路、湖滨中路;三横:厦禾路、湖滨南路接莲前路、湖滨北路接吕岭路)城市主干路的行人过街主要路段和主要过街点,并根据主要行人过街点地形和周边环境特点,提出行人过街采用的形式。
  【《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发展工程起步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3~7月编制完成。规划背景:本规划是与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发展工程控制规划同步开展的专项规划,其目的是为环东海域的开发建设做好道路交通的前期研究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使道路交通起到“先行官”的作用,带动规划区内各项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区位及用地范围:厦门市环东海域地点位于岛外东部城区(集美、同安、翔安)的南部中心,厦门本岛的北部,与本岛五缘湾片区,高崎国际机场隔海相对。可以衔接本岛,辐射三区,加快海湾型城市建设步伐。规划范围涉及集美、同安和翔安三区,总用地52.75平方公里。起步区范围为北以福厦高速公路为界,南到乐海路,西依同集路、东与同安湾海滨相接,总用地36.72平方公里。
  【《南普陀寺周边交通组织分析》】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5~7月编制完成,8月通过市规划局的审查。南普陀寺是厦门城市最为重要和最富特色的名胜景观之一,游客较多。但是周边道路条件较差,停车设施缺乏,交通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佛教的重大节日及旅游黄金周,道路交通堵塞、停车难是常见的两个问题。为缓解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解决停车难问题,结合土地利用和道路交通现状,提出利用演武池公园地下空间和钟鼓山隧道洞口顶部平台新建社会公共停车场,解决南普陀寺高峰期的停车需求。同时根据交通组织原则(交通分离原则、疏导原则、公共交通优先原则、景观环境保护原则),对南普陀寺周边道路上的车辆、行人进行有效的组织。
  【《厦门滨海国际马拉松赛道规划方案》】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编制完成。赛事相关要求:(1)赛跑应在公路路面上进行,起终点可设置于田径场内,比赛起终点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比赛距离的30%。(2)每隔5公里设置一个饮料站;两个饮料站之间设饮水站,从7.5公里开始每5公里设置一站共7个站。(3)每个5公里设置一个分段计时站,共设5公里、10公里、15公里、20公里、25公里、30公里、35公里、40公里8个计时站。(4)5公里、10公里、半程马拉松的终点设在马拉松赛道左右两侧分支的路段上(至少在进入该路段200米设置该赛道的终点)。(5)起终点可设在体育中心或其他大型广场,起、终点周边最好有宾馆、大型停车等配套设施。(6)为便于电视直播,最好不要经过民航航线,便于协调航拍。选线原则:一是便于市民参与。二是便于赛事组织和安全保障。三是便于比赛期间交通组织。规划方案:根据现有的马拉松比赛经验,厦门滨海国际马拉松赛道确定为5万参赛人员的比赛规模。为了减少组织成本和保障人力,同时保证起跑处有广场、停车场、体检及专业运动员设备用房,将起点和终点合并布置于规划体育中心。考虑赛道的景观及市民参与的要求,赛道尽量滨海,具体线路:嘉庚体育馆(起点)—乐海路—滨海大道—中洲大桥—乐安路—滨海大道—琼头—滨海旅游路—乐海路—滨海大道—滨海旅游路—中洲大桥—滨海旅游路—滨海大道—嘉庚体育馆(终点)。(朱家鹏 陈文瑶)
  项目行动规划编制
  
  【《厦门本岛工业用地“退二进三”规划》】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6~10月编制完成。规划背景:大量工业企业搬迁到岛外后,岛内的工业厂房的改造、转型和再利用产生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规划目标:明确产权转型需具备的条件、转型后的发展方向、审批程序、政策适用范围。规划范围:厦门本岛。主要内容:通过工业发展趋势研究,结合产业布局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各片区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分析退出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退二进三”的政策与土地“招拍挂”出让方式的差别,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政策问题。对“退二进三”集中的工业区进行实地调查,对区内现状厂房进行分析,包括区位条件、现状建筑质量、经营状况、污染情况等,并提出初步策划方案。选择一些条件较好的厂房进行改造个案策划,对厂房改造后使用功能、改造时机进行分析等。提出符合政府引导发展的五个类型,即创意产业园区、办公、商业、餐饮(酒吧)、旅馆(酒店)。并针对这五类改造,提出应具备的条件。
  【《本岛餐饮娱乐集中区近期选点与布局方案》】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3~5月编制完成,6月通过市规划局审查。规划范围:厦门市本岛,总用地133.25平方公里。规划期限:2006~2010年。根据选点布局原则以及餐饮娱乐集中区布置特点,结合厦门用地实际,规划共提出7个选点布局方案,分别为裕景中心闲置地块、湖畔花园(广场)闲置地块、火炬园闲置地块、老人疗养院闲置地块、海水淡化工程闲置地块、厦门花园国际大酒店闲置地块和厦门特贸新世纪培训中心闲置地块等,并最终确定海水淡化工程闲置地块和厦门特贸新世纪培训中心闲置地块为近期实施对象。
  【《环东海域(翔安段)渔民转产转业项目策划》】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6~7月编制完成并通过市规划局批复。为了推动环东海域整治和各项工程的建设,本规划以环东海域(翔安段)作为研究范围,针对环东海域整治和各项工程建设占用或影响浅海滩涂的问题,规划从多层面、多角度对渔民转产转业提供规划用地上的策略支持,制定保证转产转业渔民生活保障的具体措施并提出产业引导策略,保证发展用地得以落实,为实施环东海域大规模综合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朱家鹏 陈文瑶)
  【《厦门市同安区城南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1~11月编制完成。规划背景:同安工业集中区处于厦门市向北拓展的经济主轴上,同时接受大同城区和集美城区的辐射,动力十足。从工业发展前景来看,面临厦门产业拓展、本岛工业外迁的契机,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较好的市政设施支持、较大规模工业用地、多产业兼容的同安工业集中区开发条件成熟,潜力巨大,前景光明。规划范围:东至同集路、南至新324国道、西至纵三路、北至现状324国道。规划性质:以科技型、环保型产业(电子、轻型机械、轻工、纺织等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集中区。规模控制:规划总用地13平方公里;居住总人口约18万人。
  【《厦门市万寿片区开发控制规划》】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1~3月编制完成。规划面积157公顷。万寿片区以城市道路为界,划分为四个功能片:一中片、万寿片、文灶片、文屏片,功能定位为以综合改造为主,城景相依的居住片区。依据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万寿片区开发性质以居住用地为主。从片区的交通条件及地形地貌条件分析,开发强度不宜大,总量上控制人口规模,布局上便于分期分批进行拆迁建设,景观上注重与万石山风景区的协调。结合现状用地条件,考虑拆迁的经济性以及道路通行能力,选择合适的道路路线及断面。规划遵循片区现有的文化脉络,通过对公共空间及设施的适当整理,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力求使新的生活空间能维持现状既有的一些生活习惯与特征。
  【《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发展工程起步区控制规划》】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4~7月编制完成,并通过市规划局审查。规划背景:环同安湾开发有利于改善城市结构,加强集美、同安和翔安三个分区的联系,在发展上产生联动效应,在空间结构上形成统一整体;结合同安湾生态恢复工程整治,开发滨海生活区,促进海湾型城市的有序拓展,构建生态、和谐的岛外新城。规划范围:涉及集美、同安和翔安三区,总用地52.75平方公里,其中集美区4.08平方公里,同安区30.58平方公里,翔安区18.09平方公里。规划区总人口:55.64万人。功能定位:(1)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和食品、光电、轻工和印刷产业生产基地。(2)交通便捷、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和生态化的海滨新城。(3)体现地方文化传统和现代气息的滨海旅游休闲地。
  【《厦门市杏林西滨片区调整规划》】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7~10月编制完成,11月经市规划局审查通过并批准实施。规划背景:2004年编制完成的《马銮湾北西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延续了城市总体规划的设计思想。近年来,由于村庄的快速蔓延以及马銮湾片区开发思路的转变,原来的规划在实际建设中局部出现一些问题,本次规划重点对原内部路网作局部调整,梳理旧村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以提供更明确、可行的规划控制和引导。规划范围:厦门市杏林片区西部,东至西滨路,南至新阳桥头,西至马銮海湾,北至杏西路。规划性质:中高档滨水生态居住社区。规模控制:规划总用地116.53公顷,总人口1.52万人。
  (朱家鹏 陈文瑶)
  城市设计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
  【《厦门市南普陀寺及周边地段景观控制规划》】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6月编制完成。规划背景:南普陀寺周边业已建成或行将建设的项目客观对其风貌景观造成不良影响。为了有效保护南普陀寺风貌景观,并行之有效地协调和引导未来开发建设行为,开展本次规划研究。规划范围:南普陀寺位于厦门本岛西南部五老峰下,属鼓浪屿—万石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北面紧邻厦门园林植物园,东南方向为厦门大学,西南方向为厦港片区。规划范围:东起厦门大学芙蓉湖东侧道路,西至演武路西侧一个街区,北起五老峰,南至厦大海滨。总面积约150公顷。规划性质:历史文物、城市名胜景观的保护与控制。主要控制内容:三圈一廊一线的平面范围控制和建筑高度控制,以及密度控制、界面控制、风貌控制、绿化控制、寺院内部建筑控制。
  【《厦门筼筜湖城市中心区空间景观控制规划》】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1~7月编制完成。规划年限:2006~2020年。规划背景:厦门筼筜湖城市中心区景观控制规划是基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生活主体的需要和规划管理者的需要进行编制的。规划范围:北起狐尾山—体育路,南至湖滨南路,东起湖滨东路,西至西堤公园—第一码头,总范围约5.6平方公里。控制内容:(1)保持现有“一心两轴”的景观格局,继续完善以筼筜湖为核心的滨水景观带;(2)严格控制保留现有的街头绿地和滨水绿带,并实行见缝插绿规划,开辟绿色廊道以及跨越城市干道的步行通道与滨水绿带相连,宏观上完善开放空间系统,微观上塑造宜人的景观细节;(3)高层建筑集中成簇布局,形成筼筜湖两岸高低有致的城市天际线,主要有三个区域:湖滨南路与湖滨西路路交叉口周边、湖滨南路与市府大道交叉口周边、滨北市政府两侧的商务办公区;(4)片区内新建建筑高度可参照现状四个标志性建筑,分别是闽南大厦、中闽大厦、广电中心、电业大厦;(5)街道空间方面主要是利用现有良好的行道绿化,做好沿街底层1~6层建筑界面的连续与开敞,新建的沿街高层一方面要考虑与现状街道景观的融合,另一方面要创造新的景观节奏。
  规划研究
  【概况】 2006年,市规划局先后开展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控规编制办法、游艇发展前期预测评估、星级酒店现状调查、台商投资意愿调查、鼓浪屿规划政策、湖里区空间提升策划、海沧区城市安全规划研究等,为确保城乡协调、三产协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规划依据。
  【《中山路历史街区空间景观保护研究》】 该研究由市规划院于3~12月编制完成,并通过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建筑与环境艺术委员会审查。本研究以中山路历史街区作为研究范围,针对街区空间景观控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分别从价值观取舍、街道、建筑、广场空间、建筑形态、景观细节、夜景及户外广告七个方面提出空间景观保护的策略及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空间景观控制规划导则,为中山路历史街区空间景观的保护提供规划依据。
  【《集美学村历史街区空间景观保护研究》】 该研究由市规划院于3~12月编制完成,并通过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建筑与环境艺术委员会审查。本研究范围为集美学村历史街区,东、南至海岸线,西至同集路,北至印斗路,总面积2.68平方公里。通过详实的现状调查、科学的理论分析、形象的三维场景模拟,构架出一个有效的景观控制管理框架,并通过对城市土地利用层面,风貌建筑保护层面,城市景观控制层面,滨海天际轮廓线优化控制层面的分析研究,实现对集美学村历史街区的空间景观全面的保护与协调。一方面满足规划管理部门的需要,能对城市的建设提出具体的控制要求,以保证历史街区景观风貌的保存和延续;另一方面管理成果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充分体现历史街区空间景观的发展和创新。
  (朱家鹏 陈文瑶)
  【《本岛高星级酒店现状调查与布局规划》】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4~6月编制完成,并通过规划局审查批准实施。规划目标:了解和分析本市四、五星级酒店在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出今后高星级酒店合理的发展方向,并对酒店的布点提出指导性意见。规划范围:厦门市域。主要内容:(1)通过对本市现状四星级以上酒店调查和分析,摸清现状酒店类型、数量、套型结构、供求关系等情况,从规划层面提出本市酒店业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探讨解决办法。(2)针对厦门市的实际情况和旅游市场的特点,对品牌酒店、高端接待需要的高档酒店客房等的数量、规模提出具体要求,并提出度假酒店发展的规划措施。(3)在游客数量预测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市场机制,提出“九八”会展和旅游黄金周期间解决各种层次游客住宿的规划对策。
  【《厦门市物流业现状调查与规划对策》】 该规划由市规划院于2~4月编制完成,并通过市规划局审查后,批准实施。该规划通过对厦门市现有从事物流相关经营、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200多家物流企业或项目(包括已批未建的物流项目)的现状调查,分析研究得出目前厦门市物流业现状分布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规划对策。为今后物流业的合理布局提供规划依据。
  【《厦门市本岛小学问题规划对策》】 该项目由市规划院于9~12月编制完成,并通过厦门市规划局审批。规划背景:2006年厦门市本岛小学秋季招生工作遇到了近几年来的入学高峰,适龄儿童入学难。为解决适龄儿童入学难问题特编制此规划。规划目标:了解和分析本岛小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出小学建设的发展方向,并对小学的空间布局提出指导性意见。规划范围:厦门本岛。主要内容:(1)通过对本岛现状小学调查和分析,摸清现状各学校招生情况,从规划层面提出本岛小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探讨解决办法。(2)针对厦门本岛的实际情况,对本岛几个入学需求紧张的重点片区,近期通过扩建新建等规划措施解决入学问题。(3)在对本岛人口预测的基础上,按城市的不同区位和发展时序分三个层次考虑,在本岛内完善教育设施的配套,高标准作好教育设施的配套工作,使其达到合理的平衡的布局。
  【城市雕塑纳入规划管理程序】 2006年,市规划局把城市雕塑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的管理程序,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先后完成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展作品落地,承办了中国厦门“大海·音乐”雕塑展、厦门风俗民情雕塑展以及园博园“自然与和谐”城市雕塑等。“惠安女子”、“最后一滴水”雕塑荣获2005年度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建设项目评选的年度大奖。
  (朱家鹏 陈文瑶)
  规划管理
  【概况】 2006年,市规划局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规划编制模式和组织模式,引导城市发展和建设。一是规划指导、联合组织模式。对于一些有明确业主的规划建设项目,主动服务、提前介入,给予规划技术层面的指导,与业主或代建单位联合组织规划设计,将业主的定位、功能和要求结合规划研究方向体现在规划设计任务书之中。二是联合体编制模式。即邀请规划设计单位与建筑设计单位配合开展工作,既提高了规划建设项目的设计速度,又提高了规划编制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三是重大项目咨询模式。对影响城市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性规划研究,特别邀请国际、国内知名专家或设计公司进行规划咨询,规划编制采用前期多轮研究,逐步细化的方式进行。四是结合市场开发编制规划。按照市委提出的“四大平衡”的要求,从规划角度对项目提出开发运营方案,提出合理的规划容量指标,实现土地的综合开发。五是规划编制注重综合测算。现阶段的规划编制打破以往只注重空间分析的模式,更加注重经济的测算和空间容量的分析,更加注重城市交通、市政配套对规划和经济的影响,用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来评价规划的好坏。六是以发展规划引导城市发展。新一轮跨越式大发展进程中,建设用地不断扩展,城市规划必须走在市场需要的前头,以发展规划主动引导城市发展,包括空间、道路、市政设施等的极限规划,有效控制城市有序发展。
  【实行滚动规划编制新方式】 2006年,市规划局针对规划编制周期长、费用高、实施操作部分不明确等问题,改进编制内容,重点结合控规层面,分阶段制定规划成果,以加快编制速度,积极配合项目建设。工作中,将建设项目的重要公建项目、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在第一阶段完成整合成果,以迅速应对开发主体,保障项目落地。同时不断跟踪服务,优化细化道路、市政管线、土地“招拍挂”等技术指标,相对稳定后,形成第二阶段规划成果,以指导各类基地配套的实施。紧接着编制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等内容,汇总成最后的控规成果,把各类公建项目、基建项目、空间引导要求都稳定在规划成果之中。从实践看,只有创新规划编制方式,动态跟踪城市建设,才能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免于被动和疲于应付。
  【健全规划机构】 2月,市规划局规划信息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采取聘任制等办法招收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外部技术力量支撑体系,加强对规划的研究和监管,借助“外脑”和社会力量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6月,经市编办批准,市规划局增设总工程师办公室,具体协调、督办和落实市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10月,为落实市政府关于破解交通难和加强城市景观设计的要求,市规划局成立规划交通、城市设计领导小组和市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两个小组均实行项目主管领导负责制,落实项目经办责任人,进行全程跟踪服务。
  【建立“特办项目”审批办法】 5月,市规划局按照特事特办、超常规不违规的原则,针对市里各种会议纪要、相关指挥部确定的需市规划局牵头和配合的项目,建立了“特办项目”审批办法,处理特殊情况下急需办理的报批项目,提高了非正常业务的审批速度。
  【各片区实行责任规划师、建筑师制度】 为保障城市规划成果顺利实施,改变规划管理与规划编制脱节的现象,做好规划跟踪服务工作,从2月开始在名片区试行责任规划师和建筑师制度。即每个片区都有相应的规划院、规划所,大片区下的小区片有责任规划师、建筑师,以确保每个片区和项目均有专人负责;对于城市重点地段、敏感地块及建筑景观要求较高地区的项目,以邀请建筑师领衔的方式进行设计,试行建筑师项目负责制。
  【实行联合会审制度】 4月,市规划局开始实行联合会审制度。凡规划方案及建筑单体方案已经市委专题会议、市政府专题会议审议确定的重点项目,采用局内部相关处室和分局联合会审制度,会审通过后,市局和分局直接办理“一书两证”。同时对重点项目实行预选址制度。凡涉及到办理项目土地征用、立项等重点项目,由市局和分局直接办理预选址意见书。
  【实行规划监理制度】 2月,市规划局开始实行规划监理制度,聘请具有专业设计技术能力、相对固定的专家和设计院,对各项规划进行系统审查和把关,使规划监理成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参谋,既保证规划审批速度,又保证审批质量。
  【推出一批简政放权和优化机制的新举措】 2006年市规划局实行简政放权,优化机制,规范工作程序,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2月,制定城市规划编制管理规程,建立规划编制项目的立项制度,明确收费标准等。3月,将规划审批中的私房审批、农村住房审批权等下放到各区。8月,完成《厦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修订工作,并于9月1日正式实施。该技术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审批依据,使审批程序逐步符合法定程序,将业务审批上升为行政许可审批。11月,与市土地部门协调,对已建商品房建筑局部调整布局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以进一步规范规划编制收费标准和委托程序,全年实行简政放权、规法工作程序的还有历史遗留项目、“退二进三”、自用办公楼增容、临时用地审批和经营性项目容积率的调整工作等。
  【为市重点建设工程开辟“绿色通道”】 1月,市规划局为重点建设工程开辟“绿色通道”,要求各处室、分局和规划院要相互配合和支持,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打破常规审批程序,多个程序同步走,应急项目倒着办,真正实现业务审批零等待。在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建设工程中,规划与设计部坚持现场办公会制度,派专人进驻指挥部现场工作,对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做到业务审批零等待,确保了项目的落地。
  【规划审批与许可法有效衔接】 年内,市规划局结合规划审批的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研究和探讨,摸索贯彻《行政许可法》的路子。4月,制定《建设项目选址许可》、《建设项目总平面和单体设计方案许可》、《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建设项目工程规划许可及竣工验收》、《临时建筑建设用地规划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物功能变更许可》、《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认定》8项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使各项规划审批与《行政许可法》有效衔接和一致,确保规划审批许可工作的正常进行。
  【加大批后管理力度】 年内共检查“一书两证”的有效期1162件,督促建设单位设立在建建设项目规划公示牌397块,办理建设项目放样检查534件,正负零验线备案545件,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436件,对违法建设认定55件,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配合查处违法建设案件52起,应诉8件。
  (朱家鹏 陈文瑶)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厦门年鉴.2007》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启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