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756
颗粒名称: 报纸
分类号: G216
页数: 2
页码: 464-4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厦门市报纸行业的工作情况。其中包含:《厦门日报》突出做好十七大宣传报道、厦门日报社创新舆论监督、农家书屋挂牌、第七届读者节、厦门日报社完成旧报刊数字化工作、厦门网正式开通、《海峡生活报》改版、厦门商报社完善采编机制、厦门商报社策划多项新闻报道活动等。
关键词: 报纸 管理 各类型报纸

内容

【《厦门日报》突出做好十七大宣传报道】 年内,厦门日报社精心组织策划党的十七宣传报道工作,在省内率先开辟“海西创新绩、喜迎十七大”专栏,推出“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和谐社会的创新实践”两大专题以及“喜迎十七大特别报道”。十七大召开期间,每天保持4~8个整版的专门报道,把本市重大活动与“喜迎十七大”宣传报道相结合,先后开辟“喜迎十七大,办好投洽会”、“喜迎十七大,办好园博会”等专栏。十七大胜利闭幕后,在第一时间推出“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用十七大精神指导厦门发展——科学发展观在厦门”专栏和“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特别策划”,多角度、多层面报道全市各部门各行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快速发展的情况,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学习热潮。
  【厦门日报社创新舆论监督】 年内,为切实增强舆论监督的实效性,厦门日报社与市监察局、市纠风办联合推出“行评代表接访制”,通过安排市行风评议代表、特邀监察员,在厦门日报社读者接待室接听读者来电、接待来访群众,解决群众关心的特别是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与市纪委、市监察局、市纠风办联合在《厦门日报》上推出“监督在线”专版,建立“选题联动、采访联动、跟踪联动”长效机制,一改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中“唱独角戏”的传统模式。该专版成为厦门市纠风工作的新亮点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举措。《内部通信》、《海峡通讯》、《中国纪检监察报》等报刊相继报道这一做法,并给予高度评价。
  【农家书屋挂牌】 年内,厦门日报社主动融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村文化建设办实事。联合市委文明办、岛外各区宣传部,开展“喜迎十七大,好书送农家”农家书屋特别策划活动。共募集图书4万多册,并在厦门日报社第七届读者节期间挂牌成立8个厦门日报社“农家书屋”。与此同时,专门组织“爱心辅导员”队伍,定期为“农家书屋”义务劳动,帮助规范“农家书屋”管理工作。“农家书屋”成为建设农村文化的重要阵地。
  【第七届读者节】 10月20日,厦门日报社第七届读者节在白鹭洲音乐喷泉广场隆重举行。本届读者节以“读者·记者·心连心”为主题,以读者嘉年华形式,充分体现服务、联谊、互动、鼓劲的特点,约5万名读者参加。读者节上,58位与党报同月同日诞生的铁杆读者与党报一齐欢庆生日。活动期间,还举办深受厦门市民喜爱的中秋博饼民俗文化活动。
  【厦门日报社完成旧报刊数字化工作】 《厦门日报》自1949年创刊以来,共积累版面10多万个,这是厦门近代建设史的珍贵史料和宝贵文化财产。鉴于纸质难以长久保存,且资料查找困难,同时也为抢救、保护和利用该批文化财产,年内,在市文化基金的支持下,厦门日报社完成旗下各报刊自创办以来至2005年所有旧报刊的数字化工作,50多年报纸版面全部进入电脑,实现了历史报纸数字化。
  【厦门网正式开通】 5月28日,国家重点地方性新闻网站厦门网正式开通。厦门网是由中共厦门市委主办、市委宣传部主管、厦门日报社和厦门广电集团联合承办的新兴媒体。至年底,建立频道19个,即时发布厦门乃至闽南地区最准确、最全面、最权威的新闻资讯,日均14万网民登录,页面点击量150万。正逐步成为厦门市最大的网上新闻发布中心,以及厦门公众信息服务中心和世界了解厦门、厦门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厦门网前身是厦门日报社海峡网,1月1日正式更名为厦门网并试运行。3月,被国务院新闻办授予登载新闻业务资质,成为福建省重点新闻网站。(林如锋)
  【《海峡生活报》改版】 11月8日,海峡生活报全新改版。改版后,逢周二、周五出版,周五单期超50版,且制作更加精美,内容更加贴近生活,风格更加休闲时尚,资讯更加新鲜实用。(海峡生活报社)
  【厦门商报社完善采编机制】 年内,厦门商报社采取多项措施完善采编机制。一是强化记者网络报题制度。要求记者上午10点前通过内部信息平台报告当天的采访线索和计划;二是完善早会、编前会、采编联席会制度。将早会提前至上午9点,编前会提前至下午4点;三是梳理编辑流程。对不同版面的完成时限进行规定,形成明显梯次,保证编辑工作井然有序;四是健全采编质量控制体系。建立部门轮流评报制度,对稿件、版面进行星级及差稿、差版评定,激发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措施的实施,使前后方的沟通更加便捷,后方对前方的指导更加具体,加强了日常新闻策划,保证了采编质量。
  【厦门商报社策划多项新闻报道活动】 一是策划“梦回1977——回首高考30年”大型活动。活动历时5个多月,共刊登100多篇文章,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二是推出“关注厦门智障儿童系列报道”,共募集爱心款4万多元;三是牵头成立“厦门唐氏宝宝家长俱乐部”;四是策划组织“银联杯”首届厦门金融理财节,数十家主流金融机构参与。理财节期间,还举办“百日外汇模拟大赛”、“我的养基故事征文”、“银行卡卡秀”、发放《厦门人理财手册》、超级理财讲座等系列活动,确立了商报作为“厦门第一理财媒体”的地位;五是与《城市画报》合作在中山路步行街策划组织“创意市集”厦门站活动,获得市民热烈响应。此外,还策划央视“非常6+1”厦门选秀、文明服务超市进社区、生鲜超市评选等活动。
  【《厦门商报》第三次改版】 10月18日,《厦门商报》实施第三次改版。改版后的报纸定位于财经都市报,以都市报为立报之本,以财经为办报特色。同时,以分众时代为版块概念,将版面分为新闻板块和服务板块,新闻板块包括地方新闻、时事新闻、财经新闻,服务板块包括社区服务版块、周刊版块。悦读时代强调形象化+故事化+人性化,可读性明显增强。改版后,《厦门商报》新闻形态更加清晰,版式上更加简约、疏朗,便于阅读。
  【《台商周刊》创办】 4月6日,厦门商报社创办《台商周刊》,每周一出版,每期8个版面,内容包括真诚互动、沟通、资讯、焦点、释法、人物、五缘、解密、休闲、亲情、交流、聚落、祖地等,是迄今两岸唯一专为台商提供新闻资讯服务的报纸。至年底,共出刊38期。(张玲芳)
  【《海峡导报》年总收入首破亿元】 2007年,海峡导报社实行公司化运作,在办好报纸,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采取“大胆改革,有效投入”的经营策略,多方开辟发行渠道,改善读者结构,全面拓展省内外广告市场,全年广告收入超过7800万元,发行收入达2560万元,其他多种经营收入超过600万元,各项收入合计首次突破1亿元。
  【海峡导报社迁址】 11月5日,海峡导报社由厦门帝豪大厦迁址湖滨北路育秀中心办公大楼,新办公场所面积近7000平方米,装备全新现代化办公设备、先进办公室导向系统,是海峡西岸最大的单层采编平台。海峡导报社成立于1999年3月,初期租用两套房子办公。1999年8月搬入帝豪大厦。
  【《海峡商业》杂志创刊】 6月5日,海峡导报社主办的大型财经时尚杂志——《海峡商业》举行首发式。该杂志立足厦门,依托海峡西岸经济区独特的地域优势,以华人视角深入报道海峡两岸财经新闻,呈现实用时尚生活资讯,为政府官员、商界领袖、管理精英、创业人群和学界名流等社会精英或中产阶级服务。设有“封面故事”、“特别报道”、“财经脉动”、“产业&企业”、“名流会”、“投资理财”、“魅力城市”、“生活志”等栏目。逐步成为两岸金融地产、汽车工业、办公系统、IT产品、电子通讯、生活休闲、教育公益等行业品牌推广的强势平台和两岸经济、文化方面交流重要平台。
  【台海新闻中心获评省新闻工作者先进集体】 7月,《海峡导报》台海新闻中心被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省新闻工作者先进集体。该中心是全国市民报中首个以报道台海新闻为主的新闻采编中心,成立于2004年3月。每天以4~5个版面宣传政府的对台方针政策,报道台湾新闻及两岸交流大事。由该中心主办每年一度的“海峡两岸七夕牵手会”曾为两岸单身青年男女构筑“鹊桥”。在多次读者问卷调查和央视CTR的“市场研究”调查中,其对台报道均深受两岸读者的好评。
  【《海峡导报》一作品获福建新闻奖一等奖】 年内,由《海峡导报》记者兰文采写的深度报道《厦门缘何成为台水果集散中心?》获第十三届(2006年度)福建新闻奖一等奖。2006年,台湾香蕉、柳橙等水果相继大批量销往大陆市场,台果“登陆”成为两岸交流的盛事。厦门为此设立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作为台湾水果进入大陆的中转站。该篇报道较全面地阐述了厦门成为台湾水果集散地的缘由、优势等。(李妙勋)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厦门年鉴.2008》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妙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