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629
颗粒名称: 翔安区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4
页码: 265-2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厦门市翔安区的发展情况。其中包含:基本情况、经济建设、社会事业、金门县六桂堂宗亲理事会访问翔安、西亭村”金包银”项目完成房产交接、省委”四个专题”调研检查组莅临翔安调研、天福茶业大陆销售总部落户翔安等。
关键词: 厦门市 开发区 翔安区

内容

【基本情况】 翔安区位于厦门、漳州、泉州、金门的闽南“金四角”中心地带,东北与泉州市交界,西边与同安区接壤,南面隔海与厦门岛、金门岛相望。全区陆域总面积351.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7.79平方公里(翔安区发改局统计数字),海岸线长75公里。辖4镇1街1场,共有30个村委会,81个社区居委会。全区户籍人口283686人,流动人口34727人。常住人口出生率12.94%。,人口自然增长率7.04%。(详见表6)。
  【经济建设】 2007年,翔安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09亿元,比上年增长51.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77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6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67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6.35:66.12:27.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2.56亿元,增长81.07%,其中城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90.04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12.52亿元。全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5.65亿元,增长61.2%,其中,区级财政收入3.53亿元,增长74.2%;上划中央“四税”收入2.12亿元,增长43.3%。
  1.工业主导地位基本确立。工业园区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新增工业用地2200亩,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亿元。火炬、翔安两大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速度加快。友达光电一期、辅讯光电、达运科技、竣凌电子、三航伟业和凯敏化工等项目建成投产。厦华电子、均豪科技、榕兴纸业等项目开工建设。火炬二期和巷北贡香城47万平方米通用厂房全面封顶,招商工作进展顺利。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家,年末工业企业总数达129家,完成产值205亿元,增长138%。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17亿元,比增24%;实现出口交货值131.5亿元,比增302%;产销率99.3%。工业对GDP贡献率达88%。友达光电、辅讯光电等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87.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3%,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第三产业初显活力。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亿元,增长14%。新华都购物广场、新怡酒店和国贸金门湾酒店相继开业,才子、匹克、阿迪达斯等一批品牌专卖店进驻设点。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52亿元,比增17%,汇景新城、文教区一期、后滨一期等商住用地顺利推出挂牌,美地雅登、锦绣祥安等房地产项目销售形势良好。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近132万人次,比增28%,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游客携带台湾商品免税额从1000元提高到3000元,以大嶝岛为主线的旅游项目得到优化整合。
  3.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年实现合同利用外资883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189万美元。泓信皮革、大顿化纤、鸿星尔克等项目单项引资规模超千万美元;光电、轻纺等项目引资占全年合同利用外资的90%,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大。落户翔安、火炬两大工业集中区的企业达363家,投产和在建企业178家。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调节与扶持作用,税源建设与组织征管并举,全年国税、地税收入均突破2亿元,全区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气势。
  4.新城拓展思路渐趋成熟。2.66平方公里新城起步区已具雏形,环东海域与沿九溪流域西侧片区的概念性规划开始启动,刘五店港区、东坑湾滨水休闲旅游居住区规划总体方案通过评审”新店旧城改造片区、厦大翔安校区与“双安”(翔安、南安)经济合作开发区的规划正在完善,“东拓西展南接”的新城区总体框架基本形成。
  5.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海翔大道、洪前路(文教区)、翔安东路(新城段)等城区干道建成通车,新城起步区交通路网日益完善。翔安北路、民安路、西亭路等工业区主干道基本贯通。翔安隧道、福厦高速铁路建设和福厦高速公路扩建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马新路(马巷—新号)、东坑路动工兴建。翔安净水厂主体工程和舫山水厂扩建工程基本完成。110千伏新厝变等一批变电站建成并交付使用。东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LNG燃气发电厂加快建设。基础设施支撑城区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6.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同步提升。公共卫生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东方新城一期、安置房南北区、“四馆合一”(文化宫、青少年宫、文化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后滨安置房一期、翔运大厦、贡香城综合服务大楼等项目基本建成。东方新城保障性住房二期动工兴建。30部出租车正式投放运营,25座城区公交候车亭建成使用,友达至岛内公交线路开通。火炬产业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医疗门诊服务站正式启用。严格土地与建设管理,严肃查处非法占地、违章建筑,强制拆除违章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朱坑应急垃圾堆放场和马巷、新店等5座清洁楼建成投入使用,城区道路保洁基本实现常态化,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7.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公司+基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不断深化。新建成1100亩种苗基地,新增3200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3个绿色食品认证品牌。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成立了蔬菜协会,强化行业自律。支持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创品牌、创名牌,13家实施品牌创建的企业受到表彰奖励,银鹭、如意2家企业荣获“福建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称号,新阳洲、巷南酿酒等11个品牌荣列市级名牌商标。在沿海沿岸村(居)民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环东海域5.3万亩水产养殖退出工作顺利通过市级检查验收。欧厝片区4500亩海域水产养殖退出工作有序推进。东坑湾垦区万亩养殖退出和土地征收开始启动。
  8.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近6000万元。第二批10个重点村建设步入扫尾阶段,西亭、下坂、郑坂“金包银”工程基本建成并陆续推出招租。大帽山移民造福工程顺利推进,首批268户1100人中有70户266人搬迁入住东方新城。金柄村等10个文明生态村建设取得实效。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共举办现场招聘会51场,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014名。通过提供近千个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被征地和退养村(居)民从事卫生保洁、交通协管、治安协警等工作。依托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优势,争取贴息让利,发放“青年创业直通车”授信贷款3000多万元,农民自主就业、自谋创业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5%,达6245元。
  9.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珩厝至东园4.1公里海堤加固、大帽山溪美水电站建设、内田溪流域改造基本完成;小(二)型以上水库管理房建设进展顺利;建立镇(街)“三防”指挥分中心,成功防御“圣帕”等5个台风;全年未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大面积森林火灾;农业生产综合保障能力逐步提高。建成总里程46公里农村公路,新开通3条农村客运线路。农村自来水、有线电视入户率稳中有升,新农村电气化顺利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农村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完善,为100多个村(居)配备640名保洁员,在20个村开展“家园清洁行动”。
  【社会事业】 2007年,翔安区科技、教育、文化和民生保障等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1.民生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区共有3128户8148人享受低保,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及时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低保边缘户”的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动态补贴。出台《环东海域退养渔民民生保障帮扶措施若干意见》,加大对退养渔民的生活保障力度。投入2760万元用于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资金补助,新增参保人员1142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继续优化,同民医院委托厦门第一医院管理,成立区卫生监督所和全市首支农村红十字志愿者救护队伍。莲塘等24个标准化村(居)卫生所建设顺利推进。修订完善《厦门市翔安区医疗救助实施细则》。投入1200多万元,用于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补助。
  2.科教文体事业深入推进。全年投入科技三项经费460万元,扶持25个科技项目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银鹭集团成立食品科学研究院,易仕通等40多家科技孵化企业入驻火炬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高水平通过省级“双高普九”验收,实验学校、小金星幼儿园和火炬幼儿园等顺利开办。海洋学院等4所高级职业技术院校如期招生,近2万名师生入驻文教区。成功举办市第十一届南音唱腔比赛,《爵士丑》节目在第二届鹭岛花朵文艺汇演中获金奖,“拍胸舞”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塘戏校等先后7次赴金门、文莱开展民间艺术交流。开展村村篮球赛和千名老人登山活动。在全国第六届城运会、省六届农运会和省射击锦标赛上,翔安区参赛队员均取得良好成绩。
  3.“平安翔安”创建卓有成效。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治安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开展安全隐患举报有奖活动,定期排查和挂牌整改事故隐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大力开展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交通秩序。加强和整顿市场秩序,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顺利通过国家级检查验收。加大劳动执法和维权工作力度,出台《建筑施工企业工人工资保证金制度》,全年追回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款近3500多万元,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3件。加强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建立镇(街)多元化纠纷解决服务中心,成功调处纠纷823件,成功率达98.8%,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4.其他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95.74%,比市下达指标提高1.24个百分点。注重处理好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编制完成生态区建设规划,圆满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全区环境安全体系初步形成。香山岩、准提寺等7处民间信仰点列为区级对外开放临时活动场所。《翔安区志》编纂工作全面启动。
  【金门县六桂堂宗亲理事会访问翔安】 3月9日,金门县六桂堂宗亲会理事长洪允典一行10多人应翔安区六桂堂文史研究会邀请,到翔安参访交流。经协商,双方签订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关系意向书:一是双方指定专人负责沟通联系和日常事务处理;每年组织两次互访,特殊需要时,另行组团互访。二是每年春季在金门举办六桂堂文史研讨会,秋季在翔安举办经贸合作交流研讨会。三是积极为两地宗亲人员开展经贸、文化、旅游、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必要协助和方便;力促台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与翔安对接、合作,共同推动厦门吕塘戏曲学校赴金(台)演出。
  【西亭村“金包银”项目完成房产交接】 4月24日,翔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与西坂村经济合作社签订《翔安区马巷镇西亭村“金包银”房产交接书》,西亭村“金包银”项目中配售给西亭村民的房产正式移交给西亭村。随后,西坂村经济合作社与翔安新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西亭“金包银”项目包租合同》。西亭村“金包银”项目按人均30平方米房产股权配售给村民,由村民以房产综合价格每平方米1200元回购。每个村民缴3.6万元的出资入股股金并取得《西亭村“金包银”房产股权证书》,每人拥有一份西亭村“金包银”项目中30平方米的股权(包括20平方米的公寓、住宅面积和10平方米的店面面积),享有“金包银”项目资产股权并参与利益分配。按照合同规定,自2007年4月24日至2014年4月23日,西亭村民每月至少可以享受“金包银”的受益分成500元。
  【省委“四个专题”调研检查组莅临翔安调研】 7月6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小晶率省委“四个专题”调研检查组莅临翔安区开展调研检查工作。省委调研检查组一行先后前往火炬(翔安)产业区指挥部、友达光电、弘信电子、厦华电子等省、市重点工程,了解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情况,并实地考察东方新城大帽山移民小区,走访两户移民户,关心移民搬迁后的转产转业及子女就学等具体情况。省委调研检查组对翔安区一年来在贯彻落实省委“四个专题”等重大决策部署、推进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过程中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天福茶业大陆销售总部落户翔安】 7月10日,台湾天福茶业大陆地区销售总部正式落户翔安。天福集团是一家台资企业,是当今世界大型的茶业综合企业之一,在中国大陆有660家“天福茗茶”直营连锁店、7家茶叶及茶食品工厂、2家茶博物院,2个高速公路服务区、1个石雕园以及全球第一所茶专业高校——天福茶学院。该企业设在翔安的大陆地区销售总部预计占地100亩,总投资2200万美元,计划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主要建有配送中心、办公楼、生物科技厂、宿舍楼等,首期的厂房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金门县长李炷烽率团到翔安参观考察】 8月7日,金门县长李炷烽、台湾“立法委员”吴成典、杨应雄一行10人到翔安区参观考察。柯志敏区长等领导与李炷烽一行进行座谈,并明确表示真诚欢迎金门同胞前来翔安寻根谒祖、交流合作、投资创业、工作生活,促进翔金两地“同根同源同发展,共兴共旺共繁荣”。
  【全市首个新农村建设基金会在翔安成立】 10月9日,翔安区新圩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金会成立大会在银鹭山庄礼堂举行,银鹭集团、齐翔食品有限公司、立融典当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捐献1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该基金会由新圩镇商会依托新圩镇会计服务中心设立“专项基金”,并按照“集中管理、量入为出、统筹安排、协商使用”的原则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专款专用。所筹资金主要用于新圩镇水、路、电以及教育、行政、医疗、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翔安中日青年生态绿化示范林项目启动】 12月14日,全省第一个“小渊基金”项目——中日青年厦门市翔安区生态绿化示范林启动仪式在翔安区大帽山举行,福建省第一个“保护母亲河——中日青年绿化工程”项目同时在大帽山落户。日本友爱青年协会首期将援助大帽山980万日元,第二期、第三期援助金额也将逐年递增,帮助大帽山的林相改造和植树造林(参见本书群众团体栏目“共青团厦门市委”相关条目)。
  【高水平通过省“双高普九”评估验收】 4月3~6日,翔安区高水平通过省“双高普九”验收。三年来,翔安区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共投入3.11亿元,新增校园面积734亩,新建扩建校舍64幢,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新增教学仪器设备3100万元,追补教育经费909.59万元。初中辍学率控制为1.93%,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由88.24%提高到99.67%,幼儿入园率由58.2%提高到91.77%。此外还加强成人教育,巩固扫盲成果,对33位文盲对象采取“一对一”文化扫盲,取得明显成效。
  【翔安新城起步区形成规模】 翔安新城起步区规划面积266公顷,扣除四周道路,总用地面积约205.6公顷。10月26日,新城区内所有(共2455.5亩)“农转用”工作全面完成。新城区共有建设项目16个,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其中翔安市民商业广场是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紧邻翔安体育中心和美地雅登,是未来翔安商业文化活动的中心,含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文化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影剧院和商业广场。此外,公共卫生大楼、区行政中心、实验学校等3个项目完工交付使用;市政道路建设21条,其中6条道路建成并通车,建安总投资约42.1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约10.8亿元。
  【翔安“金包银”工程获厦门十大民生建设项目称号】 7月5日晚上,“厦门新跨越·2007十大民生建设项目”颁奖晚会在厦门人民会堂举行。翔安区“破解征地拆迁难配套项目金包银工程”以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获得“十大民生建设项目”称号。“金包银”是为了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出路问题的一项创举,即在被征地的村庄或工业区厂房的外围,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商业带,形成“金边”;被“金边”包围的村庄,按照城市标准进行管理、建设,形成“银里”。其目的是给农民提供经营机会,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集大航海学院帮助许厝打造“厦门文化第一村”】 7月25日,集美大学航海学院与内厝镇许厝村签订共建协议,同时举行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许厝村现有510多户1900多人,村子拥有高甲、南音、芗剧等各种民俗文化剧团和轻音乐演出团体8个,演艺人才100多人,每年演出收入近200万元。许厝村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鲁藜的故乡,文化底蕴深厚,艺术氛围浓重,被誉为“厦门文化第一村”。集大航海学院13名师生帮助该村整理乡土文艺和民俗艺术,提出整合规划建议,打造“厦门文化第一村”品牌,促进该村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
  【全市规模最大的公益性陵园投入使用】 12月,翔安仙境公益性陵园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该陵园位于内厝镇巷东林场南侧,总占地180.2亩,总规划建筑面积43030平方米,容积率0.32,绿化率41.3%。规划建设骨灰楼70幢、骨灰塔6座及部分骨灰墙,可容纳约35万个安置位。经过近两年的施工建设,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共有7幢骨灰楼,可提供3.2万个安置位。同时建成的还有配套管理大楼、山门、围墙、广场、停车场等市政设施。截至12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0万元。该陵园全部建成后,将形成环境幽雅的“园林式公墓”。
  【节水灌溉工程应用效果显著】 年内,翔安区推广应用五种微喷灌节水灌溉模式:一是架空式微喷灌,每亩设施投资2300元左右,有水泥柱、石柱两种立柱方式;二是PVC管微喷灌,每亩设施投资约1700元;三是地面软水带微喷灌,每亩设施投资约1000元;四是竖立式微喷灌,每亩设施投资约1000元;五是竖立式旋转微喷灌,每亩设施投资约1000元。年应用面积2.5万亩,年新增效益5000万元。自2003年翔安区成立以来,共推广微喷灌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新增效益达3亿元;通过喷灌技术的应用,胡萝卜每亩可提高单产10%左右,且外观条型生长匀称,表皮光滑,深受市场青睐,成品率90%以上,提高收购价10%到20%,年可增加出口收入2000万元以上。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厦门年鉴.2008》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黄英灿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同安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