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637
颗粒名称: 农业综述
分类号: F327.57
页数: 2
页码: 275-2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厦门市围绕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大局,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扎实推进符合厦门实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较好地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农村社会和谐。
关键词: 农业技术 农业 厦门市

内容

2007年,厦门市围绕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大局,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扎实推进符合厦门实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较好地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农村社会和谐。农民收入水平继续位居全省首位,新农村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充分发挥工业集中区、环东海域以及岛外一系列重点工程建设对农民增收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37元,比上年增长769元,比增11.3%。
  1.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力度加大。继续落实劳动力免费培训政策,举办专场招聘会,向农民推荐就业岗位和创业项目,购买公益性岗位,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年内,全市共组织农民转产转业培训7625人、转移就业24415人,分别完成年初下达培训、转移任务的152.5%和152.6%。新投放运营的700辆出租车驾驶员全部从被征地农民、退养渔民中优先招聘。全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50.9%,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主要来源。
  2.“金包银”工程成效初显。累计20个村开工建设“金边”项目95.6万平方米,交付使用18.8万平方米,出租15.3万平方米,年租金收入2600万元,有1.3万名被征地农民开始受益。同安区新民镇后宅村、西塘村、梧侣村和祥平街道西湖村等完成“金边”资产股份量化配售,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村民人均每年从“金边”物业租金中得到的收入达5000元以上。
  3.农民股份合作经济效益明显。通过财政补助引导农民利用征地补偿款和自有资金,总投资2.2亿元,新建8个工业厂房、综合市场、外口公寓等物业项目,惠及9个被征地村,1.5万名农民从中直接受益。随着“金包银”和股份合作经济项目的实施,全市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达873元,比增50.48%,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1.43%,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一大亮点。
  4.移民造福工程进展顺利。翔安区大帽山农场首批70户移民、集美区许庄村首批123户移民顺利从山上搬迁入住新居,第二批移民也将陆续搬迁,基本实现搬得下、稳得住、能发展、有收入。
  5.农民自主创业渠道更广。组织开展“1+1群”创业培训,实施创业推介工程,开通青年创业直通车,发展“一村一品(业)”,给予税收减免、信贷贴息,评选“信用村”、“信用户”,广泛开展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一批农民创业型企业得到发展,自主创业收入不断增加。
  二、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积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
  1.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力度加大。完成178个行政村(居)规划设计,市、区财政投入1.4亿元,推动25个重点村实施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在严格按照规划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环境美化工作目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整治后的长效管理,推动建立村级保洁队伍和管理制度,广大村民支持、参与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的热情高涨,主动配合做好旧房拆除和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硬化工作,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继续推进农村自来水、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入户率分别达91.6%和88%。加快通行政村道路“硬质化”向自然村延伸,建设通自然村道路128公里。新建农村候车亭113座,公交车通村率达90%。完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全市22万农户都能通过手机短信接收涉农信息,并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自然村移动网络全覆盖。
  3.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全面完成第一轮(2004~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体系156个项目建设,整合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撤并77所小学、2所普通中学和3所职业中学。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农民工子女入学免收借读费。完成一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和妇幼保健院(所)的建设和改造,开展城市三级医院与农村二级医院对口帮扶,行政村卫生所覆盖率达100%。规划、兴建、启用一批功能全、设施好的文化设施,新建和翻修篮球场149个,全面实现村村有篮球场的目标。
  4.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提升。新增8152名被征地人员、退养上岸渔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38642人,其中2.18万人已按月领取养老金。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保持农民出资每年10元不变的同时,由政府出资,将人均筹资提高到80元,参保率达98.27%。调高农村“低保”水平,对已经实行“村改居”的及时按城镇居民标准享受待遇,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继续由财政出资,为全市22万农户(含“村改居”)购买农村住房保险。
  三、按照“两头在厦、中间在外”的发展思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重点发展高科技种苗业和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工业。
  1.优质种苗产业进一步扩大。经过努力,全市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化程度大、辐射能力强的农业种苗骨干企业,种类涵盖花卉、林木、蔬菜、水果、食用菌、生猪、水产等。年内,种苗业产值达8亿元,占农业产值比重的28.8%,其中海水对虾育苗销量占全国50%以上。
  2.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34家龙头企业实现总产值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4.0%。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福建省名牌产品30个、福建省著名商标19个;有12家企业45个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7家企业27个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在异地建立生产基地达60万亩,与本市农民签订订单农业16万亩,带动农户12万户,吸纳本地农民2.4万人进厂务工,农民从产业化组织获得收入11.6亿元。
  3.对台农业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成功举办海峡两岸(厦门)农产品产销论坛,签约一批台资农业项目,加强与台湾各市县农会的联系,有力推动厦台农业交流与合作。发挥中埔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作用,全年进口台湾水果56批次898吨。闽台中心渔港、闽台(厦门)花卉高科技园等一批农业对台项目加快推进,引进台湾新品种86个,建设引种示范基地1.3万亩,农友种苗、国寿种猪等一批台湾著名种苗企业在厦建立种苗基地,营销网络辐射全国各地。
  四、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农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农村生态环境继续改善。新建1.25万亩生态风景林,新建防护林78.93公顷,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达48万亩,森林覆盖率、乡村绿化率分别达43%和80%。启动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完成绿色通道与沿海防护林工程规划编制。天竺山森林公园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跨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行列,莲花、大帽山森林公园建设有序推进。厦门市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
  2.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结合新一轮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广泛开展“创建卫生示范村”、“四下乡”、“扶贫济困、情暖厦门”,推行“六提倡、六反对”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成功举办全省农民运动会、农民文化节、农民篮球赛、“书香鹭岛”等群众喜闻乐见活动,有效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文明素质的提高和邻里关系的和谐,涌现出集美区灌口镇、同安区洪塘镇塘边村等14个省级文明镇村。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创建和巩固一批“平安家庭”、“平安镇村”,坚决打击“六合彩”等各类违法活动,确保农村和谐稳定。
  3.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有序推进。推动50个重点村开展以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及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的家园清洁行动,配备一批垃圾收集容器、垃圾转运车,建设一批清洁楼、垃圾转运站,设立村级专业保洁队伍,并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
  五、紧紧抓住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时机,在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着力构建农村社会和谐。
  1.跨越式发展在农村有序推进。在大开发大建设中,有效实施“金包银”、旧村改造、移民造福、农村社保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促进了开发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同步发展。在大规模征地拆迁的同时,涌现出一大批个人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主动搬迁、配合征地、支持建设的感人事迹,体现了广大农民群众盼发展、求发展、谋发展的良好精神风貌。
  2.防灾减灾能力在农村有效提升。加强气象预测预报,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理水平,建立洪水预警预报系统,扩大防汛雨量与水库实时监测点,完善村级防汛应急预案,有效提升防灾减灾水平,成功抵御台风暴雨等各种自然灾害。基本完成翔安东园海堤加固、汀溪下游河道整治、翔安赵岗内田溪改造,推进集美深青溪、瑶山溪等一批流域综合治理,新建一批节水灌溉和农田排洪设施,农业防汛抗旱能力显著提高。严格落实疫病防控措施,有效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疫情发生。新建、改建生物防火林带100公里,增强森林火灾防控能力。
  3.构筑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突出抓好生产源头治理,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舆论宣传,逐步建立健全服务、管理、监督、处罚、应急“五位一体”的长效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全市所有批发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种植养殖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厦门年鉴.2008》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周绍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