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区经济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630
颗粒名称: 翔安区经济建设
分类号: F127
页数: 2
页码: 265-2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厦门市翔安区经济建设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工业主导地位基本确立、第三产业初显活力、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新城拓展思路渐趋成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同步提升、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和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关键词: 厦门市 翔安区 经济建设

内容

2007年,翔安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09亿元,比上年增长51.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77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6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67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6.35:66.12:27.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2.56亿元,增长81.07%,其中城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90.04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12.52亿元。全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5.65亿元,增长61.2%,其中,区级财政收入3.53亿元,增长74.2%;上划中央“四税”收入2.12亿元,增长43.3%。
  1.工业主导地位基本确立。工业园区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新增工业用地2200亩,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亿元。火炬、翔安两大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速度加快。友达光电一期、辅讯光电、达运科技、竣凌电子、三航伟业和凯敏化工等项目建成投产。厦华电子、均豪科技、榕兴纸业等项目开工建设。火炬二期和巷北贡香城47万平方米通用厂房全面封顶,招商工作进展顺利。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家,年末工业企业总数达129家,完成产值205亿元,增长138%。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17亿元,比增24%;实现出口交货值131.5亿元,比增302%;产销率99.3%。工业对GDP贡献率达88%。友达光电、辅讯光电等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87.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3%,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第三产业初显活力。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亿元,增长14%。新华都购物广场、新怡酒店和国贸金门湾酒店相继开业,才子、匹克、阿迪达斯等一批品牌专卖店进驻设点。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52亿元,比增17%,汇景新城、文教区一期、后滨一期等商住用地顺利推出挂牌,美地雅登、锦绣祥安等房地产项目销售形势良好。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近132万人次,比增28%,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游客携带台湾商品免税额从1000元提高到3000元,以大嶝岛为主线的旅游项目得到优化整合。
  3.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年实现合同利用外资883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189万美元。泓信皮革、大顿化纤、鸿星尔克等项目单项引资规模超千万美元;光电、轻纺等项目引资占全年合同利用外资的90%,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大。落户翔安、火炬两大工业集中区的企业达363家,投产和在建企业178家。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调节与扶持作用,税源建设与组织征管并举,全年国税、地税收入均突破2亿元,全区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气势。
  4.新城拓展思路渐趋成熟。2.66平方公里新城起步区已具雏形,环东海域与沿九溪流域西侧片区的概念性规划开始启动,刘五店港区、东坑湾滨水休闲旅游居住区规划总体方案通过评审”新店旧城改造片区、厦大翔安校区与“双安”(翔安、南安)经济合作开发区的规划正在完善,“东拓西展南接”的新城区总体框架基本形成。
  5.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海翔大道、洪前路(文教区)、翔安东路(新城段)等城区干道建成通车,新城起步区交通路网日益完善。翔安北路、民安路、西亭路等工业区主干道基本贯通。翔安隧道、福厦高速铁路建设和福厦高速公路扩建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马新路(马巷—新号)、东坑路动工兴建。翔安净水厂主体工程和舫山水厂扩建工程基本完成。110千伏新厝变等一批变电站建成并交付使用。东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LNG燃气发电厂加快建设。基础设施支撑城区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6.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同步提升。公共卫生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东方新城一期、安置房南北区、“四馆合一”(文化宫、青少年宫、文化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后滨安置房一期、翔运大厦、贡香城综合服务大楼等项目基本建成。东方新城保障性住房二期动工兴建。30部出租车正式投放运营,25座城区公交候车亭建成使用,友达至岛内公交线路开通。火炬产业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医疗门诊服务站正式启用。严格土地与建设管理,严肃查处非法占地、违章建筑,强制拆除违章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朱坑应急垃圾堆放场和马巷、新店等5座清洁楼建成投入使用,城区道路保洁基本实现常态化,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7.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公司+基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不断深化。新建成1100亩种苗基地,新增3200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3个绿色食品认证品牌。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成立了蔬菜协会,强化行业自律。支持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创品牌、创名牌,13家实施品牌创建的企业受到表彰奖励,银鹭、如意2家企业荣获“福建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称号,新阳洲、巷南酿酒等11个品牌荣列市级名牌商标。在沿海沿岸村(居)民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环东海域5.3万亩水产养殖退出工作顺利通过市级检查验收。欧厝片区4500亩海域水产养殖退出工作有序推进。东坑湾垦区万亩养殖退出和土地征收开始启动。
  8.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近6000万元。第二批10个重点村建设步入扫尾阶段,西亭、下坂、郑坂“金包银”工程基本建成并陆续推出招租。大帽山移民造福工程顺利推进,首批268户1100人中有70户266人搬迁入住东方新城。金柄村等10个文明生态村建设取得实效。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共举办现场招聘会51场,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014名。通过提供近千个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被征地和退养村(居)民从事卫生保洁、交通协管、治安协警等工作。依托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优势,争取贴息让利,发放“青年创业直通车”授信贷款3000多万元,农民自主就业、自谋创业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5%,达6245元。
  9.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珩厝至东园4.1公里海堤加固、大帽山溪美水电站建设、内田溪流域改造基本完成;小(二)型以上水库管理房建设进展顺利;建立镇(街)“三防”指挥分中心,成功防御“圣帕”等5个台风;全年未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大面积森林火灾;农业生产综合保障能力逐步提高。建成总里程46公里农村公路,新开通3条农村客运线路。农村自来水、有线电视入户率稳中有升,新农村电气化顺利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农村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完善,为100多个村(居)配备640名保洁员,在20个村开展“家园清洁行动”。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厦门年鉴.2008》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翔安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