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520
颗粒名称: 群众团体
分类号: D638
页数: 28
页码: 141-1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厦门市群众团体的记事,概括了市总工会、共青团厦门市委、市妇联、市老龄委、市关工委、市文联、市红十字会、市科协、市台联、市金联等。
关键词: 群众团体 社会组织 厦门市

内容

市总工会
  【概况】 2007年厦门市各级工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按照“夯实基础、切实维权、构建和谐、建设海西”的工作思路,主动融入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大局,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1.深入开展企业工会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夯实工会组织基础。(1)贯彻实施《企业工会工作条例》。一是确定100家企业作为试点单位,加强分类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在全市非公企业中开展“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干部亮身份”活动,有效提高工会组织和工会主席的影响力。二是首次与市总商会联合举办厦门市“双爱双评”活动,在全市非公企业范围内评选20个“双爱双评”先进企业、20名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和20名热爱企业优秀员工。三是通过召开表彰会、拍摄专题电视片、举办主题沙龙、印发事迹材料汇编等活动,广泛宣传一批基层工会的典型经验,有力地推动《条例》实施。四是把《条例》的学习培训作为新任工会干部上岗培训的必修课程,分别与各区工会采取联合办班的形式,对基层工会干部进行《条例》培训,年度新上任的工会主席培训率达80%以上;与省总工会联合举办厦门市非公企业工会主席上岗资格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人数达到185人;全年共举办各类《条例》培训班58期,培训工会干部5700人次,工会干部的受训面达到85%以上。五是以建设职工之家为载体,修订模范职工之家、合格职工之家量化标准,加强检查验收。六是与市国资委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属国有及控股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意见》,规范和加强国有企业工会组织建设。七是继续深入做好“六好”镇街工会示范点的工作,莲前街道工会荣获全国百家示范镇街工会,殿前等三个街道获省示范街道工会。(2)工会组建工作成绩显著。全年新建基层工会751家,新增基层工会覆盖数809家,新发展会员8.3万人。跨国公司的工会组建工作也取得新突破,家乐福、新世界百货、百安居等一批有影响的跨国公司相继成立工会,工会组建数量和态势为历年最好。
  2.学习宣传《劳动合同法》,加强工会维权机制建设。(1)把学习宣传贯彻《劳动合同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市各级工会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大型法律咨询活动、发放普及简本、法律专家讲坛、基层板报(简报)等形式,深入学习宣传。一年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学习培训班45期,开展大型法律咨询活动12场,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市总工会积极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基层工会干部权益保障规定(草案)》等10多部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征求和调研工作,从维护职工权益的角度出发,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2)成立职工维权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同时,建立一支职工维权志愿者队伍,全市有87位律师参加志愿维权,协助执掌12351职工维权热线,扩大工会维权的专业化水平和社会影响力;通过与国资委、工商局、劳动局、外资局、安监局、妇联、团市委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信息交流制度、检查督促制度,相互支持和配合,共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3)开展环卫工人生产和生活状况调查,向市政府提出提高环卫工人工资待遇的建议;在搞好维权工作的同时,引导职工支持改革,维护大局,较好地解决了省四建改制和职工分流问题,推进市公交集团的改革与发展;抓好重点建设项目“三同时”评审工作,会同政府有关部门深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对全市“五小”企业开展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有效加强源头维护;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督促企业抓好安全生产。(4)深入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活动。全市多家企业和工业园区获得国家、省、市创和谐关系企业奖项,市总工会还联合市总商会在非公企业中开展首届厦门市民营企业“关爱员工,实现双赢”优秀个人和“双爱双评”先进企业评选表彰活动,有力促进了企业劳资关系的和谐发展。
  3.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海西立新功”等建功立业活动。(1)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又有新成果。第13届全市职工技术比赛共产生21名技术状元、138名技术能手;持续开展“工人先锋号”活动,新命名表彰88家单位;积极组织开展班组合理化建议活动,召开节约型企业和班组建设经验交流会;举办全市职工发明创新成果暨“6·18”报送项目展示会,全市选送91个技术创新项目参加福州“6·18”海峡两岸技术创新成果展,分别荣获35金、25银、31铜的好成绩,并实现项目对接8个;组织职工发明项目参加全国职工发明展,获5金、5银、4铜的好成绩。(2)继续开展“创争”活动的评选工作。省超高压输变电局500千伏厦门变电所荣获全国学习型优秀班组称号,汤新等3人获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称号,市总工会“工会是我家”电台栏目工作小组等4个单位获得全国创争活动先进班组称号。(3)继续开展“职业道德双十佳”评选表彰活动,厦门地税外税分局和厦航陈毅真分别获得福建省“双十佳”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4)评选表彰劳动模范,落实劳模各项待遇。助推政府出台提高退休劳模生活津贴的有关政策;继续加强劳模管理,完成厦门市历届劳模档案材料的整档工作;在全市重点工程建设中评选、表彰市五一劳动奖状10个单位、市五一劳动奖章20名个人;切实关心各级劳模生活,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为55名劳模晋升技术等级;走访慰问困难劳模126人次,发放慰问金22000元,并为748名劳模发放荣誉津贴、生活补贴近50万元。
  4.真心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1)经过多次的调研论证,对职工特种重病医疗互助保障办法进行修改完善,在保费不增加的情况下增加保障项目。截至年底,累计818家单位、12万多人次参加医疗互助保障,共有406名职工从该项保障中受益,全年共支付保障金和慰问金179万元。(2)重新建立困难职工和特困职工基础档案,加大对职工的救急救难,全年共为24名职工及时送上救急慰问款2.5万元;继续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全年共筹集80多万元资金资助850名困难职工子女就学;“两节”及五一期间,全市各级工会深入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家庭3512户,发放慰问金220多万元。(3)开展关爱农民工系列活动。一是安排农民工平安返乡专车,举办“关爱农民工,温馨在鹭岛”春节围炉和看厦门活动,举行厦门市首届来厦员工集体婚典,与厦门移动公司联合组织“移动大篷车、长话报平安”活动。二是组织文艺团体举行“情系兄弟姐妹”慰问演出,组织联通“电影大篷车”进社区、企业、建筑工地等为农民工放映电影专场。三是与市法律援助中心沟通协商,使在厦农民工凭工会会员证即可享受与持有《法律援助证》人员同等待遇,为农民工维权开启便捷通道。(4)对市总帮扶中心硬件和软件进行改造和完善,同时指导推动各区建立职工帮扶中心。一是设立12351职工维权热线语音服务系统,为职工提供24小时全天候维权服务;全年共接待来信来电来访8434人次,来电答复率100%,案件办结率99.5%,帮助追讨欠薪、赔偿金180多万元。二是建立“厦门市总工会五一职介所”网页界面,帮助广大求职者和用工企业实现网上就业、网上用工登记,提升工会就业帮扶的质量与水平。三是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就业方针政策的宣传活动,开展专场招聘月活动。五一职介所全年共组织1295个用人单位参加招聘,推荐11890人上岗就业。(5)成功举办首届海峡两岸职工文化节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在《厦门日报》、《厦门晚报》和厦门人民广播电台、厦门电视台开辟工会工作专版或专栏,充分展示广大职工在跨越式发展中的良好精神风貌。
  【庆祝市总工会成立80周年系列活动】 1月24日在大同路土堆巷68号总工会旧址举行厦门总工会成立80周年暨旧址纪念馆重新开放仪式,省总工会副主席彭群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洪碧玲出席并为纪念馆重新开馆揭牌;召开“庆祝厦门总工会成立80周年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进一步发挥工会作用”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白鹭洲艺术广场举办为期一周的以反映劳动光荣、劳动创造历史为主题的庆祝厦门总工会成立80周年职工书画展;1月23~25日厦门一些新闻媒体集中报道有关厦门工运历史、工会工作等,其中《厦门晚报》分别以“使命、时光、风采、情怀”为主题用四个版面作了专题报道,厦门电视台“沟通”栏目作了工运历史介绍。
  【一批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受表彰】 1月25日,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和企业)召开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表彰大会,集美台商投资区、厦门出口加工区、翔安区洪氏工业集中区等3家被评为福建省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厦门TDK公司、福桥(厦门)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林德气体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被评为福建省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内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1月,省总工会授予同安区大同街道“区域性集体合同示范点”荣誉称号。9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厦门出口加工区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授予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荣誉称号。
  【举行首批“工人先锋号”公交车授牌仪式】 4月30日上午,市总工会在公交集团公司举行厦门市首批“工人先锋号”授牌仪式,为首批获得“工人先锋号”称号的公交集团10个车组颁赠匾牌。争创“工人先锋号”以班组为单位,所在班组必须是安全生产合格班组,先进职工之家;窗口班组在服务工作中要做到对待工作要尽心,安全生产要专心,文明服务要细心,帮助群众要热心,回答问题要耐心。此项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公共交通服务行业的竞赛,在全市各行各业中形成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推进工业企业经济发展和提高窗口行业的服务质量。
  【2007年“安康杯”竞赛活动】 4月,市总工会、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发文,组织开展以“以人为本、安全发展、提高素质、促进和谐”为主题的2007年安康杯竞赛活动。各级“安康杯”竞赛组委会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发动各单位和广大职工参与竞赛活动,特别是推动非公企业和煤矿、建筑、机械加工等行业的企业参加竞赛。活动期间,有关部门在社区、厂矿举办多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宣传咨询活动,进行“安康杯”中期复查和劳动保护专项监督检查,举办“劳动保护与安全文化”有奖征文,并表彰了一批工会劳动保护先进组织和优秀个人。
  【全市职工文艺调演】 4月12日晚,市总工会“庆五一全市职工文艺调演”在市歌舞剧院正式拉开序幕。此次文艺调演以“新跨越·新风采”为主题,旨在讴歌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强劲态势,反映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和谐温馨的社会氛围。调演分5场进行,展示由50多个单位选送的92个节目,参加的演职人员达700多人。主办方从中评出优秀节目,4月28日在人民会堂举办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庆祝大会暨职工文艺汇演中奉献给广大职工群众。
  【五一表彰优秀职工】 4月28日,厦门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在市人民会堂召开。大会宣布了获得全国、省、市五一劳动奖状、五一劳动奖章的73个先进集体或个人名单。其中,厦门港务集团海天集装箱有限公司维修工冯鸿昌、厦门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建设工程海上治安巡查监管大队大队长林露竹、厦门卷烟厂烟机维修工刘群获得200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厦门市总工会获得200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大会还表彰了厦门友朋四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87家“和谐劳动关系优秀企业”、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公司工会等100个“厦门市先进职工之家”、许金桔等102名“厦门市优秀工会工作者”、方建丽等102名“厦门市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吴学香等37名“厦门市支持工会工作的党政领导”和曾琦等16名“厦门市优秀职工之友”。
  【首届来厦员工集体婚典】 5月1日,由市总工会、市旅游局和厦门晚报社共同主办的厦门市首届来厦员工集体婚典在人民会堂下沉式广场举行,来自全国12个省的58对来厦员工新人参加,副市长叶重耕为其证婚。新人们在风景秀丽的五缘湾携手种植了象征着幸福和希望的爱情树。市领导黄笑影、曾国玲、叶重耕、桂其明等出席了婚礼庆典,并为新人们送上纪念品和证婚证书。据统计,厦门市外来务工人员已超过80万人,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局限,单独举办婚礼比较困难,为此,市总工会决定每年为他们举办两次集体婚礼。
  【评选“五一新闻奖”】 2006年度厦门市“五一新闻奖”评选结果于五一前夕揭晓。本次评选活动共征集到参评作品60余篇。经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及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认真评审,《请工人坐下用餐》等11篇新闻作品分获专业组一、二、三等奖;《沟通·服务·成长》等7篇新闻作品分获业余组一、二、三等奖。这些作品题材鲜明、形式多样,较好反映了全市工人的劳动风采和工会工作的可喜成绩,体现出广大职工群众和各级工会组织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为。
  【首届海峡两岸职工文化节】 由省总工会主办、厦门市总工会承办,于11月15日在厦门市举办,是近年来全国地方工会举办的较大规模的两岸职工文化交流活动。共开展三大系列活动:海峡两岸职工中国书画艺术展、海峡两岸企业文化论坛和以“两岸同根,海峡情深”为主题的海峡两岸音乐会。来自海峡两岸的文化艺术家、企业家、工会界人士等聚首厦门,开展各类文化艺术展示活动,共同弘扬海峡两岸的职工优秀文化。本届职工文化节对弘扬民族文化、促进闽台两地文化交流、加强两岸职工的相互了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跨国公司工会组建工作取得新突破】 截至2007年年末,在厦落户的44家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3家建会,建会率达97.7%;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建会1480家,建会率从4月底不足40%提高到80%。通过努力,在厦12家麦当劳门店、28家肯德基、必胜客门店已全部组建工会。
  【“全国劳模之家”落户厦门】 12月18日上午,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模范技能交流学校项目奠基暨开工仪式在集美杏滨路工地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俊九,全总原副主席苏立清,厦门市领导黄笑影、杨金兴、叶重耕、桂其明和全总、省总相关部门领导以及市、区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劳模代表、工会干部代表等共300多人参加。仪式由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路平主持。全总劳模技能交流学校选址厦门市集美区杏滨生活区,总用地面积33万平方米。项目规划分两期建设,将兴建教学图书楼、室内运动馆及综合服务设施等,使之成为全国劳动模范技能交流之家、两岸工会交流基地及海外联谊中心。(史永飞)
  共青团厦门市委
  【概况】 2007年,共青团厦门市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1.带领广大青年,在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发挥突击队作用。一是开展青春跨越主题实践行动。在全市在建重点工程项目、新农村建设和企事业单位中,共有98支市级以上青年突击队以及一大批基层青年突击队,在生产建设一线发挥攻坚克难、创新创效的积极作用。二是组织青年志愿服务夜市、青年文明号服务广场,服务重点工程建设者。在全市23个系统(行业)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共有市级青年文明号423家,其中省级173家,国家级65家。三是青年创业创新行动不断深化。通过实施“1+1群”青年创业计划、组织创业创新高峰论坛、召开创业项目推介会以及为青年创业活动提供金融支持和实践平台等,不断加强下岗青年和待业青年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技能培训,为广大青年顺利创业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四是青年人才队伍日益壮大。通过技能培训、竞赛选拔、单位推荐、发现典型、表彰激励等渠道,不断完善具有共青团特色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市青联331名委员都是全市各界别各单位推荐的优秀青年人才;市青企协汇集了300多名青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与15个境外青年商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2.充分发挥团组织优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生力军作用。一是成立厦门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基金,开发5435志愿服务公益积分系统,开通志愿服务论坛,发展志愿服务合作伙伴,志愿者管理机制更加完善。二是着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抓住五四运动88周年、纪念“一二·九”运动等时机,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宣传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突出道德实践,不断深化18岁成人宣誓、大中学生“三下乡”、手拉手、少先队主题队日等实践活动,强化青少年公民意识,培养品德观念、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三是联合政法部门深入社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禁毒宣传等活动,推进“青少年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四是继续推进“心手相连”——社区志愿者与未成年人结对活动,通过家访、心理辅导、学习辅导、生活扶助、参观远游、户外活动等方式,与社区单亲家庭、困难家庭的未成年人和存在不良行为倾向的青少年进行结对帮扶。
  3.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排头兵作用。一是积极动员团内资源,深入开展城乡结对共建帮扶,做好“进百镇、抓团建,办实事、促和谐”工作,实施青年文明号“号村携手促和谐”工程,为农村基层组织办实事,推动镇(街)团组织结对互助。二是立足厦门实际,重点针对农村失地青年,开展翔安青年创业直通车、同安青年创业赛等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意识教育,协调相关部门为农村创业青年提供政策、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支持,提高创业技能,拓宽致富门路;联合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举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场招聘会等,推动农村青年就业。三是开展青年乡村歌手赛、“青春大舞台”、“青春书吧”等贴近青年的文化活动,打造乡村青年文化精品,丰富农村青年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开展洁净家园行动,组织团员青年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治脏、治乱、治污,推动村容村貌整治;发动青年开展植树活动、举办“共建绿色家园”世界环境日摄影比赛、“我是地球小主人”环保系列活动等,在青少年中普及生态和环保知识,开展环保意识教育。
  4.扎实服务青少年,在青少年成长发展过程中发挥贴心人作用。一是协调社会资源,在全市各大工业园区、进城务工青年聚居区建立18个服务进城务工青年的“贴心人青春服务站”,定期开展法律援助、理发、邮政、露天电影等固定服务项目;通过举办进城务工青年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推动形成富有特色的打工文化;实施“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帮助进城务工人员解决子女入学的问题。二是举办鹭岛花朵文艺汇演、少儿科技艺术节、校园歌手赛、球赛等活动,培育和发展健康向上的青年文化,促进青少年交流交往。三是动员社会力量帮助贫困青少年圆求学梦,为在校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慰问春节留校经济困难大学生,开展试行中小学课本转续使用活动。四是开展大学生就业辅导系列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走进镇街村举办创业和劳动技能培训,重点帮助退养渔民和失地青年转移就业。五是以各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创建、12355青少年法律心理咨询热线为依托,构建青少年维权服务网络,配合有关方面帮助解决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拖欠进城务工青年工资、强制超时劳动等具体问题;开展厦门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强化少年儿童安全自护意识。开展“真情助困进万家”等系列活动,通过募集钱物、志愿服务、社区服务、济困助学等多种措施,为下岗失业青年、进城务工青年、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贫困学生、农村贫困青年、残疾青年等弱势青年群体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5.大力加强青年统战工作,在对台青少年交流中发挥桥头堡作用。一是办好第二届两岸青年联欢节、第三届两岸校园歌手邀请赛,奠定厦门共青团在全省乃至全国对台青少年交流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以闽南文化为纽带,开展“闽南风·海峡情”两岸少年儿童主题交流、两岸少年儿童闽南童谣“读册歌”大赛等活动,多层次、多渠道促进两岸青少年交流。二是继续加强与台、港、澳青年商会等社团组织的联系和交流,充分发挥青联组织中台港澳青联委员的作用,与金门青商会、厦门香港联谊总会、澳门福建青年联会等开展日常往来活动。三是进一步加强对各类青年社团的管理引导,青联、学联以及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摄影家协会、青年书法研究会等各类团属青年社团在联系、服务各类青年群体中的凝聚作用进一步加强。四是与马来西亚青创会、泰国华人青年商会、新加坡国际基金会、菲律宾全国青年委员会等东南亚青年社团开展定期互访交流活动,重点加强与海外第二、三代闽籍乡亲的联系,用乡情亲情凝聚团结更多海外华侨青年投身家乡建设。五是组织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参与印尼、韩国、日本、瑞士等国家投资推介会,组织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代表团访问韩国、日本等国家。
  6.自身建设稳步推进,为团组织“五个作用”的发挥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一是继续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市委、市委组织部分别就加强党对工青妇工作的领导、做好区及镇(街)团委换届等工作下发文件进行指导。二是深化“创建五四红旗团委”活动,全市共有全国级五四红旗团委4家。三是加大街道社区、民办高校、非公企业等领域的团建工作力度,联合建团、依托建团、园区建团、公寓建团等新的基层组织方式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四是实行团建工作责任制,开展非公企业建团竞赛,成立全市非公团组织联谊会,年末,全市共有20家民办大中专院校、939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建立了团组织。此外,团市委还在加大团干协管力度、推进基层团干直选制度创新、开展团务基础知识等专题培训、加强对流出(流入)地团员青年的服务和有效衔接以及推荐优秀团员入党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并取得成效。
  【共青团厦门市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11月19~21日在厦门人民会堂召开,共有369名正式代表出席会议。共青团福建省委副书记吴立官,市领导黄杰成、黄笑影等应邀参加开幕式,詹沧洲等应邀参加闭幕式。会上,许毅青代表共青团厦门市第十五届委员会作题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推动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奉献青春》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十六届团市委,委员45名、候补委员15名,选举产生厦门市出席共青团福建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54人。
  11月21日下午,共青团厦门市第十六届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十六届团市委常委、书记、副书记。许毅青为团市委书记,黄鹤麟、胡盛为副书记。
  【第二届两岸青年联欢节·海峡西岸行系列活动】 该活动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市政府承办,8月20~25日在厦门举行,近千名台湾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常务副主席尔肯江·吐拉洪、省委副书记王三运,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省委常委、省教育工委书记陈桦等出席了相关活动。活动主要内容有:第三届两岸大学校园歌手邀请赛、第二届两岸青年联欢节闭幕式暨大型联欢晚会、两岸青年学生文体交流活动、民俗风情考察活动及两岸青年沙滩演唱会(参见本书文化·体育·卫生栏目“文化”相关条目)。
  【纪念建团85周年和五四运动88周年系列活动】 3~6月,由团市委组织开展。活动以“服务跨越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包括召开纪念建团85周年暨青年志愿者行动表彰大会、开展“进百镇、抓团建,办实事、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青春跨越主题实践行动”、“青年志愿服务直通车走进重点工程”活动、“青年志愿者交通文明督导行动”等,举办“和谐跨越”主题摄影展、开通5435志愿服务论坛、举办进城务工青年文化艺术周、举办“歌声进禾祥,青春促和谐”情歌对唱大赛、开通网上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等。
  【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换届大会暨市青年志愿者行动表彰大会】 4月29日在厦门宾馆召开。大会授予15个单位“厦门市青年志愿者行动组织奖”;30个单位“厦门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团体”和60名“厦门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会上,还举行厦门5435志愿者公益积分管理系统(www.xm5435.com)改版升级开通仪式。
  【启动“保护母亲河——中日青年翔安绿化工程”】 12月14日上午,作为“保护母亲河行动——中日青年生态绿化示范林”工程在福建省的第一个环保合作项目,中日青年厦门市翔安区生态绿化示范林第一期工程在大帽山正式启动,来自日本友爱青年协会的川手正一郎先生和全国青联、省青联、市青联的有关领导共同为工程启动仪式揭碑。该项目为3年计划,2007年的一期工程由日方出资980万日元援建,二期工程日方拟出资1500万日元。
  【厦门社区学习中心成立】 6月23日,吉家家世界“厦门社区学习中心”揭牌。由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法国沛丰协会发起的“社区学习中心”项目正式落户吉家青年中心。该项目由省青年志愿服务指导中心负责整体运作规划和指导、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项目协调、共青团湖里区委负责组织实施,主要面向广大进城务工青年、困难群体及社区居民,免费提供基本电脑操作知识、互联网知识培训,同时也为社区及周边的公众提供学习基本信息技术的机会和条件。中心每天开放8个小时以上,每期为时一个月,培训人数30名,计划两年完成5000人以上的培训任务,且每年培训时间不低于2304小时。
  【希望工程15周年庆典】 5月20日,由共青团厦门市委员会、市希望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纪念希望工程实施15周年颁奖仪式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文化馆举行。市领导黄笑影、何清秋、郭振家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颁奖仪式,海内外近百位爱心人士和热心关注支持“希望工程”的市民代表及近千名中小学生参加。会上表彰了一批对“希望工程”做出贡献的爱心企业和个人。《厦门日报》摄影部等20个单位荣获“希望工程贡献奖”,方火土等20位爱心人士荣获“希望工程爱心奖”,厦门市公安边防支队等33个单位荣获“希望工程建设奖”,市青少年宫被授予“希望快线”牌匾。
  15年来,“希望工程”得到全市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慷慨资助,累计筹集捐款2447万余元,资助10个省、市、自治区的15949名贫困儿童,在6个省、市、自治区捐建、改建52所希望小学、4所希望网校和一批爱心图书室、爱心电教室,资助厦门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4080人次。
  【开展2007阳光暑期——青少年自护教育活动】 7月10日,由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少工委主办的2007阳光暑期——青少年自护教育活动正式启动。活动以“远离危险,防范侵害”为主题,重点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其监护人集中开展自我保护知识讲座和技能训练。同日,活动之一的“阳光暑期——青少年自护教育大课堂”在莲岳学校举行,思明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民警为近20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做了生动的自护教育讲座。活动还编印发放《青少年自护教育小手册》、举办希望快线——流动青少年宫“生命教育”夏令营,免费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社区贫困家庭子女开展自护教育。
  【BRT项目建设青年突击队命名】 10月12日上午,团市委在参与快速公交系统(BRT)项目建设的施工单位中建立并命名8支青年突击队,分别是中铁十七局BRT一期QA标项目青年突击队、中交三航局BRT一期QB标项目青年突击队、中铁大桥局BRT一期QD标项目青年突击队、中铁十六局BRT一期QE标项目青年突击队、中交三航局BRT一期QF标项目青年突击队、中交三航局BRT一期QG标项目青年突击队、中交二航局BRT一期QH标项目青年突击队和厦工集团BRT一期QI标项目青年突击队。
  【开通“希望快线”流动青少年宫】 5月29日上午,厦门市青少年宫希望快线——流动青少年宫大篷车开进集美新村小学并举行“圆梦行动”启动仪式。大篷车有文化娱乐、才艺培训、课外教育等项目,让农村孩子(包括留守儿童)也能体会到城市同龄孩子的快乐。“希望快线”启动以来,开展的主要活动有:走进外来员工子弟和特困生,举办“生命教育”夏令营;开展“城乡孩子,换位体验”系列活动;走进海沧外资企业,为外来务工青年充电;走进军营,开展“总结军旅生涯,规划美好人生”讲座;走进翔安区新店镇后村,庆祝“十七大”胜利闭幕;走进杏林杏滨街道,为外来员工子女举办“珍爱生命”未成年人安全防范夏令营等。
  【厦门市志愿者联合会成立】 12月4日,由青年志愿者、中华巾帼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职工、老协会工作者)志愿者、科普志愿者、义务献血志愿者、工会志愿者等主要志愿者队伍组成的厦门市志愿者联合会正式成立,代表全市22万名各类志愿者。市领导陈炳发、洪碧玲出席在厦门宾馆举行的成立大会。会议选举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林明鑫为市志愿者联合会会长,刘绍清、许毅青为常务副会长,吴亚汝、林芝建、高居东、黄高棠、傅火树、熊世勇为副会长,黄鹤麟为副会长兼秘书长。成立仪式上,陈炳发为市志愿者联合会授牌。市志愿者联合会下设办公室,由团市委负责日常工作。
  (杨静)
  市妇联
  【概况】2007年厦门市妇女联合会和全市各级妇女组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妇女儿童工作创新发展。
  1.深化“巾帼建功”活动。全市新增11个全国“巾帼文明岗”。在第三届全国亿万妇女健身大赛上,由全国“巾帼文明岗”厦航乘务分部代表福建省参赛的文明礼仪操队,荣获最佳表演奖。至年末,全市巾帼文明岗全国级30家,省级124家,市级739家,共893家。
  2.“岗村”结对,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市妇联分4批组织144个市级以上“巾帼文明岗”与村妇代会结对,把“城乡姐妹手牵手,致富路上一起走”岗村结对作为“巾帼建功”活动在新形势下的拓展和延伸。各级巾帼文明岗结合本岗位的业务专长和岗位职责,充分利用单位的人力、物力、智力等资源优势,为农村妇女送信息、送科技、送法律、送医疗、送温暖,扎实有效地开展结对活动。据统计,结对以来,“巾帼文明岗”为结对村妇代会送电视机10多部,电脑50多部;帮助困难儿童500多名,结对春蕾女童100多对;举办各类夏令营20多期,组织农村千名妇女、儿童进城开展“爱厦门、爱家乡”活动。
  3.组织动员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联合11个部委办局签署《共同推进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合作协议》,凝聚力量,为农村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搭建新平台、注入新活力,各部门全年的培训规划中农村妇女均达到40%以上比例,培育8个省市级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村、6个省市级巾帼科技致富示范基地。全年完成各类农村妇女培训57278人。其中,实用技术培训16364人,女富余劳动力培训12074人,转移16084人,“绿色证书”培训675人,职业技能培训3657人;为161名困难妇女提供一次性创业补助资金26.4万元,为295名女能手提供小额贷款1664万元,其中小额贴息贷款1360万元。
  4.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三八节维权周期间,市、区妇联同时开展以“维权送法进社区,姐妹学法强素质”为主题的法律宣传活动,共有25名专业律师进社区为妇女服务,为231名妇女提供法律、心理咨询,近万名群众参与活动,发放《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宣传资料5万余份。举办妇女信访、调解员培训班,提高新形势下维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把心理咨询引入信访。为妇女提供诉讼代理、法律援助和参与陪审。全年市、区妇联共接待来电来信来访及网上投诉2299件,信访办结率达99.08%。
  5.为妇女儿童办实事。举办“感动厦门2007粉红行动”慈善爱心晚会,现场募集善款27.5万元,全部捐给市红十字会“粉红行动基金”,继续帮助贫困的乳腺癌患者;完成万名城市贫困妇女、农村妇女和外来务工妇女免费乳腺疾病检查;协调欧菲整形美容机构提供价值20万元的医疗服务用于兔唇儿童矫正,已有9名儿童接受检查治疗;全年共开展12次“娘家人三进三送”活动,为农村、社区和企业的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卫生保健、教育、法律、科技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和服务,惠及8000多名妇女儿童;各级妇联慰问贫困家庭、单亲家庭和贫困妇女儿童1558人次,慰问金额达77.43万元。
  6.创建“平安家庭”。围绕建设“平安厦门”,市、区妇联与综治部门联手,投入161.14万元因地制宜地开展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至年末,全市有“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区3个、示范街(镇)25个、示范社区(村)246个,“平安家庭”37.4万户,覆盖率分别达到50%、67.6%、55.4%、76.6%。针对厦门市流动人口多的实际情况,指导社区妇联在全市开展“流动妇女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在创建程序上给予规范,经费上给予支持,并纳入各社区“平安家庭”创建整体规划,全市有“流动妇女平安家庭”示范社区省级2个、市级4个。
  7.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制定《厦门市“十一五”家庭教育计划》,全年市、区妇联邀请知名家庭教育专家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咨询119场,25752人次受到教育;投入8万元用于扶持社区购置教学设备;表彰15个实施公民道德计划先进集体和100名“五小”公民,推出一批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好家长;征集家庭教育论文38篇,其中6篇在省获奖,市妇联被全国妇联评为实施家庭教育十五规划先进集体。
  9.实施“春蕾计划”。表彰百名品学兼优春蕾女童,举办“春蕾爱心连接”活动,召开“春蕾女生话人生”座谈会。全年社会捐资助学46.57万元,受资助的春蕾女童、贫困儿童1800余人次。
  10.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和贫困儿童。建立由市妇联、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等15个部门组成的厦门市农村留守流动儿童专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和卫生保健享受与本市适龄儿童同等政策等多项措施;将农村留守和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市“十一五”家庭教育规划,开展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摸底,据统计,全市共有留守儿童844名,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结对信息资料;发动1800多名女干部、女党员和巾帼志愿者争当“爱心妈妈”,组织“爱心妈妈”为贫困儿童织毛衣400件;举办“圆圆中秋月,浓浓慈母情”——百名爱心妈妈携手农村留守儿童过中秋活动;举办“同一蓝天下——六一欢乐广场”活动,邀请200名外来女员工到活动现场,开展以“妈妈的祝福”为主题的活动,现场提供电话亲情卡和5000枚印有“妈妈的祝福”图案的明信片;在留守和流动儿童中开展“关爱生命,远离危险”主题教育,编印并下发《预防未成年人意外伤害漫画集》。
  11.推动“两纲”的贯彻实施。完成2006年度厦门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监测统计报告,督促各系统、各部门完成2006年度厦门市妇女儿童发展状况监测数据及目标实施进展情况及基础性分析统计报告;举办“妇女儿童·新闻媒体·共创和谐”——妇女儿童工作通报会;在“两纲”颁布实施五周年期间,市主流媒体刊登郭振家副市长的署名文章,扩大宣传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举办“健康宝宝、幸福家庭——预防出生缺陷”系列宣传活动暨大型宣传义诊,协调厦门电视台播放“推行科学婚检,加强出生缺陷干预能力建设”公益广告;召开“婚检”工作现场推进会,推动“婚姻登记、婚前保健”一站式服务工作全面开展。
  【外来女员工新春欢乐行】 2月4日,由市妇联主办的“‘梦飞鹭岛’——厦门市外来女员工新春欢乐行”活动在巾帼园举行。“十佳外来女员工”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历届“十佳”代表、夏新电子、厦门航空港等企业的外来女员工代表300多人欢聚一堂,观看外来女员工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
  【巾帼文明岗送书下乡活动】 1月27日,市妇联、“巾帼文明岗”捐书爱心直通车开进新农村。此前,市妇联开展“百岗万册”巾帼文明岗爱心捐书活动,500多家各级巾帼文明岗积极参与,踊跃捐书,共收到农业养殖技术、法律、家庭教育、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实用书籍1.5万多册,并为已结对的村妇代会捐赠“姐妹爱心书架”156个。
  【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97周年暨表彰大会】 3月8日在市人民会堂隆重举行。市党、政、军领导应邀出席会议,受表彰对象及各界妇女代表1000余人参加。市妇联主席翁金珠致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黄笑影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讲话。大会表彰了全市30个“三八”红旗集体、60名“三八”红旗手、20个先进基层妇女组织、40名优秀妇女工作者、10名“双学双比”女能手、10个科技致富示范村(基地)、100个“平安家庭”标兵户和10名重视妇女工作特别贡献奖获得者。
  【开展妇女儿童维权沙龙活动】 3月23日,厦门市妇女儿童维权沙龙正式启动。市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劳动和社会保障、妇联系统的60多名法律志愿者、法律爱好者参加。仪式上讨论通过《厦门市妇女儿童维权沙龙活动规则》,市司法局律师管理处处长贺菊英代表维权沙龙组委会发言,维权沙龙会员就首个议题——“如何维护农村妇女土地及相关权益”进行讨论。
  【首届幼儿家庭趣味运动会】 6月1日在市体育中心篮排球馆进行。来自全市6个区和市直机关共7个代表队的210个家庭参加了贴鼻子、活板桥、三人四足、推小车、我们一家来套圈、袋鼠跳等项目比赛。副市长郭振家参加开幕式,市妇联主席翁金珠致开幕辞。
  【“现代女性大讲堂”开讲】 6月25日,由市妇联主办的“现代女性大讲堂”——“鹭江讲坛”妇联举办点启动仪式暨首场讲座在巾帼园举行,省妇联主席刘群英和市社科联副主席陈怀群分别为举办点授牌。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厦大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廖泉文教授作首场演讲,全市副局级以上女领导、妇女人才研究会成员、妇联执委、女企业家、妇女干部等150多人出席。
  【第三届金厦亲子夏令营在金门举办】 8月12日,为期三天的第三届厦金亲子夏令营活动在金门举办,两地约100名小朋友及其家长参加,其中厦门44名。金门县县长李炷烽亲临开幕式为各小队授旗并致辞,金门县政府社会局许乃权局长、颜思威专员、许美凤课长也分别参加了开幕式和闭幕式。
  【全省“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推进会】 9月7日在厦门召开。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王乃坤、省纪委副书记彭锦清、省妇联主席刘群英、副主席陈允萍出席会议。来自九设区市妇联分管领导、部分厅局妇委会负责人以及厦门市纪委、市地税局、各区妇联负责人150多人参加。省妇联主席刘群英主持会议。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王乃坤在会上充分肯定福建省家庭助廉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效。会后,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厦门市地税局廉政文化建设成果展。
  【第二届市“十大杰出母亲”产生】 9月20日,由市妇联、市委文明办、厦门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厦门市第二届“十大杰出母亲”评选活动揭晓。由社会各界共推荐出41位候选人,20多万群众参与投票评选。卞秀珍、程松竹、王间花、尤秀莲、洪妮、陈世卿、邵石花、周珊薇、洪嘉敏、陈爱钦荣获“十大杰出母亲”称号。
  【市妇女代表团首次访台】 12月16~25日,应台中市妇女会邀请,以厦门市妇联主席翁金珠为团长,副主席陈宝贵、市残联理事长杨希聪为副团长的厦门市妇女代表团一行12人,赴台湾参观访问。期间拜会了台湾妇女会总会和花莲县、台东县、高雄市、高雄县妇女会,就两岸妇女教育、就业、妇女工作等进行广泛交流,并进行联谊活动。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主任会议和全国“两纲”实施示范工作交流会】 12月25~28日在厦召开。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妇儿工委主任、妇联主席、全国实施“两纲”工作示范县(市、区)负责人共260余人出席。与会代表参观了市第一实验幼儿园、思明区妇幼保健院和前埔南社区。国务院妇儿工委副主任、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晴宜出席会议并参观全国级“巾帼文明岗”——厦门航空有限公司乘务分部,检查全国级“巾帼文明岗”——厦门边检总站东渡站旅检九队工作等。
  【第七届“十佳外来女员工”揭晓】 由市妇联、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等11家单位联合开展的厦门市第七届“十佳外来女员工”评选,历经四个多月终于揭晓,房卉娟、江红、刘月红、刘静凌、杨云娇、庄宝华、林宝梅、罗显春、苏旭华、张秀华当选,按规定,奖励本人、配偶及子女厦门市正式户口。此外,郑秀敏、吴玉凤、王珍义、陈兰英、陈珊惠、邓继红、林彩霞、朱明慧、曹海燕、钟玉文被评为厦门市第七届“优秀外来女员工”。(汪根友)
  市老龄委
  【概况】 2007年末,厦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9.1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1.8%。老年人中男性8.9万人,女性10.2万人,80岁以上老年人2.68万人。
  年内,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坚持创新思路,扎实为老年人办实事好事。一是开展“情暖空巢”活动,重点关注有迫切帮扶需求的高龄、独居、病残、低保老人,为老年人提供安全、生活、医疗、慰藉服务。二是思明区推行“安康计划”,确定户籍在辖区内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社会化养老服务对象;低保老人、“三无”(无子女、无法定义务赡养人、无生活来源)老人和重点优抚老人为政府出资服务对象。三是春节、重阳节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市老龄办、市老年基金会共慰问582名困难老人、2597位90岁以上的老人和69位百岁老人,发放慰问金80多万元。各区慰问高龄老人、困难老人等累计金额达120多万元。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活动场所。市老年活动中心投资120多万元建成台球棋牌馆,建筑面积达1376平方米,并对羽毛球馆进行综合改造;思明区拨出专项经费52.5万元,用于拓宽和改造区老年活动中心乒乓球馆;集美区投资1200万元,扩建区老年活动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0556平方米;同安区对区老年活动中心进行了部分改造、装修;湖里区老年活动中心也对场所硬件设施、场地安全进行较大范围的整治、维修和完善。五是重视老年信访工作,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市老龄办、市司法局在全市重新设定街、镇老年人法律援助站38个,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为困难老人提供法律援助,全年接待各类来信来访近200多件次。市、区两级法律援助中心共免费受理涉老案件104件。此外,市老龄办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敬老优待证》7246件,累计办证11.7万件。市离退联为退休职工办理公园风景点门票优惠证5089件。
  【“温馨夕阳”服务热线开通】 5月13日,厦门市“温馨夕阳”服务热线正式开通。副市长、市老龄委主任潘世建出席开通仪式并打进“2012999”第一个热线特服电话。“温馨夕阳”服务热线是由市老龄委办公室、厦门电信分公司、市老年活动中心、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厦门晚报社和厦门市“温馨夕阳”老年谈心专线合作开通的一条为老年人服务公益热线,开设健康咨询、法律服务、心理慰藉、生活服务四个栏目。热线通过招募,整合全市医疗、法律、心理咨询等专家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无偿服务。
  【市老年活动中心台球棋牌馆开馆】 5月13日上午举行开馆仪式,副市长、市老龄委主任潘世建和市政协原主席、市老体协主席、市老年基金会会长林源等共同为新馆揭牌。台球棋牌馆设在市老年活动中心C楼,市财政划拨专项经费120万元。改造后的台球棋牌馆建筑面积达1376平方米,其中台球馆672平方米,棋牌馆704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多名老人参加活动。
  【开展社区“情暖空巢”关怀】 年内,市老龄办、文明办、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团市委、老年基金会、红十字会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市社区开展“情暖空巢”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市各社区全面开展以“情暖空巢、和谐社区”为主题,以人文关怀为重点的“情暖空巢”活动,采取福利服务、志愿服务、互助服务、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服务空巢老人,重点关注其中有迫切帮扶需求的高龄、独居、病残、低保老人。服务内容为安全服务、生活服务、医疗服务、慰藉服务四种。
  【全国老年基金会工作座谈会在厦召开】 9月20~23日,第二次全国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工作会议暨2007年全国老年基金会工作座谈会在厦门召开。此次会议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受民政部委托召开的。会议总结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工作开展两年多来取得的成效以及全国老年基金会的工作经验。来自全国各省、市的民政、老龄等部门领导以及全国“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和各地老年基金会负责人150多人参会。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市老年基金会共同承办此次会议。
  【市老年艺术团赴金门参加老年文化艺术联欢】 9月21~23日,市老年艺术团赴金门参加2007台金厦两岸三地老年文化艺术联欢活动。活动由金门县元极舞及功法研究会、金门体育会元极舞运动委员会和厦门市老年艺术团共同举办,分别在金门县文化局演艺厅和金门县烈屿乡复合式运动场进行。台湾、金门的元极舞组织与厦门市老年艺术团同台献艺,受到金门县父老乡亲的一致好评。
  【为空巢老人设置“电话平安铃”】 自2007年重阳节起,市老龄办与厦门晚报社一道在全市开展“情暖空巢——电话平安铃”公益活动。此活动在思明区四里社区、演武社区、屿后西社区,湖里区金尚社区、金山社区,集美区纺织社区启动,服务对象为空巢老人。具体做法为以社区为单位,逐批为空巢老人设置爱心“电话平安铃”,即在老人家庭电话上设置快捷键,使老人在紧急情况下按“**11”就可直接呼叫结对的志愿者,及时得到帮助。至年底,已有820多户老人安装了“电话平安铃”。
  【厦门老龄网开通】 由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市老年基金会主办,市老年活动中心协办的厦门老龄网(www.xml1.gov.cn)于2007年老年节正式开通。厦门老龄网为厦门市老龄工作的门户网站,现设新闻发布系统、资料信息系统、邮件系统、视频点播功能等模块,包括银龄新闻、涉老部门、办事指南、乐龄影音、资料中心等栏目。
  【全国城市老龄工作联席会在厦召开】 11月27~28日在厦门举行,来自全国39个城市和金门县的15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交流、研讨构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新时期农村老龄工作和加强社会敬老优待等。副市长、市老龄委主任潘世建致欢迎辞,全国老龄办、福建省老龄办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共有33个城市提交了35篇书面交流材料。上海等8个城市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市老龄办在会上播放了《晚霞辉映夕阳红——厦门市老龄工作巡礼》专题片。
  【全市老龄系统运动会】 12月6~8日在同安区体育馆举行。市、区老龄委、老龄办、老年活动中心及街(镇)、社区的老龄工作者组成的8支代表队120多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本届运动会共设6个项目,团体项目包括气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个人项目包括跳绳、扑克、定点投篮。经过激烈角逐,同安区代表队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市老龄办与集美区代表队分获团体总分第二、三名。
  (林刚)
  市关工委
  【概况】 2007年,厦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被团中央、中关工委、教育部等联合授予“全国进城务工青年先进集体”称号。1月,市委、市政府召开表彰大会,表彰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10个先进单位和20名先进个人。市委领导高度重视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闽委办[2006]20号)的贯彻落实,常委会和书记办公会专题研究市关工委领导班子建设、全市中小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等,并先后下发4份文件,调整充实市关工委领导班子,加强对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领导。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洪碧玲和市关工委主任李秀记等多次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调研和指导,基层广大老同志也主动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言献策。市关工委成立宣传报道组,年内在《中国火炬》、《中国老年报》、省关工委简报等报刊登载各类文章330多篇,宣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人新事。
  1.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与市文化局、教育局、文明办、团市委等单位联合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寻找身边的好榜样”主题读书征文和演讲朗诵比赛,共收集征文稿1.2万多篇,其中100多篇获奖。市关工委报告团为基层作题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的专题报告,并下发1000份辅导材料,还举办多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读书班。结合建军80周年在全市开展“唱响共产党好人民军队好”主旋律教育,编印《伟大的人民军队,光辉的战斗历程》、《革命历史歌曲选编》各1000份下发基层,倡导青少年传唱革命歌曲。与湖里区委联合举办“八一”座谈会。与思明区关工委在鼓浪屿英雄园举办英烈事迹报告会,和青少年一起回顾当年登岛解放厦门的战斗经过和英雄故事。据统计,全年全市各级关工委共开展宣讲活动1540余场,受教育人数34.7万多人次;寒暑假期间举办各类主题冬夏令营3700多期,参加者6万多人次。
  2.实施“关爱工程”,为青少年办实事。与市文明办、团市委等单位联合启动厦门关爱工程,全市“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红十字会志愿者以及青少年志愿者数万人加入关爱行列。市金桥科教扶贫促进会、轮渡公司、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科宏眼科医院、登特口腔连锁机构等单位设立了“关爱工程”专项基金。全市各级关工委和市教育基金会、慈善总会、红十字会、希望办、市妇联等单位先后筹集关爱资金600多万元,受资助学生达7000多人。初步形成企业冠名建立专项基金,单位定向助学,“捐款人就是用款人”的关爱助学制度。市关工委提出的关于在竹坝建设厦门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作为为青少年办实事之一。年内,第一期600人宿舍楼和食堂、风雨操场及配套设施将开工建设。针对未成年人意外事件频发问题,市关工委与市妇联联合编印6000册《关爱生命,远离危险——预防未成年人意外伤害漫画集》赠送外来子女比较集中的学校和社区。老妈妈帮教组和老战士关爱工作团走进公安收容教育所、戒毒所及工读学校,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协助举办法制夏令营、劳动技能培训班。全市各级关工委分别与学校、社区、家庭和企事业单位签订共建协议413份,参与共建单位达800多个。
  3.基层创“五好”活动取得成效。全市各区、市直、教育、民政系统关工委开展第一、二轮基层创“五好”(领导班子建设好、骨干队伍作用好、活动经常效果好、制度健全执行好、积极探索创新好)评估工作,其中思明、湖里、同安、集美区和市直机关、教育系统关工委向评估达标的370多个单位授予“五好”基层关工委牌匾,约占总数的50%。
  4.社区青少年教育呈现活力。在全市各社区成立“五老”志愿者文明建设督导队基础上,市关工委联合市文明办、团市委下文,在全市社区成立文明建设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市、区、街、社区“五老”志愿队四级网络已形成,市直、市教育系统“五老”志愿队也普遍建立。据统计,全市“五老”志愿队共377支,达1.2万多人;已有201个社区成立文明建设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占社区总数67%,总计4800多人。市关工委和市文明办、团市委联合召开首次全市老少共建和谐社区活动先进组织表彰会,金鸡亭等43个社区获表彰。
  【表彰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1月17日,厦门市委、市政府在人民会堂召开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思明区、同安区、集美区、湖里区江头街道、海沧区海沧街道、翔安区马巷镇、市教育系统、市国税局、市莲坂干休所关工委和市老年大学关工委老妈妈帮教组等10个单位和杨玲(女)、郑佩玉(女)、居金魁、纪维成、叶福伟、邵国金、吴再福、黄誓煌、林和盛、白玉盛、陈秀敏(女)、郭鹏传、戴培张、房中秀(女)、林正惠、陈如能、丁以秩、曾立谦、杨秀治(女)、孙葆良等20人分别被授予厦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召开全市社区先进组织表彰会】 12月25日,市文明办、市关工委、团市委三部门联合召开首次全市老少共建和谐社区活动先进组织表彰会,表彰自2006年以来在全市社区中创建“‘五老’志愿者文明建设督导队”和“文明建设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工作中,活动开展好,工作成绩突出的43个先进社区。其中,思明区16个:金鸡亭社区、屿后西社区、下澳社区、上李社区、禾祥西社区、前埔北社区、莲丰社区、盈翠社区、金榜山社区、坑内社区、湖滨社区、内厝社区、镇海社区、育秀社区、文灶社区、莲秀社区;湖里区5个:金尚社区、金山社区、湖里社区、蔡塘社区、吕厝社区;集美区7个:纺织社区、盛光社区、日东社区、英村社区、宁宝社区、上头亭社区、天马社区;海沧区2个:海发社区、海达社区;同安区9个:同新社区、东山社区、埔后村、溪声社区、城西社区、西溪社区、陆丰社区、后炉社区、埭头社区;翔安区4个:友民社区、双沪社区、莲塘社区、茂林社区。
  (林明础 吕暖)
  市文联
  【概况】 2007年,厦门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在市第八次文代会精神鼓舞下,以艺术专长服务于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取得良好成绩。
  1.发挥对台对外文化交流优势。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把寄希望予台湾人民的方针落到实处”和“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的要求,发挥“区位”及“群团”两个优势,积极主动开展对台对外文化交流。年内,市文联参与举办2007年海峡两岸国际标准舞(厦门)公开赛、两岸书法与传统文化讲坛、海峡两岸(厦门)诗词笔会、海峡两岸读书论坛暨名家书法邀请展,邀请金门作家代表团来厦访问交流。市曲艺家协会、市民间文艺协会、市戏剧家协会参与举办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市戏剧家协会参与举办海峡两岸抗战戏剧研讨会,市影视协会与台湾媒体和民间团体交换影视节目。同时,积极配合全市工作大局,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打造厦门文化品牌。市文联先后组团赴美国巴尔的摩市、新西兰惠灵顿市、印尼泗水市交流访问或参加当地的文化艺术节;集美区文联组织诗歌作品参加在法国卡瓦莱尔市举办的国际诗歌比赛;市爱乐乐团在欧洲举行交响乐《土楼西行》巡回演出。此外,还邀请荷兰祖特梅尔市艺术家来厦门交流访问,举办艺术展。
  2.创作文艺精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市文联组织下属各协会、学会,发挥本专业的艺术专长,深入火热的建设第一线,进行不同艺术门类、不同形式的采风活动,创作出一批振奋人心、鼓舞人心、体现大开发大发展气势、催人奋进的优秀文艺作品,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讴歌厦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其中,市文联专业作家赖妙宽的小说《天堂没有路标》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艺图书类入选作品奖;歌仔戏《邵江海》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戏剧类优秀作品奖及第12届戏剧文华奖;民族文艺协会会员蔡水况获得“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荣誉称号;民间艺术家协会庄晏红演唱的闽南语歌曲《吃苦就是吃补》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年内,市文联还举办群众性文艺培训活动和多项文学活动,把文学艺术引进校园;开展“送欢乐、下基层,促和谐、树新风”文化下基层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书画摄影作品展等。
  【中国作家代表团厦门采风行】 为总结展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5年以及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成就和经验,1月5~11日,应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邀请,以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高洪波和中国作协副主席、山西省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张平为团长的中国作家代表团一行在厦门进行采风活动。采风团参观了五缘湾、翔安海底隧道五通工地、厦门软件园二期工程、翔安火炬高科技园、同安工业集中区、银鹭集团、厦门园博园工地等处,并与有关部门、镇村农民、文学界人士座谈。采风活动结束后,作家们撰写的文章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发表,一些文章又被本市报刊整版转载,在全国全市都产生一定影响,很好地宣传了厦门的建设与发展成就。《人民日报》专版文章和《厦门文学》刊登的文章还被市委、市政府选作资料赠送给在京的有关领导。
  【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 1月4日,市文联启动2007年“送欢乐,下基层”文化下乡活动,组团来到同安马塘村,与银鹭集团共同举办新春晚会,给2000多名马塘村村民和银鹭集团员工带去欢乐、吉祥的新春祝福。此外,市文联还组织文艺家开展送春联进社区、送文艺演出下乡等形式多样,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丰富群众节日期间的文化生活。
  【2007年海峡两岸国际标准舞(厦门)公开赛】 3月3日在厦门大学明培体育馆举行。此项公开赛由福建省文联、厦门市文联、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厦门日报社联合主办,福建省舞蹈家协会、厦门市国际标准舞协会承办,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协办。共有800多名选手报名参赛,其中台湾选手30名、香港选手20名、澳门选手10名。
  【“为厦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喝彩”活动】 4月7日在市人民会堂正式启动。此项活动由市委农办、市农信社主办,厦门日报社、厦门广电集团、市作协协办。20名作家采风团奔赴同安等地新农村进行采风、征文、摄影等系列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为厦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喝彩,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鼓与呼。作家、记者采写的作品在《厦门日报》、《厦门晚报》上刊发,影响面大,成效明显。
  【金门作家代表团访厦】 4月20~22日,金门写作协会一行莅厦参观访问,与厦门市作协进行文学交流活动,并商讨两会缔结“姐妹会”事宜。根据初步协议,两地作协缔结“姐妹会”后,将不定期组团互访、举行专题研讨,进行写作交流、理论研讨和举办名家讲座等。此外,双方还将在适当时机推出《金门作家看厦门》和《厦门作家看金门》文集。
  【厦门长篇小说新作研讨会】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5周年,由市作协和市文艺创作中心承办的厦门长篇小说新作研讨会于5月20日在市文联举行。2006年度,厦门作家创作出版长篇小说8部,数量和规模前所未有。这8部长篇小说是:赖妙宽的《天堂没有路标》、吴尔芬的《九号房》、刘凉军的《锁侠》、高和的《妻祸》、《局长》、《后院》,张宇的《妖娆无边》,王建港的《炎黄大帝》。研讨会上,杨少衡、张冬青、朱水涌、俞兆平、萧春雷、夏敏等评论家、作家对上述8部长篇小说从创作手法、作品内容等方面进行剖析和研讨,肯定作品的创作长处,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
  【赖妙宽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 年内,由市文联作家赖妙宽创作的长篇小说《天堂没有路标》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艺图书类入选作品奖。该书是2007年入选“五个一”工程奖福建省唯一的一部文艺图书类作品(详见本书新闻出版栏目“出版发行”相关条目)。
  【组团参加泗水国际文化交流节】 应印尼泗水市市政府的邀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庄晏红率团参加该市于7月21~23日举行的国际文化交流节。厦门艺术家的闽南传统艺术布袋木偶戏人偶表演和闽南语歌曲演唱,受到当地观众的好评。泗水市市长庞班希望厦门艺术家今后每年都能来参加该市的国际文化交流节。
  【市文联艺术家代表团访问惠灵顿】 2007年是厦门与新西兰惠灵顿市结为友好城市20周年,应惠灵顿市政府和惠灵顿厦门友好协会邀请,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萍率厦门市艺术家代表团一行6人于8月9日赴新西兰惠灵顿市访问交流,与当地艺术家联合创作、举办展览,促进两地文艺交流,加深友谊。
  【应邀参加美国巴尔的摩市艺术节】 应美国巴尔的摩市政府的邀请,以市文联副主席陈元麟为团长的厦门市艺术家代表团于7月18~30日赴巴尔的摩市参加该市举办的艺术节。邀请中国艺术家参加艺术节,这在巴市还是首次。中国艺术家以中国书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当地的广大观众,成为本次艺术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两市艺术家还进行艺术交流,表达了加强了解的共同愿望。
  【书画大家晏济元来厦办展】 9月11日,由重庆市文联、厦门市文联、福建省美协、四川省美协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中国当代最老书画家个展——108岁的晏济元先生书画展在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举办,为期5天。共展出108件其晚年创作的画作,包括《晏济元书画精品展》、《晏济元百年艺术人生图书展》以及《晏济元书画作品真伪对比图片展》。晏济元先生与郭沫若、张大千、于右任等大师交情甚笃,曾多次与张大千联袂举办绘画展览。
  【厦门三位作家当选省作协副主席】 福建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于9月21~23日在福州召开,厦门作家(按姓氏笔画为序)陈元麟、林丹娅、舒婷当选为省作协副主席;吴凤章、陈慧瑛、须一瓜(徐苹)当选为主席团委员;王永盛、王伟伟、朱水涌、吴尔芬、林兴宅、阎欣宁、黄鸣奋、谢春池、曾纪鑫、赖妙宽被选为全委会委员。
  【2007厦门·中荷当代艺术交流展】 9月24日,2007厦门·中荷当代艺术交流展在集美大学新落成的美术馆开幕。市委常委、副市长詹沧洲、荷兰祖特梅尔市市长Mr.Jan Waaijer、荷兰驻广州总领事罗德邻Robertde Leeuw、市文联副主席徐里等出席开幕式并剪彩。代表团还先后拜访集美大学、厦门大学。
  【厦门两位音乐家当选省音协副主席】 市文联副主席、音协主席吴培文,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苏力在于10月9~11日举行的福建省音乐家协会第六届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两部文学新作向园博园开幕式献礼】 在厦门园博园现场建设指挥部和厦门市文联的共同策划下,市诗词协会和市楹联协会多次组织会员深入园博园建设工地采风,楹联协会还承办征文活动。经遴选,部分优秀作品以《厦门园博园诗词楹联选》为题汇集成册。同时,厦门市作家深入生活,创作反映园博园建设者风采的长篇报告文学《中洲造园记——献给厦门园博园的建设者》(由何况、沈世豪、黄静芬、宋智明和泓莹等撰稿)。两部书均由鹭江出版社出版,于9月23日第六届园博会开幕式上正式发行。
  【2007鼓浪屿诗歌节】 于10月19~21日举办,由鼓浪屿一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文联、厦门日报社、厦门广电集团主办,市作协、《厦门文学》协办,主题为“诗与女性”。本届诗歌节由市文联主席、一级作家舒婷担任名誉主席,邀请台湾著名女诗人张晓风、欧茵西、尹玲等多位名家莅临,其中女诗人晓音及其丈夫向卫国等六位诗人伉俪是本届诗歌节的亮点。出席诗歌节的海内外诗人有70多位。诗歌节期间,举办了诗歌理论研讨和诗歌专场朗诵等。
  【黄永碤当选省剧协副主席】 在10月12~14日召开的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厦门市戏剧家协会主席黄永碤当选为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市文联副主席叶之桦当选为常务理事;侯南疆、曾学文、吴晶晶、黄天福、陆以诺、冯珍珍、梁薇、朱伟捷、陈炳聪、苏燕蓉、曾宝珠等当选为理事。
  【2007书香鹭岛活动月】 由市作家协会与中共海沧区委宣传部、书香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于11月联合在海沧举办。活动月以“倡导全民阅读,共建和谐海沧”为主题,内容包括读书征文比赛,青少年现场绘画比赛,美术、摄影、油画、集邮联展,书香进校园、书香进社区、作家签名售书、书香阳光书市展等。活动月把读书活动融入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融入创建学习型城区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之中,致力于提高读者的阅读水平。11月3日,本市作家陈元麟、高和、萧春雷、王永盛、吴尔芬在海沧阳光书店签名售书,拉开了活动月的序幕。
  【“澎湃海西、激情海投”专场文艺晚会】 11月13日,由厦门市文联、厦门广电集团、中共海沧区委宣传部主办,海沧投资总公司联办,厦门星海合唱团、海沧文化宫承办的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系列演出“澎湃海西、激情海投”专场文艺晚会在海沧区文化中心举行。晚会有大合唱、二重唱、独唱、歌舞、小品等内容,节目中间穿插党的“十七大”知识问答。其中,老、中、青三代党员代表上台面对党旗庄严宣誓的节目,不仅让党员们重温了入党时对党忠诚的宣言,更是把全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第十一届“红土地·蓝海洋”笔会】 由厦门市文联、龙岩市文联主办,厦门文学杂志社、闽西文学院、厦门市作协、龙岩市作协承办,于11月22~25日在厦门举行。本次笔会以“激情海西·魅力厦门”为主题,来自两地的30位作家、记者、编辑听取厦门市发改委副主任潘力方关于厦门跨越式发展概况的报告,并实地参观厦门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工程、同安“金包银”项目、同安工业集中区、翔安高科技园区、翔安隧道以及园博园、五缘湾等重大项目。厦门新一轮发展的气魄和力度给作家们留下深刻印象。
  【海峡两岸(厦门)诗词笔会】 于12月2~3日在厦门举行。笔会由市文联主办,市诗词学会承办。来自大陆和台湾的诗词名家近百人相聚在一起,共襄弘扬国粹之盛举,各自介绍诗词创作与研究的情况与经验,吟唱自己的得意之作,并参观游览鳌园、园博园、鼓浪屿、环岛路、南普陀等名胜古迹,写下一批歌咏厦门风光的诗词作品。
  【海峡两岸读书论坛暨名家书法邀请展】 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和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12月20日在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此次活动主题为“弘艺敦谊,情暖两岸”,分为读书论坛、书法展览、名家笔会、艺术采风、活动结集等五部分。参展部分有沈鹏、张海、赵长青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作品150余件,和台湾数十位书法家的作品及宋楚瑜、郁慕明、王金平等名人的题词。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书记赵长青,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洪碧玲等参加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活动期间,两岸书法家还登台演讲,交流读书心得,并现场挥毫,切磋书法艺术。(王永盛)
  市红十字会
  【概况】 2007年,厦门市红十字会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创新工作机制,救助端口前移,拓展救助领域,多办好事善事”的理念,进一步做好救灾、救助、救护和对台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政府在人道救助领域的助手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各方面工作。
  1.红十字组织进一步发展。年内,市委、市政府为市红十字会增配了两名领导;6月,市委组织部批准设立市红十字会党组。新成立湖里安兜医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翔鹭腾龙集团红十字会,其中,翔鹭集团红十字会是全市外资企业第一个红十字会组织,该组织成立当日即捐献20余万元建立红十字扶贫帮困救助基金,专门救助当地特困农民。至年末,全市共有红十字基层组织349个,团体会员52个,成人会员13512名,青少年会员51664名。
  2.积极开展救灾救助工作。全年市、区红十字会募集善款1139.91万余元,其中市本级829.68万余元。在公共场所、中小学校增设红十字募捐箱95个,全市累计设置募捐箱510个。市、区红十字会全年救助支出873.45万余元,其中市本级595.37万余元。市红十字博爱超市收到社会捐赠物资折款420万余元,发放物资折款387.3万余元(含定向外地救灾)。市红十字基金拨款97.68万余元为博爱超市购置急需物资,受益8141户,并资助1000户贫困农民安装自来水。为贫困市民发放惠民门诊医疗卡1600张,每人每年补助500元。与厦门眼科中心一道开展复明活动,由眼科中心出资8万元为特困白内障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资助15277名特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款15.277万元。拨款12万余元,慰问26所学校的415名贫困师生。与厦门联发集团、《厦门商报》联合发起“联发暑期助学行动”等活动,共结对助学212人,用款52.4万元。10月中旬,由市红十字会组团前往思明区、湖里区对口帮扶的宁夏泾源县、海原县考察,由厦门信和达电子有限公司捐资50万元,为两县各修建1所希望小学,同时向泾源县人民医院捐赠一批价值12.5万元的眼科诊疗设备,市、区红十字会还为两县分别捐助价值22.5万余元和17万元的爱心物资。此外,市红十字会还联系东帝士广告有限公司出资10万元,在漳浦县捐建1所希望小学。为云南宁洱地震灾区转赠善款10万元、运动服800套。
  3.拓展对台服务领域。一是首次举办海峡两岸海上救生演练,邀请中国救生协会、澳大利亚、台湾、香港、金门的水上救生专家及福建省设区市代表共130余人参加,进一步深化了两岸三地红十字组织的合作。二是首次实现厦门市红十字会与台湾红十字组织高端互访。8月下旬,台湾红十字组织副会长陈丰义一行到厦访问,10月下旬,市红十字会副会长李明珠一行赴台湾交流访问。双方就两岸在人道主义领域开展的组织运作、救护训练、宣传募捐、救灾救助及红十字青少年等方面工作进行探讨。三是首次与金门红十字组织联合纪念“5·8”世界红十字日,在福联大饭店举办现场急救技能演示交流活动。年内,市红十字会多次主动与市台办及口岸相关单位沟通,就如何让厦金航线生命救助绿色通道更便捷地发挥作用进行商讨。全年通过该通道护送患病台胞经由厦金航线直航返台29起35人,并实现首例由外地急救中心医务人员护送病人至金门的个案。生命救助绿色通道开通以来累计护送88起101人。市红十字会还与金门爱心慈善事业基金会、厦门日报社等单位合作,继续举办寻亲活动,资助5位在厦的金门籍老人返乡寻亲。设立专门的宣传部门,负责市红十字会红十字基金会的宣传工作。
  4.加强和改进红十字宣传工作。以生动形象的漫画形式绘制了《身边的红十字》连环画2册共2万本发放至学校、社区和有关单位,受到普遍欢迎;《厦门红十字》改版为双月刊杂志,丰富了宣传内涵,提升了阅读和保存价值;完善厦门红十字网站,全年发布消息205条、照片130余幅,扩大了宣传的辐射面。同时,市红十字会还注重借助媒体和社会力量展开各项宣传。全年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报道红十字新闻420余条。除了注重借助媒体促宣传外,还利用各项大型活动,借助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力量推动宣传,形成宣传工作整体推进的局面。
  【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管理】 按照红十字总会“分类招募、属地管理、统一标识”的要求,6月上旬,市红十字会召开工作会议,对全市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专题部署,成立红十字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并拟订《厦门市红十字志愿工作者工作委员会章程》。9月起,通过市红会网站和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700余人,按照边发展、边培训及先训后用的原则,进行集中培训,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管理。12月,分别在翔安区新店镇后村村、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博学工作站成立红十字志愿者救护队,并对其进行急救技能的培训。
  【创建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区、社区活动】 为巩固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市、区工作成果,进一步推行综合评估目标管理,2007年,市红十字会组织开展新一轮创建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区、社区活动。通过强化工作指导,抓骨干培训,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服务基本设施,动员红十字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参与扶贫济困和考核检查等措施,落实工作实效。年内,市、区红十字会拨款6万元为社区红十字药箱添购药品,对思明区10个街道95个社区进行年度考评,举办社区骨干培训班,指导社区开展突出红十字特色的便民利民活动,不断丰富红十字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
  【遗体、器官捐献实现零突破】 年内,市红十字会通过开展联谊、公益宣传及知识竞赛等活动,加大造血干细胞等志愿捐献意义的宣传力度。全市共有75人登记捐献遗体,53人登记捐献器官,2人捐献造血干细胞,10人捐献遗体,2人捐献眼角膜,实现捐献遗体、器官零的突破。有3人荣获“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市红十字会获省红十字会授予的“造血干细胞捐献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此外,还积极筹划建设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以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
  【拓展救护培训领域】 2007年,市红十字会共开展初级救护员培训46期,培训救护员2664名。同时,积极与智源管理培训机构合作,启动“心灵阳光工程”培训项目,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孙大强博士授课,为市劳教所、市儿童福利院、思明区中小学校等单位培训了80余名心理咨询骨干,使救护培训的内涵进一步延伸和拓展。
  【促进学校红十字会发展】 市红十字会对已成立的学校红十字会实施目标管理,积极开展红十字模范校创建活动,组织救护师资人员对7所争创“全国首批红十字模范校”的2000余名学生进行培训,为红十字模范校配备14台急救培训人体模型。通过规范化创建活动,年内又有8所学校分别荣获省、市红十字模范校称号,使红十字模范校总数达到14所。全年举办各类红十字夏令营19场,其中“爱心助学手拉手夏令营”被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评为“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优秀夏令营。
  【万人献爱心活动受表彰】 5月1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万人献爱心活动动员暨2006年总结表彰大会,表彰2006年万人献爱心活动的先进单位和热心组织奖个人,授予厦门航空有限公司等262个单位为2006年厦门市“万人献爱心”活动先进单位;授予厦门市台办等59个单位为2005~2006年“万人献爱心”活动组织奖;授予谢英浆等888人为2006年厦门市“万人献爱心”活动热心组织奖;授予厦门海关等65个单位为2006年厦门市红十字“爱心工程”先进单位;授予市直机关红十字会等10个单位为2006年厦门市“万人献爱心”活动优秀组织奖。10家捐款单位现场捐款96.4万余元。市红十字会等单位先后组织万人献爱心歌咏比赛、名家书画义卖、感动厦门2007粉红行动、民生携明星,鹭岛献爱心等捐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万人献爱心活动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王爱霞)
  市科协
  【概况】 2007年,厦门市科学技术协会在组织科技工作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1.促进科普工作社会化,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积极推进创建科普示范街道和社区工作。湖里区科协获第三批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称号;思明区莲前、嘉莲、梧村、厦港、开元、筼筜以及湖里区江头等7个街道被评为福建省科普先进街道。举办社区科普干部培训班与农村科普干部培训班,培训各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科普干部与农村科普员220人。针对群众新的科普需求,与厦门电视台联办电视专题节目“科普大篷车”,每周播出30分钟;与厦广经济台合办专题栏目“科海拾贝”,每天播出15分钟。加强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设。改扩建江村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在同安区祥平街道、湖里区康泰社区与思明区深田社区共计新建3个青少年科学工作室。
  2.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组织召开市科协2007年学术年会暨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分会,邀请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徐洵院士与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徐善衍副主任分别作《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战略》、《文化与科技创新》专题报告,300余名科技工作者代表出席年会主会场开幕式,提交论文200余篇,围绕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目标,就如何发展新型工业、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方面展开研讨交流。市属各学会全年开展特色学术交流活动270多场次,编辑论文集26本,其中承办或联办全国性论坛20多场次。全市学术交流的层次和水平逐年提高,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营造浓厚氛围。
  3.发挥民间科技交流主渠道作用,推动对台交流与国际交往。年内,组织全市中小学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骨干赴金门观摩第47届科学展览会,邀请金门学生参加厦门市第2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办厦门—金门青少年生物科考夏令营,召开海峡两岸建筑师座谈会,组织部分学会骨干赴台湾学习当地科技社团运营管理模式,接待香港工程师学会电子学部一行8人,组织部分区科协工作人员,赴美国、加拿大考察科技馆与科学促进会,扩大与国际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合作。
  4.依托农技协与农函大,服务“三农”。指导同安区西柯镇养猪协会申报全国科普惠农项目,获得中国科协与国家财政部补助经费20万元。年内,市农函大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面向农民、基层干部,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年培训农函大学员与农村科技人员共计2057人;编印赠送《科技知识》1.2万份、《农村实用技术》2500册;邀请农技专家深入农村,现场指导农民100余人次。此外,不断拓展职工继续教育工作,开设针对在职人员的技术等级培训班5个,全年培训工人257人。
  【市科协第六次代表大会】 12月11~12日在市科协大厦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赐贵等四套班子领导和市政协原主席蔡望怀,中科院院士田昭武、黄本立、郑兰荪等出席开幕式。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炳发作重要讲话。省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符卫国到会祝贺,市科协五届主席陈传鸿作工作报告。厦门理工学院院长黄红武当选市科协六届主席。
  【第23届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由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环保局与市关工委联合主办,市台联、源昌集团协办,于11月10~11日在市科协大厦举行。大赛主题为“节约、创新、发展”,全市138所中小学(幼儿园)以及金门学生共计9334人参赛,申报项目721项。其中,创新发明作品116项,研究论文204篇,科幻画作品360幅,优秀科技实践活动30项,优秀科技教师11项。本届大赛得到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的关心和支持,基金会副理事长卢嵩岳先生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基金会决定从23届至25届每届支持经费5万元,在市赛获奖项目中选择优秀项目加授基金会专项奖励。
  【厦金学生联合组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7月30日至8月5日,第2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云南昆明举行。金门学生应邀与厦门队联合参赛,首开台湾地区学生参加大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先河。厦金两地共有7项科技创新成果(其中金门1项),1项优秀科技实践活动,5幅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作品参赛。其中,科技创新成果荣获一等奖2项(全省仅4项获此奖次)、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优秀科技实践活动获二等奖;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获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各1项。厦门五中学生方兴《可引导自然风对流的不对称型地下通道》同时获“英特尔英才奖”与“中国科协主席奖”两项专项奖(全国仅2个项目获“中国科协主席奖”),演武小学学生赵汉青《应用计算机研究土电话的传音问题》获“少年牛顿科学实验奖”专项奖。
  【科技·人才活动周】 福建省暨厦门市科技·人才活动周开幕式于5月20日上午在白鹭洲广场举行,主题为“提升科学素质,共建和谐海西”。由市科协、市科技局等单位承办。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协主席吴新涛院士,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技厅厅长王钦敏,市领导洪碧玲、叶重耕、庄威等出席。2007年首次把科技周与人才周结合,并将主会场开幕式从省城移至地方城市。据统计,本次科技·人才周市级重点活动项目共19项,区级及其他系列活动项目近200项。
  【全国科普日大型科普活动】 于9月第3周公休日前后开展,市科协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单位联办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主题的大型科普展,吸引各界群众4000余名;围绕宣传《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组织全民科学素质知识电视大赛,在厦门电视台播出。
  【社区科普大学】 于上半年开始试点,在龙山桥、莲花五村、浦南、下澳、上李、中山、园山共7个社区建成市级科普大学分校7所,筼筜等3个社区建成区级科普大学分校3所,全市首批招收学员近600名,聘请厦门大学等科研院所的知名教授专家授课。
  【英特尔?求知计划】 英特尔?求知计划(Intel?Leamm)是由英特尔公司与各国政府及教育机构合作进行的教育项目。项目通过社区、课外教育使学生具备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所需的认知能力和数字技能。英特尔?求知计划在60多小时的动手操作型技术培训中,通过具体的项目和活动,向参加的学生介绍常用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如文字处理、图形图像和多媒体应用技术。厦门市自2005年开始实行此计划,先后设立思明、湖里、同安、海沧、集美执行点。2007年在翔安区新增英特尔?求知计划项目执行点。全市6个执行点共完成中国科协英特尔?求知计划培训任务600名,其中初级培训400名,中级培训200名。江头三小与江村社区开展的法制动漫活动富有创意,被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推荐送中国科协。
  【思明区科技园区企业科协成立】 5月25日,来自思明光电、创业两大科技园区的企业家与科技工作者50余人参加成立大会。该园区企业科协是思明区科协的重要分支机构,是联系区委、区政府与园区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的桥梁纽带。(黄瑞林)
  市侨联
  【概况】 2007年,厦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聚侨心、促和谐活动年”等系列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1.参政议政,推进组织建设。做好市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侨联界委员的推荐、培训、调研等工作。侨联界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提出一批针对性、操作性比较强,能集中反映侨情民意的集体或个人提案、建议,涉及华裔新生代和留学生工作、涉侨立法、落实侨房政策、完善帮侨扶贫机制、华侨农场体制改革、完善华侨医院交通状况等方面,得到市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得以逐步解决。部分侨界人大代表还参加了侨房使用权清退的调研、检查,推动该项攻坚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市侨联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确定的2007年度14个调研课题集中在构建侨界和谐、帮扶弱势群体、做好侨务信访、贯彻《物权法》等方面,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工作宗旨。拨出经费支持区、镇(街)侨联及直属团体会员开展活动,举办第四期基层侨联干部培训班,组织基层侨联干部赴广西侨乡学习考察基层组织建设和社区侨联工作,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全市统一战线知识竞赛并获得组织奖。
  2.海外联谊,引资引智。年内,接待新加坡厦门公会、马来西亚雪兰莪瓜拉冷岳福建会馆、印尼晋江同乡总会、集美香港校友总会、台湾侨联总会、金门华侨协会等一批来访境外团组。组团出访美国、加拿大、缅甸、新加坡,随团访问日本、韩国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对外民间交往,增强与海外、境外闽籍、厦门籍乡亲和三四代华裔的联络交流。加强同海外传统社团的联系,出席“世界越柬寮华人团体联合会”在厦门举办的2007年会员代表大会,与印尼华裔总会苏北省分会共同举办印尼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活动,组织在厦华裔中小学生参加省侨联2007文化寻根夏令营活动等,扩大与华裔新生代的交往。继续加强与海外华校和华文教育基地的联系与协作,接待马来西亚沙巴州亚庇建国中学来厦考察,并与厦门市中、小学建立协作关系。协助香港集美校友会筹办首届全球集美校友联谊大会,参加香港厦门联谊总会庆典、澳门厦门联谊总会成立等活动,加强与香港侨界社团联会、香港侨友社、澳门归侨总会等社团及侨界同胞的联系。在招商引资方面,市侨联向海外侨社、侨领寄发第十一届投洽会邀请函100多份,其中,有13个境外团组、100多名海外及港澳台客商赴会;跟踪做好历届“九八”投洽会参会重点侨团、重点企业和重点人士的工作,为他们来厦投资兴业牵线搭桥,落实项目;依托海外华人社团,搭建招商引资、招贤引智的平台,为厦门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献计出力。
  3.活跃侨界文化生活。在元旦、春节和中秋期间,组织归侨侨眷参加涉侨法律、医疗咨询和游园、联欢会、博饼、座谈会等,组织归侨侨眷参加省侨联“国岁杯”文艺调演和“华昇杯”全省侨界业余羽毛球赛。多次组织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参观集美鳌园、华侨博物院、厦门大学、华侨引种园等侨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侨界群众收看市侨史学会副会长陈毅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的《我心目中的陈嘉庚》。发动全市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筹建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募捐,第一批13.2万元募捐款已送交全国侨联。继续开展老归侨口述历史工作,以侨星厂、竹坝华侨农场为主题的归侨群体口述原始采集工作基本完成,筹备出版归侨口述历史丛书第一辑。配合全国侨联华侨历史研究所开展对蔡启瑞、曾淑萍等厦门市11位归侨专家学者、重点人士的口述历史采访和资料整理。
  4.送温暖献爱心。春节前,市侨联领导看望、慰问贫困归侨、下岗归侨职工共63户,发放慰问金2万多元;中秋节组织慰问市侨界老同志和重点人士60多人次。各区侨联在“两节”期间共走访贫侨260多户、发放慰问金近10万元。协助湖里区、海沧区侨联,组织华侨医院医疗小分队到归侨侨眷集中的居民小区送医、送药、送医疗器械;利用华侨医院新引进的全省第一台X线数字摄影系统为农村老归侨免费体检。开展与竹坝华侨农场帮扶结对活动,向农场新建的文化中心赠送价值5万元的图书和3万元的体育健身器材。向华侨农场、岛外边远镇村送“医”、送“法”下乡,巩固和扩大“侨心工程”。配合市、区有关部门帮助华侨农场发展经济,实施“侨居造福工程”。进一步加强与三明、龙岩两市的友好协作关系,通过山海协作结对子活动,达到侨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5.维护华侨权益。全年共接待涉侨来信来访102件,涉及涉侨法规的落实、归侨子女就业就学、房屋拆迁、侨房清退、扶贫帮困及寻亲谒祖等问题,多数得到协调、落实。市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积极开展侨法宣传、专案研讨、基层调研等活动,继续定时、定点为侨资企业、归侨侨眷提供涉侨法律法规咨询和服务,全年共举办11期咨询活动,受理34件涉侨案件。协助禹洲集团等侨资企业反映、解决相关问题,保护其投资的合法权益和积极性。侨星公司22名退休归侨职工退休金争议案,经过市侨联和法顾委的大力协助,得到圆满解决,部分侨房使用权清退等老大难问题也得以逐步解决。在年底召开的中国侨联维护侨益工作会议上,市侨联法顾委作为全省唯一的代表荣获“中国侨联维权先进集体”称号。做好侨联自有资产管理工作,积极与市、区相关部门协调,处理侨联工业大厦和侨达工业厂房的改造、拆迁事宜,研究南华路地块的开发、改造方案。
  【开展“创家交友”活动】 按照全国侨联“组织起来,活跃起来”的总体要求和全市统战系统“树、建”活动的部署,年内在侨联系统开展“创家交友”活动。活动以健全组织、增强活力、提高素质、服务群众为目标,依靠广大归侨侨眷和侨联工作者做好“创家、评家、管家”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量化考核体系,推进侨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组织基层侨联干部在开元街道、思明区侨联归侨之家开展“创家交友”现场观摩交流会,收到良好成效。集美区侨联、开元街道侨联、印尼归侨联谊会等6个基层侨联组织被省侨联授予全省首批“侨友之家”称号。市侨联各直属团体的特色活动在全国侨联“能力建设年”经验交流会上作交流;厦门大学侨联作为福建省的唯一代表参加在杭州举行的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和大中企业侨联工作经验交流会并作典型发言;在全国大中城市侨联协作会议和闽粤两省六市交流会上,市侨联与各兄弟单位就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深入交流,还在全市统战系统“树、建”活动总结表彰会上作专题发言。
  【承办“两岸侨联论坛”】 7月初,由全国侨联、台湾侨联总会主办,市侨联承办的“2007年两岸侨联和平与发展论坛”在厦门举办,该论坛以“两岸携手,共创和谐侨社”为主题,共有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502名代表参加。与会代表就谋求两岸侨联进一步增进合作,推进海外侨社和谐以及遏制台独分裂势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等议题畅所欲言、深入交流。“论坛”一致通过一份面向全球华侨华人的“五项倡议书”,呼吁两岸同胞共同致力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大业。(邓飚 马小平)
  市台联
  【概况】 2007年,厦门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发挥对台资源优势,为两岸民间交流交往搭桥引线,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1.促进两岸民间交流交往。一是会同其他涉台单位联合举办海峡两岸同胞迎新春茶话会,1000多位来宾参加,台湾阿罩雾文化基金会执行长林光辉先生一行14人专程应邀前来参加。二是联合市环保局、市观鸟协会举办海峡两岸观鸟生态展暨生态旅游论坛,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及鸟类爱好者参加论坛举办的各种活动。三是与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相聚厦门·两岸青少年交流周活动,台湾大中青少年国乐团、厦门音乐学校、厦门六中、思明区青少年宫的师生开展艺术交流。四是与市教育局联合主办首届海峡两岸中小学(职业学校)百名校长论坛活动,两岸100多名中小学、职业学校校长和教育部门的专家学者参加。五是举办“风雨隔不断,百年源流长——旅厦台胞组织的变化和发展”图片展暨《台湾学生厦门成长手册》首发仪式。此外,市台联还组织14名台湾大专院校学生参加由全国台联主办的台胞青年冬令营,举办全国台联2007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厦门分营,与市科协联合举办厦金中小学生物科技夏令营,接待金门县教师观摩团来厦参观考察,与市科协组团赴金门进行工作考察并参加金门县第47届科学展览会等。
  2.服务台胞,做好凝心聚力工作。一是经常走访台资企业,听取台商建议和意见,强化台联组织的协调功能,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台商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为其排忧解难;针对《台湾居民在厦门市申办个体工商户登记的若干意见(试行)》向台商进行答疑解惑、沟通服务,为台商和台资企业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难题;主动配合,组织台商和台资企业参加台交会和投洽会,并多方协调,做好莅厦台胞的接待服务。二是会同市教育局、市台商协会举办第五届小学生台商、台胞子女作文竞赛,来自全市34所小学的185名台商、台胞子女参加;组织24名在厦台湾大学生参加由台交会组委会、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举办的台湾地区专业人才暨大学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召开厦大、集大台生座谈会,倡导成立“台生之家”,为两校台生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联合有关部门为全市74名台商子女入学举行现场办公,为其办理2007年秋季入学手续。三是为台胞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截至2007年底,定居厦门的台胞共有1123户,3196人。春节前后,市台联先后向76户台胞发放慰问款24300元;争取市总工会、教育基金会等部门和单位的支持,申请补助款1.6万元和若干教育基金,资助4名台籍大学生解决学费;重阳节前夕,市台联组织到福利院慰问老台胞,并登门看望3位90岁以上台胞,为他们送去慰问品。
  3.参政议政,为经济发展和对台工作建言。在2007年厦门市“两会”上,台籍政协委员、市台联副会长郑美娜代表台联界别作题为《鼓励台生来厦就业的若干建议》的大会发言,提出要提高高校台湾学生生源质量,以整体提升其就业竞争力;要让来厦就业的台湾毕业生切实享受相应的政策待遇;要定期举办用人企业和台湾毕业生供需招聘会,为台湾毕业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要通过出台鼓励台湾毕业生来厦创业的政策,如对来厦创业的台湾毕业生实行免息贷款、政府补贴等,加大吸引台湾毕业生来厦创业力度。在联组讨论会上,政协委员张维维代表台联界别作题为《推动厦台交流继续先行先试》的发言。此外,台联界别还向政协大会递交《关于建立两岸教育交流的机制》、《厦门推行“农改超”贸易市场应“切一刀”勿“一刀切”》、《关于开展“食堂餐桌节约活动”的建议》等提案,反应民情,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献计出力。
  4.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水平。市台联举荐台籍优秀干部到各级台联、人大、政协任职。年内,在省台联第六次代表大会上,陈耀中当选省台联会长,卢绍荀当选副会长。在全国台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上,陈耀中当选全国台联副会长。市台联还注意理顺工作机制,一方面与其他涉台单位、高等院校、新闻媒体等加强合作,共同做好对台工作;另一方面,加强与区级台联组织的工作联系和协作,发挥整体合力,共同创造全市台联工作和谐环境。在舆论宣传方面,全年编写《厦门台联简讯》12期,共有84篇(次)宣传文稿被全国台联、市委统战部选用或在《全国政协报》、《厦门日报》等媒体上刊发。
  【年度台商、台生工作】 由市台联、市教育局、市台商协会联合举办的以“快乐学习,快乐生活”为主题的厦门市第五届小学台商子女、台胞子女作文竞赛征文于3月8日结束。来自全市34所小学的185名台商、台胞子女参加竞赛。评出低年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中、高年级组一等奖各3名,二等奖各8名,三等奖各14名,优秀辅导奖8名,颁奖仪式于5月28日举行,组织者从获奖作品中推选50篇参加第八届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4月8日,市台联组织来自福师大、福建中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的24名台湾大学生参加由台交会组委会、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举办的台湾地区专业人才暨大学毕业生就业洽谈会。5月28日,市台联召开厦大、集大台生座谈会,征询对设立“台生之家”的意见,确定“台生之家”地点设在市台联,每季度活动一次。6月12日,市台联、市教育局、市台商协会在台商会馆召开2007年秋季台商子女入学座谈会。7月27日,市教育局、市台办、市台联、市台商协会以及思明区、湖里区、海沧区教育局一道,在团结大厦为74名台商子女办理秋季入学手续。9月23日,在“成功6号”游轮上举办厦门市台商、台生2007年中秋联欢会,在厦部分台商、台生与市台联、台办、统战部联络处领导和机关干部等共150多人乘船夜游,共度中秋佳节。台商协会荣誉会长吴进忠、副会长陈满华、苏文博、梁林美玲、李志功等参加活动。9月24日,卢绍荀会长率机关工作人员到厦大漳州校区看望秋季入校的50余名台生,并参加台生中秋联欢。
  【联络接待】 2007年市台联共接待台湾岛内及海外台胞112批,677人。重要团队有:1月20日、4月3日两次接待前台湾“教育部长”杨朝祥、台湾崇善文教基金会执行长李耀淳和台湾童子军部会秘书长黄博正及副秘书长陈焕然。4月15日,接待台湾雾峰林宅古迹下届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林正方一行4人。6月16日,接待以李荣团理事长为团长的金门县教师会观摩团一行57人。11月6日,接待前来参加原旭瀛书院校友联欢活动的32名台湾校友及其家属。12月17~20日,接待台湾台中明台高中董事长林芳媖率明台高中师生交流团一行24人。
  【参政议政】 年内,市、区人大和政协换届选举,台胞4人当选市人大代表、15人应邀为市政协委员;2人当选区级人大代表、13人应邀为区级政协委员。台籍政协委员在“两会”上积极建言献策,市台联郑美娜副会长代表台联界别作题为《鼓励台生来厦就业的若干建议》的大会发言。在联组讨论上,张维维委员代表台联界别作了题为《推动厦台交流继续先行先试》的发言。此外,台联界别还向政协大会递交了《关于建立两岸教育交流的机制》、《关于开展台房归还政策可行性研究的建议》、《厦门推行“农改超”贸易市场应“切一刀”勿“一刀切”》、《关于开展“食堂餐桌节约活动”的建议》等提案。9月29日,20多位台联界别政协委员和部分医卫组台胞赴长庚医院进行调研,了解长庚医院发展远景规划和近期筹备进展情况;还到园博园进行考察,了解园博园迎接国庆黄金周的各项准备情况。市台联撰写的《吸收青年志愿者参与两岸交流活动值得继续尝试和推广》被评为统战系统“树建”活动十条好建议之一。
  【海峡两岸观鸟生态展暨生态旅游论坛】 4月8日在会展中心举行揭幕仪式。论坛由厦门市台联、厦门市环保局、厦门市观鸟会共同举办。原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林丽韫女士专程前来参加揭幕仪式及论坛活动。来自两岸的12位生态专家、学者分别针对厦门自然生态保护情况、黑脸琵鹭、黑嘴端凤头燕鸥等两岸沿海极濒危物种的繁殖调查与保护、生态工程理念、两岸观鸟生态旅游发展、自然保护区规划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同时还举办海峡两岸生态摄影展,展出厦门与台湾摄影家的野生鸟类、昆虫等摄影作品126幅。参加论坛的两岸来宾还实地考察了厦门集美、同安、翔安的海滨湿地,并到白鹭洲导流堤观鸟。此次论坛是本年度“台交会”新增的一项重要配套项目。
  【第二届相聚厦门·两岸青少年交流周】 由厦门市台联、厦门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于7月18~24日举行。台湾大中青少年国乐团一行69人与厦门音乐学校、厦门六中和思明区青少年宫的师生在厦门艺术剧院举行交流、联欢。台北市教师协会一行19人专程前来观摩交流演出。台中市市长胡志强特地撰文表示祝贺。
  【组织台胞青年参加夏(冬)令营活动】 年内,市台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多场台胞青年夏令营或冬令营活动:2月1~9日,组织14名台湾大专院校学生参加由全国台联主办的台胞青年冬令营活动。7月5日,第二届台商、台胞子女休闲康乐夏令营在厦门市文联中心举行开营式,60多名在厦台商、台胞子女报名参加。7月13~18日“龙脉相传·青春中华”2007年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厦门分营在武夷山、厦门两地活动,21位营员分别来自台湾岛内12所学校,半数以上是第一次来祖国大陆。7月17~21日,厦门、金门两地40名营员参加2007年厦金生物科技夏令营,活动主要内容包括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进行生物科技考察、捕捉昆虫、制作昆虫标本以及厦金营员联欢交流。
  【首届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职业学校)校长论坛】 由市教育局、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集美中学、集美轻工业学校承办,8月15~16日在厦门举办。来自海峡两岸中小学、职业学校校长和海峡两岸高校、教育研究机构、教育部门的专家学者共204名代表参加。其中,祖国大陆有20多个省、市的96名中小学(职业学校)校长参会;台湾台北、高雄、桃园、云林、宜兰、新竹、嘉义、南投、苗栗、彰化、金门等市县中小学、职业学校以及东莞、上海、昆山台商子女学校的108名校长及知名学者参会。教育部、全国台联、省教育厅、省台联的有关领导应邀出席开幕式。
  【“接待台胞返乡探亲20周年”特刊】 在祖国大陆接待台胞返乡探亲20周年之际,市台联与厦门商报《台商周刊》合作,于11月5日在《厦门商报》推出“愿亲人永不分离——接待台胞返乡探亲20周年”特刊,刊登《夙愿:一定要回台湾看看》、《别设限,让两岸往来自由》等文。记述台胞回到阔别40年的祖国探亲亲历,讲述了两岸因政治对立,致使一些出生在台湾、成长在大陆的台胞因为“身份特殊”申请返台遭拒的辛酸往事等。
  【举办旅厦台胞团体历史图片展】 12月28日,由市台联主办的“风雨隔不断,百年源流长”图片展暨《台湾学生厦门成长手册》首发仪式在厦门台湾公会举行。图片展共展出照片136幅,包括1906年成立的厦门台湾公会、1945年成立的厦门台湾同乡会、1981年成立的厦门市台湾同胞联谊会、1992年成立的厦门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等历史照片。《台湾学生厦门成长手册》分为服务篇和生活篇。服务篇部分收录台胞出入境、就学教育、就业居住等有关规定、表格等27种。生活篇以《隔海有情天》、《携手斗阵行》两个专辑收录台商子女及高校台生49篇作品。首发式上,参加活动的市有关部门领导为台生代表现场赠书,为图片展揭幕。
  (李志宏)
  市金联
  【概 况】 2007年,厦门市金门同胞联谊会会长颜达成当选为省金联副会长,副会长陈呈当选为省金联副秘书长,顾问许文辛被聘为省金联名誉会长,戴炎荃、陈毅中被聘为顾问。一年来,市金联全体会员发挥自身优势,为海峡两岸交流牵线搭桥。邀请金门县古宁小学的17名小学生来厦参加海峡两岸同胞迎新春茶话会,表演舞蹈;邀请金门技术学院、高级农工职校组织4支龙舟队参加2007“嘉庚杯”、“敬贤杯”第二届海峡两岸龙舟赛;与市青少年宫等共同主办两岸少儿中秋赏月民族音乐会暨海峡两岸千人击鼓祈福盛会;和市文化局等单位共同主办“水墨浯江”厦门金门乡情国画巡回展;举办厦金民俗文化与艺术创作研讨会,邀请两岸近20位专家学者参加;邀请19对金门佳偶(其中8对金婚)参加海峡两岸闽南婚庆旅游文化节暨“爱在鹭岛,情系海峡”大型集体婚礼活动等。全年参与各类活动的金胞超过1000人次。共计为457位老金胞和2名马祖老同胞发放慰问金91800元,看望、慰问特殊困难金胞计20余人次。为金门籍学生发放高考入学奖学金共计70人25800元。与翔安、同安区金联一道,协助处理厦金海域海事纠纷、渔民因捕鱼超“界”、小额贸易等被金门扣留等事务。省、市、区各级金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提出各类议案和提案10余件,其中《进一步作大作强厦金直航的建议》入选2006年度市政协优秀提案。
  年内,市金联组团、参团到金门、台湾、东南亚等地参访,期间,先后拜会过10个旅台同乡社团,其中会长颜达成等赴印尼麻里巴板、泗水等地,拜访当地金门同乡社团,拓展海外联谊。市金联邀请台金工商考察团和台湾各金门同乡会代表团40余位客商参加“九八”投洽会,台胞叶长春等在漳浦签约兴办高科技产业,高雄县青果工会在厦门中埔台湾水果批发市场设立公司,和大陆多个市场签订合作协议。此外,还接待金门日报社来访,陪同客人走访厦门日报社、海峡导报社、市对外图书中心等处。
  【做好海外金(台)胞团组及人士的接待服务】 2007年,市金联参与迎送经厦金航线的境外团组200余个,4000多人次,陪同接待团组112个,2200余人次。团组中有金门县长李炷烽、“立委”吴成典和金门籍著名海外侨领杨忠礼、林明祥等,还有金门、台湾各重要社团人员,金门政界、文化界、新闻界、教育界的知名人士等等。
  【林则徐史迹与禁毒展赴金办展】 6月26~30日,在金门县警察局、采风协会、经贸协会等的协助下,市金联与福建省林则徐基金会赴金门举办林则徐史迹与禁毒展览。6月26日是国际“戒毒日”,展览共展出211幅作品,23件文物复制品,4件大型塑像。李炷烽县长、谢宜璋“议长”、厦门市金联顾问陈毅中等在开幕式上剪彩,致词。这是两岸首次于国际戒毒日联合在台金地区举办禁毒展览。
  【举办金门籍青少年交流联谊活动】 7月16~21日,市金联、市海外联谊会和市关工委联合主办第三届“厦金情深-牵手大陆行”海峡两岸金门籍青少年夏令营暨两岸老少携手共创美好家园系列活动。厦门、金门、高雄等地40余名金门籍青少年参加在厦门、太姥山、福州等地进行的一系列交流联谊活动,其中在厦门举行了“两岸老少携手共创美好家园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展出了两岸老少人文风光书画摄影作品。
  【举办台湾陶醉金门陶艺交流展】 8月中旬由市金联、翔安区金联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台湾生活馆举办。展出金门陶艺协会吴鼎信、谢华东等8名陶艺家近70件作品,包括陶艺面具、各式风狮爷、人物、创意陶艺和装饰陶艺。
  【在厦老金胞首次组团回金门扫墓】 经有关部门的批准,市金联组织16名在厦老金胞于4月7~9日通过厦金直航回金门扫墓。团组受到当地众多社团的欢迎,李炷烽县长会见了团组人员并设宴款待。这是厦金直航开通以来,第一个以扫墓为目的回乡探亲的团组。
  【为金(台)胞排忧解难】 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市金联协助两岸乡亲处理各种急难事件20多件次,主要有:70多岁的女金胞林毅在莆田不慎摔断腿,市金联与多方协调,开放绿色通道,帮助其返回金门;帮助年逾八旬的台胞陈春森经过法律途径,索要被雇用人员转移侵吞的财物;帮助台资企业太祖贡糖解决厂房建设等问题;帮助因不了解大陆法律,携带违禁品入海关的金胞翁先生的亲属反映正当愿望等等。
  【厦门商报《台海周刊》开辟金门版】 12月22日,厦门商报每周《台海周刊》开辟金门版,首期刊出“十八年默默奉献,总关金胞情”的文章,报道近年来市金联服务金胞工作。该版主要内容包括:旅居闽南的金胞经商、买房、居住、就医、购物、求学等动态情况;闽金交流合作;每周金门要闻;赴金门、澎湖游动态等。(郭伟勇)
  市残联
  【概况】 2007年,厦门市残疾人联合会按照《厦门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总体部署和年度工作计划,在康复、劳动就业、维权、组织建设、办实事等方面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做出成效。
  1.残疾人康复工作进一步加强。2007年市残工委批准恢复厦门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并召开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通过了有关残疾人康复工作的若干文件,明确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机构的设置、职责,工作标准和制度要求,建立和完善了残疾人康复工作组织和协调机制。市残联以指导思明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为契机,组织该区康复工作人员去兄弟省、市学习,以开阔眼界,汲取经验。在全省率先启动“白内障无障碍市”创建工程,全年完成复明手术273例,手术成功率达100%。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在功能康复训练质量上狠下功夫,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接受能力的聋儿,智障儿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收效较好。选送3篇论文参与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开展“听力重建启聪行动”项目人工耳蜗术后康复教学成果奖的评选,3篇论文全部获奖。其中,获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此外,市残联还获得人工耳蜗基地教学优秀组织奖。
  2.做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年内,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市残联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全年审核用人单位1028家,核定在岗残疾人3163人;办理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审核278家,接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减免申请资料211家。年末,市属行政、事业单位97%以上完成年审。
  2007年全市共举办培训班42场次,共培训残疾人1935人次。其中,主要有市残联、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残疾人技能展示与培训,市残联在同安区举办的4期法律知识培训班,与省特教学院联办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前辅导培训,在兴龙人造花厂开办的插花培训,依托鹏昊胶带厂对视障者开展为期120天的电话营销培训等。在上半年举办的4场大型招聘会中,共有560名残疾人前来求职。参训过的残疾人有267人次经推荐实现就业。市残联还组织残疾人技术能手参加全省和全国残疾人技能比赛,共获得全国二等奖1名、全省一等奖3名、二等奖2名。
  3.提高残疾人权益维护和保障水平。继续与市公交总公司及e通卡公司配合,全年共办理残疾人优惠乘车卡2573张,为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提供方便。在市政府办公厅的协调和市财政、交警、环保、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协助下,为首批100名肢残人更换代步车,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向400名下肢残疾人发放轮椅。向有关部门申请无障碍设施改造经费下拨各区,对全市已建社区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全市无障碍设施更加完善。全年共走访残贫户、福利企业贫困残疾职工3397户(人),送慰问资金73.72万元。市财政给予全市残疾人低保户、低保边缘户每户2000~3000元的生活补助。六一儿童节期间,市残联自筹28320元,慰问在校残童及孤儿院残童近百人。教师节期间,市政府向全市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发放慰问金2.39万元。
  4.发挥社区残疾人工作联络员作用。2007年,市残联加强社区残协建设,对已选聘115名社区联络员开展业务知识培训,残疾人联络员在联系广大残疾人,帮助残疾人克服生活、工作、学习等的困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年内,全国、全省在厦门举办的全省市县残联理事长培训班、全国同人论坛、全国优秀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培训班的会议代表参观了社区(村)的残协,残疾人联络员的工作受到中残联、兄弟省市残联领导的好评。
  5.为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创造机会。5月13日,市政府组织全市50多名残疾人代表参观新落成的市文化艺术中心和市重点工程五缘湾,潘世建副市长参加活动并和残疾人共进午餐。5月19日,370多名特教学生参加了由市残联和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厦门市特教学生劳动技能展示活动。6月28日,市残联党总支组织党员和全市社区残疾人联络员同台开展一场以“党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约200人参加。9月20日,市残联组织全市残疾人各专门协会的残疾人代表、市儿童福利院残疾儿童、市特教学校学生等近500名和部分残疾人工作者、志愿者参观园博园。9月20日,副市长潘世建亲自为厦门市残疾人杰出代表、三届残奥会跳高冠军侯斌证婚,24家省、市媒体作了现场报道。
  【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 5月20日,市残联举行了以“保障残疾人权益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助残系列活动。美国“冲破障碍”表演团应邀参加了助残日活动。在活动仪式上,副市长潘世建作活动动员,市领导为获得“白内障无障碍区”的湖里区、集美区授牌,为康复科研论文获奖个人颁奖,为厦门灿坤实业有限公司颁发“扶残助残先进单位”牌匾。市残联和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向下肢残疾人发放代步车和轮椅。活动期间,还为残疾人举办了大型招聘会、医疗咨询等活动。
  【社会捐助残疾人福利事业】 2007年,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募集社会捐款34.47万元,募集实物价值16.86万元。6月,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与毅宏集团联合举办慈善晚宴,特邀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队主教练卡佩罗参加,拍卖其亲笔签名的足球和球服,所拍款项27万余元全部捐给基金会,用于聋儿人工耳蜗手术费及后续康复费用。在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中,现场接受灿坤公司价值1.5万元的实物捐赠。11月,市残联与厦门音乐广播联办“让他们听见美丽”活动,通过广播,向社会各界募集到语音播放器640台,价值15.36万元,捐赠给本市一、二级盲人。12月,市残联与解放军174医院整形美容联办“美丽援助”慈善晚宴,为因先天畸形或后天烧伤、烫伤、外伤等原因而导致面部、身体扭曲变形的贫困患者募集善款,提供整形帮助。在晚宴现场,通过商家赞助物品拍卖形式,收到善款45631元。174医院整形美容还提供价值20万元的免费整形服务。另外,一位台湾女士在观看了市特教学校学生的精彩表演后,现场捐助1万元用于特殊教育发展。
  (王文明)
  市社科联
  【概况】 2007年,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担负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全市哲学社会科学活动日益活跃,成果丰硕。本年度市社科界召开一系列大型理论研讨会,举办各类学术报告会等100多场次,许多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公开出版的著作300多部,申报的科研课题在全省占显著地位,并且有一大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获奖。
  【市社科联第五次代表大会】 于11月22~23日召开。大会回顾总结前五年的工作,提出后五年的工作建议,通过《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市社科联新一届委员会及领导班子。主席:朱崇实。驻会副主席:张亚梅、陈怀群、王琰。非驻会副主席:邱太厦、陈二加、林书春、林志成、郭庆俊、黄德棋、潘力方。秘书长:蔡旗。
  【市社科院组建方案通过】 12月27日,经市委研究决定,厦门市社会科学院将在市社科研究中心的基础上设立。市社科院与市社科联合署办公,核定人员编制10名,处级领导职数2名,将通过全国范围内公开招聘引进优秀人才。
  【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 从2006年11月开始接受社会各界申报成果,共收到社会各界申报的专著142项、论文628项、荣誉奖27项。经过初评、复评和审定,共有294项成果获奖。其中,荣誉奖25项;专著一等奖13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24项;论文一等奖32项,二等奖66项,三等奖105项。本次评奖活动扩大评委推荐范围,评委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产生,成果评奖向应用对策研究倾斜(详见本书社会科学栏目“学术成果”相关条目)。
  【鹭江讲坛】 2007年,鹭江讲坛共举办讲座119场次,讲坛报告人为有关单位作专题报告500多场次,听众达10多万人。新征聘报告人37名,报告人队伍达到185名;举办点达到26个。讲坛设置8大系列,15个专题,近500个讲座题目。讲坛形式新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注重社会效应,基本达到内容设置系列化、品牌形象标识化、讲座选题菜单化、听众组织社会化、师资选用聘任化、项目拓展持续化,逐步成为厦门市具有社会性、普及性、公益性的文化品牌。
  【市第三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 9月22~28日,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联举办以“普及社科知识,建设和谐厦门”为主题的第三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共开展“建设和谐厦门”社科专家电视访谈、理论征文、主题论坛等10项活动251个具体项目,为市民提供咨询服务135项,发放宣传材料6.1万份、社科知识有奖问答试卷6000多份、宣传纪念品5500多份,赠阅书籍2.1万多册,举办“鹭江讲坛”专题讲座45场,收到“建设和谐厦门”理论征文118篇。据不完全统计,参加本次活动的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社科研究机构、社科学会及其会员单位200多家,社科专家学者700多名,接受各项社科咨询服务的群众3万人次。
  【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市社科联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事关民生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厦门”为主题,研究确定年度重点研究方向,制定下发课题指南。通过申报和评审,确定《厦门台商投资区的发展现状与提高厦门和台湾产业合作水平的研究》、《建设和谐厦门的基本理论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等重点研究课题5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的策略研究》等资助研究课题30项,《关于我市建设海峡两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意见研究和制订》等立项研究课题25项。至年末,有58项课题已结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研究课题具有较高参考价值(详见本书社会科学栏目“立项研究课题”相关条目)。
  【厦门首批社科丛书问世】 9月22日,在市第三届社会科学普及周开幕式暨厦门社科丛书首发式上,首批受资助出版的厦门社科丛书正式与群众见面,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赞誉。
  本次出版的社科丛书有:方友义、彭一万主编的《闽南文化研究论丛(上、下)》、庄宗明的《厦门经济发展若干战略问题研究》、李友华的《中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研究》、杜朝运的《厦门金融生态问题研究》、丁少群、李桢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郑若娟的《经济伦理:理论演进与实践考察》、林金辉的《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理论研究》和陈少坚、谢军的《闽台体育文化交融与发展》。
  【社科学会“双十”活动】 为鼓励和支持社科学会开展社科活动,市社科联组织开展2007年度厦门社科学会重大社科活动和调研课题申报活动。各社科学会组织申报了21个重大活动和22个重点调研课题。经严格评选,确定“第二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等10项活动和“厦门市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对策研究”等10项课题为2007年度厦门市社科学会重大社科活动和重点课题。
  【创建标准化学会】 根据省社科联关于在学会中开展标准化创建的要求,市社科联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标准化学会工作的决定》、《关于在厦门市社科联所属学会成立党的工作联络小组的试行意见》,部署厦门市社科学会参与创建活动。市经济师协会等14个学会积极开展创建活动,至年底,有11个学会向市社科联递交了申报标准化学会的报告,市社科联组织学会部组成考评小组对要求申报标准化学会的社科学会进行了考评验收。
  【社科界为文明城市添光彩活动】 为充分发挥发挥社科界专家、学者和社科学会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大局,积极融入新一轮文明创建热潮,7月19日至8月30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社科联开展“社科界为文明城市添光彩”系列活动,本次系列活动包括:举办“做文明的厦门人”和“外来员工参与文明创建(厦门是我家)”两场专题研讨会,并将研讨会的专家发言等材料汇编成册;举办“我为文明城市添光彩”有奖征文活动;在厦门电视台的“沟通”栏目和“公民道德论坛”栏目分别举办主题为“做文明的厦门人”、“提高厦门人的文明素养”和“善待外来员工,促进城市和谐”等一系列相关配套的节目;组织开展一系列课题调研活动。
  (蔡旗)
  市贸促会
  【概况】 2007年厦门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积极协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各项工作成效明显,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贸促工作先进单位。
  1.对外联络。组织13个团组131人次出访23个国家和地区,参访企业93家,在国(境)外举办25场推介洽谈会;接待国(境)外团组81个869人次,举办20场经贸项目对接会;拓展中南美洲、西亚等新兴市场,与52家国外商协会组织建立了联系,积极争取智利伊基克市,巴西巴拉那州首次参加投洽会。市辖各区招商部门建立联络员制度,有针对性地将对外联络的团组资源与各区(开发区)的引资资源进行对接,为本市10个招商引资项目牵线搭桥。
  2.会展工作。组织85家企业参加在14个国家和地区举办的31个展览项目,展位规模114个。推动台北世贸中心厦门办事处于年初挂牌成立,与台中世贸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内展方面,举办石材展、汽博会等5个展会,展位规模5500个,比上年增长71%。在台交会期间与金门工商会联合举办海峡两岸名优产品展,与台北体育用品同业公会合作举办厦门市体博会,与台中世贸中心共同筹备2008年元月将在台中市举办的海峡两岸佛事用品展。
  3.出证认证及法律服务。全年共签发一般原产地证61876份,同比增长14.1%;出具单据认证8777份,同比增长7.6%;出具国际商事证明书2976份,同比增长19.4%;代办领事认证4636份,同比增长27.7%;签发ATA单证册45份,同比增长29%;组织4期出证认证培训,为521家注册企业培训642名手签员与申领员。此外,还开办信用证、涉外合同法律等专题讲座,调解涉外纠纷案件12件,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130次。
  4.重大经贸活动。共邀请接待参加第十一届投洽会的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团组45个;总人数675人,比上届增长48.4%。圆满承办第六届国际友好商会合作圆桌会议,协助意大利投资促进署、塞浦路斯国际商贸中心等10个境外经贸组织召开投资环境推介会,为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安排与境外客商团组对接。参与主办“外经贸企业服务日”,配合做好出国展览政策调研工作,组织企业团组参加中博会、内蒙古“民交会”等,还促成国际龙奖年会在厦举办。
  5.会员服务。组织厦门国际商会会员代表团访问台湾,促进会员企业对台贸易;邀请国外商协会来厦召开对接会,涉及机械、电子、石材、建材、食品等多个行业,厦门受惠企业达515家。应巴西、意大利、香港等地相关商协会委托,寻找厦门的轮胎、工艺品、农产品出口企业和物流业合作伙伴;推荐企业参加2007年曼谷国际礼品展、泰国亚洲国际食品展等13个展览会;应秘鲁驻华使馆商务处、斐济群岛共和国等国家驻华使馆的请求,提供厦门市企业资信情况,促进双方企业合作。除出证认证培训外,还举办了18期业务培训,共有3085人次参加;发布各类经贸信息5300多条,向中国贸促会网站提供稿件680篇,刊发《厦门贸促》会刊5期。
  【台北世贸中心厦门办公室成立】 1月,台湾“半官方”贸易促进机构——台北世贸中心厦门办公室成立,办公场所设在市贸促会,人员由台北世贸中心派驻。该办公室主要为促进厦台两地的经贸往来提供信息、联络等方面的服务,推动两岸贸促机构在会展、贸易对接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世界华人保险大会国际龙奖年会】 8月12日在厦门举办,由台湾保险行销集团主办、厦门市贸促会承办。共有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多名华人保险精英人士参加,其中境外参会者达1700多名,是历届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龙奖”是世界华人保险业的最高荣誉奖项,由台湾保险行销集团1998年创设,主要参会对象是全球华人金融保险及财务规划专业人士。年会共举办开幕典礼、“龙之夜”颁奖典礼、年会闭幕典礼三场大型活动。有27人作专场演讲,20位知名保险公司CEO受邀演讲。年会还颁发了白金、金、银、铜龙奖共545枚。年会期间举行的慈善捐助活动共募集慈善爱心款20.65万元,作为国际龙奖的专项基金交由市慈善总会分发给厦门市应届高考已录取贫困生。
  【2007厦门日用家居饰品展】 4月7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由市贸促会和第十届台交会组委会共同主办,厦门市对外商务服务中心承办。该展会是“台交会”重要配套活动,共设200个展位,吸引了海峡两岸众多的家居饰品品牌企业参展,展品范围涉及轻工艺品、家居日用品、艺术饰品及个人佩戴饰品等。据统计,参加台交会的境内外客商及近6万名市民参观了展会。
  【第六届国际友好商会合作圆桌会议】 9月7日在厦门举办,由中国贸促会和投洽会组委会主办,厦门市贸促会、厦门国际商会策划承办。会议的主题是“国际商会与服务贸易”,来自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中国欧盟商会、美国伊利诺州远东局、阿根廷经济生产部、巴西巴拉州商会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12名商协会高层代表就商会如何帮助企业成功地融入国际服务贸易体系等作了精彩的演讲。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平、厦门市副市长詹沧洲致辞。来自加勒比海地区的30多名商会和工商界人士、英中贸易协会等商会代表以及境内企业和政府机构人员近200人列席。
  【与哥斯达黎加贸促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5月10日,市贸促会与哥斯达黎加贸易促进机构Chinaya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哥斯达黎加Chinaya与中美洲5国的主要商协会有紧密合作关系,可覆盖3万多家中美洲企业,已成为该地区对华经贸合作的主要平台。
  【为厦门爱乐乐团欧洲巡演签发ATA单证册】 ATA单证册是国际通用的海关文件,是世界海关组织为暂准进口货物而专门创设的,厦门市贸促会是闽南地区唯一定点的ATA签证单位。2007年4月,厦门爱乐乐团赴法国、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巡演,市贸促会签发的ATA单证册,确保了乐团大量价值不菲的乐器在多个国家便利及时地通关,有效地保证了巡演的成功。
  【俄罗斯厦门商品贸易中心正式运作】 12月13日,市贸促会与厦门万里石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将由双方选派人员担任厦门市驻俄罗斯商品贸易中心代表,标志着俄罗斯厦门商品贸易中心正式运作。该中心由市贸促会负责日常指导、监督、协调和管理,主要承担经贸和展会信息调研,为政府出访团组提供联络协助,为企业提供经贸、法律咨询和开拓国际市场服务,联系俄罗斯及前独联体各国商会,组织俄罗斯企业参加在厦举办的各类展览会等。 (游毓红)
  市企联会
  【概况】 2007年,厦门市企业和企业家联合会突出服务宗旨,致力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为企业和企业家做好事实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新增加会员36家,其中副会长单位6家、常务理事单位12家、理事单位1家、会员单位17家。
  1.主动介入企业维权案件,维护会员企业合法权益。年内,经市企联会出面协调或与市人大内司委、市中级法院等有关部门交涉的案件有厦门旭峰塑胶工贸有限公司财产纠纷案及厂房业主纠纷案、厦门麒瑞塑胶五金有限公司货款纠纷案件,以及建行厦门分行、夏商农产品有限公司、厦门白士德楼宇管理有限公司、厦门鹭意彩色母粒有限公司等会员企业的劳动纠纷案件。在企联会的帮助支持下,均得到比较好的解决。一些非会员企业也向市企联会求助:厦门耀健纸品有限公司运送货物过程中因与钟宅村村民产生纠纷,运送生产材料的车辆被扣,企业面临停产,公司总经理亲临企联会求助,经与村民沟通协调,并在当地派出所的支持下,使纠纷得到解决。
  做好企业评选、表彰和推荐工作。推荐会员企业参加福建省第二届最佳信用企业评选活动,建发集团、象屿集团、三圈日化、厦航、市政工程、轮渡等10家会员企业荣获福建省第二届最佳信用企业称号。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一道,推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和工业园区工作的开展,召开厦门市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表彰大会,对3个工业园区及园区内TDK等28家企业给予表彰,并授予87家单位厦门市和谐劳动关系优秀企业称号(其中市企联会员企业31家)。组织推荐会员企业参加省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工业园区评选活动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评选活动,厦门国贸集团、厦门水务集团荣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厦门出口加工区荣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称号。作为雇主方代表,参与厦门市2008年度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方案调研,走访会员企业,了解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情况,听取并汇报有关意见。
  【推荐企业家参加省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 在第12届福建省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中,厦门市共有7位企业家从100多位候选人当中脱颖而出,获得福建省优秀企业家称号,他们是海沧投资总公司董事长李少民、象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龙雏、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灵强、中盛粮油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传、福建电信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总经理乐朝平、中国工商银行厦门分行原行长方培生、厦门源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侯昌财。
  【“2007厦门企业100强”排序活动】 为分析厦门市大企业在发展中出现的新态势、新特点和新问题,为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也为大企业提供一个了解本企业在全市所处地位和地位变动情况的机会,市企联会与厦门日报社继续共同举办“2007厦门企业100强”排序活动。确定排行榜名单,举行厦门市百强企业高峰论坛暨授牌仪式。在完成百强企业排序之后,向中国企业联合会推荐一批精英企业参加“2007中国企业500强”、“2007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和“2007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排序。建发集团等10家企业入选“2007中国企业500强”、戴尔等9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建发集团等28家企业入选“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与上年相比,全市进入2007全国三个“500强”的企业数量均成倍增加,表明随着企业经济实力的增强,厦门市大企业在国家级大企业中的比重在进一步提升。
  【市长与企业家座谈会】 在全国“3·24企业家活动日”期间,由市企联会组织召开市领导与企业家座谈会,邀请刘赐贵代市长与企业家就如何推进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进行座谈。全市许多大型企业的领导参加座谈,并踊跃发言,刘赐贵作了重要讲话。此次座谈会,增进了市领导与企业家的情感,达成诸多共识,对推动全市经济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联发杯”企业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 为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和展示企业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在市文化局的支持下,市企联会联合厦门晚报社、市美术家协会、市书法家协会、市摄影家协会、市美术馆,并在联发集团有限公司的资助和根深智业文化创意产业机构的协助下,举办“联发杯”厦门企业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活动共收到参展作品1000余幅,组委会选出500余幅参展,并从中评选出一等奖作品各1件,二等奖作品各4件,三等奖作品各8件,优秀作品各20件。展览在国庆节期间进行,展后,获奖作品被编印成纪念画册,赠送给各领导、作者以及会员单位。(王斌)
  市外商协会
  【概况】 2007年,厦门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为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外企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全年举办30多场政策性讲座,邀请政府有关部门讲解国家最新政策法规,帮助企业理解、掌握相关政策,解答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举办20多场培训、研讨和论坛,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竞争力;积极组织外资企业参加校企对接活动,协助市政府解决全市高技能人才紧缺和就业、用工结构性矛盾问题;根据企业关注的两税合一及关税、出口退税、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问题开展调研,向有关部门反映企业呼声。此外,协会还认真做好处理投诉、联合年检、投资展销、联谊座谈、委托代办等综合服务工作,密切政企联系,维护外商的合法权益。
  【市长座谈会】 2月10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赐贵、副市长黄菱率市政府有关部门人员与市外商协会领导及重点企业代表进行座谈。与会企业就政府职能、企业用工、市内交通、两税合并等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刘赐贵高度赞扬外资企业为厦门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强调政府将进一步加强政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与企业沟通,减少办事程序,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大力开展网上审批、靠前审批和服务审批等以方便企业和投资者,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厦门投资兴业。
  【房地产商联谊委员会成立】 9月6日,市外商协会房地产商联谊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该委员会的宗旨是为厦门市外资房地产企业提供信息交流平台,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国家建设部原副部长杨慎、副市长叶重耕、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胡国财、厦门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聪辉等到会祝贺。市外商协会副会长、香港诺林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华国当选为联谊会理事长。
  【举行跨国公司座谈会】 12月19日,市外商协会召开跨国公司分会座谈会,林德(中国)叉车、ABB开关、林德气体、FDK、信华科技等20多家在厦跨国公司、重点企业参加。会上,跨国公司分会前任会长洪本祝,现任会长、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总裁郭进鹏及跨国公司、重点企业代表对跨国公司分会的工作积极建言献策。(邱志江)
  市台商协会
  【概况】 2007年,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受理会员企业各类投诉案件79件,为会员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达120多次,有效地维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接待台湾有关参访团体20多个和全国各省市招商团体40多个,组织会员参加各类经贸活动达900多人次;发展台资企业新会员97家。截至年末,会员总数已近800家。全市台资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举办公益餐会1次,47家理事单位捐款近60万元,购买2部救护车捐赠给第一医院和中山医院。参加厦门市救助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募款餐会,募得的善款5.5万元,救助先天性心脏病贫困患儿11人。利用“红羽毛”公益救助金1万元救助会员企业患病员工;为74名台商子弟协调解决就学问题。举办第五届台商子女作文比赛及第二届台商子女休闲康乐夏令营活动;举办各类讲座9场,培训会员企业员工1000多人;全年共组织9场会员单位高尔夫球赛、7次钓鱼比赛;举办第二届闽台慢速垒球邀请赛,举办插花班、舞蹈班、游泳培训班、瑜珈班等,共有近70名台籍妇女参加,多次组织台协妇女合唱团参加演出活动,还举办庆祝三八妇女节、端午节亲子联谊等活动。
  【刘赐贵等走访市台商协会】 2月10日,市长刘赐贵、副市长黄菱等走访市台商协会,与协会负责人座谈交流。市台商协会会长曾钦照介绍了新一届理事会的成员及协会的概况,并就如何做好“小三通”,推动全面“三通”,让两岸交流更加紧密发表了见解。会上,市台商协会领导还就厦门的城市建设及企业面临的困难提出意见和建议。刘赐贵认真听取意见,肯定了在厦台商对厦门的经济发展和两岸交流所做出的贡献,表示将多听取台商意见,多为企业提供帮助,并对市台商协会台胞投诉中心和法律顾问团的成立予以肯定。
  【台湾电电公会厦门联络处挂牌成立】 4月8日,作为台交会的主办方之一,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简称台湾电电公会)厦门联络处正式在市台商协会挂牌成立。该公会创立于1948年,是台湾最有影响的行业公会,现有会员3800家,行业涉及重机电、家用电器、计算机、通讯器材、信息应用软件及网络业等,大多数为高新技术企业,其总产值占台湾岛内工业总产值的49.2%。近年来厦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众多的台湾电电公会会员在厦门投资设厂。此次台湾电电公会厦门联络处借助市台商协会这个平台正式挂牌成立,将为更多的会员单位在厦门投资穿针引线,满足各种投资上的需求。
  【市台商协会捐赠两台救护车】 8月17日,市台商协会向市第一医院、市中山医院各捐赠一辆120救护车。这两辆救护车系用市台商协会47家理事单位捐赠的近60万元购买。受捐的两家医院将开设帮助病患台胞经金门返台的救急通道,医院将保证病患台胞优先使用该车。自2001年来市台商协会每年都参与市红十字会举办的义卖、慈善募款晚会等活动。据不完全统计,7年来市台商协会为市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募捐善款近500万元。
  【在厦台企与厦门律师结对子】 8月23日,28家知名律师事务所与市台商协会28家会员企业建立“一对一”互动关系。参加“一对一”互动的律师事务所将成立由3名以上律师组成的服务小组,定期到台资企业提供法律帮助,包括为投资决策、招商引资、代理诉讼、调解仲裁等提供法律咨询和对企业员工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参见本书政法栏目“司法行政”相关条目)。
  【市台商协会成立15周年庆典】 12月20日在厦门悦华酒店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近千名嘉宾参加,中国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厦门市领导徐模、丁国炎、陈维钦等应邀出席。(张安安)
  
  市个私协
  【概况】 2007年,厦门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在扩大就业,满足社会要求,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发挥会员服务窗口作用,设立服务网点,开设会员绿色通道,通过会员服务窗口共推荐近8000家会员企业获得年检免审资格,接受免费咨询近万人次。二是进一步拓展会刊《厦门个私经济》的宣传、调研功能,分期刊登《从探讨合作制经济理念促厦门名店联盟发展》、《发展厦门第三方物流》、《发挥港口优势——厦门亟待加快物流中心形成》等调研报告,并以实例解读《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邀请协会法律顾问开辟专栏,就企业经营中常见问题进行案例分析,迷津指点,从而使会刊内容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为会员搭建一个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传递信息的平台。三是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活动,通过短信群发平台向全市广大会员发送“八荣八耻”宣传短信,引导会员做到诚信经营,守法经营,践行荣辱观,倡导时代新风,树立良好美德。四是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加深广大会员对党的富民政策的理解,对政府的信任以及对协会组织的信赖,树立富而思进、奋发向上的风气。五是做好协会自身建设和发展。定期召开各区私企协秘书长工作例会,互相交流经验;重视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6月6日,中共厦门市四美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正式成立。至此,全市已有1859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成立党支部。年内,市个体私营协会被评为2005~2006年度全省个私协先进单位。52家会员企业及个人分别被评为首届福建省百家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巾帼文明岗、巾帼建功标兵和全省个私协系统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年度重要会议】 3月20日,福建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福州召开,厦门市个私协共选派24名代表参会。大会表彰了若干先进集体和个人,并对入选为“2005年度福建省私营企业100强”的企业进行表彰授牌。由中国(厦门)国际投资促进中心与博德产权集团联合主办的“中国企业IPO前的中外金融支持研讨会”暨“中外银行高层圆桌会议”于9月10日上午在国际会展酒店国际报告厅举行。
  【年度重要获奖项目】 1月,市个私协副会长单位建安集团有限公司获得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颁发的“2006年度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3月6日,由市委统战部、宣传部、市民营办、市工商局和市工商联(总商会)五部门主办的第二届厦门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在厦门宾馆明宵厅召开,全市50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获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其中40位获奖者系市、区两级个私协会员。市个私协副会长单位禹洲集团获“2007年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市个私协副会长单位明发集团有限公司获“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市个私协会员企业银祥、金鹭首饰2件商标获得国家工商总局“中国驰名商标”认定,至此,市个私协会员企业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总数增至4件。市个私协会员单位银祥集团有限公司、厦化实业有限公司的2个产品荣获2007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市个私协副会长单位舒友海鲜大酒楼有限公司被授予由中国烹饪协会表彰的“全国餐饮业优秀企业奖”,还得到由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世界杰出华商饭店协会、世界杰出华商大会组委会授予的“2007全球华商餐饮行业500强”第44名。
  【组织企业参加中小企业博览会】 9月15~18日,市个私协与市经发局共同组织由27家企业、80多位企业代表组成的参展团参加在广州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参展共设50个展位,涉及食品、工艺品、电子、机械、保健品等行业,包括多种专利技术、高新技术产品。厦门代表团共获得价值200多万元的订单,60多家企业意向合作。
  【首批企业联络员培训班】 4月25日,市个私协组织近400家企业参加市工商局举办的首批企业联络员培训班。培训主要针对内资企业网上办事、网上名称预先核准及内资公司网上设立等网上操作系统项目,让企业联络员进一步熟悉网上办事流程,方便企业办事、提高工商行政效能。【四位企业家参加中央党校培训】全国个私协于6月17~22日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首期青年企业家高级经济管理研修班,市个私协选派厦门建安集团总经理孙碧庆、厦门旭初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燕彬、厦门陈有香调味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江和厦门梁峰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戴美福等四位企业家参加,并获得中央党校对外培训中心结业证书。
  【赴金门、银川交流考察】 7月8~10日,市红十字会个私协工作委员会一行14人赴金门交流考察。与当地同行交流红十字工作经验,并就两地工商业者之间的协作、筹资募捐等进行探讨。为加强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9月2日,市个私协组团参加由中国个私协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商局、招商局联合举办的“全国个私协会私营企业商务考察宁夏行”活动。在银川市、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嘴山市、吴忠市和中卫市等地进行为期6天的商务考察和招商引资活动。(陈儒郁)
  市中华职教社
  【概况】 截至2007年末,厦门市中华职业教育社共有团体社员45个,个人社员214名。一年来,市中华职教社以成立1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积极开拓工作渠道,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1.职业教育理论调研。组织社员参加由省和福州市中华职教社举办的“海峡两岸职教论坛暨职业教育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服务”研讨会,厦门各职业院校教师提交的论文获得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2篇、特别奖3篇。参与举办厦门市消费者最喜爱的教育培训机构评选活动,通过《厦门商报》、“中国天下网”和移动短信等平台吸引了全市几万名市民参加。与厦门商报社等单位联合组成课题组,针对厦门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发展情况展开调研,并形成《厦门教育培训行业现状分析及若干建议》的报告。
  2.实施温暖工程。启动“中华职业教育社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百县百万农民培训计划厦门项目”,为在厦农民工开展各项职业培训。协助厦门监狱对34名服刑人员进行计算机课程培训并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共有13名服刑人员通过考试取得一级B证书。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团体社员共资助贫困学生7138名,资助金额达144.5万元。
  3.海峡两岸职教交流。与市政协教科文卫委联合举办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机遇与展望研讨会,组团赴台湾考察职业教育,派员参加省中华职教社组团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考察、交流职业教育现状与经验,为合作办学打下基础。
  【中共厦门市中华职教社机关支部成立】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并参照《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经中共厦门市委统战部机关委员会批准,中共厦门市中华职业教育社机关支部于4月成立。
  【百县百万农民培训计划厦门项目】 7月27日,市中华职教社举行“中华职业教育社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百县百万农民培训计划厦门项目”启动仪式,厦门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欧阳建,香港恒基集团高级顾问、全国温暖工程百县百万农民培训办公室副主任王联章,中华职教社副总干事韩晓光,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李炳祥,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吴学香,集美区政府有关领导和各界来宾等约300人参加。仪式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曾汉中主持,欧阳建宣布该培训计划正式在厦门启动。在市就业训练中心等有关单位的支持、配合下,培训计划顺利进行,截至年末,已有5500多名来厦农民工在培训中受益。
  【首次组团考察台湾职业教育】 10月4~13日,应台湾成人与继续教育学会的邀请,由市中华职教社组织的厦门市职业教育参访团一行9人赴台湾进行为期10天的参观访问。参访团主要由厦门民办职业院校的董事长、校(院)长和市中华职教社领导组成,此行主要目的是考察了解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积极探索海峡两岸,特别是厦门和台湾开展职业教育合作的可行性。参访团参观了台湾龙华科技大学、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等7所职业院校及台南社教馆,与台湾职教界同行进行办学交流和合作探讨。
  【厦门市民办高校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11月3日,由市中华职教社与市老教授协会联合举办,旨在提升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促进民办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厦门大学潘懋元、常勋、郑学檬等三位教授在会上作主题发言,部分民办高校领导、教师代表和致力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代表也作了发言。会议有三个主题: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民办高校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积极探索民办高校实施产学研合作的育人模式,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模式;三是关于创建优秀校风、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建设和谐文明平安校园。
  【市中华职教社成立10周年庆祝活动】 包括于5月举行的“忆中华职教社传统,看厦门职业教育发展”活动;组织社员到翔安文教区参观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并开展“中华职业教育社知识竞答”活动;《十载春秋致力职教——纪念厦门市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十周年》专刊于11月出版,由领导题词、历史回眸、组织建设、社务活动、温暖工程、团体社员、书法作品等内容组成,回顾市中华职教社发展历史,展现团体社员的办学情况;12月14日,举行市中华职教社成立10周年庆祝宴会与“手脑并用·和谐人生”文艺晚会,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欧阳建、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李炳祥以及市委统战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的领导出席庆典活动,福州、龙岩、三明、莆田等兄弟市职教社的领导、代表到会祝贺。共有200多名嘉宾、团体社员代表及个人社员出席庆祝宴会,并观看由全市13家职业院校排演的文艺晚会。
  (粘世贤)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厦门年鉴.2008》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韩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