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台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530
颗粒名称: 市台联
分类号: D665.9
页数: 3
页码: 158-1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厦门市市台联的记事,概括了年度台商、台生工作、联络接待、参政议政、海峡两岸观鸟生态展暨生态旅游论坛、第二届相聚厦门·两岸青少年交流周、组织台胞青年参加夏(冬)令营活动、首届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职业学校)校长论坛等。
关键词: 台联 两岸经济 民间交流

内容

【概况】 2007年,厦门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发挥对台资源优势,为两岸民间交流交往搭桥引线,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1.促进两岸民间交流交往。一是会同其他涉台单位联合举办海峡两岸同胞迎新春茶话会,1000多位来宾参加,台湾阿罩雾文化基金会执行长林光辉先生一行14人专程应邀前来参加。二是联合市环保局、市观鸟协会举办海峡两岸观鸟生态展暨生态旅游论坛,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及鸟类爱好者参加论坛举办的各种活动。三是与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相聚厦门·两岸青少年交流周活动,台湾大中青少年国乐团、厦门音乐学校、厦门六中、思明区青少年宫的师生开展艺术交流。四是与市教育局联合主办首届海峡两岸中小学(职业学校)百名校长论坛活动,两岸100多名中小学、职业学校校长和教育部门的专家学者参加。五是举办“风雨隔不断,百年源流长——旅厦台胞组织的变化和发展”图片展暨《台湾学生厦门成长手册》首发仪式。此外,市台联还组织14名台湾大专院校学生参加由全国台联主办的台胞青年冬令营,举办全国台联2007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厦门分营,与市科协联合举办厦金中小学生物科技夏令营,接待金门县教师观摩团来厦参观考察,与市科协组团赴金门进行工作考察并参加金门县第47届科学展览会等。
  2.服务台胞,做好凝心聚力工作。一是经常走访台资企业,听取台商建议和意见,强化台联组织的协调功能,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台商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为其排忧解难;针对《台湾居民在厦门市申办个体工商户登记的若干意见(试行)》向台商进行答疑解惑、沟通服务,为台商和台资企业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难题;主动配合,组织台商和台资企业参加台交会和投洽会,并多方协调,做好莅厦台胞的接待服务。二是会同市教育局、市台商协会举办第五届小学生台商、台胞子女作文竞赛,来自全市34所小学的185名台商、台胞子女参加;组织24名在厦台湾大学生参加由台交会组委会、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举办的台湾地区专业人才暨大学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召开厦大、集大台生座谈会,倡导成立“台生之家”,为两校台生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联合有关部门为全市74名台商子女入学举行现场办公,为其办理2007年秋季入学手续。三是为台胞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截至2007年底,定居厦门的台胞共有1123户,3196人。春节前后,市台联先后向76户台胞发放慰问款24300元;争取市总工会、教育基金会等部门和单位的支持,申请补助款1.6万元和若干教育基金,资助4名台籍大学生解决学费;重阳节前夕,市台联组织到福利院慰问老台胞,并登门看望3位90岁以上台胞,为他们送去慰问品。
  3.参政议政,为经济发展和对台工作建言。在2007年厦门市“两会”上,台籍政协委员、市台联副会长郑美娜代表台联界别作题为《鼓励台生来厦就业的若干建议》的大会发言,提出要提高高校台湾学生生源质量,以整体提升其就业竞争力;要让来厦就业的台湾毕业生切实享受相应的政策待遇;要定期举办用人企业和台湾毕业生供需招聘会,为台湾毕业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要通过出台鼓励台湾毕业生来厦创业的政策,如对来厦创业的台湾毕业生实行免息贷款、政府补贴等,加大吸引台湾毕业生来厦创业力度。在联组讨论会上,政协委员张维维代表台联界别作题为《推动厦台交流继续先行先试》的发言。此外,台联界别还向政协大会递交《关于建立两岸教育交流的机制》、《厦门推行“农改超”贸易市场应“切一刀”勿“一刀切”》、《关于开展“食堂餐桌节约活动”的建议》等提案,反应民情,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献计出力。
  4.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水平。市台联举荐台籍优秀干部到各级台联、人大、政协任职。年内,在省台联第六次代表大会上,陈耀中当选省台联会长,卢绍荀当选副会长。在全国台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上,陈耀中当选全国台联副会长。市台联还注意理顺工作机制,一方面与其他涉台单位、高等院校、新闻媒体等加强合作,共同做好对台工作;另一方面,加强与区级台联组织的工作联系和协作,发挥整体合力,共同创造全市台联工作和谐环境。在舆论宣传方面,全年编写《厦门台联简讯》12期,共有84篇(次)宣传文稿被全国台联、市委统战部选用或在《全国政协报》、《厦门日报》等媒体上刊发。
  【年度台商、台生工作】 由市台联、市教育局、市台商协会联合举办的以“快乐学习,快乐生活”为主题的厦门市第五届小学台商子女、台胞子女作文竞赛征文于3月8日结束。来自全市34所小学的185名台商、台胞子女参加竞赛。评出低年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中、高年级组一等奖各3名,二等奖各8名,三等奖各14名,优秀辅导奖8名,颁奖仪式于5月28日举行,组织者从获奖作品中推选50篇参加第八届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4月8日,市台联组织来自福师大、福建中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的24名台湾大学生参加由台交会组委会、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举办的台湾地区专业人才暨大学毕业生就业洽谈会。5月28日,市台联召开厦大、集大台生座谈会,征询对设立“台生之家”的意见,确定“台生之家”地点设在市台联,每季度活动一次。6月12日,市台联、市教育局、市台商协会在台商会馆召开2007年秋季台商子女入学座谈会。7月27日,市教育局、市台办、市台联、市台商协会以及思明区、湖里区、海沧区教育局一道,在团结大厦为74名台商子女办理秋季入学手续。9月23日,在“成功6号”游轮上举办厦门市台商、台生2007年中秋联欢会,在厦部分台商、台生与市台联、台办、统战部联络处领导和机关干部等共150多人乘船夜游,共度中秋佳节。台商协会荣誉会长吴进忠、副会长陈满华、苏文博、梁林美玲、李志功等参加活动。9月24日,卢绍荀会长率机关工作人员到厦大漳州校区看望秋季入校的50余名台生,并参加台生中秋联欢。
  【联络接待】 2007年市台联共接待台湾岛内及海外台胞112批,677人。重要团队有:1月20日、4月3日两次接待前台湾“教育部长”杨朝祥、台湾崇善文教基金会执行长李耀淳和台湾童子军部会秘书长黄博正及副秘书长陈焕然。4月15日,接待台湾雾峰林宅古迹下届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林正方一行4人。6月16日,接待以李荣团理事长为团长的金门县教师会观摩团一行57人。11月6日,接待前来参加原旭瀛书院校友联欢活动的32名台湾校友及其家属。12月17~20日,接待台湾台中明台高中董事长林芳媖率明台高中师生交流团一行24人。
  【参政议政】 年内,市、区人大和政协换届选举,台胞4人当选市人大代表、15人应邀为市政协委员;2人当选区级人大代表、13人应邀为区级政协委员。台籍政协委员在“两会”上积极建言献策,市台联郑美娜副会长代表台联界别作题为《鼓励台生来厦就业的若干建议》的大会发言。在联组讨论上,张维维委员代表台联界别作了题为《推动厦台交流继续先行先试》的发言。此外,台联界别还向政协大会递交了《关于建立两岸教育交流的机制》、《关于开展台房归还政策可行性研究的建议》、《厦门推行“农改超”贸易市场应“切一刀”勿“一刀切”》、《关于开展“食堂餐桌节约活动”的建议》等提案。9月29日,20多位台联界别政协委员和部分医卫组台胞赴长庚医院进行调研,了解长庚医院发展远景规划和近期筹备进展情况;还到园博园进行考察,了解园博园迎接国庆黄金周的各项准备情况。市台联撰写的《吸收青年志愿者参与两岸交流活动值得继续尝试和推广》被评为统战系统“树建”活动十条好建议之一。
  【海峡两岸观鸟生态展暨生态旅游论坛】 4月8日在会展中心举行揭幕仪式。论坛由厦门市台联、厦门市环保局、厦门市观鸟会共同举办。原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林丽韫女士专程前来参加揭幕仪式及论坛活动。来自两岸的12位生态专家、学者分别针对厦门自然生态保护情况、黑脸琵鹭、黑嘴端凤头燕鸥等两岸沿海极濒危物种的繁殖调查与保护、生态工程理念、两岸观鸟生态旅游发展、自然保护区规划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同时还举办海峡两岸生态摄影展,展出厦门与台湾摄影家的野生鸟类、昆虫等摄影作品126幅。参加论坛的两岸来宾还实地考察了厦门集美、同安、翔安的海滨湿地,并到白鹭洲导流堤观鸟。此次论坛是本年度“台交会”新增的一项重要配套项目。
  【第二届相聚厦门·两岸青少年交流周】 由厦门市台联、厦门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于7月18~24日举行。台湾大中青少年国乐团一行69人与厦门音乐学校、厦门六中和思明区青少年宫的师生在厦门艺术剧院举行交流、联欢。台北市教师协会一行19人专程前来观摩交流演出。台中市市长胡志强特地撰文表示祝贺。
  【组织台胞青年参加夏(冬)令营活动】 年内,市台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多场台胞青年夏令营或冬令营活动:2月1~9日,组织14名台湾大专院校学生参加由全国台联主办的台胞青年冬令营活动。7月5日,第二届台商、台胞子女休闲康乐夏令营在厦门市文联中心举行开营式,60多名在厦台商、台胞子女报名参加。7月13~18日“龙脉相传·青春中华”2007年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厦门分营在武夷山、厦门两地活动,21位营员分别来自台湾岛内12所学校,半数以上是第一次来祖国大陆。7月17~21日,厦门、金门两地40名营员参加2007年厦金生物科技夏令营,活动主要内容包括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进行生物科技考察、捕捉昆虫、制作昆虫标本以及厦金营员联欢交流。
  【首届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职业学校)校长论坛】 由市教育局、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集美中学、集美轻工业学校承办,8月15~16日在厦门举办。来自海峡两岸中小学、职业学校校长和海峡两岸高校、教育研究机构、教育部门的专家学者共204名代表参加。其中,祖国大陆有20多个省、市的96名中小学(职业学校)校长参会;台湾台北、高雄、桃园、云林、宜兰、新竹、嘉义、南投、苗栗、彰化、金门等市县中小学、职业学校以及东莞、上海、昆山台商子女学校的108名校长及知名学者参会。教育部、全国台联、省教育厅、省台联的有关领导应邀出席开幕式。
  【“接待台胞返乡探亲20周年”特刊】 在祖国大陆接待台胞返乡探亲20周年之际,市台联与厦门商报《台商周刊》合作,于11月5日在《厦门商报》推出“愿亲人永不分离——接待台胞返乡探亲20周年”特刊,刊登《夙愿:一定要回台湾看看》、《别设限,让两岸往来自由》等文。记述台胞回到阔别40年的祖国探亲亲历,讲述了两岸因政治对立,致使一些出生在台湾、成长在大陆的台胞因为“身份特殊”申请返台遭拒的辛酸往事等。
  【举办旅厦台胞团体历史图片展】 12月28日,由市台联主办的“风雨隔不断,百年源流长”图片展暨《台湾学生厦门成长手册》首发仪式在厦门台湾公会举行。图片展共展出照片136幅,包括1906年成立的厦门台湾公会、1945年成立的厦门台湾同乡会、1981年成立的厦门市台湾同胞联谊会、1992年成立的厦门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等历史照片。《台湾学生厦门成长手册》分为服务篇和生活篇。服务篇部分收录台胞出入境、就学教育、就业居住等有关规定、表格等27种。生活篇以《隔海有情天》、《携手斗阵行》两个专辑收录台商子女及高校台生49篇作品。首发式上,参加活动的市有关部门领导为台生代表现场赠书,为图片展揭幕。
  (李志宏)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厦门年鉴.2008》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志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