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厦门市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515
颗粒名称: 农工党厦门市委
分类号: D665
页数: 2
页码: 135-1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农工党厦门市委的记事,概括了农工党厦门市第十一届代表大会、向农村孩子捐赠图书、市中医药促进会组团赴海外交流、厦门农工文化交流中心成立等。
关键词: 集美大学 厦门市委

内容

【概况】 2007年,中国农工民主党厦门市委员会(简称农工党市委)圆满完成换届工作,新成立集美大学总支。全年发展新党员39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5人,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占79.5%,新党员平均年龄36.6岁,其中医卫界占51.3%,教育界占28.2%,其他界别占20.5%。截至年末,全市共有6个专门工作委员会、3个基层委员会、4个总支部委员会、37个支部,906名党员。年内,苏文金、商少平当选农工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苏文金当选为常委;有2人当选农工党福建省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委,1人当选为省十一届人大代表;5人当选为市人大代表,2人担任市政协十一届常委,18人担任市政协委员;51人担任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
  1.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根据农工党中央部署,农工党市委召开基层骨干培训会,开展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思想态势问卷调查,组织党员前往革命老区参观学习。市委领导深入基层宣讲,在《厦门农工》刊物和网站开设专栏,刊登党员的学习心得,并通过下发简报和学习材料指导基层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此外,还与集美校友会、金门联谊会和集美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纪念陈村牧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经济支部在国庆期间开展“让国旗永远飘扬在我心中”活动,自筹资金购买3000面手持型国旗,免费发放给市民,该活动被《厦门晚报》评为国庆期间“十大新闻”之一。
  2.理论研究和宣传。全年共申报完成《关于重视发挥民主党派新社会阶层人士作用的几点思考》等8个参政党理论研讨课题,内容涉及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方式和方法、有关民主监督的思考、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海峡西岸建设中的作用等,并在《中国统一战线》、《福建统一战线》、《厦门通讯》、《厦门政协》、《厦门日报》等报刊媒体发表文章80多篇次。年内,苏文金主委撰写的理论文章《参政党应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和《牢记“五点要求”,搞好政治交接》分别入选农工党中央宣传部主办的有关刊物。俞娟撰写的《构建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工作系统》获农工党中央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此外,农工党市委还与厦门电视台、厦门广播电台合作制作《厦门如何抢占游艇经济发展的先机》、《关于“金包银”工程》、《遏制农村违章搭盖、抢建之风》、《透视全民医保》、《捐赠图书,传递爱心》等多期节目。
  3.参政议政。年内,围绕中共厦门市委、市政府“四个加强,四个破解”的工作重点开展课题调研,完成40多个调研课题。其中,李友华《关于在海峡西岸设立国家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的建议》、李仁《民间信仰点规范管理的探讨》被确定为2007年农工党福建省委的重点调研课题。在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农工党市委提交提案13件,有5件被确定为重点提案。农工党员撰写的调研报告和提案关于《对我市实施“金包银”工程的几点建议》、《关于加强手机短信管理力度的建议》、《关于民间信仰场所的银行开户问题》、《建议设立“医疗诈骗罪”》、《关于BRT工程建设的建议》分别得到中央、省、市有关领导的批示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4.社会服务。组织中医专家参加海沧青礁慈济宫的“保生文化节”系列活动并免费为群众看病、医疗咨询达2000多人次。思明区医院支部组织党员到同安区新民镇西塘村参加第十九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暨海西春雨行动”活动,开展医疗咨询、发放计生用品,并与霞溪社区联合举办纪念“全国第八个爱耳日”的服务活动。思明区社区卫生支部组织党员慰问三峡移民和许庄村村民,并为他们开展免费医疗服务。海沧区医卫支部党员坚持每月义务到东孚卫生院坐诊,为医务人员提供免费培训和业务指导。市中医药促进会编辑《厦门名医完全手册》,免费发放给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市民。各基层支部还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家庭,召开关爱贫困学生座谈会,为农村学校捐书、捐款等活动。
  【农工党厦门市第十一届代表大会】 1月15~16日在团结大厦召开。会议通过苏文金代表农工党厦门市第十届委员会所做的《增强参政党意识,为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作贡献》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委员会,苏文金再次当选为主任委员,林成德、陈育斌、王焱、巫斌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向农村孩子捐赠图书】 5月,农工党厦门市委发起为农村孩子捐赠图书活动,得到全市农工党员和许多中小学校的积极响应。短短两个月时间,厦门市第十中学等学校共捐赠图书1.43万册,农工党成员也捐赠书籍及书架等。25日,同安区新民镇后宅村新星小学,举行“演达图书室”揭牌仪式,这是农工党员为农村学校捐助的首间以农工党创始人邓演达命名的图书室。农工党厦门市委、同安区政协、区教育局等领导出席挂牌仪式。
  【市中医药促进会组团赴海外交流】 厦门市中医药促进会是由农工党厦门市委部分党内中医药专家、学者发起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年内,曾多次组织赴海外交流。6月,应马来西亚东方中医药进修学院院长彭国民教授邀请,以会长李国贤为团长的一行7人,到马来西亚吉隆坡,进行为期两天的中医药学术交流等活动。11月,应新加坡中西自然疗法医学院、马来西亚东方中医药进修学院、马六甲古城传统中医研究会邀请,副会长万文蓉等3人分别在新加坡、马六甲、吉隆坡进行中医药学术讲学活动。通过中医药学术交流活动扩大厦门市中医药促进会在海外的影响。
  【厦门农工文化交流中心成立】 11月16日,厦门农工文化交流中心在宏宝斋画廊举行成立仪式。该中心是农工党市委领导下的群众性、非营业性的文化场所,主要服务对象是厦门市农工党党员。(俞娟)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厦门年鉴.2008》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俞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