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601
颗粒名称: 海关
分类号: F752.55
页数: 2
页码: 242-2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厦门市口岸管理海关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全面提升监管通关效能、持续高效反走私、加快区域海关协作和通关一体化进程、主动融入东南沿海对外开放综合大通道建设、促进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转型升级、推动两岸经贸往来等。
关键词: 口岸管理 海关 厦门市

内容

【概况】 2007年,在面临人民币汇率升值、进口税率下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厦门海关强化危机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税收考核,一线监管、后续管理和打击走私等3支力量良性互动,网上支付、征税进口货物绿色通道、审价绿色通道等便捷措施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征管能力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连续10年创年度税收总量新高,税收征管质量符合海关总署量化规定要求,价格水平始终处于“绿色区域”。全年厦门关区进出口报关单总数176.46万份,增长6.60%;进出口记录总条数454.10万条,增长14.34%;进出口贸易总值568.43亿美元,增长16.28%;海关监管的进出口货运量4299.31万吨,增长2.44%;监管集装箱总数365.05万标箱,增长11.07%;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3.60万辆(架、艘),增长13.32%;完成税收入库160.29亿元,增长13.65%;办理减免关税5.08亿元,增长14.26%;减免进口环节税16.74亿元,增长24.14%;受理走私犯罪,刑事立案33起,案值2.70亿元,涉税0.97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27人,移送审查起诉26起71人,查处违规和走私行为,行政立案1018起,案值5.3亿元,涉税0.66亿元。
  【全面提升监管通关效能】 年内,对各项查验指标进行量化和分析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关区各业务现场推广应用选择查验管理系统;落实处长巡视和科长带班制度,加强一线查验工作指导;加大非侵入式查验力度,提高H986等查验设备的科技应用;推进卡口控制与联网系统扩大试点工作,完成2.0版卡口联网与控制系统的切换任务;充分发挥执勤武警作用,监管效能进一步提高。全年查获率达9.14%,同比提高0.59个百分点;通关效率大幅提升,进口平均海关作业时间1.48小时,远低于全国平均的6.65小时;出口平均海关作业时间0.44小时,远低于全国平均的2.78小时。2007年,厦门海关执法评估综合评价列全国海关第二,其中商品查验进出口重点度、重点查验企业查获水平名列全国前茅。
  【持续高效反走私】 坚持“打团伙,破大案,摧网络”,综合运用刑事、行政执法手段,深入开展专项斗争和联合行动,相继破获了“1·8”、“3.15”和“9.19”等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大要案,大规模走私行为持续得到有效遏制。依托地方党政,完善“科镇挂钩”等反走私综合治理模式,实行现场缉私科受缉私局(分局)和现场海关双重管理体制,推进关警深度融合,形成反走私合力。树立“宽严相济”执法理念,实现打击与保护、管理与服务的统一。稽查工作实现战略转型,稽查效能显著提高,全年追、补征税款入库6617万元,常规稽查覆盖面达13.44%,稽查有效率达15.64%。实时动态分类管理深入实施,企业诚信守法意识明显增强,关区的进出口贸易秩序进一步优化。
  【加快区域海关协作和通关一体化进程】 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完善海铁联运模式,拓展海空、陆空、空空联运,让中西部内陆地区企业能够“借船出海”,真正享受到“港口就在家门口”的便利,提高物流效率,不断增强海西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加强区域海关管理联动,推动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实现海关多方的优势互补、资源优化利用,探索和建立区域内虚拟审单中心,推行“属地报关、口岸验放”,“多点报关、口岸验放”等通关模式,确保“应转尽转”,使区域内海关执法更趋规范统一,物流更为顺畅,通关更加便利,成本更加节约。不断完善区域海关联系配合机制,健全机构,推动区域海关合作向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主动融入东南沿海对外开放综合大通道建设】 为了不断增强厦门港口优势和辐射力,建设大厦门港,厦门海关主要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综合运用各类先进科技手段,简化口岸通关环节,逐步实现进出口监管作业链的相互联动和全程电子化作业,做到“管得住,通得快”。二是大力发展国际中转业务,实行电子账册管理和“提前申报、先转后核”通关模式,简化跨港区转运程序,提升港口中转业务的能力,促进厦门港中转业务的快速发展,着力打造海西国际航运枢纽港群。三是在海运港区之间试行“海上驳运”业务,研究探索出口货物“提前申报、卡口分流、实货验放”通关模式,完善审单通道管理,进一步优化口岸通关环境,畅通海上物流;完成“电子关锁”前期准备工作,简化监管手续,逐步实现关锁由系统自动施封、解封,畅通陆路物流。
  【促进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转型升级】 一是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按照加快厦门特殊监管区域“功能整合、政策叠加”试点的要求,重点推动厦门象屿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东渡港区的整合;支持设立海沧保税港区,促进地方保税物流业健康发展,为提升海西物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研究上报东渡港区、象屿物流园区和象屿保税区等三区整合框架方案,基本完成“区港联动”工作目标,实现区内“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物流园区“海陆空铁”多层次联动初步形成,保税物流园区业务发展迅猛,全年园区海运一线进出境货值同比增长5倍。二是开展海关政策宣传,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深加工结转、物流仓储等方面问题,简化手续,全面推广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制度,扶持培育大中型加工贸易企业形成产业链,积极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三是进一步加大加工贸易实际监管力度,加工贸易合同报核率、结案率均达到100%,联网监管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覆盖率达75.13%,有力推动关区内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同步健康发展。
  【推动两岸经贸往来】 进一步推进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发展,使之成为海峡两岸商品交易的重要平台。全年通过直航进入大嶝市场的货物共2528.2吨,增长129%,占大嶝市场进口总量的23.7%;货值544万美元,增长89.3%。共监管进入大嶝市场台湾商品货值1339.6万美元,增长33%。以“小三通”促“大三通”,建立健全海峡两岸人流、物流往来高效便捷、有效管理机制,积极推动台湾“零关税”农产品进口,推动厦金、泉金客货直航,推动包机的节日化、常态化,使海峡西岸成为两岸经济、文化沟通的重要通道。年内,共监管厦门与台北、高雄之间直航飞机40架次,监管进出境旅客5658人次;监管厦、金“两门”航线直递包裹610袋,共1830件、10.7吨。
  【推广使用风险预警系统】 在全关区初步建立起具有厦门海关特色的风险参数库,推广使用风险预警系统;推动总关和隶属海关(业务现场)两级风险分析日常监控工作,风险分析监控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由虚转实”取得实效;实现报关单100%自动风险甄别,关区风险信息得分位居全国海关第一,运用风险平台查获各类违法违规和非案补税情事927起,补税入库5221万元。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政策宣讲会,介绍知识产权海关法规、保护意义、执法程序及执法成效等,鼓励和引导国内企业积极寻求海关保护。全年共查获侵犯自主知识产权案件25起,案值人民币700多万元。同时,加强与地方工商、版权、公安、司法等部门的联系配合,在信息共享、执法培训、侵权认定、社会宣传、整治行动等方面开展执法协作,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合力,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能。全年共办理知识产权案件242起,案值人民币2900多万元;1名关员被世界海关组织评为知识产权执法工作杰出关员,1名关员被评为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管理先进工作者。
  【整顿规范报关服务市场】 一是组织开展整顿规范厦门关区报关市场专项行动,共受理、审查并制发行政许可决定书152份,清理无实际报关业务的船代企业17家,规范报关企业分支机构设点备案96个,纠正不规范报关专用章1613枚。二是加强与报关协会联系配合,制定《厦门海关报关员执业管理操作规程(试行)》和《厦门海关报关员IC卡记分考核管理操作规程(试行)》,加强对报关员的执业管理和培训考核力度,共举办4期专题培训班,对1562位报关员进行18939人次的计分,对其中89名计分超限报关员进行再培训考核。三是加强报关质量管理,实施报关差错监控和考核、报关员记分考核、基层建设达标考核等三项考核措施,切实提高报关质量。
  (吴建华)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厦门年鉴.2008》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建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