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814
颗粒名称: 人民生活
分类号: F126
页数: 4
页码: 13-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厦门市人民生活的社会发展情况。
关键词: 人民生活 居民收入 厦门市

内容

【概况】 年内,居民收入和财富积累继续增加。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13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工薪收入为14580元,比上年增长28%,拉动可支配收入增幅达14.8个百分点,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69.5%。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162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食品类消费支出5022元,增长14.6%,占消费支出的35.5%,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继续快速增长。200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868元,增长10.2%,其中工资性收入达3370元,增长13.2%,占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五成;转移性收入173元,增长31.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215元,增长13.5%,其中食品类消费支出2099元,增长10.7%,占消费支出的40.2%,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股息与红利收入增长77.9%;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680.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居民人均利息收入增长55.8%。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
  年末,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空调器197.5台、淋浴热水器109台、洗衣机97.5台、电冰箱103.5台、影碟机89台、组合音响39.5套、摩托车29.5辆、家用汽车4.5辆。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空调机52台、电冰箱92台、洗衣机39台、组合音响32套、摩托车135辆。
  年末,城镇从业人员114.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9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0.56万人,增加0.03万人;第二产业63.08万人,增加6.45万人;第三产业50.73万人,增加5.42万人。城镇在岗职工75.09万人,年均工资25544元,比上年增长13.1%。全年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3.52万人,其中持《再就业优惠证》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有9625人。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4%。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全市已有市、区两级劳动力市场7个、公共职业介绍机构8家、民办职业介绍所41家和公益职业介绍所3家,共同为农民工提供合法、规范的就业服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年末,全市共有89.12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4.84万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95.01万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77.1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72.71万人参加工伤、生育保险。各类社会保险基金共征收41.77亿元,累计接收7.75万名退休人员进入社会化管理,社会化管理率达到99.1%,社区管理率达到100%。有3.05万名失地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其中16519人开始按月领取养老金,月平均养老金560元。全市已有137家定点医疗机构及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服务管理的医疗机构和106家定点零售药店。整合政府救济与社会帮困资源。2006年,城市与城镇低保标准维持不变;农村低保标准有所提高,其中海沧区、集美区从月人均150元提高为165元,同安区、翔安区从月人均130元提高为145元。至年末,全市共有低保对象13079户、33086人,其中城市(城镇)7421户、17734人,农村5658户、15352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3682.27万元。探索多样化收养模式。做好集中供养、家庭领养和社会助养、代养、寄养等孤儿收养工作,保障孤残儿童合法权益。全市现有福利类收养性机构36家,收养床位2218张,收养人数达1989人。其中养老机构26家,社会福利院3家,儿童福利院2家。
  全年全市完成住宅建设投资165.17亿元,比上年增长89.9%。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2.93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4%,其中三居室及以上的住房比重达42.5%,比上年上升2.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8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5%,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达36.8平方米,占住房面积的76.7%。
  在全国率先推出大规模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至年底,全市正在实施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共8个,总建筑面积204.09万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162.01万平方米,住宅22497套,皆为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首期二万套接受社会申请。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 年内,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1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从走势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高开后略有起伏平稳运行的态势;从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6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占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2.6%,其企业景气指数均在135~150的“中高度景气”区间内波动运行。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0.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其企业景气指数也均在140以上“高度景气”区间内稳健运行。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13.94亿元,比上年增长3.3%,占零售总额的比重为4.4%。
  1.传统节假日、国际赛事及展会对消费品市场的刺激作用明显。元月春节消费市场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2%;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知名度提高,观看大赛的游客在厦门停留的时间延长,3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5亿元,增长23.8%;5月份在“五一”黄金周节日消费等因素的影响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面增长,实现27.66亿元,增长21.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0.8个百分点;9月份在“九八”投洽会的带动下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8亿元,增幅为11.2%;10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6亿元,增幅为19.6%;周年庆、开业庆、圣诞促销,12月份各大商家促销活动频繁,迎来一年业绩和人流的顶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亿元,达到全年月份最高,比上年同月增长17.3%。
  2.市场集中程度高,限额以上企业领先增长。年内,限额以上贸易业的商品零售保持稳步增长,实现零售总额174.53亿元,比上年净增33.83亿元,增长24%,增幅高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8.2个百分点,直接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的商品零售额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为55.4%,比上年所占比重高出3.6个百分点。
  限额以上贸易业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全年实现零售总额累计超千万元的限额以上贸易企业达159家,其中超亿元的限额以上贸易企业达44家,比上年增加7家,实现零售额129.98亿元,增长38.7%,直接拉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25.8个百分点。据对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的统计,6家大型百货商店全年实现零售额16.17亿元,增长25.9%;5家大型超市卖场全年实现零售额20.05亿元,增长22.4%;3家大型家电卖场全年实现零售额14.44亿元,增长82.6%。
  全市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总额40.97亿元,增长12.6%。其中,星级住宿及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3%;限额以下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3.46亿元,增长13.6%。全年住宿餐饮零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已达43家,比上年增加7家。
  全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总额合计192.04亿元,比上年增长22.8%,限额以上企业消费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所占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份额持续扩大,达61%,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全年亿元市场实现零售额15.78亿元,比上年增长19.6%,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出3.8个百分点。其中,综合市场实现零售额7.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8%,专业市场实现零售额8.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2%。由于大嶝小商品市场的通关手续简便灵活,经营成本大幅度降低,以及“海上看金门”等旅游项目,带动了旅游人流量急增,从而促进大峻小商品市场零售的快速增长,全年厦门海关共监管进入该市场台湾商品达1.08万吨,货值1009.73万美元,创下市场开业8年来的新纪录,分别增长73%和28%。交易活跃的江头建材市场,销售火爆的二手车市场也是亿元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3.汽车、石油消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据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的统计:石油、石油制品、汽车类商品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汽车消费税调整及居民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零售额全面增长。其中,石油及制品类全年实现零售额32.56亿元,比上年增长31.4%;汽车类实现零售额47.48亿元,增长27.8%;这两类商品直接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6个百分点。
  4.居民吃、穿、用消费增长食品零售额增长28.7%,衣物零售额增长23.3%,各类用品零售额增长23.1%。其中增幅较大的有:五金、电料类增长1.4倍,家具类增长68.4%,通讯器材类增长67.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7.5%,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2.1%。根据2006年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数量的统计资料显示:移动电话零售量44.94万部,增长2.24倍;数码相机零售量2.48万台,增长1.79倍;组合音响零售量2.01万台,增长1.01倍;摄像机零售量6149台,增长93.5%;微型计算机零售量5.99万台,增长82.9%;微波炉零售量6.14万台,增长66.8%;彩色电视机零售量10.45万台,增长28.3%,其中液晶等离子电视机零售量已占彩色电视机零售量的17.9%,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
  5.岛内外消费市场份额差距继续拉大。从分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思明区完成184.6亿元,比上年增长16%,占全市比重的58.6%;湖里区完成83.4亿元,增长17.5%,占全市比重的26.5%;集美区完成15.62亿元,增长3.9%,占全市比重的5%;海沧区完成6.75亿元,增长2.5%,占全市比重的2.1%;同安区完成17.54亿元,增长29.5%,占全市比重的5.6%;翔安区完成7.03亿元,增长6.2%,占全市比重的2.2%。岛内与岛外分别占比重的85.1%和14.9%,岛内外消费市场份额差距比上年又拉大0.2个百分点。商贸业发达的岛内仍为大众消费的首选购物场所。
  附: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5年人民生活变化
  一、人民收入状况。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5年来,人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整体生活品质有质的飞跃。
  1.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370元,比1981年增长37.1倍,年递增15.7%。在25年间,居民收入呈阶段性增长,198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元,1989年人均可配收入超过2000元,从1993年到1998年平均每年增长千余元,200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15000元,达到16402.75元。
  2.工资性收入增速快,仍是居民收入来源的主体。改革开放后,国家改革工资制度,先后多次调整职工工资,2006年1~9月居民月人均工资性收入比1981年月人均水平增长34.6倍,年递增15.36%。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从1981年的88.4%下降到2000年1~9月的79.48%,工资性收入依然是构成居民收入来源的主体。
  3.收入来源渠道拓宽,工资外收入比重提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搞活,职工从单位得到的其他收入、个体经营者收益、离退休再就业收入、其他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均有大幅度的增长。2006年1~9月居民月人均工资外收入比1981年月人均水平增长92倍,年递增19.88%,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从1981年的11.6%上升至2006年的33.35%。
  二、居民消费状况。
  25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也在不断增长。调查资料表明,2006年1~9月居民月均消费性支出为1212.21元,比1981年月人均水平增长近31倍,年递增14.87%。
  1.消费倾向趋向成熟,消费与积蓄齐步增加。消费倾向即消费性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是从静态上反映居民消费能力的强弱,其变化受收入、户规模、社会总需求、物价水平、居民消费行为、消费即期、预期心理等诸多因素影响,是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经济发展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时期的消费倾向有不同的消费内涵。25年来,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81~1984年,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消费能力较弱,收支基本相等,消费倾向系数分别为0.99、0.98、0.98;1985~1990年居民消费倾向表现极不稳定,忽高忽低,其中以1985、1986、1987年为最高,消费倾向系数均超出1,由于通货膨胀,居民纷纷提款购物保值,导致居民收不抵支。1991~2005年,整体来看,居民消费倾向与前期相比,比较平稳,虽然在1992~1995年再度出现通货膨胀,物价指数上扬,但居民消费心理变得比较成熟,期间最高年份的消费倾向值为0.95。2006年1~9月调查资料表明,居民消费倾向系数为0.79。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得到较好满足后,居民的积蓄也日益丰厚。到2005年底,全市居民储蓄余额已达585.07亿元,比1981年增长403倍,年递增28.4%。
  2.居民消费投向趋向发展型、享受型。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观念的变化,居民不再满足于吃、穿等基本生活资料,向展型、享受型消费快速转移,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主要表现为:基本生活资料消费比重持续下降。2006年1~9月居民月人均食品、衣着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分别比1981年下降27.87和2.93个百分点,医疗保健支出、交通通讯支出、娱乐文教服务、居住占消费性支出比重分别比1981年上升3.04、15.47、5.46、9.51个百分点。
  3.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国际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恩格尔数值(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大体上将居民生活水平界定为恩格尔系数在0.6以上为绝对贫困,0.5~0.6为温饱,0.4~0.49为小康,0.3~0.39为富裕。据调查,1981年本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61,2004年首次降到0.4以下,2005年降至0.37,2006年1~9月恩格尔系数0.33,取5年为一档(2006年为1~9月份数据),恩格尔系数基本体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显示着人民生活由小康步入富裕的过程。
  4.食品消费营养化、科学化、便捷化。居民的食品消费从量的满足到质的提高,膳食的安排讲究营养、合理、科学。2006年1~9月居民月人均食品支出394.24元,比1981年增长16倍,从食品消费量来看,粮食月人均消费量大幅下降,猪牛羊肉、家禽、鲜蛋、水产品、鲜果、鲜奶、糕点的月人均消费量分别比1981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饮食观念发生很大变化,节假日走出家门,轻轻松松地到酒店、餐馆享受美味的人越来越多,加上工作节奏的加快,餐饮业的发达,卫生、可口、便捷的中西速食大受人们的青睐。
  5.衣着消费体现时尚、个性、自我。在这25年间,人们的衣着消费特征体现了居民衣着观念的更新,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一衣多季传统消费模式,发展到追求一季多衣,讲究款式多样、色调多彩的成衣风格。进入21世纪,人们衣着消费风格明显表现出时尚化、个性化的特征,国际品牌、流行服饰更是进入居民日常生活中。2006年1~9月居民月人均衣着支出比1981年增长22倍。
  6.居民家庭生活设施、设备用品现代化、电气化。居民对基本生活资料的消费满足以后,目光逐渐投向发展型、享受型方面,家庭设备旧貌换新颜。微波炉、空调器、吸尘器、影碟机、摄像机、电脑、移动电话、汽车在1981年都没出现,而今都走进了千家万户。据调查,2006年1~9月居民月人均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娱乐耐用消费品支出,就比1981年月人均支出增长48倍、29倍。从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来看,到2006年9月末,200户居民家庭拥有微波炉175台、空调器395台、吸尘器19台、影碟机174台、摄像机14台、电脑157台、移动电话433台、汽车9辆。
  7.教育、通讯、旅游、医疗保健等个性化消费成倍增长。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注重文化素质的提高,精神生活的充实,人们舍得在子女教育方面多投资,对自身的再充电亦不惜本。2006年1~9月居民月人均教育支出97.41元,而1981年月人均教育支出仅为0.3元。在通讯、旅游方面消费变化很大,1981年百户调查户中还鲜见电话,而今不仅家家拥有固定电话,200户中移动电话的拥有量已达到了433台。现在居民国内旅游已成时尚,出境出国游也已经不再稀罕,旅游已经成为居民们休闲度假的一种时尚。由于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身心健康,预防和保健意识不断增强。2006年1~9月居民月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4.1%,比1981年的1.04%高了3.06个百分点。
  三、居住条件变化。
  1.自有房比重提高。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住房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居民购房踊跃,居民住房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据调查,2005年居民人均购房支出达1430.29元,比1992年增长97倍,占非消费性支出比重为32.72%,比1992年上升28.1个百分点。居民住房产权情况也发生明显变化:自有房的比率从1989年的11%上升到2005年的81%,而公房的比率从1989年的82%下降到2005年的14%。
  2.居住面积大幅提高。政府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居民住房使用面积明显增加。据抽样调查,2005年全市居民人均使用面积达21.36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12.66平方米;2005年人均拥有8平方米以上住房的居民家庭比例从1989年的53%上升到93.5%,人均使用面积高于全市人均21.36平方米以上的居民家庭比例达43%。城市居民不仅居住面积增加,而且居住环境更为宽松。据调查,2005年全市有96.5%的居民家庭住上单栋或单元式配套住宅,其中97.5%为单元式配套住宅;有87%的居民家庭居住在二居室以上的单元式配套住宅。
  3.住房基础配套设施完备。居民住房的基础装备完善,更加方便、卫生。据调查,2005年全市有94.5%的居民家庭使用管道煤气或液化石油气,比1989年提高77.5个百分点;有99.5%的家庭独用自来水,比1989年提高12.5个百分点;有93.5%的居民家庭有独用的浴室厕所,比1989年提高53.5百分点。(统计局)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厦门年鉴.2007》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统计局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