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725
颗粒名称: 科学技术综述
分类号: G322.7
页数: 2
页码: 4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厦门市科学技术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重大科技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光电子等新兴产业迅速成长、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日趋完善、自主创新政策环境进一步健全、科技交流与合作成效显著、社会发展科技水平稳步提高和科技管理工作不断创新等。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科学政策 综述

内容

2007年,厦门市科技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战略部署,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在产业培植、政策扶持、科技投入、平台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建设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一、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
  市科技局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领域发展。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1家,全市360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产值1676.09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吸附器和提速器。火炬高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16.97亿元。火炬(翔安)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产业基地、集美机械工业区四大工业集中区,湖里高新技术园、厦门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园区以及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厦门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孵化平台吸引数以百计的高科技项目签约入驻。至年底,友达光电厦门制造基地正式启用,麦克奥迪火炬(翔安)工业园奠基,宸鸿科技、晶宇光电、安台创新等项目先后开工建设或投产。
  二、重大科技平台建设持续推进。
  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全年市财政科技投入4.23亿元,其中投入25458万元科技专项经费支持科技产业发展。年内,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建设顺利,火炬东海科技园开工建设。继续滚动支持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等六项重大科技平台,资助经费8927万元。策划并启动厦门食品科学研究公共平台建设,市科技专项资金提供资助2000万元。
  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有较大幅度提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获国家立项支持力度大幅增加。全年全市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立项资助112项,国拨经费19033.6万元。
  三、光电子等新兴产业迅速成长。
  光电、软件、生物与新医药、科学仪器仪表、新材料、电工电气等新兴产业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并逐步形成新的产业集群。2007年,全市光电产业总产值约230亿元。厦门火炬高新区光电显示产业集群列入科技部国家级产业集群试点单位。形成以友达光电、中华映管、安台创新、冠捷科技、晶宇光电、厦华电子等企业为龙头的配套齐全的光电子产业链,涵盖光显示、光电子器件、光通信、光存储、光输入输出及其他光电产品等各个领域,产业聚集效应显著增强。
  年内,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重组戊型肝炎疫苗”项目获得国家“863”计划“疫苗与抗体工程”重大专项资助并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全年软件产业产值110亿元,比上年增长34.6%。组织申报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服务外包基地以及IT、IC培训基地。举办“2007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厦门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投入使用,有一批IC设计企业入驻。电工电气产业发展迅速,以ABB开关、ABB低压、华电开关等为代表的企业产值增长较快,平均增幅近四成。出台《关于发展射频识别新兴产业的指导意见》,发展射频识别新兴产业。
  四、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全市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稳步增长,全年获国内专利授权240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33件,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1人获福建省科技重大贡献奖,23项科技成果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2人获厦门市科技重大贡献奖,55项科技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
  科技研发取得突破性成果。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发现禽流感病毒的高保守性中和抗体,在禽流感的防治上取得重要进展,研制出国际上第一个能满足疫区现场快速诊断要求的禽流感病毒快速诊断试剂盒。高纯硫酸氨基葡萄糖、虎纹镇痛肽和白介素Ⅱ等新药研发都有重大进展,有的已产业化。厦门大学两篇论文登上《科学》杂志,在表面物理催化剂领域和植物应对环境刺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进展。
  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完善厦门市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不断提升创新意识,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全市新增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等5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示范、试点、种子企业评选工作,完成对第一批创新型示范企业、试点企业和种子企业的评估及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评选。首次设立地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600万元,用于资助厦门市中小企业创新项目。
  大力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全市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部级21家、市级5家。
  六、自主创新政策环境进一步健全。
  全市相关部门按照全市科技大会和《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分头组织制定和出台推进自主创新的36项相关政策和实施细则。《厦门市发展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指导目录》、《厦门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暂行规定》、《厦门市市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厦门市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等政策相继出台。年内,《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关于我市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关于我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研究》等市委重点调研课题通过验收并获得高度评价。
  七、科技交流与合作成效显著。
  2007年,厦门市科技系统充分利用厦门的区位优势和对外开放优势,开展广泛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领域。进一步深化院地合作工程,在“2007年厦门市市校、院地科技合作对接会”上,与电子科技大学等5个单位签订“市校同发展科技合作工程”协议。市高新技术企业与中科院武汉分院等高校院所和跨国企业对接科技合作项目33项,项目总金额5.5亿元。继续推动与中国科学院共建城市环境研究所的建设步伐。开展对台科技合作和招商工作。组织企业参加各项科技经贸洽谈会,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技交流活动和重要国际性会议,取得较好效果。
  八、社会发展科技水平稳步提高。
  以科技进步考核工作为抓手,不断推进区级经济发展。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5个区通过国家科技部2005~2006年度科技进步考核。推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思明区进入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行列。组织开展第二批重大医疗卫生科技项目攻关和有明显社会效益的节能减排、海洋、卫生、食品安全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无公害猪肉产业链安全生产的综合示范”列入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开展主题科普广场活动,“科普希望快车”获中央文明办第二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等奖。年内,以科技促进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市科技局挂钩支持的埔后村被授予2006年厦门市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先进试点村,市科技局获2006年度挂钩帮扶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九、科技管理工作不断创新。
  科学技术奖评审首次采用本地专家会议评审、外地专家网上评审相结合方式,并明确将自主创新纳入考核指标,对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给予更高的奖励。
  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与管理。首次将《厦门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列为立项依据,将《厦门市“十一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重大专项和战略要求,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年度科技工作任务列为年度计划重点支持发展方向。全年科技项目受理网上有效申请712项,比上年增加23%;收到合格书面材料635项,比上年增加38%,两项均创历史新高。重大科技项目继续采用主动寻找项目、引导项目承担单位申报的做法。发挥科技中介的社会力量,加强科技计划监理,促进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规范化。(李根)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厦门年鉴.2008》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根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