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754
颗粒名称: 新闻出版
分类号: G219.27;G239.27
页数: 8
页码: 462-4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厦门市新闻出版的工作情况。其中包含:综述、报纸、广播电视、出版发行等。
关键词: 新闻出版 新闻 出版

内容

综述
  2007年,厦门市新闻出版工作在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日常监管、推进产业发展、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成效,较好地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和计划。市新闻出版局先后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新闻出版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四五”普法先进单位。
  一、出版方面。
  至年底,全市有图书出版社2家,音像出版社1家。出版发行各类报纸9种,20332.9万份;期刊杂志26种,88万册;侨刊乡讯8种。录音制品25种,录像制品76种,电子出版物21种。年内,厦门大学出版社共出版图书420种,其中新版图书208种,重印图书212种,重印率50.5%。出书码洋6529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992万元。出版图书获省级以上奖励27项。其中,《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前沿学科的回顾与前瞻》获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三个一百”原创图书称号;《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前沿学科的回顾与前瞻》和《余承尧绘画艺术研究》获首届福建省优秀出版物奖;《政府财务报告研究》、《女性学导论》获福建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鹭江出版社一般图书市场销售品种100多种,新书60多种,图书规模进一步扩大,印数和销售码洋不断增长。出版的《天堂没有路标》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并与《西藏近三百年政治史》一起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首届“三个一百”出版原创工程图书;《中国西藏视点丛书》、《托尔斯泰夫人日记》获福建省优秀出版物奖;《名师讲义》、《佛洛伊德传》分获华东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和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奖。厦门音像出版社共出版节目120个,其中CD节目31种、DVD节目19种、VCD节目70个;全年复制录像带8.94万盘,位列全国同行业产量第五位。年内,《中医药通报》荣获“以岭杯”第三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厦门文学》编辑出版“厦门诗群专号”,展出96位诗人近250首诗作。在由福建省新闻出版局、福建省出版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福建省优秀出版物奖评选活动中,《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刊登的《山区民营企业融资障碍及其化解对策》获首届福建省优秀出版物(期刊优秀作品)奖,《论和谐出版的价值维度》、《创办名刊应注意的四大问题》分获首届福建省优秀出版物(优秀出版发行科研论文)奖和提名奖。
  年内,厦门日报社改进舆论监督工作,创新新闻宣传手段,出色完成重大事件宣传报道任务,并从民生角度关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情况。其《台海》期刊每期发行量突破2万份。厦门网正式开通,基本实现新闻网站的各种功能,访问量每日达14万人次,页面点击量突破150万,并拥有全省最大的博客群。《厦门晚报》突出市民报特色,做大、做深、做强本地新闻,并在财经新闻、时政新闻、文化新闻三个方面进行突破,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厦门商报》明确财经都市报定位,突出经济特色,走专业化与平民化相结合之路,全面满足不同层次市民日益增长的理财需求,报纸发行、广告收入创历史最好水平。专为台商提供新闻资讯的《台商周刊》深受台商欢迎。《海峡生活报》以创闽南唯一休闲周报品牌为办报目标,努力体现报纸的闽南特色,提高报纸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并拓展广告经营创收。《海峡导报》全年各项总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
  二、印刷复制业方面。
  2007年,厦门市印刷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迅速成长,产业贡献进一步提高,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至年末,全市印刷业单位645家,比上年增加53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23家,出版物(专项)印刷企业15家,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企业448家,其他印刷品企业159家。光盘复制企业1家。印刷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0.17亿元。其中,产值超千万元企业137家,实现产值57.29亿元;产值超亿元企业14家,实现产值21.28亿元。
  12月,厦门安妮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外设立的印刷、复制、制作服务机构及印刷、复制、制作服务项目跻身商务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制定出台的《2007~2008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目录》。
  三、图书发行方面。
  全市出版物发行企业217家。其中,图书、电子出版物批发企业20家。全市出版物发行码洋2.8亿元,销售总册数4863.6万册,从业人数2185人,资产5.1亿元。图书发行网点402个,其中邮政报刊亭185个。
  【第三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成功举办】 本届交易会于10月26~31日在厦门举办,两岸745家出版发行单位参展,参展图书20万种110.5万册,总码洋约3600万元人民币。交易会期间前来参观、购书和交流的业内人士和读者达20余万人次,图书销售1948万元人民币码洋,两岸业界达成版权贸易合作项目和多项合作意向113项(详见本书会展业栏目“其他展会”相关条目)。
  【厦门书城开业】 10月25日,厦门对外图书交流中心厦门书城开业。该书城共5层,经营面积1.3万平方米,图书品种15万种,囊括大陆正式出版的70%以上的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台湾地区符合大陆零售市场要求的60%的图书出版品、40%的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是福建省经营规模最大、图书品种最全、装修档次最高的综合性书城。
  【书香鹭岛活动月】 10月24日至11月23日,以“倡导全民阅读,共建和谐厦门”为主题的2007书香鹭岛活动月成功举办。活动期间,组织开展全民阅读、迎奥运、魅力厦门、数字阅读、动感厦门等五大系列活动,以及两岸知名作家作品签售与讲座、评选厦门2007年度最值得阅读的书、第三届“漫舞金秋”COS-PLAY邀请赛、“我的读书生活”主题征文、庆“十七大”胜利召开主题书展等66项配套活动。“活动月”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闽台特色文化的魅力和“温馨厦门”、“爱心厦门”的良好形象,营造了书香浓郁的城市人文环境。
  【著作权保护宣传月】 4月4日,市新闻出版局开展以“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为主题的著作权保护宣传月活动。期间,举办企业版权管理制度互动讲座、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研讨、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培训、第二届大学生网游策划大赛、首届中小学生漫画比赛;制作《厦门版权产业发展与版权保护》大型画册、发布“著作权保护宣传月”电子书、推出“4·23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专版、发放著作权保护宣传品、发布著作权宣传手机短信、开展大型街头版权宣传咨询、公开销毁非法出版物等各具特色的活动近20项。进一步宣传普及了著作权知识,增强了全社会的版权保护意识和自主创新意识。
  【报刊审读机制启动】 年内,市新闻出版局正式启动报刊审读机制。组织开展报刊审读工作调研,撰写《厦门市报纸杂志评价及研究计划》、《厦门地区报刊内容分析研究计划》、《关于加强厦门市报刊审读工作的意见》,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建“媒介批评研究中心”,认真分析全市报刊宣传报道动态,提出加强管理、确保导向的明确要求和工作措施,切实加强新闻出版的源头管理。自报刊审读机制启动以来,围绕民生议题、新闻真实性、网络信息转载、党的十七大报道、低俗新闻等专题刊发审读阅评文章14篇,对于提高报刊质量,强化主旋律宣传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品著作权登记服务】 1月,市版权协会开展著作权作品自愿登记服务工作,至年底共登记作品158件。此外,为鼓励版权登记,市新闻出版局还推出优惠措施,免费为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和大学生网游作品进行著作权登记,为企业和著作权人举办网络著作权保护与企业版权管理互动讲座,方便了市版权相关企业及广大著作权人。
  【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启动】 3月9日,厦门市正式启动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市版权局负责具体工作的部署和实施,组织召开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部门联席会议,开展培训、自查自纠、采购换装等。至年底,完成首批25家企业的软件正版化工作。
  【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 8~10月,市版权局牵头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行动期间,启动“网络版权监管平台”建设,初步实现对侵权信息的证据获取;联合有关部门查处“中国报告大厅”涉嫌销售侵权软件、“豆子网”涉嫌销售侵权教材等多起网站侵权案件,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
  【扫黄打非专项行动】 年内,市扫黄办深入开展“反盗版天天行动”,以及“扫黄打非”春季、夏季、秋季战役和“洁净家园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8180人次,检查出版物市场7912家次、流动摊点7493个;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39.9万多件,其中政治性非法出版物2833件,淫秽色情出版物11157件,侵权盗版出版物38.5万多件;处罚店档摊点87个,取缔非法游商摊点1458个;查处各类案件93起。有效地规范了出版物市场经营秩序。
  【厦门外图中心获评“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发行单位】 10月25日至12月10日,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在全国出版发行业界开展的2006~2007年“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出版发行单位互评活动中,厦门对外图书交流中心被评为“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发行单位,成为福建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发行单位。(萧琼)
  报纸
  【《厦门日报》突出做好十七大宣传报道】 年内,厦门日报社精心组织策划党的十七宣传报道工作,在省内率先开辟“海西创新绩、喜迎十七大”专栏,推出“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和谐社会的创新实践”两大专题以及“喜迎十七大特别报道”。十七大召开期间,每天保持4~8个整版的专门报道,把本市重大活动与“喜迎十七大”宣传报道相结合,先后开辟“喜迎十七大,办好投洽会”、“喜迎十七大,办好园博会”等专栏。十七大胜利闭幕后,在第一时间推出“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用十七大精神指导厦门发展——科学发展观在厦门”专栏和“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特别策划”,多角度、多层面报道全市各部门各行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快速发展的情况,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学习热潮。
  【厦门日报社创新舆论监督】 年内,为切实增强舆论监督的实效性,厦门日报社与市监察局、市纠风办联合推出“行评代表接访制”,通过安排市行风评议代表、特邀监察员,在厦门日报社读者接待室接听读者来电、接待来访群众,解决群众关心的特别是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与市纪委、市监察局、市纠风办联合在《厦门日报》上推出“监督在线”专版,建立“选题联动、采访联动、跟踪联动”长效机制,一改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中“唱独角戏”的传统模式。该专版成为厦门市纠风工作的新亮点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举措。《内部通信》、《海峡通讯》、《中国纪检监察报》等报刊相继报道这一做法,并给予高度评价。
  【农家书屋挂牌】 年内,厦门日报社主动融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村文化建设办实事。联合市委文明办、岛外各区宣传部,开展“喜迎十七大,好书送农家”农家书屋特别策划活动。共募集图书4万多册,并在厦门日报社第七届读者节期间挂牌成立8个厦门日报社“农家书屋”。与此同时,专门组织“爱心辅导员”队伍,定期为“农家书屋”义务劳动,帮助规范“农家书屋”管理工作。“农家书屋”成为建设农村文化的重要阵地。
  【第七届读者节】 10月20日,厦门日报社第七届读者节在白鹭洲音乐喷泉广场隆重举行。本届读者节以“读者·记者·心连心”为主题,以读者嘉年华形式,充分体现服务、联谊、互动、鼓劲的特点,约5万名读者参加。读者节上,58位与党报同月同日诞生的铁杆读者与党报一齐欢庆生日。活动期间,还举办深受厦门市民喜爱的中秋博饼民俗文化活动。
  【厦门日报社完成旧报刊数字化工作】 《厦门日报》自1949年创刊以来,共积累版面10多万个,这是厦门近代建设史的珍贵史料和宝贵文化财产。鉴于纸质难以长久保存,且资料查找困难,同时也为抢救、保护和利用该批文化财产,年内,在市文化基金的支持下,厦门日报社完成旗下各报刊自创办以来至2005年所有旧报刊的数字化工作,50多年报纸版面全部进入电脑,实现了历史报纸数字化。
  【厦门网正式开通】 5月28日,国家重点地方性新闻网站厦门网正式开通。厦门网是由中共厦门市委主办、市委宣传部主管、厦门日报社和厦门广电集团联合承办的新兴媒体。至年底,建立频道19个,即时发布厦门乃至闽南地区最准确、最全面、最权威的新闻资讯,日均14万网民登录,页面点击量150万。正逐步成为厦门市最大的网上新闻发布中心,以及厦门公众信息服务中心和世界了解厦门、厦门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厦门网前身是厦门日报社海峡网,1月1日正式更名为厦门网并试运行。3月,被国务院新闻办授予登载新闻业务资质,成为福建省重点新闻网站。(林如锋)
  【《海峡生活报》改版】 11月8日,海峡生活报全新改版。改版后,逢周二、周五出版,周五单期超50版,且制作更加精美,内容更加贴近生活,风格更加休闲时尚,资讯更加新鲜实用。(海峡生活报社)
  【厦门商报社完善采编机制】 年内,厦门商报社采取多项措施完善采编机制。一是强化记者网络报题制度。要求记者上午10点前通过内部信息平台报告当天的采访线索和计划;二是完善早会、编前会、采编联席会制度。将早会提前至上午9点,编前会提前至下午4点;三是梳理编辑流程。对不同版面的完成时限进行规定,形成明显梯次,保证编辑工作井然有序;四是健全采编质量控制体系。建立部门轮流评报制度,对稿件、版面进行星级及差稿、差版评定,激发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措施的实施,使前后方的沟通更加便捷,后方对前方的指导更加具体,加强了日常新闻策划,保证了采编质量。
  【厦门商报社策划多项新闻报道活动】 一是策划“梦回1977——回首高考30年”大型活动。活动历时5个多月,共刊登100多篇文章,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二是推出“关注厦门智障儿童系列报道”,共募集爱心款4万多元;三是牵头成立“厦门唐氏宝宝家长俱乐部”;四是策划组织“银联杯”首届厦门金融理财节,数十家主流金融机构参与。理财节期间,还举办“百日外汇模拟大赛”、“我的养基故事征文”、“银行卡卡秀”、发放《厦门人理财手册》、超级理财讲座等系列活动,确立了商报作为“厦门第一理财媒体”的地位;五是与《城市画报》合作在中山路步行街策划组织“创意市集”厦门站活动,获得市民热烈响应。此外,还策划央视“非常6+1”厦门选秀、文明服务超市进社区、生鲜超市评选等活动。
  【《厦门商报》第三次改版】 10月18日,《厦门商报》实施第三次改版。改版后的报纸定位于财经都市报,以都市报为立报之本,以财经为办报特色。同时,以分众时代为版块概念,将版面分为新闻板块和服务板块,新闻板块包括地方新闻、时事新闻、财经新闻,服务板块包括社区服务版块、周刊版块。悦读时代强调形象化+故事化+人性化,可读性明显增强。改版后,《厦门商报》新闻形态更加清晰,版式上更加简约、疏朗,便于阅读。
  【《台商周刊》创办】 4月6日,厦门商报社创办《台商周刊》,每周一出版,每期8个版面,内容包括真诚互动、沟通、资讯、焦点、释法、人物、五缘、解密、休闲、亲情、交流、聚落、祖地等,是迄今两岸唯一专为台商提供新闻资讯服务的报纸。至年底,共出刊38期。(张玲芳)
  【《海峡导报》年总收入首破亿元】 2007年,海峡导报社实行公司化运作,在办好报纸,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采取“大胆改革,有效投入”的经营策略,多方开辟发行渠道,改善读者结构,全面拓展省内外广告市场,全年广告收入超过7800万元,发行收入达2560万元,其他多种经营收入超过600万元,各项收入合计首次突破1亿元。
  【海峡导报社迁址】 11月5日,海峡导报社由厦门帝豪大厦迁址湖滨北路育秀中心办公大楼,新办公场所面积近7000平方米,装备全新现代化办公设备、先进办公室导向系统,是海峡西岸最大的单层采编平台。海峡导报社成立于1999年3月,初期租用两套房子办公。1999年8月搬入帝豪大厦。
  【《海峡商业》杂志创刊】 6月5日,海峡导报社主办的大型财经时尚杂志——《海峡商业》举行首发式。该杂志立足厦门,依托海峡西岸经济区独特的地域优势,以华人视角深入报道海峡两岸财经新闻,呈现实用时尚生活资讯,为政府官员、商界领袖、管理精英、创业人群和学界名流等社会精英或中产阶级服务。设有“封面故事”、“特别报道”、“财经脉动”、“产业&企业”、“名流会”、“投资理财”、“魅力城市”、“生活志”等栏目。逐步成为两岸金融地产、汽车工业、办公系统、IT产品、电子通讯、生活休闲、教育公益等行业品牌推广的强势平台和两岸经济、文化方面交流重要平台。
  【台海新闻中心获评省新闻工作者先进集体】 7月,《海峡导报》台海新闻中心被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省新闻工作者先进集体。该中心是全国市民报中首个以报道台海新闻为主的新闻采编中心,成立于2004年3月。每天以4~5个版面宣传政府的对台方针政策,报道台湾新闻及两岸交流大事。由该中心主办每年一度的“海峡两岸七夕牵手会”曾为两岸单身青年男女构筑“鹊桥”。在多次读者问卷调查和央视CTR的“市场研究”调查中,其对台报道均深受两岸读者的好评。
  【《海峡导报》一作品获福建新闻奖一等奖】 年内,由《海峡导报》记者兰文采写的深度报道《厦门缘何成为台水果集散中心?》获第十三届(2006年度)福建新闻奖一等奖。2006年,台湾香蕉、柳橙等水果相继大批量销往大陆市场,台果“登陆”成为两岸交流的盛事。厦门为此设立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作为台湾水果进入大陆的中转站。该篇报道较全面地阐述了厦门成为台湾水果集散地的缘由、优势等。(李妙勋)
  广播电视
  【概况】 2007年,厦门市广播电视行政事业总收入35996.06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11636.81万元,事业收入12726.59万元。广播电视实际创收收入为59617.77万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创收收入13732.42万元。广播电视企业总收入45885.35万元。广播电视企事业广告收入28969.01万元。行政事业单位总支出29468.61万元。全市广电行业从业人员2111人,比上年增加326人。
  1.广播。全市有广播节目5套,其中厦门人民广播电台4套,同安广播电视台1套。全年广播节目播出时间36500小时,制作广播节目时间32707小时,购买、交换国内广播节目时间891小时。中波转播发射台2座,调频转播发射台2座(含同安调频台),中波发射机16部,中波发射机功率184千瓦。至年底,广播覆盖全市6个区、14个乡镇、275个行政村,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68%。
  2.电视。全市有市级电视台1家(厦门电视台),区级广播电视台3家(海沧区、集美区、同安区各1家)。厦门电视台有电视节目5套,其中卫星电视节目1套(厦门卫视频道)。全年电视节目播出时间48145小时,制作电视节目6812小时,电视节目购买、交换时间13897小时。至年底,有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发射机5部,发射总功率50千瓦;移动卫星转播车1部;卫星收转站3003个,比上年增加2829个。完成卫星广播电视转星调整工作。有线电视总用户56.89万户,比上年增加14.82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数30.66万户,付费数字电视用户5600户。网络收入14221.19万元。其中,有线广播电视收视费收入7632.27万元,付费数字电视收入1509.72万元。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2657公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100%。
  【围绕中心开展宣传报道】 2007年,厦门市广播电视系统紧紧围绕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报道:(1)十七大宣传报道。围绕“结合厦门实际,体现厦门特点,讴歌厦门成就,反映厦门发展愿望”主题制定宣传报道方案,按“前期预热、会议高潮、后续发展”三个阶段,渲染积极、和谐、繁荣、向上的舆论氛围。在10月份的午间新闻广场、厦视新闻、厦视直播室、特区新闻广场4个新闻栏目播报消息、系列报道352条,新闻广播播发新闻500多条。(2)重大活动报道。围绕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十一届“台交会”、2007建发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九八”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国庆节等重大宣传活动,聚焦民生,触及最权威脉动,传递最准确政策动向。“九八”期间推出“投洽会特别报道”,在6天的宣传报道中,广播电视共采编播发新闻843条,专访等报道53次,制作播出6集“九八”高端访谈节目,形成动态新闻、深度报道、现场直播、特别报道相融并济的规模宣传态势。(3)重点项目报道。按“三贴近”原则改进宣传策略,结合重大建设项目宣传,把着眼点放在厦门加快发展,注重生态建设、文明建设等民生主题的宣传上,先后推出“环东海域绘新景”、“重点工程巡礼”和“项目带动战略”等230多集系列报道。9月份推出以“推动节能减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主题的系列报道。10月1~6日,连续推出“建设新厦门、喜迎十七大”大型系列报道,对翔安隧道、天竺山森林公园、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等6大重点工程及集美许庄移民造福工程进行直播报道。12月3日,推出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大型系列报道“东进序曲”。
  【基本实现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目标】 2007年,厦门市进一步巩固农村广播电视建设成果,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水平,推进农村有线电视入户工作。全年共完成19834户农村有线电视入户,完成50个自然村光缆进村改造。全市农村有线电视入户总数149191户,入户率88%,完成市政府提出的“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5%以上”的任务,基本实现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目标。
  【稳步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至年底,厦门市完成1340个居民小区共355137个用户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共切换光节点763个,发放机顶盒374860台,实际入户数为321203户,总开户户率为90.44%。岛内思明、湖里两区的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已基本完成。
  【全面实施无线覆盖工程】 至年底,全市共有中波转播发射台、调频转播发射台和电视转播发射台4座,播出中央、省、市中波广播节目7套、调频广播节目8套和无线电视节目5套、数字电视1套(试验),发射频点30个,总发射功率为258.8千瓦,全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9.6%。
  【新媒体发展态势良好】 (1)网络电视和网络广播。5月20日,上海文广百视通与厦门电信合作,在厦门推出以电脑和电视机为终端的IPTV。至年底,已在市场推介和试运用,用户数约6400户,其中以电脑为终端约5000户,以电视机为终端约1400户。(2)宽频电视。9月,厦门广播电视集团WWW.XMG.COM.CN网站获国家广电总局互联网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开始在网上传播自办的5套电视和4套广播节目,并可向用户提供1500小时的以自办电视为内容的互动电视节目。(3)移动电视。厦门广电集团所属厦门广播电视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试播一套数字移动电视节目S每天播出16小时。至年底,约有终端1200个。厦门世通华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1200台公交汽车上安装移动电视显示屏,通过更换CF卡的方式播放电视节目。(4)楼宇电视。年内,厦门楼宇电视主要经营商3家,约有电视终端屏幕2890面。其中,厦门分众广告有限公司1600面,厦门广播电视数字传媒有限公司1000面,厦门世通华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约290面。
  【民营影视制作迅速发展】 截至年底,全市影视制作企业15家,其中民营企业12家。有4家从事影视动画制作。2007年的注册资本是上年的2倍多。其中,1家民营电视动画片制作企业注册资金达5200万元。
  【影视动画产业新发展】 年内,厦门青鸟动画有限公司自主原创动画片《嘿!星星狐》(26集286分钟)获全国优秀国产动画片三等奖,实现厦门市原创电视动画片零的突破;原创动画片《快乐精灵》(26集572分钟)已完成后期制作;动画片《小海豚阿莫》在筹划中。厦门大拇哥动漫有限公司策划创意的9集卡通书成功发行,进入动画制作阶段。该公司还成立“厦门动漫产业人才培训实习基地”,培养产业发展人才。
  【广播电视社会管理】 (1)行政许可。年内,市广电局共接受行政许可项目(转报)申请21件。其中,申请设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境外电视节目许可证13件,境内1件,申请广播电视节目经营许可证6件,申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件。经办理,1件获广电总局审批并颁发许可证,19件获省广电局审批并颁发许可证,1件获市广电局审批。全年新增接收境外卫星传送的广播电视节目持证机构12家,占持证机构总量的15%,同比增长50%;新增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5家,注册资本7050万元人民币,分别占持证机构的35.7%和62%,同比增长250%和881%;新增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持证机构1家,是厦门市唯一持证机构。(2)行政执法。以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整治和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清理整顿为主线,结合日常执法和专项整治行动,保持一定的高压态势。在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整治方面,牵头协调有关部门进行查处行动38次,出动执法人员375人次,共查获没收卫星电视地面接收天线729面,高频头677个;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清理整顿方面,1月和5月,分别开展“网络传播视听节目清理整顿工作”和“依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活动时间持续近半年,共排查网站480个,对13个涉嫌违规传播视听节目的网站逐一进行电话劝导,发出整改通知书4份,清理违规网站传播的视音频内容,有效遏制了违规行为。(3)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以日常监管为主,重点加强节假日特别是十七大会议期间的安全播出管理工作。按要求核实厦门有线电视网络传送的119套电视节目内容;完成69个境外卫星电视和16个境内卫星社会用户转星工作;与3家有线电视片区网络运营机构,3家车载、楼宇电视运营机构,8家大屏幕运营单位签订安全播出责任书;出动125人次检查宾馆、饭店、单位(工厂)卫星接收和车载、楼宇、大屏幕播出情况。未发现违规播放现象,未出现播出安全责任事故。
  【《嘿!星星狐》入选第三批全国推荐优秀动画片】 9月,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中央电视台初选,国家广电总局终选,由厦门青岛鸟动画有限公司制作的26集动画片《嘿!星星狐》被确定为2007年度第三批优秀国产动画片,并获三等奖。该片描写星星狐和他的朋友们在自己的努力和“魔法妈妈”的帮助下,彼此关爱、冲破难关的成长故事,树立了一批健康活泼、机智勇敢、乐观自信的卡通形象。此片是厦门首部原创动画片,于“六一”儿童节前制作完成,8月在厦门电视台首播,是福建省上报获批的第一部国产优秀动画片。本次评选,全国共有7部国产动画片入选。
  【大型动漫股份制企业落户厦门】 年内,厦门大拇哥动漫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厦门。该公司由9个自然人发起,注册资金5200万元人民币,经营场所9300平方米,是厦门乃至福建省目前最大型的动漫企业。落户厦门后,将发展成集动画原创、制作、发行、动画展(演)示、人才培训、延伸产品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动漫股份制企业,并通过动漫产品,弘扬包括闽南文化在内的优秀民族文化,拓展海内外市场,打造闽南乃至海峡西岸动漫基地。
  【八件作品获省电视社教节目奖】 4月26日,在2006年度福建省电视社教节目奖评奖会上,厦门广播电视部门选送的8件作品全部获奖。其中,厦门广电集团选送的《2005年“两岸关注”年度评选活动》获创新奖,《印象纳西》和《我是中国人》两件作品获一等奖,《秋音》等五件作品分别获得二、三等奖。
  【“动中通”移动卫星电视直播系统投入使用】 年内,厦门广电集团“动中通”移动卫星电视直播系统启用。该系统实现8M以上带宽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的实时移动直播或转播,是全国电视新闻媒体的首创,也是亚洲第一个将“动中通卫星移动跟踪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领域的系统。它的成功建立是电视直播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使厦门广电集团对新闻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大大提高,电视直播的快捷得到充分体现。该项目于5月28日通过厦门市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得2007年度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二等奖。(市广电局)
  【“两岸开讲”电视节目开播】 1月,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开办两岸第一张电视讲台——《两岸开讲》。该栏目以“历史属于今天,人性照耀未来”、“两岸第一张电视讲台”为定位,以“集两岸名家名师,讲两岸人文历史”为内容诉求,先后邀请文化名人李敖、刘墉、王丰、张锦贵、陈丹清等开讲。
  【广电集团拓展马拉松产业运作】 2007年,厦门广电集团产业公司进一步拓展马拉松产业运作。主要有:协助金门筹备2008金门马拉松赛;与西安共同成功运作第十三届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6月13日,与日中马拉松交流协会理事长、岡山理科大学教授松本或彥签订友好协议,成立厦门—东京友好马拉松推进会,负责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在日本的运动员招徕工作。7月2日,在第二届中国电视创新论坛上,由集团产业公司运营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被评为“十大最具影响力大型电视活动”。
  【第六届两岸知识大赛】 9月12~14日,由中央电视台、台湾中天电视台、厦门广电集团联合举办的第六届海峡两岸知识大赛在厦门广电中心举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台湾大学、澳门大学等两岸三地16所高校的60多位师生参与角逐。本届大赛进一步发挥厦门在两岸往来中的特殊作用,为弘扬闽南文化,加强两岸往来与合作搭建起一个广阔的平台。大赛实况相继在厦门卫视、央视4套和台湾中天电视台综合台全程播出。
  【《陈嘉庚》荣膺全国十大精品作品大奖】 9月,在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共同主办的中国文献纪录片二十年(1986~2006)评选中,厦门广电集团报送的《陈嘉庚》荣获十大精品大奖。评论认为,该片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来刻画陈嘉庚,事实准确,资料丰富,画面优美,风格平实,是迄今为止反映陈嘉庚最成功的影视作品。
  【“台胞返乡探亲20周年”特别节目】 12月,厦门广电集团制作海峡两岸第一次SNG双向连线“台胞返乡探亲20周年”特别节目《守·望》。该节目通过横跨海峡两岸五座城市、三个家庭中失散多年亲人的视频对话,展现分隔两岸亲人的生存状态。这是两岸媒体首次以卫星电视连线的方式对该题材进行直播,实现了两岸电视制播技术上的新突破。
  (厦门广电集团)
  出版发行
  【鹭江出版社概况】 2007年,鹭江出版社坚持选题报批和书稿三审制,并注重制度创新。全年选题计划35种,完成14种,总字数375万字;补报选题40种,完成37种,总字数654万字。春秋两季发稿总字数约6000万字。加强图书的审读工作,加大对图书质量的检查和管理力度。印刷部门严格执行印刷委托书制度,确保图书印刷质量。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根据教辅图书教材多样性、出版季节明显、出版周期短等特点,各部门积极配合,抓紧编写、印制的每一环节,保证教辅图书的顺利完成。全年教辅图书发行码洋6000多万元。年内,鹭江出版社出版的《男人的底线》年销售近6万册,《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年销售近7万册;《天堂没有路标》获“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大师书斋》获华东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
  【《天堂没有路标》获“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 年内,鹭江出版社出版的长篇传记小说《天堂没有路标》获第十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并入选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首届“三个一百”出版原创工程图书。该书于2006年2月出版,作者赖妙宽。全书36万多字,是根据我国著名妇产科大夫林巧稚生平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以著名妇产科大夫林巧雅的生平为线索,反映了知识分子在当时中国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心灵和生存所面临的磨难,对西方科学、民主的向往和对祖国贫穷、落后的忧患,基督信仰与共产主义的冲突,人道精神与革命行动的矛盾。
  【《大师书斋》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奖】 《大师书斋》于8月由鹭江出版社,刘琅主编。全套书共10卷,包括《精读金岳霖》、《精读章太炎》、《精读严复》、《精读钱玄同》、《精读蔡元培》、《精读梁启超》、《精读鲁迅》、《精读康有为》、《精读王国维》、《精读刘师培》。共收入清末民初以来10位中国大师级学者的主要著作或篇章,每卷约30万字。全书系统全面地展示了大师们的学术成就、学术观点等。年内,该书获华东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
  (余丽珍)
  【厦大出版社—图书获“三个一百”原创图书称号】 年内,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前沿学科的回顾与前瞻》获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称号。该书从理论、方法、技术、有关体系及其应用等方面,重点反映作者及国际上相关学者近10余年来在各分支学科及其交叉领域,包括理论化学、物理化学中的表征方法和技术、催化科学、电化学、界面科学、分子聚集体化学、新材料和新能源中的物理化学等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发展趋势和最新成就。全书77.8万字,作者万惠霖等。“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是新闻出版总署为鼓励原创出版而组织的图书评选推广活动,所收图书均为国内作者编著、国内出版社出版的精品力作,包括100种人文社科类原创图书、100种自然科技类原创图书、100种文艺与少儿类原创图书,基本上反映了全国出版单位原创图书出版的整体面貌。
  【《中国稀见史料》第一辑出版】 年内,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型丛书《中国稀见史料》第一辑出版发行。该书由厦门大学出版社策划组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春瑜编纂,篇幅近2万码,共41册。收纳海内外现存复本近10部及明代、清代、民国时期稀见史料78种,其中明代8种、清代42种、民国28种。涉及海内外图书馆和民间秘藏的孤本、稿本、秘不示人的官府档案、私人日记、笔记、文集、家谱、唱本、歌曲集、科举图书、簿记、政商民间实用图书、秘密社会会簿、名人手迹、外交文件、日历、医药等多种类型的史料,是海内外图书馆、大学、学术机构非常重视的珍贵资料,极具收藏、研究价值。
  【厦大出版社对台输出图书版权—种】 年内,厦门大学出版社在2007年第三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上,与台湾地区台海文化传播事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订《公证制度新论》版权输出合同,以及《民事程序法》等10种图书的版权输出意向。对台输出图书版权不仅提升了厦大出版社法律图书的品牌形象,也扩大了闽版图书在台湾省图书市场的影响力。
  【厦大出版社“南强出版管理系统”正式实施】 年内,厦门大学出版社正式推出“南强出版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厦大出版社开发的应用于出版社业务管理的软件,历经10多年开发,3次改版。由四个管理子系统组成,即编务管理子系统、出版管理子系统、发行管理子系统及办公管理子系统,功能涵盖选题管理、编务管理、出版管理、发行管理、发行财务台账管理、办公管理等出版社业务管理。该系统使出版社管理步入信息化,使图书编、印、发各个环节连成一体,日常管理工作更加有效、规范。(王洪春)
  【厦门音像出版社概况】 2007年,厦门音像出版社保持强大的复制、加工和包装吞吐量,包括各种载体的商业音像制品、企业介绍及产品使用说明专题片等。全年共出版节目120个,其中新节目55个,再版节目65个。依品种分类CD31种、DVD19种、VCD70个。策划中国漫画16年回顾展、漫舞金秋cosplay大赛及台交会海峡两岸动漫展等大型活动;成功译制大型专题纪录片《再说长江》;出版的《大清药王》、《康熙微服私访记I》、《康熙微服私访记Ⅱ》、《康熙微服私访记Ⅲ》、《宰相刘罗锅》等电视连续剧及《哈皮父子》、《神探威威猫》、《蓝皮鼠大脸猫》等11部动画片在国内首个闽南语媒体频道厦门卫视播出,受众广泛。年内,《八荣八耻》、《重返滇缅路》等节目获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和福建省出版工作者协会颁发的福建省优秀出版奖。
  【动画片《闽台活文化系列》获国台办立项】 12月,厦门音像出版社申请的《闽台活文化系列》获国台办立项,被列入2007年度对台宣传品项目。该动画片分为闽南语童谣和闽南语讲古两大部分,主要围绕闽台两岸文化展开,以传承和弘扬海峡两岸文化为特色。(詹朝晖郑晓斌)
  【厦门新华书店概况】 2007年,福建新华发行集团厦门分公司(厦门新华书店)以“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为办店宗旨,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全年实现销售码洋9208万元,超额完成集团下达的8370万元任务指标,比上年增长10%。
  年内,厦门新华书店积极开拓市场,抓好图书销售。一是认真组织十七大文件发行。及时与市委宣传部取得联系,并下发征订文件和订单;采取对各部门定指标、定区域,重点分片包干、人人有责、层层抓落实,设立专柜,悬挂宣传横幅,到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上门征订、上门送书、上门服务等措施,确保十七大学习材料在最快的时间送到群众手中,满足全市广大单位、干部群众学习需要。二是团供部把目标放在大中专教材的招投标上,深耕细作。销售团队主动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服务内容、服务深度,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推销图书及新华品牌,积极占领厦门图书市场。三是在中山、富山两大门店实行销售日志和5个工作小组管理制度,5个工作小组是图书防损组、图书分类定位组、图书销售分析组、服务质量组及图书收银组,依靠工作小组来进行日常销售服务和管理工作,并在每周进行综合考评,找出不足,不断完善。两大门店的销售因此稳步提升。四是教材教辅征订落实到人,春秋两季征订有较大幅度提高。教材部及时分析市场变化,及时与教育部门协调沟通,了解学校需求,采取送书上门、服务到班、主动调剂余缺等方式,落实各项服务承诺,以订足订好为目标,紧密配合教学,服务教育事业。全年教材教辅实现销售码洋4200万元。五是杏林门店、外报部等小部门发挥自身特点,争创佳绩,较圆满完成分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全年组织营销促销活动53场。其中,出版社展销31场,书店自身展销活动16场,签名售书活动6场。
  【塑造文明书店活动】 年内,厦门新华书店抓行业创建,开展多项塑造文明书店活动。一是以第五届省“创文明行业、建和谐海西”竞赛活动为契机,加强作风建设、改善服务质量、规范经营行为,全面推广使用文明用语,重点突出“一理二看三总结四声一微笑”服务,努力提高读者满意度。全年为读者办理缺书登记16735条、电话查询108359次、送书上门840次;二是开展卖场图书整洁、整齐活动,做到书架摆放整齐、图书丰满,为广大读者营造一个舒心、愉快的购书环境;三是在建店70周年活动期间,进行各类图书展销和签售及为读者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活动,到军营、企业单位流动售书3次、向三峡库区贫困农村捐赠价值6000元图书;四是积极参加市新闻出版局组织的“书香鹭岛活动月”以及“文化三下乡”、“向农家书屋捐赠图书”活动,全年累计下乡、到部队、学校流动售书47次,捐赠图书价值2万多元。
  (刘丽华)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厦门年鉴.2008》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叶赛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