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739
颗粒名称: 教育
分类号: G527
页数: 15
页码: 436-4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厦门市教育工作情况。厦门市综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厦门市 教育方法 教育现代化

内容

综述
  2007年,厦门市教育部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教育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全市拥有各级学校(含成人教育)1083所,招收生员14.95万人,年末,在校生61.93万人。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2.98万人,师生比为1∶21。年内,厦门市成为全省率先实现“双高普九”的设区市(详见表1)。
  一、师资队伍建设。
  4月,启动“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1万多名教师参加三项基本技能竞赛、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体美音教师基本功考核、班主任技能展示、特级教师示范课等活动。6月,厦门市中小学网上教研系统开通。全年开展师德建设年,百名校长万名教师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1.7万名校长和教师参与,家访学生22.61万人,进社区4701场次,新建特殊学生档案1.6万份,落实帮扶措施1.5万条。启动教师继续教育二期工程。评选并表彰首届杰岀教师30人,优秀校长10人,各类市级先进500人。协助教师申请社会保障性住房1075套,获得核准(详见表2)。
  二、学生素质教育。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课题研究,制定小学、初中、髙中和职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并确定实验学校15所。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举办“阳光伙伴”电视体育竞赛、青少年航海模型竞赛、第十七届中小学艺术节、第二十五届学校音乐周和全市中小学漫画比赛等活动。加强厦门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心理教育实验学校、心理辅导室的服务功能。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在5门奥赛学科中,共获得全国一等奖3个,省一等奖56个;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取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6个、优秀奖26个;在第二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取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
  三、构建和谐校园。
  继续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市教育局和各学校签订学校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开展中小学“安全教育周”活动,加强防溺水、防雷击、交通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建设教育系统网上应急指挥系统,使“零报告”制度真正得到落实,校园及周边治安状况好转。年内,市教育局被评为厦门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全年共承办市人大代表建议14件,市政协提案44件,满意率97.7%。全年无过激上访,无赴省进京上访,连续4年信访总量降幅均在26%以上,第三次被评为厦门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
  四、对台教育交流。
  2007年,在厦门就学的台生数又创新高。年末,各类在校台生达1400多人。1月,厦门实验小学回访台北中正国小。8月,厦门双十中学代表团赴台中市双十国中访问,两岸双十中学艺术团联合进行两场公演;举办首届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职业学校)校长论坛,获得圆满成功。12月,厦门实验小学组织代表团赴台参加台北中正国小百年校庆。年内,厦门一中与台湾建国中学、旅游职专与台湾明台高级中学、大嶝中学与金门金沙国中建立校际协作关系,厦台建立校际协作关系的学校达11所。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 该院在整合了原教育学院和原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于4月10日成立,负责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学指导,包括原教育学院非学历教育的教研、教师培训、干部培训等。
  【17名教师被评选为省学科带头人】 7月190,省教育厅公布福建省首批中小学中青年学科教学带头人名单,厦门市有17人被评选为省学科带头人。他们是:双十中学的王守琼、陈文强,莲花中学的张惠玲,厦门一中的黄小娟、谢凯灵,外国语学校的欧阳钦波,湖里教师进修学校的黄巨昌,厦门二中的廖金祥,同安一中的邵水平,厦门六中的陈成波,市实验小学的陈丽芳、王雅琴,前埔北小学的林睿,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的黄少卿,槟榔小学的郭松辉,同安第一实验小学的周小青,日光幼儿园的李嫔琦。
  【规范民办学校办学】 年内,厦门市教育部门加强对民办学校财务管理、财产审计和招生广告的监管,对办学年检进行严格审核,建立民办学校的预警和退出机制,依法对民办学校实行督导,定期评估民办学校的办学水平,对违规办学的民办学校进行处理。全年排查372所,取缔52所,责令限期整改108所(详见表3、表4)。 (郑朝南)
  基础教育
  【概况】 2007年,厦门市有普通中等学校115所,年内招生5.39万人,年末在校生16.02万人;小学306所,招生3.07万人,在校生17.04万人;幼儿园511所,在园人数6.46万人;成人学校133所,招生5400人,在学人员11.81万人。
  进一步完善招生政策。全面普及高中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市小学入学率100%,升学率100%;全市2.85万名初中毕业生全部升入高中,普职比为53∶4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3.72%,高于全省的73.16%。按户籍人口计算,每万人口普通高中在校生282.40人,高于全省的220.76人和全国的192.30人;每万人口普通中职在校生232.42人,高于全省的161.30人和全国的113.88人。普通高考报名1.5万人,录取率71.6%,高于全省的60%,连续9年保持全省第一。
  【《破解“就学难”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及实施细则】 于11月6日出台实施,这是厦门市优先发展教育,关注民生的重大举措。文件起草历时5个多月,十易其稿。内容涉及学校建设、教育收费减免、办学条件、教育投入、师资队伍建设、育人体系等。
  【降低农民工子女就读公办学校门槛】 2007年,全市办理义务教育收费减免卡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7.12万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学的4.31万人,在民办学校的2.81万人;中学生1.51万人,小学生5.61万人。全年共减免借读费4745万元、学杂费1287万元,补助民办学校等额减免学生学费1412万元,共减轻农民工负担7444万元。实行农村学校最低公用经费标准,小学从210元提高到350元,初中由380元提高到450元。
  【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1月,厦门市启动38个义务教育建设项目,至年底竣工9个,完成投资2亿多元。协调落实同安工业集中区等五大工业园区的学校规划,拟新建扩建学校项目23个,投资估算5.7亿元。修订和编制湖边水库片区、蔡塘片区和高脚楼片区等新建小区的配套学校建设规划。
  【四所中学晋升一级达标校】 3月,厦门市松柏中学、厦门市第十中学、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试验中学、湖滨中学晋升“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至此,厦门市有一级达标校12所(见表5)。
  【率先免除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从春季开始,厦门市在全国率先免除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免除对象包括在公办学校就学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受益学生20多万人,全年免除学杂费4578万元。此外,贫困学生基本学习费用保障制度继续得到较好落实,受益学生1万人,资助金额达250万元。
  【全面实现“双高普九”】 4月13日,继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海沧区之后,同安区和翔安区相继通过福建省政府“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厦门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全面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设区市。
  【推进课程改革实验】 厦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历时6年,至2007年底,确立课改课题210个,出台课改文件98项,构建起“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以教研组织网络为骨干、以实验基地校(园)为依托、以政府社会家庭为支撑”的运作框架。年内,对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进行实时监控和科学调研,及时修订、完善学籍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创新质量监控模式,将水平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课程实验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郑朝南)
  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
  【概况】 2007年,厦门市有中等职业学校27所,全年招生12564人,年末在校生35962人。各级特殊教育学校3所,全年招生58人,年末在校学531人。年内,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成立,首届招生33人。厦门旅游职专、交通职专和商业学校整合为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并征地267亩、投资4.26亿元,在集美文教区建设新校区;将同安区育才职校、市第二技校和同安卫校整合为同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征地183亩,投资1.2亿元。海沧区职业中专普职分离,校园扩大至80亩,投资4700万元。继续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0%用于职业教育的规定,市属公办职校生均综合定额按照不低于普通高中的标准拨付,达到每人6000元。全年下拨中职学生助学金2341万元,受益学生1.6万人。 (郑朝南)
  高等教育
  【概况】 2007年,厦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15所,年内招收生员3.06万人,年末在校生9.42万人。
  2007年,厦门市积极推进市属高校建设,厦门理工学院新校区完成投资3.5亿元;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完成投资2.7亿元;医高专一期完成投资1.5亿元,招收大专生600人。积极发展民办高校。1月,民办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厦门东海职业学院获福建省政府批准正式建校,东南职院和特教职院接受评估。至年底,正式建校的普通民办高校7所,筹建10所。召开首届厦门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高校校企合作座谈会、首届厦门地区高校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会,率先在福建省成立高校辅导员协会。9月,下发高校学生食堂专项补助27.17万元、肉价补贴21.26万元,受益学生4.2万人。下达国家助学贷款1567万元。发放国家励志奖学金203万元、国家助学金507万元,受益学生5700多人。
  【新增两所民办高职】 年内,厦门市新增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和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并首次纳入国家高考统一招生计划,于秋季招生。两所学院均为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职业学校,以全日制高等专科教育为主,也可招收非学历教育学生。学生毕业后,学校可发放文凭,国家承认学历。至此,厦门民办高等职业学院增至9所,其中两所本科高等职业学院,分别为厦大嘉庚学院和集大诚毅学院,另外7所为专科学院。
  (郑朝南)
  厦门大学
  【概况】 至2007年底,厦门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22个学院(含58个系)、9个研究院,拥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4个专业可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19个专业可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79个专业可招收本科生;拥有5个一级学科和9个二级学科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涵盖38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5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1个学科项目列入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11个创新平台和基地被列为国家“985工程”二期建设。专任教师233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319人,占全职教师总数的56.4%(下同);拥有博士学位的1103人,占47.2%;45岁以下青年教师1727人,占73.9%。两院院士20人(其中双聘院士1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4人,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2人,列入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6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2人、讲座教授9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在校生36410多人,其中本科生20824人,硕士生13349人(含专业硕士),博士生2237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2000余人,本研比为1.4∶1。2007届毕业生年度就业率96.4%,其中研究生为97.6%,本科生为95.9%,高职生为93.0%,荣获2004~2006年度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全年科研经费2.97亿元。新增5门全国“精品课程”,1篇博士论文入选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体系。学校占地5000多亩,其中校本部占地2500多亩,漳州校区占地2568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60多万册(含电子图书150多万册),固定资产总值25亿元,仪器设备总值9亿元。9月27~30日,中国共产党厦门大学第九次代表大会举行,朱之文当选厦大党委书记。
  【全省高校首个妇委会成立】 1月5日,厦门大学召开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会议正式代表95名,其中5名为女大学生。会议选举产生福建省高校第一个妇女委员会。妇委会是厦大党委领导的又一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主要服务于全校的女教工和女大学生,为厦大妇女全方位参与学校建设搭建更大平台。
  至年底,厦大女教职工和女学生数均接近学校教职工和学生总人数的一半,有女院士2名,女博士生导师39名。
  【六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 1月5日,2006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奖揭晓,厦门大学6项成果上榜。其中,生命科学学院王侯聪教授水稻育种课题组的“优质早稻新品种佳辐占的选育与应用”荣登一等奖榜首。该项目研究历时27年,培育的优质早稻新品种累计在全省推广310万亩,增加农民收入7.3亿元。此外,厦大还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厦大MBA教育20周年】 1月6日,厦门大学隆重庆祝MBA教育20周年,校长朱崇实,副校长吴世农,全国MBA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前院长赵纯均,香港资深大律师、原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香港特区首位华人证监会主席梁定邦等及来自海内外的700多名校友代表出席庆典大会。厦大是我国第一批试办MBA教育的9所院校之一,20年来,为社会输送毕业生1800多人,其中有100多人在国内大中型企业中担任财务总监(CFO),被誉为“CFO的黄埔军校”和“创业者的摇篮”。
  【刘祖国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1月,厦门大学医学院院长刘祖国教授的“干眼病的系列研究”项目荣获卫生部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该研究项目以厦大和中山大学两校合作形式申报,是厦大在医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性成果,也是福建省目前在该领域取得的最高奖。中华医学科技奖是卫生部医药行业最具权威奖项。
  【新增六位“长江学者”】 1月,2006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名单揭晓,厦门大学6位教授入选,是历年来入选最多的一次。新增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分布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海洋科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物理化学和经济学等6个学科。近海海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海洋环境学院副院长戴民汉当选为特聘教授,高加力、林立伟、张晓坤、郭劳动、陈智琦5位讲座教授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的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至此,厦大共有20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
  【厦大研制出快速诊断禽流感试剂盒】 2月,厦门大学福建省医学分子病毒学研究中心研制出目前唯一能够在疫区现场检测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特异诊断试剂盒。该中心的研制工作是在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病毒性疾病新药研发平台建设”以及国家禽流感防治专项的资助下进行的,已研制出338株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通过对历年来世界各地禽流感病毒株的系统分析,获得3株对全部H5N1变异株都有很强保护性的广谱单抗,可能成为人类克服禽流感病毒高变异性的重要突破口。试剂销往15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全国80个禽流感监测哨点推广应用。
  【两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月,厦门大学两个项目获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它们分别是中科院院士、厦大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郑兰荪领衔的“碳原子团簇的形成研究”和厦大海洋与环境学院焦念志教授带领课题组完成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结构及微型生物生态学研究”。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有29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7项。全国高校共获得15项,厦大是唯一同时获得两项自然科学奖的高校。
  【《把梦留住——叶楠西部支教纪实》出版发行】 3月14日,厦门大学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管理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叶楠在支教期间完成的《把梦留住——叶楠西部支教纪实》举行首发式。该书记录叶楠在宁夏西海固地区海原县西安中学支教的实践和感悟,是全国第一部由大学生支教志愿者独立撰写的长篇支教纪实。该书部分章节曾在新浪网、天涯社区等网络媒体连载,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和读者强烈反响,短期内点击量突破十余万。
  厦大研究生支教团是为“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而组建的优秀青年志愿者组织。作为首批参加该计划的高校,从1999年开始,厦大先后派遣8届共54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参加研究生支教团工作。
  【第十七届国际磷化学大会在厦大召开】 于4月16日在厦门大学开幕,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法国、瑞士等28个国家的350位学者参会,其中国内外科学院院士18名。大会主席由中科院院士、厦大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赵玉芬担任。会议探讨了磷化学在生命和材料科学方面的理论及应用,以及如何有效利用磷资源,遏制和缓解磷资源的压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三年一次的国际磷化学大会是国际应用与纯粹化学联合会的系列会议之一,这是首次在中国、第二次在亚洲举办。会议推动了厦门市磷化学工业的产、学、研科技合作。
  【新增九个本科招生专业】 年内,厦门大学增加9个新的本科招生专业,即德语、人类学、国际政治、城市规划、智能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护理学(男女均收)以及艺术类的音乐表演、绘画。在新增的本科专业中,人类学是复办专业。
  【19项成果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奖】 4月,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揭晓,厦门大学获奖成果数19项,获奖数居全国高校第四。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一二等奖的获奖数仅次于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位居全国高校第三。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于1995年设立,是国内人文社科领域最高层次的奖项,参选学科分24大类,包括马克思主义、管理学、哲学、逻辑学、宗教学、语言学、经济学等。在前三届评奖中,厦大有46项成果获奖。
  【两篇论文登上《科学》杂志】 2007年,厦门大学有2篇论文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发表。其中,3月9日,《科学》杂志发表以教育部长江学者、厦大特聘教授裴真明博士为通讯作者,厦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郑海雷博士为第二作者的研究报告。该研究对困扰科学界多年的植物细胞自由钙离子周期性振荡的成因作出最新解释,在植物应对环境刺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5月4日,《科学》杂志以长篇报告的形式发表厦大化学化工学院孙世刚课题组关于铂纳米催化剂的最新成果,这是厦大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第一篇长篇研究报告。《科学》杂志的三位评审人对该工作的原创性和重要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一科研成果不仅指明了一种控制纳米粒子生长使高指数晶面暴露在外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而且将导致异相催化中的新发现。至此,厦大在《科学》上累计发表论文5篇。
  【厦大材料学院组建】 5月,厦门大学通过整合相关学科资源组建材料学院。学院下设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生物材料系,以及福建省特种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特种陶瓷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厦门市高性能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厦门市防火助燃材料重点实验室、厦门市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省市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材料学科是厦大新的学科增长点,学院拥有“材料学”和“材料物理与化学”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二级学科硕士点,“材料工程”工程硕士点及“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被列为福建省重点学科。
  【厦大新闻传播学院成立】 6月6日,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正式成立,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叶家松、厦门市政协主席陈修茂、厦大党委书记朱之文、校长朱崇实在成立庆典上为该学院揭牌。学院将以对台湾和东南亚各国新闻媒体的研究、打造“对台宣传人才培养基地及两岸新闻交流中心”作为办学特色目标之一。
  1922年7月,陈嘉庚在厦大开办新闻教育,建立了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个新闻学科。1983年,厦大重新复办新闻学科,成立在中国高等院校新闻院系中第一个以“传播”冠名的新闻传播系。
  【厦大成为首批翻译硕士专业教育试点高校】 6月,厦门大学被列为国务院学位办公布的首批开展翻译硕士专业教育试点工作的15所研究生培养单位之一。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是为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而设立的,属于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的一种专业学位类别,包括笔译和口译两个方向。厦大是同时获得两个方向招生权的八所高校之一。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验收】 6月15日,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该实验室是继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后,科技部依托厦大建设的第二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同济大学的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成为海洋科学领域的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实验室获准建设两年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认为实验室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书规定的各项要求,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邓子基教授从教60周年庆祝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于6月23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议厅举行。邓子基,生于1923年6月,福建沙县人,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财政学家和教育家,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重点财政学科点主要学术带头人、厦大财政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财政学会顾问和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顾问,是中国财政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被誉为“财政学泰斗”、“一代大师”。他治学严谨,积极倡导、坚持发展“国家分配论”,其理论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填补了国内财政学科的若干空白。从教6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财政科学人才。
  【首次发现老年痴呆症与癌症的联系】 6月,厦门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许华曦教授和张云武教授在老年痴呆症研究方面取得重大发现,在世界上第一次比较深入地揭示了老年痴呆症和癌症之间的联系。在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过程中,人们一般采取抑制gamma分泌酶活性的方式来达到治疗目的,但在一些细胞和动物模型上,许华曦教授和张云武教授发现,抑制了这种分泌酶,就有可能增加病人罹患癌症的几率。这项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和对疾病治疗的指导作用,对这两个热门领域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该项研究成果已被代表国际生物医学研究最高水平之一的《美国科学院院刊》收录并发表,在国际生物医学科学研究领域激起极大反响和广泛关注,《科学日报》、科学博客等众多最权威国际科研新闻门户网站竞相报道,称其为“爆炸性的发现”。
  【厦大学生海西行动联盟成立】 6月28日,厦门大学学生服务海西行动联盟成立。该联盟以海峡西岸青年创业行动、海峡西岸青年文化行动、海峡西岸建设论坛和海峡西岸建设与发展实践调研为主要活动内容和形式,并编辑出版刊物《海西春潮》。该联盟的成立,将更好地发挥厦大的办学资源,凝聚力量,引导广大师生更好地宣传海西、投身海西、融入海西、服务海西。
  【宫颈癌疫苗申报临床研究】 7月,厦门大学和厦门养生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新药“重组(大肠杆菌)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双价疫苗”(宫颈癌疫苗)申报临床研究。该疫苗品种为预防用生物制品1类新药,是世界上首家采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生产的基因工程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可减少病毒感染的发生。该疫苗品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在国内申请5个相关专利,填补了福建省这一领域的空白。
  【三方继续重点共建厦门大学协议书签署】 8月5日,教育部、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签署《继续重点共建厦门大学协议书》,三方明确将大幅度增加对厦大的投入。这是教育部全力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大举措。
  2001年来,教育部、福建省和厦门市先后对厦大进行两期“985工程”重点共建,教育部与省市按1∶0.5∶0.5的比例,共投入12亿元的建设经费。通过重点共建,厦大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研和产业化、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通过输送人才、科技服务、决策咨询等多种方式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人才库、技术创新的“助推器”和政府科学决策的“智囊团”。
  【新增一批国家重点学科】 8月,在教育部公布的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名单中,厦门大学有5个一级学科和9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一、二级重点学科数量分列全国高校第17位和第15位。新增的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化学和海洋科学,其涵盖的29个二级学科自然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新增的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是国际法学、高等教育学、专门史、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动物学、水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环境科学。
  【厦门市政府与厦门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8月7日,厦门市政府与厦大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确定,今后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翔安校区建设、共建厦大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科技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海西发展。根据协议,厦门市将继续与教育部、福建省政府重点共建厦大,并继续将厦大的改革和发展纳入全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厦大将充分利用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为厦门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服务。
  【推进国际硕士项目建设】 9月,来自24个国家的首批37名国际硕士研究生进入厦门大学学习。其中,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18名,享受厦大新生奖学金的10名,自费生9名。
  年内,厦大在人文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海洋与环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6个学院启动国际硕士项目,招收留学生。该项目是以英语为媒介的硕士生培养项目,即采用全英文教材、全英文授课、全英文课件,招收英语为母语或工作语言主要为英语的外国留学生。学制为全日制两年,旨在培养既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又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的高层次国际专业人才。
  【联合举办第三十五届国际光谱会议】 参见本书科学技术栏目“科技交流与合作”分目相关条目。
  【厦大入围首批实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 9月,教育部批准60所高等学校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厦门大学成为首批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60所高校之一,也是福建省唯一入围该计划的高校。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本科学生个人或者他们的创新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和科学发明的训练;通过该计划,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
  【郑兰荪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9月,由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郑兰荪担任首席科学家的“物质性能的分子设计与结构调控”项目通过科技部评审,获准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立项,实现了厦大“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零”的突破,这也是福建省首个“973”计划牵头项目。
  郑兰荪领衔的此项目将为针对性地创造具有特殊性能的新物质奠定科学基础,以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国家安全、高新技术领域对新物质、新材料、新结构的战略需求。
  【孙世刚当选国际电化学学会会士】 9月,在加拿大举行的第五十八届国际电化学学术年会上,鉴于厦门大学副校长孙世刚教授在电催化和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等方面做出系统性和创造性的成就,国际电化学会授予他“ISEFellow”(国际电化学会会士)证书和奖章。这是该国际学会授予为电化学学科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的荣誉,至今全世界仅24人,孙世刚是获此称号的首位中国学者。
  【焦念志获市科技重大贡献奖】 10月,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焦念志教授凭借其在海洋微型生物生态学研究上的创新性成果获2007年市科技重大贡献奖(详见科学技术栏目“科技成果与奖励”相关条目)。
  【陈安著作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 10月,厦门大学法学院陈安教授的《国际经济法学刍言》一书荣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陈安教授是我国著名法学家,其学术成果在海内外享有盛誉。长期以来致力于探索和开拓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学学科,该著作是其近30年来的研究结晶。专家认为著作中的诸篇论述是创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奠基之作。
  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主要奖励国内有重大影响的优秀哲学社会科学论著,每五年评选一次,郭沫若、吕淑湘、胡华、胡绳、王力等著名社会科学家曾先后获此奖项。
  【新增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1月,教育部公布2007年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名单,厦门大学经济与管理教学实验中心入选,成为继化学、生物之后厦大第三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挑战杯”竞赛厦大再创佳绩】 11月,在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的《低价中标与廉政建设——<厦门市建设工程经评审最低投标价中标>政策腐败治理效果评估》获得一等奖。此外,厦大还夺得三等奖4项,同时获优秀组织奖,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陈振明教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挑战杯”赛被称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赛,本届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南开大学承办,规模超过往届。中国大陆共有884件作品入围决赛,港澳台地区和国外高校也有作品入围。
  【新增五门国家精品课程】 11月,厦门大学5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入选的5门课程分别是董炎明教授主持的材料化学导论、许肖梅教授主持的声学基础、陈小麟教授主持的动物生物学、林亚南教授主持的高等代数、陈支平教授主持的中国古代史。至此,厦大已有20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由教育部于2003年在全国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中启动,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31个项目获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立项】 11月,200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评审结果公布,厦门大学有31个项目获准立项,获资助经费总额127万元,立项数居全国高校第2位,所获资助经费数额创历史新高。立项项目涉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12个学科。
  【“211工程”通过验收】 12月,厦门大学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验收。教育部验收专家组认为,自2003年11月“十五”“211工程”立项以来,厦大高度重视,严格管理,不断深化改革,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重点学科、师资队伍和公共服务体系等建设任务,实现了建设目标。通过“211工程”建设,学校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在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建设科研创新团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更新改造传统学科、发展新兴学科、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成果转化等方面成绩显著,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有较大提升。
  【厦大与CSIP合作备忘录签订】 12月5日,《厦大与CSIP(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合作备忘录》签订。根据此备忘录,双方将充分整合各自的人才、技术及资源优势,在厦大设立“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厦门大学研究中心”。CSIP负责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我国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和企业发展提供公共、中立、开放的服务。研究中心的成立将加快福建省软件和集成电路领域信息技术紧缺人才的培养,共同推动共性技术研究、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信息产业发展。
  【两项目入选国家首批“海外名师引进计划”】 12月,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申报的两个项目获得由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设立的“海外名师引进计划”首批试点立项,获得此项目资助的3位法国和美国专家韦恩·古德曼教授(D.Wayne.Goodman)、克里斯汀·阿曼托教授(ChristianAmatore)和萧政教授从2008年起将定期到厦大进行学术交流并指导有关科研工作,带动厦大物理化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
  该计划将出资引进一批国际性重大奖项获得者、一些国家(地区)的工程院、科学院院士、世界知名大学教授和知名专家,共同培养我国高层次人才和促进高水平科研合作,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合作交流,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国首批有36所高校入选,共设立62个试点项目。
  【丁志强获法国教育骑士勋章】 12月17日,法国驻广州总领事章泰年授予厦门大字外文学院法语系主任丁志强教授法国教育骑士勋章,以表彰他在法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和研究方面所做的贡献。
  法国教育骑士勋章是法兰西金棕榈勋章(又称法兰西教育勋章)的最高级,由拿破仑设立于1808年。经过多年的完善和改进,已成为法国政府奖励国内外教育界人士在法国文化教育事业的传播和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最高奖赏,共分三级,分别为一级骑士勋章、二级军官勋章和三级统帅勋章。
  【一项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12月,2007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结果揭晓,厦门大学主持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体催化剂”名列其中。
  由厦大副校长孙世刚教授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制备出具有高表面能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体催化剂,显著提高了铂纳米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在能源、催化、材料、化工等领域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应用价值。该研究成果开辟了一条通过控制纳米粒子表面微观结构提高催化剂性能的新途径,是将模型催化剂的基础研究推向实际催化剂设计和研制的一个重大进展。5月出版的《科学》杂志介绍了这一最新成果,同时研究成果的相关技术还申请了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各一项。
  【三个专业入选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 12月,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化人才培养)、广告学(新闻传播类)、会计学(会计学国际化人才培养)3个专业入选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度第一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全国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共有420个,是从455所学校申报的1809个项目中经网上公示和专家评审后严格遴选出来的。
  【两团队跻身国家级教学团队】 12月,厦门大学郑兰荪教授带领的化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和张馨教授带领的财政学教学团队入选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团队名单。
  国家级教学团队是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个新项目,通过建立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高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促进教学研讨与教学经验交流,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资助国家级教学团队开展教学研究、编撰出版教材、培养中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等工作。
  【生物化学课程入选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12月,厦门大学林圣彩教授主持的生物化学课程被列为2007年度全国1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该项目是国家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重要部分,教育部、财政部将按照分批建设的原则,从2007年至2010年共支持建设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本次是国家首次评选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共有57所高校的100门课程入选。
  【厦大生物物理化学国际联合实验室建立】 年内,厦门大学生物物理化学国际联合实验室获科技部、国家外专局批准建立。该联合实验室为科技部、国家外专局首批批准建立的33家国际科技合作重点科研机构(联合研发中心)之一。主要依托于厦大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化学系巴斯德实验室,致力于物理化学、纳米/微米技术和细胞生物学等交叉学科的创新工作。
  【田昭武获省科技重大贡献奖】 12月19日,福建省政府授予厦门大学田昭武教授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这是厦门继蔡启瑞院士、张乾二院士后,第三位荣获省科技重大贡献奖的院士。
  田昭武在光电化学、光谱电化学、量子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技术和超微加工研究中,首创测量电极瞬间阻抗选相调辉技术,研制成功国内首台电化学综合测试仪器,其重要科技创新成果曾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发明奖以及部省级奖励多项,并获得国家专利二十余项。
  【再建四所孔子学院】 2007年,厦门大学与英国卡迪夫大学、德国特里尔大学、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签署共建孔子学院协议。2006年,厦大曾在泰国皇太后大学建立第一所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主要通过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
  (黎永强 叶秀蓉)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概况】 2007年,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继续坚持以会计审计、财政税收、经济管理三个方向为主导的市场定位,抓住新会计准则培训热点,教学培训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92期,超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题】 年内,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邓力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不对称国际税收竞争研究——兼论我国税收政策的调整》结题,其项目研究成果《国际税收竞争:基本形式、不对称性与政策启示》获各方好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将该项目鉴定为“优秀”。同时,该成果以《关于我国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若干政策建议》的成果要报形式,摘发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的《成果要报》中,呈送中央领导,作为党和国家重要决策的参考。
  【黄世忠教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年内,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黄世忠教授获2006年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这是继院长邓力平教授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后,该院教师再次获得此殊荣。
  【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 9月26~29日,按照全国高级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第二期联合集中培训工作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包括企业类、行政事业类、注册会计师类和学术类四类会计领军(后备)人才200多名学员参加培训。培训期间,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和业内资深专家授课,学员间进行跨行业分组讨论和交流,引入“学员讲坛”这一新的交流形式,由不同类别的学员代表进行专题宣讲,系统阐述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通过交流学习,达到了“交流、碰撞、裂变、提升”的目的。
  【首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 10月1日,由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与厦门大学联合培养的首批47位MPAcc(会计硕士专业研究生)在修满规定学分和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后顺利毕业并获学位证书。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黄世忠教授、厦门大学副校长李建发教授、厦门大学资深教授葛家澍教授等出席毕业典礼并致辞。
  MPAcc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全国第13个应用型专业硕士学位。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是首批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之一,于2005年与厦门大学联合培养该专业学位研究生。
  【课程开发与科研工作】 2007年,厦门国家会计学院自主开发公允价值若干问题探讨、新税法和新会计准则下会计与税法差异等37门相关课程,课程及时反映我国在会计、审计、税收、财务管理等领域的最新改革成果,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学院科研工作取得佳绩,共发表论文33篇,岀版专著4部、教材1部,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1项,教育部基金资助课题1项。
  【对外交流与合作】 年内,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继续坚持“加强对外交流,扩大国际影响”的方针,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相继派出“会计职业化教育机构考察团”、“教师访问进修团”、“国际会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与实施培训考察团”,访问欧洲、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高等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学习和借鉴国际相关机构或院校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管理经验。同时,充分利用出访和来访的交流机会,积极宣传中国的经济发展、会计制度改革及国家会计学院工作取得的成绩。4月,牛津大学铃木智英教授访问该院,围绕“国家会计学院: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项目之一”的科研项目,与院长邓力平教授和副院长黄世忠教授进行深入探讨交流;6月,黄世忠教授应日本甲南大学和青山学院邀请,赴日本做专题报告,系统介绍三家国家会计学院的愿景、使命、架构和展望;11月,澳门会计师公会暨澳门科技大学“会计师与公司董事在公司中的职权和责任”联合考察团莅院考察,双方相继表达了在师资交流、学术研究和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的愿望。此外,积极开展涉台培训合作与交流。年初,应台北大学、政治大学、淡江大学的邀请,派出教师考察团,就涉台培训的前景、目标、内容、合作方式及师资交流等问题与合作单位进行广泛交流。积极为海峡两岸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承办第十次闽台会计师学术研讨会、第五届海峡两岸信息化论坛、2007年两岸侨联和平与发展论坛、“海峡风·中华情”第二届两岸青年联欢节等5个大型论坛和活动,接待来宾近2000人次。(王丽娜)
  集美大学
  【概况】 200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集美大学获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设置渔业和食品加工与安全两个硕士学位授予点。诚毅学院新增2个本科专业。至年底,共设有学院2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点2个,本科专业57个,专科专业13个。全日制在校生33960多人。教职工298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687人(教授158人、副教授464人)。5月,评选校级重点学科15个。6月30日,一市级重点实验室通过评审。学校占地面积23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约119.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22.2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约3.1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63.26万册,各类电子图书170万余册,中外文现刊4300多种,维普全文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43个。5月,获“2004~2006年度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1月,被评为“2007年度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林鹏等5位教师入选2007年度“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首届学生毕业】 年内,集美大学和美国库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首届学生毕业。其中,集大诚毅学院毕业生一次性合格率达90%,名列库克大学在中国的四所合办学院校第一;海外教育学院一名学生毕业成绩总分名列库克中国项目四所合作院校07届毕业生第一,荣获“库克大学金钥匙奖”。
  【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年内,集美大学新校区基本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新校区包括文科大楼、理科大楼、综合教学楼、综合体育馆、风雨操场、学生食堂及服务中心、学生公寓等,总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
  【诚毅学院设立全日制高等教育自考专修班】 年内,经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批准,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设立全日制高等教育自考专修班,并于当年正式招生。该专修班设置人力资源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会计学、国际贸易、企业财务管理、涉外秘书、商务英语、计算机网络、物流管理、动漫艺术设计、数控技术等12个专业,均为自学考试开考体制改革试点专业,学制4年。
  【集大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12月,集美大学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经多方考评,专家组一致认为:集大能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大力弘扬嘉庚精神,领导班子团结有力,教师爱岗敬业,在教学和科研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福建省及海西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成效显著,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规章制度完善,凝聚力大大增强,学校焕然一新。学校的主要成绩表现在办学指导思想端正、定位准确;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展势头良好,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学校教学基本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育人环境优美,教学环境优良;学校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建设,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学校教学管理科学规范,质量监控体系健全、有效;学校学风、校风优良,社会声誉好;以嘉庚精神立校、以“诚毅”品格树人为主线的办学特色鲜明。
  【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2007年,集美大学轮机工程专业获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轮机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2个专业获省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被评为2007年度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微生物学教学团队和机械工程学科教学团队被评为2007年度省级教学团队。生命科学基础实验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获“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企业理财学”等11门课程获得2007年度福建省精品课程。此外,15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获批准立项。
  【重要科研成果】 2007年,集美大学科研取得丰硕成果。1月,黎中宝教授主持的“对虾环保型抗病添加剂的研制”项目通过验收。3月,副校长关瑞章教授负责的“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发中心”项目通过验收。6月,集大“枇杷果实采后新型保鲜剂的研制”项目通过鉴定。6月,常建波教授主持的“海水鱼育苗用环保型防病微颗粒配合饲料的研制”项目通过鉴定。10月,关瑞章教授承担的“鳗鲡精养池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通过验收。10月,苏文金教授的“微生物发酵生产蜜柚脱苦酶与L-色氨酸的研究——微生物发酵L-色氨酸高产菌株选育与发酵工艺研究”项目通过鉴定。11月,王志勇教授主持的“大黄鱼品选育及养殖示范”项目通过鉴定。12月,方泽副教授主持的“中小型机械制造业PDM系统的研究开发”项目通过验收。全年共有9个项目获国家科学基金资助,包括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
  【集大学生各级大赛获佳绩】 年内,集美大学学生积极参加各项赛事,并取得好成绩。11月,林凡在“好运北京”第九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中获得女子南拳冠军。至此,全校共有7人在各项体育竞赛中取得世界冠军桂冠;集大代表队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竞赛(2007)”中荣获大赛一等奖;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集大代表队获3个三等奖,总成绩列福建省高校前茅,并被授予“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
  (鲁丽玲)
  厦门理工学院
  【概况】 2007年,厦门理工学院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办学水平和效益明显提高,教育品牌进一步提升,社会声誉显著提高。新增本科专业4个,新成立1个系、5个省级科研机构、10个院级科研所及中心。至年末,共设16个系(部)、28个本科专业、25个专科专业,涉及文、理、工、经、管、艺等6大学科门类。全年招收新生4258人。至年末,全日制在校生11000人。学校专任教职工700余人,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8%,有硕博士学历的占72%。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本年度,厦门理工学院在福建省本二院校中,厦门理工学院第一志愿文科出档分数线排名第二,理科排名第四。众多考生分数线超过本一线,最高高出本一线57分;录取的专科生多数达到本二线。本科生报到率99.21%,专科生报到率90.75%。
  【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 年内,厦门理工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70多人,其中教授21人,博士、博士后及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50人。1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其凤教授受聘为厦门理工学院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王钦敏教授为名誉所长,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首次加盟理工学院。同时,许其凤院士、王钦敏院士还受聘为学院“终身教授”;“长江学者”曾光明教授,“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李义天教授受聘为客座教授。5月,“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王光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所长周怀东受聘为客座教授。9月,日本甲南大学胡金定教授受聘为客座教授。年内,学院启动实施“251”人才工程和百名优秀海外人才计划,即近期力争引进20名学科带头人,50名优秀学术带头人,100名优秀学术骨干。
  【中共厦门理工学院党员大会】 3月,中共厦门理工学院党员大会召开。大会审议并通过刘金桂代表中共厦门理工学院委员会所作的《抓住历史机遇,坚持科学发展,为实现厦门理工学院的快速协调发展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提交的《全面履行党章赋予职责,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学院快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书面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厦门理工学院委员会委员,中共厦门理工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理工学院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5月,厦门理工学院以优异成绩通过福建省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及专业评审专家组的审查与评估。6月,福建省学位委员会正式发文批复,同意增列厦门理工学院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该学院首批开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电子商务、英语等7个本科专业被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专业。
  【首届324名本科生毕业】 6月,厦门理工学院首届学士学位毕业典礼召开,首批324名本科毕业生被正式授予学士学位。2007年,该学院毕业生实现一次性就业率90.3%,其中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87.09%,专科生一次性就业率92.09%,毕业生质量获得社会认同。
  【新增四个本科专业】 年内,厦门理工学院新增通信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商务策划管理4个本科专业。至此,该学院有28个本科专业、数十个各具特色的专科专业,涵盖理、工、文、经济、管理、艺术等六大学科门类,形成较完善的学科体系。
  【环境工程系正式成立】 5月,厦门理工学院环境工程系正式挂牌成立,同时成立厦门理工学院水资源环境研究所。学院聘任教育部“长江学者”黄国和教授为系主任,朱木兰博士为水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环境工程系于秋季正式招生,并规划在10到15年内,培养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
  【首届“师德之星”揭晓】 12月,厦门理工学院首届“师德之星”评选结果揭晓。刘新华、庄景华、刘芸、李子琼、于玫、李传芳、张晓歌、杨海涛、张百佳、陶希平等10位教师获此殊荣。
  【理工学院学生在多项大赛中获奖】 9月,在200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厦门理工学院学生获全国二等奖2队,福建省一等奖3队,福建省二等奖1队。10月,在第八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理工学院6件作品获奖。其中,三等奖1件,鼓励奖5件。10月,在2007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福建赛区比赛中,理工学生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11月,200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决赛结果揭晓,理工学院6人获一等奖,11人获二等奖,20人获三等奖;同月,福建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公布,理工学院15个项目入选,总数居全省第一。
  【对外对台交流】 年内,厦门理工学院在对外及对台交流工作中取得突破。3月,该学院党委书记刘金桂一行赴台湾铭传大学访问,商讨两校合作事宜,并正式签订合作协议书。4月,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文化教育领事JimHollington及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副主任袁哲女士等访问理工学院;英国赫尔大学校长DavidDrewry教授、商学院院长MikeJackson教授一行访问理工学院,双方在原有合作办学谅解备忘录的基础上,商谈进一步合作事宜;学院院长黄红武带专项考察团赴台湾访问,先后考察数位内容和动漫产业,访问西基公司、中华汽车及台北教育大学,签订相关联合办学协议。5月,加拿大里贾纳大学代表团来访理工学院,双方就两校本科及研究生联合办学的各项准备工作细节进行落实,商讨工程类、艺术类学生双边交流互访、教师互派学习及推进两校重点和优势学科科研合作等项目;加拿大里贾纳大学14名学生在Dr.Philip和Dr.DongyanRu带领下来访。9月,由加拿大皇道大学校长Dr.Al-lanCahoon带队的访问团访问理工学院,洽谈合作办学事宜。11月,第三届厦门·佐世保国际交流会在理工学院举行。(张先刚)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概况】 2007年,厦门城市职业学院设有9个系及基础教学部。办学形式有高职高专教育、成人教育和开放教育等。高职高专设置专业18个,远程开放教育和成人教育开设专业10多个。全年招收高职学生1073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188人,远程开放教育学生1440人,各类短期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2952余人。至年末,全日制在校生2415人,成人在校生3729人,远程开放教育在册生6935人。全校教职工257人,其中高校系列专职教师160人。馆藏图书17.83万册。编辑出版《厦门市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厦门教育学院学报》和《学知报》等报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成立】 5月,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该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在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主要工作职能是: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与培训,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治疗,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以及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开展交流与合作。
  【新增两个专业】 9月,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新增建筑工程技术和工业设计两个高职高专专业。至此,该学院高职高专共设置专业18个。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首届校运会】 于11月21~23日举办。15支学生代表队和6支教职工代表队共1000多人参加比赛。本次校运会共评出“优秀裁判员”6名,“优秀运动员”32名。其中,经济系学生张玲慧以1.41米成绩打破福建省大学生运动会女子组跳高项目最高记录,数字媒体专业学生江绍君以13.40米成绩打破福建省大学生运动会男子组三级跳远项目最高记录。
  【年度科研成果】 2007年,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有3门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外语系吴秀秀副教授负责的“商务英语听力”获评福建省省级精品课程。有11篇论文获相关奖项。其中,5位教师撰写的4篇论文获厦门市第二届教育科学成果奖二等奖,4位教师撰写的2篇论文获该奖项三等奖;王育培撰写的《立足海西,促进高职毕业生成功就业——福建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与出路探析》获“海峡两岸职教论坛暨职业教育为海西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服务”研讨会一等奖;胡伟卿撰写的《高职专业设置模糊综合评价》获“海峡两岸职教论坛暨职业教育为海西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服务”研讨会二等奖;林雪卿撰写的《学校不宜实施“末位淘汰制”》获厦门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林雪卿撰写的《制定老师聘任方面法规应研究的三个法律问题》和陈仲义撰写的《新世纪五年网络诗歌述评》获厦门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教育信息化建设】 2007年,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继续完善校园网建设和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至年底,学校拥有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中心、电教演播中心、网上直播系统、双向视频、多媒体视听阅览室、CAI课件制作室、VBI和IP课件广播接收系统、网络直播课堂和计算机校园网等教学科研设施。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667万元。(陈哲新)
  厦门华厦职业学院
  【概况】 2007年,厦门华厦学院在校生4377人。毕业生就业状况较好,就业率84%。专任教师135人,兼职教师80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的占25%。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46.9万册,中文期刊700多种、报纸70多种。建成实验实训室32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36万元。
  【华厦学院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 10月15~18日,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对华厦学院进行为期4天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该学院顺利通过评估。专家组认为:该校董事会热心职业教育事业,办学思想正确,发展思路清晰;办学行为规范,建设成效显著;注重内涵建设,教学改革逐步开展;学生工作机构健全,校园风气良好;质量稳固提高,就业态势良好。同时希望该院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讨、增加学院的专任教师数量、深入教学改革与建设,并建议加快集美文教区建设步伐。这是厦门市首家接受并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民办高校。
  【动漫制作技术进入台湾市场】 5月,厦门华厦学院与台湾开得公司、厦门青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注册珠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进行动漫产品的开发与制作。至年底,完成《台中县政府专案》、《物理学》、《自强基金会》、《台中荣总》、《台湾原住民民族语师资培训》、《北大生物园产品介绍》、《电学大探索》、《大趋势软件广告案》等8个大专案的制作,累计制作时间1860个小时,获利30多万元人民币。通过项目的成功运作,学校对动漫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学生的毕业实训及就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产学研结合显成效】 年内,华厦学院加大产学研合作步伐,并取得实效。至年底,累计和40多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多个科技开发项目正式启动并实施。其中,与重庆慧鹏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拥有7项先进技术特性;自行开发的节能照明控制系统广泛应用到集美新校区的实验大楼、教学大楼、图书馆;自行开发的视频分析仪具有波形测量、自动测量、手动测量、打印、存储、传输(远程通信)远程控制、软件升级及扩充功能,可实现9项先进技术指标。
  【开办半导体器件研发和半导体工艺技术培训班】 年内,华厦学院与台湾亚洲大学菁英研究所联合开办半导体器件研发和半导体工艺技术培训班,培育国内急需的半导体界信息专业人才。培训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品管、半导体流程、管理等相关课程,培训班还可训练跨领域专业人才。通过培训,毕业即可上线工作,解决了信息毕业生至半导体公司工作还需在职训练良久的缺点,填补了岛内现阶段半导体产业发展所需信息人才缺口,提升了国内半导体产业竞争力。
  (陈明毅)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厦门年鉴.2008》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叶赛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