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582
颗粒名称: 发展与改革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3
页码: 203-2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厦门市经济管理与监督的发展与改革,概括了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情况创历史最高水平、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加快建设、努力破解“四难”、加快新农村建设、规划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等。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改革 国民经济

内容

【概况】 2007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长质量持续提高,人均GDP同比提高0.6万元。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万元生产总值耗水18.2吨,下降1.3吨;耗电867度,下降16.8度;每度电产生工业产值39.6元,同比提高1.1元,这些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综合经济效益持续趋好,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增长30%和37%,位居全省前列,实现三年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6.2%和11.2%,工业企业经济综合效益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岛外发展继续加快,4个行政区生产总值增幅超过2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岛外区级财政收入增幅均超过40%,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岛外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9%,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接近60%。在工业带动下,第三产业增加值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比重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1%,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均超过30%,延续上年快速增长的好势头。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持续推进,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指挥部建设模式;提出改善港口运行机制新举措,降低港口收费和改善通关环境,增强港口经济发展后劲;稳步推进新一轮公交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台综合配套改革政策研究;不断完善改革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改革统筹协调、跟踪推进作用。
  【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情况创历史最高水平】 年内,全市124个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31.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75%,为历史最高水平。10个主要重大项目片区完成投资133.4亿元,占全市重点项目年度实际投资的42.8%。其中,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完成投资70.3亿元,火炬翔安产业区完成投资17.8亿元,同安工业集中区完成投资13.2亿元,软件园完成投资5.5亿元,五缘湾片区开发完成投资8.1亿元,湖边水库综合整治完成投资1.4亿元,园博园完成投资7.5亿元,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启动区完成投资5.9亿元,厦港片区改造一期完成投资0.9亿元,中华城完成投资2.8亿元。岛外重点项目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82个岛外项目完成投资275.3亿元,占全市重点项目年度投资的83.1%。70个重点民生项目完成投资129.5亿元,完成全年投资计划的85.8%。火炬(翔安)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友达光电、翔安隧道、集美大桥、杏林大桥、环东海域综合整治等项目的投资量较大,为加快岛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其中,“两桥一隧”工程进展迅速,集美大桥全年超前完成投资6.5亿元,翔安隧道全年超前完成投资2.6亿元,杏林大桥全年超前完成投资9725万元。全年超额完成投资计划的项目有36个,完成投资45.1亿元,其中超额完成投资计划5000万以上的项目有17个,超亿元的项目有10个。
  【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加快建设】 年内,厦门理工学院新校区、华侨大学厦门校区、高级技工学校、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市第一医院综合病房楼、中山医院外科病房楼、第一医院杏林医学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奥林匹克网球中心、射击射箭运动中心、园博园等项目均建成使用。厦门职业教育中心校和华厦职业学院、长庚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小白鹭艺术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市第一医院门急诊楼、中山医院内科病房楼、五缘医院、翔安医院、仙岳医院扩建以及闽南戏曲艺术剧院项目前期工作等均取得进展。
  【努力破解“四难”】 在破解“就学难”方面,启动38个义务教育建设项目;扩大公办义务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难问题。在破解“就医难”方面,新建5个医疗急救基地;结合卫生院转型,启动5个小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新建20个标准化村卫生所。在破解“住房难”方面,全年完成投资13亿元,开工建设13个项目、3.8万套社会保障性住房,全年完成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1603套。在破解“交通难”方面,加快市政道路建设,全面推进BRT(快速公交)建设,增设33座(条)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和跨线桥;完成疏港路、仙岳路改造、成功大道机场至吕岭路段、南山路、吕厝立交桥等工程;新增24米以下城市路网道路65公里。
  【加快新农村建设】 全年投入1.4亿元,对新推出的25个重点村实施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配合岛外片区开发和环东海域整治工程,加快推进“金包银”工程,为被征地和退养、退渔农民生产发展提供保障;稳步推进移民造福工程,全年共完成2000多名移民的搬迁安置任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全年投入财政性资金约70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并着手解决边远山区和半山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城市和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规划发展现代服务业】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发展改革委在摸清全市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编制《厦门市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并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审定。根据市政府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市发改委积极推进服务业发展重大项目,跟踪推进现代物流园区、厦门国际物流中心、市级粮食储备库、翔安汽车交易市场一期、厦门闽台花卉高科技园、高崎畜禽蛋冻品批发市场、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启动区和中埔蔬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扩建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协调前场铁路特大型货场、厦门粮食批发市场、厦门(闽台)花卉批发物流中心、象屿保税区、海沧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翔安(火炬)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大嶝对台商品交易市场改建项目、厦门台湾农产品集散分拨中心、厦门(海沧)石材物流中心、海峡农业科技交流中心、海沧保税区口岸服务中心、厦门邮件处理中心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观音山、五缘湾和岛外商务片区的开发和建设,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来厦设立销售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结算中心。同时,进一步完善鼓励域外企业来厦设立营运中心的优惠政策,降低门槛,加大商务营运中心的招商力度。年内,正式申请入驻观音山、五缘湾营运中心的企业29家。其中,9家开工建设,8家办理选址,10家报市政府审批,16家企业签订《纳税承诺》,承诺每年各纳税1000万元以上。
  【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增长】 年内,全市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622.46亿元,增长15.2%。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由上年的44.5%提高到45.3%,创2002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并在全省9个设区市中位居首位。其中,金融保险业、其他服务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3.2%、21.3%、15.6%;批发零售业增长8.9%,住宿餐饮业增长7.1%,房地产业增长9.9%。
  【第三产业税收增量超过全部税收增量一半以上】 全年全市各项税收共316.3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860万元,占全部税收的0.03%;第二产业税收175.25亿元,占全部税收的55.4%;第三产业税收140.98亿元,占全部税收的44.6%,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虽然厦门市第三产业税收总量仍低于第二产业,但其增长速度和对全市税收增量的贡献却高于第二产业。全年第三产业税收增长38.9%,比上年增加39.45亿元,占全部税收增量的55.4%,高于第二产业税收22.2%的增幅和31.79亿元的增加额。
  【继续扩大服务业投资规模】 年内,厦门市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4.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6%,同比增长40.5%。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124.24亿元,增长8.3%;房地产业完成345.73亿元,增长61.6%;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社会事业完成46.85亿元,增长25.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行业完成109.20亿元,增长26.9%;其他服务业的投资也保持不同程度增长。投资需求对服务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对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供给保障能力,带动相关服务产品消费需求的增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大大增强了服务业的发展后劲。
  【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提高】 年内,外商在第三产业的投资明显增加,全市一、二、三产业利用外资项目比重分别为0.85%、43.43%和55.72%,第三产业引资项目数则比上年增加25项,比重上升1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合同利用外资增长1倍,其中计算机应用信息咨询业、房地产业、交通仓储邮电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8.3倍、5.7倍和51.1%。外商对服务业投入的增加有利于优化厦门市服务业结构,增加服务业占GDP的比重。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年内,社会事业完成投资50.6亿元。其中,教育投资28.89亿元,卫生投资9.79亿元,文化体育投资7.04亿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投资4.88亿。截至年底,全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总人数达61.93万人,比上年增长11.75%。其中,高等教育增加12584人,增长11.45%。全市养老服务机构16所,床位1361张;农村敬老院14所,床位400多张。积极扶持、培育厦门市的文艺演出、娱乐网络、钢琴制造及艺术培训、商品油画、文物艺术品拍卖、电影放映、游戏动漫等八大骨干产业群体,并以此为突破口,逐步拓宽领域,带动和促进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厦门市拥有动漫游戏企业21家,年产值逾亿元;文化相关产业总增加值(不包括广电)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9%;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13.62万人,文化产业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
  【实行重点项目保障机制】 年内,根据市委、市政府项目带动战略实施要求,市发改委实行重点项目保障机制。抓好人力物力财力配置保障,协调金融、土地等部门对重点项目在资金、土地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优先考虑,重点项目的土地指标问题基本解决;各商业银行全年累计为重点项目提供157亿元建设资金。各审批部门在项目审批上为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缩短项目前期审批时间。明确项目责任、协调部门和业主的责任和任务;根据年度和月度工作计划督促项目单位倒排工程工期组织施工,明确具体工程责任人,将工作任务进一步落实到位,推进重点项目进展。此外,市发改委还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两办”联手督办重点项目的工作机制,有效发挥指挥部机制和作用。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成效】 年内,市发改委制定出台年度经济体制改革指导意见,重点领域的改革工作取得成效。(1)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严格财政性项目审批标准,完善投资审批程序,出台管理办法,规范核准权限和备案办法,推广便民高效低成本的审批方式。加强对政府投资资金安排,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的监督管理;规范和完善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中标制度和财政投资项目代建制度;实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完善政府投资监管体系,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的后评估制度。(2)推动项目与资本对接,进一步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推动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研究制定促进厦门市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有关管理办法。2007年备案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和永红创投2家创投公司,使厦门市合规的创投企业数达到3家。(3)研究降低港口收费标准,提高港口竞争力,提出关于降低厦门港口收费标准提高港口竞争力的对策措施,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4)其他方面改革。一是深化公交管理体制改革,就理顺公交管理体制进行专项调研并提出改革意见;二是完成农村供水后评价试点工作;三是开展对台产业合作研究,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对厦门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的支持。
  【建立三级项目储备库管理系统】 为深化建设项目的生成、储备和保障机制,加大储备项目前期工作的跟踪和推进力度,年内,市发展改革委建立厦门市三级项目储备库管理系统。全年共新增入库项目415项,总投资2100亿元以上。至年底,共储备各类项目649项,总投资超过3600亿元。其中,市级560项、3179.74亿元,区级89项、511.39亿元。市级项目年内转化实施39项,总投资187亿元。在累计的市级储备项目中,产业类项目129项、总投资735.83亿元,基础设施类项目149项、总投资1510亿元,服务业类和民生类项目216项、总投资746.41亿元,其他类项目66项、总投资147.52亿元。
  【力促企业上市融资】 年内,为促进企业上市融资,厦门市政府出台企业改制上市扶持政策,成立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建立市企业上市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集美、思明、湖里等区也相继成立企业上市工作领导机构并出台企业改制上市扶持政策。截至年末,企业上市实现融资44.82亿元。其中,东南融通、长天企业分别在美国、新加坡上市,共融资12.34亿元,资金陆续返回厦门市投资;建发、厦钨、国贸、厦工等4家上市公司增发、配股再融资32.48亿元,创当年上市公司再融资最高水平。合兴包装、安妮纸业、新华都、敏讯信息技术、科华恒盛等5家企业向中国证监会提出发行上市申请并被正式受理;蒙发利、金达威、三五科技、路桥翔通、泰龙电力、建筑科学研究院等6家企业接受上市培训辅导;此外,还有60多家企业开展改制上市有关工作。
  【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 年内,市发改委分解下达《厦门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与任务的责任分工方案,先后举办50多场“十一五”规划介绍讲座,开展“十一五”规划中期综合评估的前期准备工作,对照服务业发展新政策,对涉及服务业发展的有关专项规划进行疏理,完成《“十一五”期间厦门市公共突发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的制定,配合省发展改革委做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
  (彭梅芳)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厦门年鉴.2008》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彭梅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