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753
颗粒名称: 卫生
分类号: R19
页数: 3
页码: 459-4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厦门市卫生工作情况。其中包含:概况、破解“就医难”决定出台、全面完成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计划、疾病预防控制规范化建设、重点医院建设、第一医院和中山医院成功晋级“三甲”、医疗机构运行效率提高等。
关键词: 卫生管理 卫生体制 卫生事业

内容

【概况】 2007年,厦门市医疗卫生事业以改革和发展为主线,以突出破解人民群众“就医难”为主题,全面完成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计划,人民健康水平有新提高。全市拥有各类卫生事业机构1005个,其中医院38个、疗养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卫生院15个、门诊部75个、妇幼保健机构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专科防治机构1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3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5290人、执业助理医师624人、注册护士4825人。至年底,卫生机构床位8513张,其中医院6904张、疗养院680张、卫生院537张。三甲综合性医院实现零的突破,市第一医院、中山医院被评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第二医院、市第三医院被评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投资2亿元的市级公共卫生建设重点项目全面启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在8家医疗机构投入试运行,已建立市民健康档案近80万份。首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医学类重大科研项目获立项。全市实行合作医疗或保险的有156个村,设置农村医疗点330个,拥有执业医师96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3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27%,基本覆盖全市农民,参合率、筹资水平居全省首位。全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为76.79岁,比上年增加1.14岁。人口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或地区平均水平。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增长幅度控制在4%以内。但是全市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公立医院不能适应公益性目标要求等困难仍然存在。
  【破解“就医难”决定出台】 10月,《市委市政府关于改革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破解人民群众“就医难”的决定》正式出台,同时两个配套文件《关于加快我市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破解人民群众“就医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开始实施。
  【全面完成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计划】 年内,厦门市投资2亿元的市级公共卫生建设重点项目全面启用。其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市卫生监督所(建筑面积3150平方米)、市医疗急救中心新业务大楼(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和市第一医院杏林院区(建筑面积26250平方米),均于年初竣工并投入使用。市辖各区也积极落实区域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度目标,累计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完成改建、新建区级公共卫生中心。其中,思明区、海沧区、翔安区等新建并启用新的公共卫生大楼。
  【疾病预防控制规范化建设】 年内,厦门市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规范化建设,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比上年下降16.78%,麻疹等主要疫苗针对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比上年下降79.23%。在省卫生厅组织对各地市政府绩效考核中,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有关指标得分名列全省第一。艾滋病发病率继续保持在低流行水平。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准备,有效防止人禽流感疫情传入,开展流感、人禽流感和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实施DOTS(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探索定点医院诊疗新模式,以镇(街)为单位DOTS覆盖率达100%。规范实施免疫预防管理,一类疫苗报告接种率巩固在95%以上。42家预防接种单位完成规范化门诊建设。开展大规模乙肝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摸清本市乙肝流行现况。加强碘缺乏病与地氟病防控,“厦门市碘缺乏病防治模式研究”成果通过专家鉴定,居国内领先水平。
  【重点医院建设】 2007年,厦门市重点医院建设进一步加强,市第一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市中医院被确定为重点综合性医院,厦门心脏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市仙岳医院、市口腔医院等确定为重点专科医院,市仙岳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市中医院、市第二医院机构规格升格。完成翔安医院、五缘医院的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及五缘医院的规划选址意见书报批。中山医院外科病房楼、市第二医院新病房楼、市第一医院综合病房楼投入使用。厦门长庚医院一期(500张床位)正式开业。全市新增床位1500张,有效缓解了住院难问题。
  【第一医院和中山医院成功晋级“三甲”】 5月18日,根据《福建省医院评价和评审办法(试行)》和《福建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实施方案》的要求,经审核批准,厦门市第一医院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医院。至此,厦门告别没有三甲综合医院的历史,实现零的突破。此次福建省共有10家医院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
  【医疗机构运行效率提高】 年内,厦门市卫生部门所属医疗机构整体运行效率比上年有较大提高。全市乡镇卫生院以上卫生部门所属医疗机构完成年诊疗人次超过954万人次,其中门急诊量达893万人次,出院人数18.65万人次。每门急诊人次平均收费水平109.5元,出院者每人次平均医药费用5809.5元。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降为11.75天。病床使用率95.76%。继续开展惠民医疗服务,开设惠民病床180张,减免52人次,减免费用计8.6万元。
  【妇幼保健工作】 年内,厦门市产前诊断中心通过福建省卫生厅的验收,成为全省首家地市级产前诊断机构。该中心积极开展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的的系列服务;倡导科学婚检,加强出生缺陷干预能力,推进婚前保健服务工作;开展新生儿疾病、听力筛查工作;针对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问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完成2007年为儿童办实事项目“厦门市3~12岁儿童肾炎流行病学调查”样本初筛和第一轮复查;实施孕产妇和婚前、孕前保健人群免费艾滋病检测,率先在全省实施孕产妇和婚前、孕前保健人群免费艾滋病抗体检测。全年孕产妇死亡率13.42/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98%。、婴儿死亡率5.82‰、新生儿死亡率3.76‰。
  【确保用血安全】 年内,厦门市中心血站新建镇邦路、泰山路2个采血点,迁建岛外采供血点至第二医院集美院区。全年完成采集血液1100万毫升,全部来源于无偿献血,保证了临床用血需求。全年无血液安全事故发生。在卫生部组织的落实《血站管理办法》督导活动中,市中心血站所有检查项目合格率达99%以上,为福建省最高。本年度,厦门市继续保持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光荣称号,市无偿献血者协会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基层卫生工作】 2007年,全市有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福建省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号,至此,全市获此荣誉称号的中心有11家。思明区创建的“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通过省级评估。建立综合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口技术协作制度,组织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到社区开展医疗服务,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水平。建立红十字惠民门诊和残疾人康复指导站,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免费康复训练和转介服务,缓解低保人群、老年人、残疾人的就医困难。全年完成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幅提高筹资标准,每人每年筹资总额提高至80元,其中由各级政府出资70元,农民个人只需缴费10元。全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706634人,其中“村改居”居民28.5万。参合率98.27%,基本覆盖全市农民,参合率、筹资水平均居全省首位。推广合作医疗信息系统软件,农民住院实现实时结算,提高理赔报销时效。年内还完成20个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
  【爱国卫生运动】 年内,厦门市深入开展灭鼠、灭蝇、灭蚊、灭蟑螂各项工作,全年组织三轮除“四害”活动,共整治卫生死角8920多处,室内外各类积水1万余处,投放各类杀虫粉(剂)40多吨,各类灭鼠药30多吨,灭蟑螂药40多万包,灭蟑螂笔30万多盒。有效降低了病媒生物密度,保护了市民健康。
  【学科与人才建设】 年内,厦门卫校通过教育部的验收与批准,升格为厦门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迁入新校区。同时,通过福建省新建高校办学条件、教学质量检查。启动与市科技局联合评审厦门市医学科研立项课题计划。厦门市首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医学类重大科研项目获立项。此外,60项卫生科技课题获市级科技立项。全市卫生系统共获省卫生厅医学创新课题11项,省卫生厅青年课题15项。“厦门市碘缺乏病防治模式研究”等2个项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对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治疗的临床研究”等6个项目分获厦门市科学技术二、三等奖。实施“名医”培育发展战略,选拔厦门市第四批医学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15人。推荐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名,推荐第12批出国留学人员和访问学者14名,组织专家评定厦门市卫生重点人才8名。4名专家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全国分会的委员,厦门市首次拥有中华医学会全国委员。
  【中医药工作】 8月3日,启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7个部门和单位共同主办的“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第二站——“中医中药厦门行”活动。11月,厦门市中医院儿科、肛肠病专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十一五”重点专科创建单位。至此,厦门市中医院共有4个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6个省级重点专科、5个市级重点专科。
  【卫生监督工作】 年内,厦门市卫生系统加大卫生监督工作力度。一是开展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全年出动卫生执法人员20815人次,检查餐饮单位(包括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单位、工地食堂、中小型餐饮单位)65707户次,查处违法案件291起,罚没65.06万元。其中立案查处57起,取缔无卫生许可证餐饮单位324家,吊销卫生许可证餐饮单位3户。开展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的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完成健康相关产品和公共卫生监督抽检任务。强化学校和建筑工地食品卫生监督管理,530多家学校食堂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100%。通过加强集中整治和平时监督,全市餐饮单位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100%,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率99.3%(考核指标为95%),建立原料进货索票索证及台账制度达100%,对餐饮单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生产食品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全面完成国务院下达的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指标。二是继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和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情况专项检查。全市卫生部门出动1571人次,共取缔无证行医93家次,立案95件,行政处罚31.16万元,没收非法所得14.99万元,吊销医疗机构职业许可项目1项、医师执业证书1人,没收医疗器械187件、药品448箱。三是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举办市直管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职业病防治法》培训班;对45家电焊烟危害企业进行专项整治工作;组织专家对6个区的疾控中心申报开展职业卫生服务进行机构资质评审,全部通过省卫生厅认可。
  【医德医风建设】 年内,厦门市卫生系统在开展创文明行业活动中,加大纠风工作力度,狠刹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强化“一岗双责”制度,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全市医疗机构推行厦门市医学会编著的《临床常见病诊疗常规参考手册》(已制定30个单病种诊疗常规)。进一步落实《医院大金额病历、处方评议审查制度》,规范医疗行为,杜绝过度医疗行为。全市卫生行业社会综合满意度达90%以上。在福建省卫生厅组织开展的“万人民主评议卫生行风活动”出院病人问卷调查中,对厦门市医疗机构拒收红包满意率为99.5%。举行全市卫生系统先进典型宣传活动,增进社会各界对医学和医疗卫生工作的尊重、理解和支持。
  【市民健康信息系统投入试运行】 2007年,厦门市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在市第一医院、中山医院、第二医院、市妇幼保健院、174医院及厦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思明区妇幼保健院等8家医疗卫生单位投入试运行。同时,建立市民健康档案近80万份。年内,厦门市被纳入国家科技部“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中的“军民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示范区。
  【厦门市居民十大死因】 2007年,厦门市居民总死亡率4.62‰,较上年有所下降。其中,男性5.22‰、女性4.01‰。全市居民前十位疾病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营养与内分泌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与先天异常。恶性肿瘤仍然是本市居民的头号杀手,死亡率与上年基本持平,为144.07/10万。
  【首届海峡两岸消化论坛及两岸学术交流】 于11月16~18日在厦门金雁酒店举行,40多位来自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及其他部分亚太地区的消化病学和消化内镜方面的权威专家出席。与会专家就功能性胃肠病、幽门螺杆菌、消化系统肿瘤、各类肝病、胆胰疾病、消化内镜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动态进行交流,还分别重点介绍各自对目前消化病学热点和焦点的研究成果,交流两岸在消化病学和消化内镜方面应用新技术和新疗法的经验。论坛由福建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肝病学分会主办,厦门市医学会、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具体承办,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台湾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台湾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澳门镜湖医院等多家医院和相关机构参与协办。(吕惠栋)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厦门年鉴.2008》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吕惠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