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图书馆
厦门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厦门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附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792
颗粒名称:
附录
页数:
21
页码:
541-561
内容
和谐之美
——对厦门发展变迁的思考
江曙曜 许若鲲
2006年10月11日,世界银行公布了一项关于中国投资环境的调查结果:在对我国120个城市的社会和谐程度以及内外资企业的投资吸引力、政府效率等方面进行城市竞争力排名之后,厦门名列第五,与杭州等城市一起进入“金牌城市”之列。在此之前,厦门还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奖”等奖项奖牌。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的。厦门经济特区所建立的一套具有自己特点的发展模式值得认真总结。
社会要和谐 首先要发展
邓小平同志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厦门之美,是因为它把社会的和谐,牢牢地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性格。关于厦门,大多数人都会由衷地给予这样的评价:这是一个“温馨的城市”,这是一个“适宜居住创业的城市”。厦门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离开发展的基础,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厦门的“美”,厦门的环境保护,就是一句空话,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只能存在于原始状态。离开发展的基础,人与人的和谐,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厦门建立经济特区以来的25年,市委、市政府倾尽全力谋发展、促发展,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8%,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005年,注定在厦门的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与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相呼应,厦门启动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随着火炬(翔安)产业区打响“第一炮”,4个新辟的工业集中区建设启动了。与此同时,厦门开始了环东海域的综合治理与建设,开始了观音山、五缘湾等商业片区的建设。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努力在全省9个设区市中争第一,在5个经济特区中争先进,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争上游,真正把厦门建设成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
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不仅是速度的跨越,而且是质量的跨越、效益的跨越;不仅是经济的跨越,而且是经济与社会齐头并进的跨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跨越。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实现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变,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就成为着力的重点之一。2005年5月以来,在几个成片工业集中区、开发区建设中,厦门在全国首创了“金包银”的做法。所谓“金包银”,就是在工业集中区、开发区等成片建设的区域,保留村庄居民点,通过“金”的建设和“银”的改造,进一步落实人均15平方米的农民预留发展用地政策,在为工业区提供配套的同时,使村庄内部环境得到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其中,“金”是指政府通过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在紧邻工业集中区、开发区的村庄外围,建设“底层店面上部公寓”的商业用房,提供给村民作为经营性收入的来源;被征地农民通过享受征地拆迁政策和征地拆迁补偿款的投入,基本实现有“三个一”,即每户被征地农民有一套居住用房、一套公寓(用作出租)和一个店面(或一定量的经营性项目股份)。“银”就是指就地改造的村庄,“金”里面的村庄按照建设新农村的标准进行改造,就地实现城市化,经过环境整治也可以具备银的价值。
“金包银”工程一问世,立刻受到中央各大媒体的关注。“金包银”工程使工业区发展与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相结合,促进了城乡结合、工贸结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现在,全市工业区周边共有13个行政村实施“金包银”工程,仅同安、翔安两个区“金包银”项目受益农民就达两万多人。“金包银”工程让农民得到了实惠,改善了生活。“‘金包银’让我们这些被征地农民掉进蜜罐里啦”!这句质朴的语言道出了农民对这个工程的感受。
发展要稳定 成果要共享
厦门市委、市政府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让广大群众都能更好地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社会保障性住房”、“全民医保”等一项项全国领先的创新,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关心的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使厦门在和谐稳定中走向更大发展。
社会要和谐,离不开公平正义。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大幅提高的同时,不同利益阶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也同时拉大。如何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使弱势群体也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物质实惠,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构建和谐社会,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厦门市委、市政府谋略在前,牢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在发展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以关心群众工作生活、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赢得了人心。
住房,是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厦门的特殊情况是,优美的环境和经济的繁荣以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引来无数的外地买房者。统计表明,厦门的商品房销售中,高达61%的比例是外来的买家——来自东南亚、港澳台以及厦门周边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厦门当地中低收入者能做到“居者有其屋”?在严格执行国家调控政策的同时,厦门着眼于市场的平抑,推出一项重大创新——在全国率先开始建设“社会保障性住房”。
所谓“社会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投资兴建或收购的,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保障性质和特定用途的住房。具体包括保障性商品住房、公有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普通租赁房)、拆迁安置房、危改安置房以及落实侨房政策安置房,其中拆迁私房的安置房和执行市场租金的公有租赁住房为具有特定用途的社会保障性住房。
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工程,未来3至5年,厦门市将建设社会保障性租赁房和保障性商品房共160万平方米约两万套,其中租赁房4000套,保障性商品住房1.6万套。此外,结合重点工程、旧城(村)改造的需要,厦门还将建设大量的安置房,通过拆迁安置解决一大部分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通过实施社会保障性住房计划,预计“十一五”期间,厦门可解决3.4万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占同期商品住宅总套数的23%。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没有纳入医疗保障体系的城镇老年居民、低保人员和残疾人员,他们的看病就医问题更为突出。社会要和谐,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厦门市委、市政府为此投注了很大的精力,在全国率先实行“全民医保。主要包括两个制度:一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参保对象为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和有缴费能力的城市从业人员,参保人数达到89万人;二是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参保对象是农村居民,参保人数达到61.6万人。除此之外,对于无经济收入和生活来源的城镇老年居民、低保人员、残疾人员等,尽可能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厦门决心拉起一张有效覆盖全市每个角落的“安全网”,决定市财政每年出资5000万元,在实行城乡居民全民参加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开始将全市43万厦门户籍的少年儿童、在校学生、在厦居住满5年的老年人、残疾人和低保户等都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体系,实现厦门城乡居民全民医保。参保人员每年只需掏158元,政府补助406元,看病花费的医药费用,个人平均只要负担一半。今后5年,全市财政还将投入90亿元,构建包括全民低保、全民医保、城镇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厦门不仅频频有大动作,细节的勾勒也不遗余力。比如,在全国首创农民工工伤“绿色通道”:农民工一旦出现工伤意外,立刻送进医院,没钱医院也会先治,因为有保险公司担着。此举一出,解除了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比如,厦门在全国首创了“爱心超市”,创新扶贫济困工作新模式,搭建了一个资源汇集、爱心凝聚的平台,全市所有街道都创办“爱心超市”、“博爱超市”,并从城区拓展到农村,全市帮扶贫困户1万多户。此外,“万人献爱心”、“慈善一日捐”、“一对一助学”……常年开展着各种各样的扶贫济困捐助活动。文明已成为鹭岛人共同的语言,成为全市人民的默契。
发展要持续 生态是关键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厦门在连续保持25年年均18%的增长率的情况下,环境保护成绩卓著,山更青,海更蓝,走上了一条高科技、高效益、低污染、低能耗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说起厦门之美,就离不开海。“海在城中、城在海上”,成为厦门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海,也是厦门的立城之本。厦门在历史上的第一次繁荣,正是因为郑成功的一支庞大的海上贸易船队,从厦门的海上出发,穿梭于台湾和南洋之间,造就了城市的兴起。无疑,厦门人对于海的态度,也折射出这个城市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间的哲思。
曾几何时,由于围海造田和忽视环境保护等原因,筼筜湖一度“鱼虾绝迹、恶臭熏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西海域布满水产养殖,低效率而又过度的开发,导致海域生态退化,即将成为第二个筼筜湖。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厦门先后投入5亿元治理筼筜湖,从2002年起,投入3.3亿元全面整治西海域。经过不懈努力,厦门海域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和国际海事组织,确定为东亚海域海洋污染预防与管理示范区,在全球推广示范。2006年5月,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厦门又开始了声势浩大的环东海域整治工程,在退出同安湾海域的水产养殖后,实施大规模的清淤整治,增加东海域的纳潮量,改善东部海域的生态环境,将开发与整治大规模结合起来,成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厦门的海,开始成为“生态的海”,成为“航运的海”,成为“旅游的海”。现在,每天海上游的客人将近1万人。随着海上体育休闲活动的开展,以及国际旅游客运码头和香山国际游艇码头的建成,厦门将吸引接纳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人。
厦门对于生态城市的理解并不仅仅局限在海上,而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一组数据可以展示厦门不断提升的环境品质:200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43%,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7%,人均公共绿地13.25平方米,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7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3.5%,在新近出炉的2006年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上,厦门在287个城市中位列13。而另一组数据则反映出厦门环境建设更深层的努力:2005年,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达121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目前全市万元GDP能耗为0.66吨标准煤、耗电859.6千瓦时、耗水27吨,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全市已开发建成工业区41平方公里,平均投资密度达21亿元/平方公里,实现工业产值42亿元/平方公里;厦门连续多年被列为中国科技10强城市,每1元钱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实现2.62元的增加值,每平方公里实现的GDP近5亿元。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厦门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是停留在诸如“绿化”、“景观”层面的思考,而是在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增长模式上下功夫。厦门市委、市政府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原则,以建设科技创新型生态城市,全面提升和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切入点,把环境保护与区划调整、产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等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保证了高技术、高产出,做到了节约土地和低能耗。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厦门为什么这么美”作了很有说服力的注解。可以说,厦门在“更好更快地发展”与“更加的和谐”中,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平衡点。
(原载《求是》杂志2007年第1期)
厦门之“门”
蒋子龙
厦门是岛,却称“门”。或许正因为此,才成就了今天举世瞩目的“海峡西岸中心城市”。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在部队奉命沿领海南下,厦门是一站。站在海上看厦门,岛多湾多,岛间湾套湾,孤屿出海心。城在海中,海在城中,不冻不淤,水深浪平,果然是一湾好港。难怪孙中山先生当年将其定位为“东方大港”。而登上厦门岛向外望,碧海蓝天,视野开阔,果真是出门见金(门),抬头望台(湾)。
我们围着鹭岛正转三圈儿,反转三圈儿,深切地感到,厦门无“门”。特别是长堤阻隔,使孤岛与大陆相连,厦门已没有岛的感觉。老门紧闭,新门未建,唯其如此,才固若金汤。
厦门从来都是军事要地,“高踞堂奥,雄视漳泉”。自宋代开始布兵设防,明初始立城曰“厦门”。古意厦通夏,厦门又何尝不可以理解为“华夏之门”?至少是国家的东南大门,成为历史上最早的面向海洋开放的通商口岸。
当时的厦门市里很安静,甚至称得上冷清,在这里一切都仿佛是静止的,时间还停留在解放初期。城区内几乎见不到新建筑,没有大片大片的工人新村和尘土飞扬的马路,还是老房子,旧街道,前廊后厦,高墙窄巷。连厦门人的心境似乎也还停留在战争年代,笼罩着战争的阴云,没有北方城市里刚摆脱饥饿后的兴奋和喧闹,以及在意识形态上表现出来的激烈。这种精神状态倒正符合我们部队的备战要求。
历史铸造城市的精神。
厦门是座极富韧性的城市,百折不挠,又平实质朴。地域特点决定了这座城市的性格中必然具有亲和力以及包容性。20年后,我早已脱了军装,受福建作家协会之邀再访厦门。此时的厦门,得风气之先,如“后队改为前队”一般,由“战争前沿”一下子转变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成为国家最早的四个特区之一。
我用了一周的时间在厦门参观,思考着厦门这个特区“特”在哪里?看外表似乎并无太大变化,但城市精神却与“关门”时代大不一样了。而城市精神是支配城市发展的一种无形的原则,能左右城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一座伟大的城市,只有经历过灾难和忧虑,才会更珍惜和平的美好与创造的快乐。当初曾因无“门”而让人放心的厦门,此时却四门大开,厦门重新恢复了“门”的意识。
不错,厦门的生命力在“门”。
厦门依凭海洋,海阔桥为门。果然,在中心岛的西北方给城市增加了一条优美而温和的曲线,曲线下面是一道道银光闪闪的波纹。这就是厦门大桥,为国内第一条海峡大桥,如彩练般将分散的几块连成一体,使厦门的面积由原来的130平方公里增大为1500多平方公里。这可都是国家特区里的“寸土寸金”之地。原是孤岛的厦门,开门蒋子龙,天津市作协主席、天津市政协常委。后有了如此阔大的地域,想不发展都不可能了。
地阔海为门。厦门港有八大港区,124个码头,其中万吨级的泊位就有40多个。5万吨轮船不受潮位限制,能随时出入,15万吨船舶可候潮进出。厦门港开辟集装箱班轮航线85条,与全球300多个港口有业务联系,位居“世界港口前20强”。
而“宝岛中的宝岛”的鼓浪屿,则是厦门的文化之门。从地理位置上看,鼓浪屿像厦门这枚戒指上的钻石。若没有鼓浪屿,厦门便不成其为厦门。它精致而原始,幽静而热烈,高雅而平和,仿佛每一块石头都是一个文化典故,每一处房子都有自己的辉煌,每一条小巷都连接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鼓浪屿提醒着人们,世界上存在着极为丰富的情感,厦门这个城市是有情的,这里的环境包括海和山、路和桥以及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是有情的。公路为躲让一棵古树而绕弯,开发初期为了不破坏山林,用骡子运输,鸟儿飞进住户偷吃人家鱼缸里养的鱼……
城市的精神还取决于城市的文化基因,没有文化基因的遗传和延续,城市就会变得缺少灵魂和个性。而城市的文化面貌是要在城市人身上体现和感知的,城市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趋向,是衡量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人在塑造城市,城市也在塑造人。
在高科技极端发达的今天,用一座桥将鼓浪屿和厦门本岛连接起来是很容易的,厦门的城市智慧却让鼓浪屿继续保持着原生态的岛状,正是这种历史和大自然赐予的文化空间,成就了城市的精神气质。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以文化为轴心”的发展时期,文化有“门”,城市才有主心骨,发展才有信心之源。
还有一“门”,也不可不提。在厦门岛的正东边,与岛西边的跨海大桥相对应,是观音山。逶迤数公里的海岸就像观音菩萨随手画出的线条一样优美,岸下是碧海金沙,椰风细浪,岸上则矗立着一片如诗如画的建筑群落,一条条木栈道曲径通幽,一个个园林小品典雅秀丽。这么好的地方是什么所在?厦门观音山国际商务运营中心,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商贸往来。此谓厦门的“财门”。
又一个20年之后,于2008年的春天,我在厦门竟然有机会行走在海平面以下70米的深处。当时我的头上顶着30米厚的岩石,岩石上面是20米厚的泥沙,泥沙上面是20米深的海水,海面上有白海豚在嬉戏。尽管里面像宫殿一样高大宽敞和坚固,并排可行驶三辆大卡车,却并非海底龙宫类的娱乐场所。它是中国第一座海底隧道(翔安隧道),称“厦门东通道”。全长近9公里,海底隧道长6公里。这条“厦门东通道”其实是并排着的三条隧道,两侧为行车主洞,双向六车道,中间一孔为服务隧道。此隧道的建成,既保护了厦门300平方公里海域的生态环境,又将厦门中心岛和东北方的又一块大陆连成一气。从地图上看,翔安隧道和厦门大桥成掎角之势,头顶中央是厦门的航空港——高崎国际机场。
至此,厦门之“门”,可上天入地,连海接陆,四通八达,无所不及。
自立市以来,厦门之“门”由开到关,由关到开,跌宕起伏,由小而大,由弱而强,也显示了国家的命运。历史见证了今天的兴旺,却不会忘记昨天。而今天,最需要的仍然是重新开始。
(原载《人民日报》2008-05-01)
世界因你而美丽
陈祖芬
洋洋得意的理由
今天开奥运会了?我是说,好像。开始营运的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有一种森严感。也许,也是好像?抑或是我自己的心里有一种森严感?3号航站我还没有来过。清晨5点多到的时候,只见前方一地星空,一地璀璨。走进这繁星点点的银河系,有一种怯怯感,紧张感,不知怎样在这浩渺星空里找到我要去的那一颗星,那一个登机口。一种走进科幻片走进未来世界的感觉,叫我肃然起来,紧凑起来、我是说,身子紧凑起来,只想速速走速速找。
我脑子里叠影着一个个神气的海外机场。现在,这个3号航站叫我抖擞起来。我们的机场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所在,很现代很未来。
后来才知道,今天,3月26日,是国航第一天在这里起飞。我不由得意且洋洋,洋洋又得意。
舒婷的绑架
我们6人在福州会合后,上了一辆去厦门的中巴。
“绑架”我们的,是厦门人舒婷。我想起马云,荣誉一大堆,但他说,他最喜欢的称呼,是:杭州人马云。
印象里的舒婷,一直如朦胧诗般潇洒,这次为了绑架几个作家去看厦门,居然嗓子嘶哑,好像一片就要撕裂的薄纱。她拎上大袋大袋的零食,她掏出一包包薯片、巧克力、葡萄干、小蛋糕、小松饼、山楂片、米花糖、橄榄,“这是下酒吃的鸭头!”她隆重推出,虽然声如薄纱。
我想,如果诗可以物化成人,那就是写出《致橡树》的舒婷。如果诗可以物化成物,那就是这大包小袋里的零食小超市,譬如下酒吃的鸭头。
但我们是刚用了晚餐的。天津人蒋子龙,像北方的狼那样嚎:不吃!上海人赵丽宏像南方的羊那样叫:不吃!
我对这群狼呀羊呀的叫:不吃不吃的!你们这帮人真不好侍候!
总算大家都接受了米花糖。满车尽是米花香。
来福建前,舒婷给我们每个人发了好多短信。落款是:舒外婆。刚才一个个喊不吃不吃的,都是给外婆宠的。我想起我给舒婷回的一个短信:外婆真好!
不知哪个白眼狼在说,平时舒婷伶牙俐嘴的谁也斗不过她,这回她嗓子哑了还不了嘴了。
舒婷哑哑地说:所以买这么多吃的要把你们的嘴堵上。白眼狼是碰到狼外婆了。
我想,厦门有什么魔力,让舒婷这位朦胧诗般的诗仙般的女子,去奋力绑架这车北方的狼和白眼狼呢?
这是在海上还是在岛上
我什么时候都没这么笨过呀!我连哪里是大海哪里是陆地都分不出来啦!
“师傅,现在怎么走?”我坐在中巴司机右手的座位。便于向开车的师傅讨教。
师傅说:“大桥有点堵车,不走了,从海上走。”“现在我们在海上吗?”“这是在厦门岛上,我们就要出岛了。”“师傅,这桥离海面怎么这么高?”“因为桥下还要过船。”“师傅,我们现在是在海上了吗?”
“对对对对对!”师傅身边坐了个连是不是海都看不懂的弱智,弄得他只会说“对对对”的单词。
厦门的同安湾先后兴建17座大桥,2007年通车的同安大桥和联结线,全长7528.47米,马新大桥是国内首座斜独塔单索拉面斜拉桥,这17座桥在2009年前全部通车,连起一片114平方公里的滨海新城,相当于再造一个厦门岛。这个厦门岛二号,是国内现代桥梁最密集的城区,更有联结厦门岛内外的原有的和正在建的大桥和海底隧道,让我这个第一次来厦门的人,觉得一会儿在海上一会儿在岛上一会儿在天上似的——有时桥多高呵,把人托得多高!
天尽头的远远的海,天也温润,海也温润。因为远,一艘艘船看上去温文谦恭地静谧不动。我想起有一次我在家里想制造大海,便把一条天蓝绸巾弄得鼓鼓地摊在桌上,再把一条台湾朋友送我的阿雅族小木船放在绸巾上,拍照。就好像船在海上呢。现在,看远处的大海和船,真觉得那海其实是厚厚的绸巾,那一艘艘船是摆放在绸巾上的。
在厦门,人和海是这么亲近。
我想起小时候喜欢瞎念: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这回我想说,眼前有个海,海上有座城,城里有个新厦门。
厦门,海在城中,城在海中。海里有城,城里有海。更有满城的凤凰树、三角梅、榕树、木棉。厦门,整个儿就是座海洋公园。只不过公园里跃起的不仅仅是海豚,而是工业园区、是园博园,是GDP,是环保综合指数,是……叫我怎么说得过来?我这不刚上桥么?
钢琴博物馆和聪明园
芭比娃娃就有一只这样的篮子!舒婷就拎着这样一只可爱的篮子,伫立在鼓浪屿的榕树下,等我们。篮子里是越发可爱的一颗颗饱满的枇杷。我看她好像童话里的仙子,只要用手一点,满世界都是眨着眼睛的星星,满地都是黄澄澄的枇杷。
今天有雾,从厦门岛坐船到鼓浪屿,到站时好像倒豆子似的倒出那么多人。鼓浪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大雾叫我想起舞台上放的干冰,朦朦胧胧中就有了神秘感和梦幻感。
榕树抚着长发,喃喃讲着爷爷的爷爷的故事。别墅探出红顶,互诉对绿地的相守相知。海水轻拍礁石,欲言又止,好一个感天动地含而不露的绅士;薄雾轻拂面纱,婀娜有致,真个的莫测芳心笑不露齿的仙子。
后来我回京后发短信给舒婷:对舒婷最美的记忆,是和一个鼓浪屿、一篮枇杷和一个哑嗓子连在一起的。
我第一眼看鼓浪屿的时候,也是在刹那间明白了,为什么只有鼓浪屿会生长起这样美好的诗意的“土特产”:舒婷。
鼓浪屿有个钢琴博物馆。近百架世界各国的古典钢琴。钢琴上伸出一对对的烛台。那么多的墙柱上,也都有伸出的烛台。如果隐去钢琴光有这些烛台,已经足以叫人冥想,幻想,梦想。
然而还有钢琴!看不过来的钢琴!
我儿时老是静听近处一幢楼里传出的琴声。我这幢楼和那幢楼之间,有一棵高大的白玉兰。我便感觉那钢琴的音符是从白玉兰间飘下的。我家没钱,是想也不敢想能买钢琴的。但我就是想弹琴,但我就是不敢想——我家怎么可能有琴呢?
贫瘠的生活和贫瘠的思想!
今年我的挂历,是去年底在香港的反斗城买的。只因为挂历封面上的一句话:ANYTHINGISPOSSIBLE,一切都是可能的。
如果,我儿时就知道ANYTHINGISPOSSIBLE,或许我就成了钢琴演奏者了。离开钢琴馆时,因为是集体行动,走时匆匆。然后偏偏一眼瞥见外墙上有一个玻璃柜的迷你钢琴模型。我傻了。我平常很会挑工艺品的,但是儿时的钢琴梦叠影在眼前,面对这一柜子不再买不起的工艺品钢琴,懵了。居然一个也没看清楚。
此情已是成追忆。
我想,改革开放30年,最大的成果,是思想的打开,大开,洞开!一切都是可能的!
厦门的城市发展空间,正在大拓展。原先,把鼓浪屿加上,厦门也只有131平方公里。现在要拓展出一个114平方公里的环东海城,也就是我称之为的厦门岛2号。我们的中巴在清淤吹填后的沙泥地上颠簸。这里本来是海,现在是地。可又觉得好像在海洋里颠簸。这大片的海,不,是大片的地,日后要生长起很多的高科技。当然还有景观海岸带,有一切应有的一切,因为,一切都是可能的。
工程投资1000亿元以上,建成后年新增工业产值2000亿元以上。
中巴颠簸着一路驰去。路过一个聪明工业园。我想这名字蛮好。现在的人,改革开放后的人,多聪明呵!再一看,是:照明工业园(节能光源制造基地),我把“照明”看成了“聪明”。
不过也无大错。什么叫聪明?改革开放就是聪明,就是大聪明。
厦门去年建成一座集大美于一园的园博园。或许,在园博园里,可以再建一个聪明园。展示美中之美——改革开放激活的思想之美,思维之美,想像之美,梦想之美。
ANYTHINGISPOSSIBLE!
从林毅夫游到厦门说起
厦门朋友说,从厦门到金门,现在每天有20班轮船。
我说,如果早这样,林毅夫就用不着抱着篮球从金门偷渡过来了。
不存在这样的“如果”。
那时倒是也有人想从厦门偷渡到金门的。有人夜里游水时看不清,游到鼓浪屿就以为到了金门,上岸就喊国民党万岁,就给抓住了。
厦门人说及,以前有台湾人说:如果大陆的GDP有台湾一半,我们半夜都爬起来和大陆统一。
关于GDP,叫我想起一句话:风水轮流转。厦门改革开放以来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8%。2007年预计增长16.1%(能耗只有国家规定的一半)。当然首先得益于1980年被国务院批准成立厦门经济特区,1988年计划单立,有了“灰常”(福建话把“非常”念成“灰常”)好的政策,取得了“灰常”的成绩,但是还有怎样怎样的“几里”(福建话把“距离”念成“几里”)。
3月29日上午,我听厦门人介绍概况时,那么多的数字扑面而来,好像武侠片里,迎面扔来一大把飞镖。我一时什么也记不住,但这一大把飞镖熔成了一个有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有40个万吨级以上码头,从1981年到2007年GDP增长182倍的“灰常”的厦门印象。
或者叫印象厦门更艺术一些?张艺谋不是有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吗?
于是,厦门和金门之间的来往,不再用篮球,改用轮船。
30日中午,我们用餐的大玻璃窗外,是大约15万平方米的草坪。草坪外,是大海。大海外,是金门。如果天好,坐在这里可以直接看到金门。
台商要是早上在台湾用餐,中午飞到金门,再坐40分钟的船到厦门办事,办完事还来得及回到台湾和家人用晚餐。
有一位台商说,1958年的时候,他在金门用枪对准这边。现在,他经常站在这边望金门。每年中秋,海峡的两边共放焰火,互相放给对岸看。还有除夕或初一。去年中秋,两岸的船在海里会合。这边送那边大月饼,那边送这边一船金门高粱酒。
厦门园博园里,我看到乾隆《台湾府志》里的两句话:“厦门、台群如鸟之两翼,土俗曰:厦即台,台即夏。”
我们的餐桌上,用的也是金门高粱酒。蒋子龙对金门高粱酒那么倾心,或许这位蒋姓人的祖上不在天津在溪口?
现在可以这样开玩笑,现在人民币在金门可以通用。
改革开放前的反特片里,常常用这样的台词:海外来人了。现在,海外来人太多了。一个王永庆,在厦门投资的一个2000张床位的长庚医院,每一个床位的投资,就是10万美元。我想起一句话叫:有事找民警。那么,有病找长庚。
29日我们的中巴过厦门的海沧大桥时,我看到一个标牌:“台湾水果绿色通道”。我想,两岸好好建设快快三通,什么时候两岸之间都是绿色通道?什么时候全世界都是绿色通道?可是现在全世界有多少核武器?能不能数一数公布给全世界人看一看?这种核武器增长率或有一天把地球送回世纪前?
我怎么冒出了这些非常不绿色的意识流?跑题了。不过,有时候是需要跑题的。对于一成不变的计划经济,这30年的改革开放可是跑题了。当年从金门抱着篮球游回大陆的林毅夫,5月底要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所跑到世界银行任首席经济学家,兼世行高级副行长了。
中国升值了。
MALL里听康熙
中山路两侧的欧式骑楼,闪亮着节能灯的璀璨灯光,把长而窄的步行街照个通明。感觉里,街就是MALL,MALL就是街。街MALL一体,MALL街一色。
29日晚正是周六,我弄不清是街上的人更多,还是商店的人更多。如果说,骑楼从来就是厦门的特色,那么,节能灯把两边的骑楼和中间的街道连成一体,这是今日厦门的特色。
我在这个大MALL里悠悠地消费厦门。忽然想,会喝茶的城市就会享受生活。譬如杭州,譬如成都。譬如会喝功夫茶的厦门。厦门人能揽过大海装进城,也能轻取长街放进MALL。从光合作用书房旗舰店到中华城两岸视点时尚百货,从屈臣氏到周大福,厦门人,大福大福!
忽然在霓虹灯影中似有古乐飘飘。我循声前去,在中山路的局口街头,有女自打拍板唱南乐。身旁有4男演奏洞箫、琵琶、三弦和一种什么胡。
市民稳坐在塑料矮凳上,身旁的塑料袋里,一定是从MALL里买来的东西。围观者也有手里拎着成袋的铁观音拍照的,那一定是外地游客了。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里,没一个交头接耳的。那清悠到好似飘香的南乐,不知怎的,叫我想起厦门的一道菜,叫做:橄榄炖角螺。那种耐人回味的清悠飘香!
喜闻南乐的人,一如吃橄榄汤喝功夫茶,叫人神清气爽和谐共建。
我是第一次见到南乐的演奏,不由问一位塑料凳上的先生,那拉的是什么胡,怎么不像二胡?
我这一问,那先生竟是自豪之气油然而生,说我们南乐不用胡的,用二弦。二弦?不叫二胡叫二弦?还有,为什么那琵琶是横着弹的?先生更加油然地:我们南乐都是横着弹琵琶的,南琵很雅的。我说,那就弹不了十面埋伏了?
先生说,南乐有年头了,隋唐就有了,是活化石。清朝康熙听到南乐后,说这是御前清客。想留在宫中,南乐人不愿,康熙便赐下九曲黄凉伞。又说这洞箫,也与北方的箫不一样。当年这箫传到日本。因为箫长一尺八,日本至今管箫叫尺八。
先生说,南乐本来是室内乐,至今沿用的是古乐谱。现在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听到,所以周末就上街演唱。为了留住南乐,也是一种共建。老外来听的可多了。
我回头一看,果然几位老外抱臂驻足而听。厦门人,很开放很坚守,很包容很传统。我本来只是上街走走,没想到又受一番感动。
告别南乐人,走到最近的一个摊前,商贩正在熟练地剖开木瓜放进水果打汁机,再倒上奶。现代的打汁机,传统的木瓜,摊上写着:浓香木瓜汁,5.90元。
袁隆平和隧道英雄
舒婷说:我们换游泳衣吧。江西人陈世旭说:我们得换潜水衣。
也是,我们是去海水下边。头顶上是汪洋大海,脚下是一地泥浆。走进正在开挖的海底隧道,洞顶是坑坑洼洼黑乎乎,洞底是坑坑洼洼黑乎乎。刚才在工地办公室,通过监控就可以从大屏幕上一直看进隧道里边。现在,我觉得自己好像走进了那大屏幕。潮潮的湿气和着满满的粉尘,慷慨地送给每一个人。我的鼻子不能不接收那和着粉尘的湿气。我的眼睛不能不适应那和着湿气的粉尘。
几个工人在隧道一角吃盒饭。蹲着的,站着的。吃饭也得戴着安全帽。我说:你们真了不起!
他们笑:我们有什么了不起?说罢又笑。觉得他们天天这样很当然很正常很平常。
可这条隧道,全长8.695公里,跨越海域宽约4200米,是我国大陆第一座大断面海底隧道。而且内部有双向6车道,时速80公里,外部要最大程度减少对海洋的影响。而且又而且的,是全强风化层较厚,透水砂层使隧道开挖困难,这种钻爆法暗挖,自然困难重重,危险重重!
但是这几位吃盒饭的安全帽说起来稀松平常,而我感觉着一种笑傲江湖的豪气。
我说,我可以给你们照个相吗?他们高兴地说:好呵!
他们毫不思索地给我回应,我心里反而一动。刚才我问话的时候还想到肖像权、知识产权什么的,好像点击一下肖像权这三个字,电脑上一下搜索出一大串事情。可他们这么简单快乐,真叫我觉得自己脑子里才很多粉尘呢!
建海底隧道的活,那不是常人干的,是英雄干的。待我跟着大伙离开隧道时,我再回头看看,掠过一丝难过。英雄气永远是动人的,是美丽动人的。
这是3月30日上午。我想起昨晚,3月29日,我看凤凰台的专题节目:《世界因你而美丽》,这是2007年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压轴的获奖者,是水稻专家袁隆平。
袁隆平他是最应该获得这个奖的。
全场为他起立。他笑着握着那奖品,那奖品是一个尺多长的细座,上边有一个比麦克风大一点的金色圆球。台上的记者向他提问时,他拿起奖品,嘴对着奖品上的圆球答话——他把那圆球当麦克风了!然后才说:搞错了搞错了!他那么快乐那么简单那么聪明那么可爱!全场爆出欢乐的大笑,因为这个搞错搞错而更爱更爱袁隆平。
袁隆平说:书里长不出水稻,电脑里长不出水稻,要到水稻田里去才长得出水稻。
所以,要到海底隧洞里去,才建得成这条厦门岛的又一条进出岛公路通道。英雄,往往是单纯而可爱而美丽的。海底隧道,工期4年,明年开通。
人们常常说光荣和梦想。是先有梦想还是先有光荣?世界因你而美丽。光荣呵!隧道英雄!
车,沿着海边的环岛跑开去。层层叠叠的绿色里,有一行长跑的雕像。还有雕像,还有雕像。车开了两三公里,这批跑马拉松的雕像好像跟着车在跑。后来才知道每年1月的第一个星期六,是厦门的马拉松日。这99座跑步的雕像表示厦门人民的永不止步。
舒婷讲,不少厦门人出国回来,一到机场总说,哪里也没有厦门好。我想这也是舒婷自己每次出国回来的感受,所以才会激发起她绑架作家朋友来共享厦门。
文章前边我一直不敢写出来,我在厦门才一天半。一天半,那能看到什么?那这篇文字人家就不想看了。但是现在,读者已经把文章快读完了,我就可以坦白我才待了一天半。有一次经过一块路牌,写着前方是厦门大学。厦大太值得一看了。厦门实在还有太多太多的美丽,我没有看到。现不过我已经有一种“绑架欲”,想绑架更多的人来看厦门。
我还不像舒婷那样觉得哪里也没有厦门好。譬如我心中的杭州,有多好!当我被厦门的美丽震撼的时候,我赶紧检讨自己:没有移情别恋吧?
没有。我一如既往地爱杭州。第一是杭州。不知怎的又想起国航第一天起飞的3号航站楼。改革开放,世界因你而美丽!厦门,世界因你而美丽!
(原载《光明日报》2008-04-12)
厦门PX项目:续建、停建还是迁建
朱竞若 蒋升阳
核心提示:不同的群体,从PX项目这个特殊的大项目中,读出了不同的意味。厦门民众关注的是:紧临市区的海沧南部地区,究竟应该优先发展石化工业区,还是城市次中心?经济界关心的是:作为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型化工项目,如何更好地趋利避害,把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政府官员考虑的是:在重大项目的决策上,如何更好地依法行政、落实科学发展观?
如今,各方专家意见倾向一致:在海峡西岸地区择地迁建,是一个上上之选。
PX项目,厦门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从5月30日缓建启动,到12月中旬的环评座谈会,走过半年时间,成为广受公众关注的热点。
召开环评座谈会各方意见大交锋
12月13日、14日,厦门市政府连续召开两场有关厦门海沧南部地区上PX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座谈会,邀请200名市民代表、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征求他们对环评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出席座谈会的100名市民代表由自愿报名并通过随机、公开抽号产生。
记者在环评座谈会现场看到,会场气氛热烈而又不失理性,代表们踊跃发言,坦诚发表意见。
“我是厦门大学的教授。作为业内人士,我并不反对PX项目本身,但反对它在厦门建设。”一位市民代表在发言中说,厦门上PX项目选址不当,理由是厦门地域狭小,环境承载力有限,PX项目应该迁离厦门。
大多数代表持与这位厦大教授相同的观点,认为PX项目应停建或迁离厦门。有代表提出,海沧石化工业区与后来已经实际形成的海沧新城区存在矛盾,在城市的功能定位上,应该按照国务院已经确定的厦门作为港口风景旅游城市的定位进行选择。
支持在海沧建设PX项目的代表也坦陈意见。有的代表提出,仅凭碧水蓝天的旅游资源不足以拉动厦门经济发展。石化项目可以为厦门发展临港经济、做大国际物流港,提供强大的发展后劲。公众对石化项目还不够了解,现有科学技术条件可以实现趋利避害。
在座谈会举行期间,厦门PX项目的业主——翔鹭腾龙集团发出告厦门市民的公开信,对集团和项目进行全面表述,称海沧PX项目合法合规,环保先进。
记者注意到,无论支持还是反对,大多数代表对厦门市政府倾听民意的做法表示赞赏,认为体现了政府决策尊重科学、尊重民意的精神;项目缓建也体现了政府对民众心理承受力的尊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舒俭民表示,在征求公众对这一环评项目意见中,中国环境科学院已收到3000多封电子邮件、2000多个电话记录,还有10多封信函。他承诺,将对所有公众意见进行分类,逐条分析,并将与规划环评有关的技术问题以及和定位、空间布局有关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在该院网站公布。
畅通渠道、知情、透明的过程,也是公众回归理性的过程。一位参加座谈会的市民代表对记者说:如果说6月初市民情绪激烈的反对,更多的是听信了传言;而现在对PX项目的讨论,则是在较为真实地了解了这一项目后,市民对于自己城市未来走向的认真思索与选择。
在这样的思考与选择中,八成以上的公众代表依然对海沧PX项目投下了反对票!
公众意见需要理性表达厦门启动“公众参与”
海沧,地处厦门岛对岸。198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海沧投资区。1999年建成海沧大桥,连接厦门岛。
落户于此的PX项目,2006年11月正式开工。最初引人注目,概因其大。投资108亿元,将形成80万吨对二甲苯的产能,加上其他产品,可望产生800亿元的年产值,占目前厦门工业总产值的1/4。
由于该项目靠近居民区、学校等人口稠密区,其安全问题广遭质疑。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建议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的提案,一些居民、学者也对该项目环境影响问题提出较大异议。
接下来的两个月间,短信和坊间传言带给更多的人环境恐慌:PX项目一旦投入生产,意味着厦门放了一颗原子弹,意味着厦门人民以后将在白血病和畸形儿的阴影中生活……
厦门海沧南部地区由于上马PX项目引发严重的环境争议。
PX项目国内运营的有17个,全球有100多个,低毒,安全性能良好,其产品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海沧项目也是“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然而,社会在质疑,民众有忧虑,政府如何应对?
厦门市政府紧急反应。5月30日上午8时30分,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缓建“海沧PX项目”,并启动“公众参与”程序,广开短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来信等渠道,充分倾听市民意见。接着,解疑释惑。6月7日、8日,图文并茂的科普读本《PX知多少》25万册,免费送到市民手中。
让传言止于透明,让偏激消解于沟通。“968123市长专线”、市征集办“2289701专用热线”不停地响起来。市民张先生的来电有一定代表性。他说,原本对这个项目是很担心,看了《PX知多少》后,解除了许多疑虑。他认为,应该加大宣传,解除老百姓因对PX项目不了解所产生的担心和疑虑。
沟通的渠道始终畅通。群众提出了近万条意见与建议,也有情感的表达和情绪的宣泄。整个6月份,市政府三次对外公布并致谢意,欢迎社会各界、市民群众继续积极关注和通过正常渠道向市政府反映。
与此同时,厦门市对已通过环评的PX项目,纳入“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新的考量。中国环境科学院受厦门市政府委托,承担这一课题,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21名专家出任顾问。国家环保总局负责人表示,环保总局将根据规划环评的结论,协助国家发改委对海沧PX项目是否继续进行建设作出决定。
新的环评报告11月底出炉,总体结论是:有关海沧南部的规划应该在“石化工业区”和“城市次中心”(海沧新市区)之间确定一个首要的发展方向。
12月5日,环评报告的简本向社会公布,以多种形式征求公众意见。环评座谈会便成为其中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公共管理专家认为,厦门PX风波,给所有人上了一课:在群众日益增强的环境意识面前、日益提高的参与意识面前,政府与群众的沟通,要有预见,有渠道,有提前量;企业必须重视与社会、与群众的沟通,要积极要主动,要有新办法,要有亲和力。专家热议PX项目走向“海西”择地迁建是上上选
厦门公众参与环评座谈会,受到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有媒体把它与前年的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环评相提并论。实际上,厦门环评座谈会的意义还不止于此……
在尊重市民的知情权上,厦门市政府补上了一课;在畅通渠道、听取民意上,厦门市政府从被动到主动,最后形成良性互动;那么,在尊重民意上,福建省和厦门市又将给人们留下怎样的悬念呢?
厦门市委的一位领导这样说:怎样选择,要真正体现尊重民意、安定民心,真正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利益,真正有利于科学发展,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海峡西岸地区的各界专家学者,对这一项目的走向保持了高度关注。
一位区域经济专家这样分析:化纤早已取代棉花,成为纺织业最大的原料。作为化纤的上游产品,PX项目在海峡西岸兴建,有其必然性。目前,我国PX是紧缺产品,进口量逐年上升,去年的进口量接近全国消费量的一半。在国际市场上,PX价格不断创下新高。对于轻工发达、服装业出名的海峡西岸地区来说,兴建一个PX项目,既是市场的需求、产业结构的需求,也是发展的需求。
来自环保方面的专家认为,化学工业自诞生以来,对人类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福利,也带来前所未有的环境忧虑。就PX项目本身而言,全球100多个同类项目,大多建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安全上可控,PX也在国家鼓励发展之列。翔鹭公司的项目,环保投入达16.88亿元,占整个项目投资的15.63%,环保上在同类项目中是先进的。
采访中,各方面专家意见倾向一致,PX项目在海峡西岸地区择地迁建,将是一个上上之选。1990年左右,海沧区也曾准备上马一电厂,后来几番论证,还是因为担心带来酸雨造成环境破坏,尤其怕影响以鼓浪屿为代表的旅游产业,最终还是放弃了,后来电厂移到漳州。
无论最后PX项目走向如何,其所呈现出的政府、企业、民众三者关系的个中起伏带给人们思考,影响将是多方面和长远的。
(原载《人民日报》2007-12-19)
社会珍闻
鼓浪屿附近海面惊现海市蜃楼
4月16日下午5时15分左右,鼓浪屿附近海面出现了“海市蜃楼”,人们看见海面上出现一排模糊不清的“楼房”。这排“楼房”被雾缭绕着,好似腾空立在海面上,显得特别高大壮观。目睹这一奇观的市民都觉得不可思议,纷纷驻足观看,有的还拿出相机猛拍。晚上6时30分左右,“楼房”逐渐消失在夜幕中。
(来源:厦门网2007-04-17)
环岛路“人牛大战”
7月14日晚上11时许,环岛路“一国两制”标语牌路段突然窜出一头黑色的公牛。看到公牛跑到马路上散步来了,附近的游客和群众都跑来看稀奇,公牛开始有些紧张了,喘着粗气,向看热闹的人发出低沉的怒吼。由于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公牛突然发了“疯”,在公路上乱跑乱撞。为避免公牛伤人,及时赶到现场的何厝边防派出所官兵分成两组,一组赶紧疏散周围的围观群众,另一组用扩音器警告路上的行人及车辆靠边避让,但仍有部分群众不听劝阻围过来看热闹。眼看公牛左奔右逃,一直狂奔到会展中心路段,即将进入繁华市区,何厝边防所的两部警车迅速夹击,将公牛逼到会展南海渔村路段中间。
由于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公牛的情绪更加激动,晃动着两只牛角在路中间左冲右突,企图突破包围圈。此时,从围观的群众中跳出一名20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说自己从小养牛长大,对牛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有能力对付这头“疯牛”。他迎着公牛冲了上去,脱掉身上的红色上衣,利索地拉住公牛鼻子的铁环,和它展开搏斗。边防官兵们乘势一拥而上,用事先准备好的警绳套住牛脖子,将公牛牢牢绑在路边的树上,但公牛依然“呼呼”喷着粗气,火红的眼睛愤怒地盯着四周。官兵们立即疏散附近围观的群众,疏导堵塞的交通,并为公牛准备了新鲜的草料。半小时后,这位“牛大哥”才慢慢安静下来,结束了对峙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人牛大战”。
公牛被擒后,边防官兵们四处寻找丢失公牛的主人,但未发现辖区内有人丢失公牛,只得把公牛牵回派出所饲养。
三天后,公牛的主人终于出现。暂住在黄厝村溪头下的湖南人老周报警,说自己的牛不见了,他找了三天也没找着。原来,老周平时在黄厝以种菜为生,养牛耕田已有十几年之久。7月14日当天晚上,喂完公牛后,他把牛绑在自家门前的树边,可能是村里调皮的小孩去戏弄公牛,公牛发怒之后挣断绳索沿着环岛路跑了出来。经过派出所确认,老周将公牛领回,边防官兵一再提醒他,以后一定得好好看住牛。
(来源:《海峡导报》2007-07-18)
会吐信子的“蚯蚓”
4月14日上午,老邴在薛岭山驾校训练场的一个临时工棚旁发现了一只奇特的生物。
“看第一眼,通体都是黑色,滑溜溜的感觉像是蚯蚓。”老邴没在意,只是挥挥手想把这条长约20厘米的长虫撵走,可让他颇感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它的头居然像眼镜蛇一样立起来了,还会吐信子。”老邴将怪虫装进了玻璃瓶,送到了厦门日报社。报社的记者请来专业人士辨认。人们看到待在玻璃瓶里的这条怪虫很安静,只在受到外界侵扰的时候才会立起头部,警惕地四处张望,吐几下信子。
市林业局工作人员说没见过它,“确实挺怪的。”厦门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秘书长邱春荣仔细端详后得出结论——“这是盲蛇。”他介绍说,盲蛇作为中国最小的蛇类,喜好阴湿黑暗的地方,长期在地下生活。而地下生活也导致了其眼睛退化,因此得名“盲蛇”。这种蛇一般不攻击人类,主要是以昆虫的幼虫和小卵虫为食,它本身没有毒,即使触碰到人的身体,一般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来源:厦门网2007-04-16)
上万只蜜蜂突现闹市“盯”上自行车
3月19日下午,在斗西路与禾祥西路交叉路段的一超市门口,突然出现上万只蜜蜂,密密麻麻地粘在一辆自行车前轮轮轴处,形成了一个如榴莲般大小的巢状物。市民郭大爷说,这辆自行车是一位老阿婆的。下午3点左右,蜜蜂就成群地飞来,不一会就聚集了黑压压的一片,而且越积越多,赶都赶不走。至于蜜蜂为什么会聚集在车轮上,郭大爷猜测说:“在自行车的车篮里,有一只黑手套,很可能是蜂王怕冷,钻进黑手套里取暖,引来了蜂群。”
大量的蜜蜂聚集在闹市,经久不散,不仅老阿婆的自行车骑不走,附近一些市民的自行车,也被这些“蜜蜂”霸占。就在此时,一位陈姓市民挺身而出,只见他紧挨着车前轮蹲下来,用手轻轻地拨开这团蜜蜂,仔细地在蜂群中寻找着蜂王的下落。“只有把蜂王抓到了,其他的蜜蜂才会跟着回巢。”十多分钟过去了,陈先生突然站了起来,“找到蜂王了!”大家看见他手里捏着一只蜜蜂,这只蜜蜂与其他蜜蜂有所不同,个头稍微大一点。莫非这只就是蜂王?正当一些路人在议论时,这只“蜂王”一扭身,就从他的手指间飞走了,而蜂群还是粘在车轮上,不愿散去。
时间已经是下午4点半了。这时,一名戴着老花镜的老大爷拿来一瓶蜂蜜,并端来一个小篮筐和一把刷子,老大爷用刷子将蜂蜜均匀地涂在筐子上,并用刷子驱赶蜜蜂,试图让蜜蜂全部都粘在刷满蜂蜜的筐子上。可老大爷忙活了半个多小时,这些蜜蜂还是聚集在车轮上不肯就范,老大爷无奈地摇了摇头,提着蜂蜜悻悻离去。
就在大家快要绝望时,身穿红衣的林先生也来一试身手。他手里提着两瓶矿泉水、一顶斗笠、一双胶皮手套还有一束香。只见林先生戴上胶皮手套,用斗笠将车筐罩住,将手里的一束香点燃。一缕浓烟从车轮下冒出,蜜蜂们被熏得受不了,纷纷往斗笠上钻去。在这期间,为了防止蜜蜂散去,蜇到路人,林先生隔一段时间,就会喝一口矿泉水,喷向密集的蜂群,蜜蜂的翅膀沾上水滴,飞不动,只好钻到斗笠里去。大约一刻钟后,绝大部分蜜蜂都粘在斗笠上了,林先生将粘满蜜蜂的斗笠装进一只白色的编织袋,提起就走。路人不禁对他竖起了大拇指。林先生说,他要把这些蜜蜂带回去饲养。
(来源:台海网2008-03-20)
昙花盛开近百朵
7月的一天,海沧的胡志雄先生家的一株昙花,竟然绽放出近百朵花,可真的称得上是奇观了。胡先生为了拍下昙花绽放的照片,在“花前月下”守候了好久。午夜时分昙花竞相开放,蔚为壮观。胡先生说,该株昙花的花龄已有四五年了,种后第二年就开始开花了,每年都可以开上五至六次,印象中一年四季都会开花。一般情况下是十几朵,最多不超过三十朵,今年可能是因为雨水较为充沛,竟结出了近百个花蕾。昙花绽放的时间很短,晚上十点半左右花苞开始慢慢舒展,到零时花瓣全部盛开了,之后就慢慢凋谢了。
(来源:《厦门日报》2007-07-18)
天空哗啦啦下“钱雨”
8月2日是某保健品展览会在会展中心开幕的第一天,上午8时许,天空中隐隐约约传来类似直升机螺旋桨的声响,一名红衣男子乘滑翔伞在100多米高的空中盘旋,把几百张面值一元的人民币纸钞向下撒,过路的男女老少蜂拥狂捡。有的人去追那些被风刮走的钱,甚至跑到车道上。从捡起的1元人民币上可以看到,钱的背面盖着一个蓝色的方形印章,上面写着“百万招商网”及其网址。这场“钱雨”大概持续了半个小时。红衣男子撒完钞票后,顺带撒下印有“185医药网”的小卡片。在滑翔伞盘旋之际,旁边还有一架标有“185医药网”字样的飞艇在空中来回徘徊。
而某保健品展览会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并不知道广场上有这样的宣传活动,而且人民币上所宣传的网站也不是展览会的商户,可能是该网站想借展览会的人气进行宣传。
法律人士认为,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利用人民币进行广告宣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必须被严厉制止。同时,市民应该提高守法的意识,自觉维护国家货币的尊严和声誉。
(来源:《厦门日报》2007-08-03)
天花板里频繁传出“鞭炮声”
住在同安的林先生搬进新家快半年了,但是近两个月来,新房出现了一个“怪”现象:三楼两个房间的天花板常常无缘无故发出“啪啪”声,像小鞭炮炸响,而且声音越来越频繁。
据林先生说,今年年初,他家新盖的三层楼房装修完毕,一家人便搬了进去。林先生自己住在三楼的房间里。7月初的一个中午,林先生在卧室午休,突然,传来“啪”的一声。一开始,林先生以为大哥的女儿在楼下拍门,下楼一看,小孩和大人都在看电视,并没有人拍门。虽然觉得有点奇怪,但林先生并没有放在心上。可是后来,三楼的房间那种“啪啪”的声音几乎每天都来那么几次。声音出现的位置有两处,都在三楼的天花板,一个是他的卧室,一个是卧室隔壁的空房间。这种声音很脆,比较响,像小鞭炮炸响,人站在一楼堂屋也能听见。
起初林先生以为是天花板的木板被太阳晒爆裂发出的声音。但到了8月份,厦门进入台风季节,连日阴雨,“啪啪”声却依旧存在,而且越来越频繁,林先生被弄得不堪其扰。
后来经人推荐,请来一位长期从事房屋拆除工作的老徐,老徐仔细观察现场,又询问了施工情况后认为,响声可能是天花板气孔中的水汽遇热蒸发膨胀所发出的。他分析说,当初浇筑天花板是从卧室一侧开始浇灌的,因此这一块的沙石不是很均匀,产生了一些空洞,所以响声只在卧室一侧发出。装修后,房间刷上了涂料,堵住了气体的散出口。到了7月,天气炎热,水汽遇热蒸发膨胀,所以出现怪声。另外,三楼是顶楼,受热多,这也是为什么怪声出现在三楼的原因。8月间下雨很多,又有新的水汽渗了进来,怪声渐变得更加频繁。
要想消除怪声也不难,老徐说,最简单的就是找到声源,在天花板上钻孔,使水汽流畅就不会有声音了。但是这样会破坏天花板。不过,老徐告诉林先生,怪声和气温及水汽有关,到了冬天,怪声会大幅减少,甚至消失;而且随着天花板中的水分慢慢蒸发,怪声最终也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消失掉。
(来源:《海峡导报》2007-08-28、08-31)
万只燕子聚集同安
入夏以来,同安中山路和南门路的商家遇到一件烦心事,一到黄昏,这两条繁华街道的空中就传来一阵高过一阵“咿咿呀呀”的声音。抬头望去,数以万计的燕子在天空中织出一张黑压压的“大网”。它们时而盘旋,时而低飞,时而从建筑物间掠过,“壮观”的场面引得路人驻足观看。当天色渐渐暗下来时,空中的燕子越来越多。慢慢地,有的开始落下来休息,电线上密密麻麻的,像“五线谱”一样。然而,在与中山路和南门路呈“T”字相交的三秀路,却是“风平浪静”,燕子们似乎对这条新建的商业街没兴趣,哪怕是在丁字路口,它们也明显偏向中山路和南门路一侧。
这里的老人说,这些燕子几年前就来这里了,但是数量远没有现在这么多,所以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这一两年,燕群突然壮大起来。商家却不欢迎这满天嬉闹的燕子。天色完全暗下来后,沿街店面的店员就拿着竹竿敲打树枝驱赶燕子。一位王老板说:“店招牌被鸟屎弄脏也就算了,客人进进出出,鸟粪难免拉在客人身上,我这生意还做不做?”而卖杂货的吴女士的办法比较“灵活”,她直接在自己杂货摊上方的树上拉了张塑料薄膜,鸟粪再也落不到她的商品上了。过路的行人也经常受到燕子的“骚扰”,一不注意鸟粪就会落在头上。
为什么那么多燕子会集中在这两条繁华的街道栖息过夜?厦门观鸟会有关负责人林植认为,鸟类对栖息地的选择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一旦定下来就不会轻易改变。人类一般不会捕杀燕子,在多年的相处中,燕子和人类的关系已经很亲密,它们往往喜欢选择人居稠密的地方筑巢,或者是在村庄、城镇的电线上过夜。中山路和南门路是同安比较古老的商业街,燕子来这里栖息已经很多年了,所以三秀路即便是近在咫尺,它们也仍然“坚守阵地”。
林植介绍,春夏正是燕子的繁殖期,而这个季节因天气日益炎热,昆虫也多,对于以小昆虫为食的燕子来说,正是食物充足的时候,而城镇周边食物充足,所以燕子才会大量聚居。
(来源:《厦门晚报》2007-07-25)
一只小鸡四只脚
同安五显镇潘厝里的叶先生家里,一只刚出生的小鸡长着四只脚。多出两只脚并未给这只小鸡带来影响,鸡妈妈和兄弟姐妹并未排斥它。当人想靠近它时,机警的母鸡急就会忙护住自己的孩子。对此,市林业局的邱先生说,鸡长出四只脚属于畸形现象,就像人类的畸形婴儿一样,是因为其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感染导致的,但是畸形鸡的肉还是可以食用的,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
(来源:台海网2007-04-24)
一条黄花鱼身价3万多
1月26日早晨,厦门第八市场的一条长1.18米、重9.9公斤的雄性黄花鱼,让所有人咋舌不已,要知道这可是厦门有史以来出现的体重最重的一条野生黄花鱼。据第八市场管理人员介绍,通常的野生黄花鱼体重在0.5公斤左右,像这条体重接近10公斤的野生黄花鱼确实太少见了。这条黄花鱼是龙海渔民前些天在公海捕到的。最后这条鱼以每公斤3200元的价格,被温州一酒家预订,直接空运去了温州。(来源:台海网2008-01-27)
价值六万多的自行车
3月18日下午,自行车发烧友杨先生将一辆美国Cannondale公司的scalpeteam08版自行车在湖光路起点车行门口展出,标价6.8万元。
据杨先生说,这辆车是全手工打造,限量制造,全球估计也就100辆,价格自然不菲。去年年底,他向美国厂家直接订购,更换了避震器、牙盘等几个零件后,全身上下装满了十来个世界知名品牌。整辆车达到6.2万元。“我还订了两个车前灯和坐杆包,不久可以到货。”要是再加上那几个零件,这辆自行车的总价达到6.8万元。杨先生说,这辆专业级的赛车,目前中国大陆只有两辆,另一辆在大连。
花6万多买一辆自行车,很多人无法理解,但杨先生认为,“要就买最好的,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乐趣。”在杨先生眼中,这辆自行车最大的功能是健身,因为平时他没太多时间锻炼,上下班骑车可以健身。其次杨先生还把它当成是“玩具”,因为他是自行车发烧友。最后才是代步工具。“买汽车的话,不环保,也会带来交通压力,还是自行车好,小巧灵活零排污。”
粗看外表,这辆自行车比一般的越野自行车更富流线型和动感。最显眼的地方就是车的前轮位置,有一根很粗的避震器,从把手中间一直到前轮中间。普通自行车是没有避震器的,而山地自行车避震器也明显比它细一号。别小看了这根避震器,它的价值8000元。它强度适中,利用了气弹压原理,韧性、弹性好,避震效果显著,是美国FOX名牌的,这个品牌曾经帮悍马代工过避震系统。用在自行车上,绝对是顶级配置。
其次这辆车的前轮不是位于把手正中间,而是偏向左边。这是为了在恶劣的路况下,减少肩部的晃动,同时还可以使车头和车身更加一体化,方便车子的维修和保养。
此外,整辆车的框架是由碳纤维和航空用铝材制成,轻便结实耐强压抗高温。整车重量只有9.5公斤,比普通的赛车还要轻1公斤多。在链条部分,采用的是世界上最轻便的合金材料镂空制作,只有150克左右,比普通链条轻一倍。
这辆自行车的牙盘,价值5000元,所采用的材料是陶瓷轴承,采用中空技术。飞轮有9个变挡,可换18种挡位。即使是坐垫,也是由真皮皮面加防弹布材料制成,里面用医用硅胶填充。连接车身的部位用轨道钛合金制成的,光是这个巴掌大的坐垫,就要900元,相当于一辆普通山地自行车。
刹车系统采用的是专为宝马摩托车所制的品牌。轮胎是专业的赛车轮胎。再加上车头的码表和GPS导航系统,整辆车散发着一股贵族气质。业内人士称,这辆车一点都不逊色于环法自行车赛上的赛车,称得上是自行车中的“劳斯莱斯”。
(来源:厦门网2008-03-19)
腊肠狗吞下50枚硬币
不到半年时间,一只1岁半的腊肠狗“贝贝”竟吃下了50枚一元硬币。
3月8日上午,湖滨北路锦绣广场的一家宠物医院经过40多分钟手术,从“贝贝”肚子里取出42枚硬币。这些硬币重6两多,装了满满一小托盘,大部分表面已经变黑。
狗的主人王先生说,他平时把硬币放在一个篮子里,由于前段时间装修房子,这篮子被放得离地很近,“贝贝”容易够得着,也可能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吞吃的,算起来也有近半年了。也怪他没有注意,直到今年春节前,“贝贝”开始出现呕吐、大便带血、不肯进食等症状,他才把“贝贝”送往宠物医院。在这过程中,“贝贝”已经自行排出了8枚硬币。
(来源:台海网2007-03-09)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葛向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