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519
颗粒名称: 市工商联
分类号: D665
页数: 3
页码: 138-140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厦门市市工商联的记事,厦门市工商业联合会(厦门总商会)积极发挥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绩。截至年末,全市共有商会会员5084个,其中非公有制经济会员3677个,占73%。
关键词: 工商联合会 厦门市 2007年

内容

【概况】 2007年,厦门市工商业联合会(厦门总商会)积极发挥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绩。截至年末,全市共有商会会员5084个,其中非公有制经济会员3677个,占73%。
  1.引导会员企业参与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两次组织市政协工商联界别的委员,分别考察厦门市环东海域新区、同安工业集中区、集美灌口机械园和文教园,帮助会员了解市情,在建言献策中寻找商机。同时,还多次组织会员企业参加省内外有关的展销、考察活动。
  2.深入调研提高参政议政水平。首次组织编写并正式出版《厦门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在市政协第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市工商联(总商会)代表作题为《完善厦门专业市场、发挥双向辐射作用》的大会发言,并向大会提交团体提案12件、个人提案59件,其中《关于妥善解决建筑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建议》被列为市政协重点提案。上报《关于加快推动我市企业改制上市的建议》得到刘赐贵市长批示。
  3.以活动为载体发挥助手作用。与厦门国际商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览会;与思明区政府联合举办厦门市第二届电脑节;与市委统战部等单位联合开展第二届“厦门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活动;与总工会首次联合开展民营企业“关爱员工、实现双赢”活动。此外,还成功举办“会员回家、闽商团圆”为主题的“七匹狼之夜”中秋联谊晚会,组织基层商会和会员企业开展韵律操比赛、拔河比赛和“泰龙电力杯”乒乓球赛等活动,促进企业间交流。
  4.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香港特区政府如何协助福建省企业进军国际市场”专题活动和“香港—厦门企业走向国际的理想平台”等专题的介绍会、说明会、专题讲座等,使会员企业对投资境外、国外的相关政策有所了解。与市发改委联合举办民营企业上市问题研讨会,特邀深交所专家为来自50多家企业的80多名总经理、财务经理讲解企业上市的相关问题。
  5.开展各种专业培训。与市仲裁委协作,组织座谈演讲和《公司法》、《物权法》专题培训,联合出版《合同示范文本汇编》。与市纺织服装同业商会、市电脑同业公会联合举办贯彻《劳动合同法》沟通释疑恳谈会,邀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等部门的专家现场为企业释疑解惑。举办保健知识讲座,提高企业家群体的保健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与理事单位南天竺联合举办“招才进宝——打造高绩效团队”公益培训。
  6.加强与海外工商社团联系,推进对外交流合作。首次以厦门总商会名义组成15人的团组赴台湾进行商务考察。促成所主管的市两岸小额贸易市场商会和市果品协会分别组团赴金门和台湾交流。做好台湾工商建研会、台南市商业会及澎湖县商业会的联络接待。应台湾经济研究院的要求,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在厦门举办的金门县工商休闲园区座谈说明会。协助市畜牧业协会与台湾高雄县养猪协会就海峡畜牧兽医网的合作等事宜进行探讨。此外,以厦门总商会的名义首次组织会员企业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商务考察,与当地工商社团建立联系。受市外办委托,组织企业赴印尼泗水参展。先后接待来访的美国萨拉索塔市、马来西亚森美兰中华工商总会、意大利Ancoma区纺织服装商会会长等代表团。
  【市工商联(总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 1月29日在会展中心召开。会议由副会长董仁生主持,第十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郑剑飞代表十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会上选举产生新一届执委(理事)182名、监事19名,理事成员平均年龄为45.39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从上一届68.67%提高为74.72%。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成秀当选为市工商联会长并兼厦门总商会会长,厦门宏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琦当选厦门总商会监事长。会上通过《厦门总商会组织机构暂行规定》及其他相关决议(决定),并向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发出争当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倡议。
  此次大会有四大亮点:一是总商会正副会长除了由当选的18位工商联正副会长兼任外,还增配3位非公经济人士。二是经市委批准,总商会增设监事会为会务监督机构,此举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工商联(总商会)中为首创;工商联领导机构恢复执委会名称,总商会领导机构采用理事会名称;外资企业的中国籍高管人员和新经济组织代表人士第一次明确作为专门类型的代表进入执委会。三是参照民间商会惯例,专门举行理监事就职仪式,向新聘请为名誉会长和顾问的海内外人士颁发证书。四是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首次兼任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会长继续由知名的非公经济领域企业家担任。
  【第一个异地商会在京成立】 3月10日,北京福建企业商会厦门分会、厦门市工商联(总商会)北京分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原全国侨联主席庄炎林和厦门市领导出席成立大会。该会为厦门市第一个在本行政区域外设立的异地商会。中夏兴业(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文喜被选为会长。
  【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全哲洙在厦调研】 5月19日,全哲洙先后到厦顺铝箔有限公司和万利达集团有限公司考察,听取企业发展和党建、工会建设情况汇报。当了解到厦顺公司高端铝箔产品产量为世界第一,万利达集团的液晶产业通过差异化生产达到年出口额6亿美元时,全哲洙对厦门非公企业的国际化视野给予高度的评价。
  【非公经济“双爱双评”表彰活动】 为推动民营企业建立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5月,市工商联与市总工会首次联合开展“厦门市民营企业‘关爱员工,实现双赢’优秀个人和‘双爱双评’先进企业评选表彰”活动。选出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等20家为厦门市“双爱双评”先进企业,叶跃松等20名为厦门市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王全成等20名为厦门市热爱企业优秀员工(参见本书民营经济栏目“社会活动”相关条目)。
  【《厦门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出版】 12月21日,在厦门总商会会议厅举行新书发布会。该书较全面地反映厦门民营经济2001~2006年的发展状况,总结近年来迅速做大做强民营企业的发展经验,是厦门市第一部专题研究民营经济的报告。该书由市工商联(总商会)组织编撰,全书50万字,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欧阳建为该书做序。
  【厦门总商会慈善基金会成立】 6月,成立后的总商会慈善基金会首批筹得善款130多万元,其中将100万元捐赠给市老年基金会,用于兴建市老年福利院,30多万元用于捐助本市原工商业者,让他们安度晚年。
  【做好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 年内,厦门市工商联新增补22位中级职称评委,接受参评中级职称材料380件,经评审227人获中级职称资格。同时,还受理2007年度申报高级职称材料92件。
  【举办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 4~5月,市工商联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两次联合在市劳动力大厦举办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共有252家企业参加招聘,提供1.42万个岗位,有6140人达成工作意向。
  (陈大中骆小兰)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厦门年鉴.2008》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大中
责任者
骆小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