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499
颗粒名称: 机构编制管理
分类号: D630.1
页数: 2
页码: 117-1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厦门市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的记事。
关键词: 编制管理 机构编制 厦门市

内容

【概况】 2007年,厦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创新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1.优化机构设置。顺应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工业优先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的战略和岛外大开发伴生的产业空间布局变化,及时给思明区(翔安)工业园管委会更名,设立同安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办公室和同安工业集中区服务中心。及时调整市信息产业局相关职能,设立厦门市软件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并在该局下属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加挂软件园服务中心牌子,确保全市软件产业快速发展和软件园区二期的顺利建设。调整市外资局内设机构并批准设立厦门出口加工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农口”三部门(市委农办、市农业局、市林业局)整合之后的体制机制建设,突破合署办公的框限,实施合并模式运作机制,收到减少职能交叉、避免政出多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良好效果,在全省农口系统率先探索建立起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2.理顺职责关系。围绕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城市管理、住房难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在机构编制工作方面提供保障,着实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为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规范行政执法部门机构设置,有效增强对全市城市管理与综合执法工作的协调能力,经报请省委、省政府批准,将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更名为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由部门管理机构升格为市政府工作部门。进一步调整市质量技术监督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和内设处室,既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又增强两个部门间的协调合力,保障了2007年全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和完成。同时,在市农业局(市委农办、林业局)畜牧兽医处加挂厦门市畜牧兽医局牌子,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体系,有效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为破解群众所关心的住房难问题,进一步理顺建设与房产管理机构的相关职能,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负责的市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加强对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等的管理和协调。
  3.实施镇机构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在同安区镇机构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全市设镇区13个镇实施机构改革,下发《中共厦门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推进镇机构改革工作的通知》和《中共厦门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严明镇机构改革工作纪律的通知》等文件,规范机构设置,合理配备领导职数和核定人员编制。对镇政府职能进行科学、规范界定,下发《中共厦门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镇人民政府职能界定问题的通知》,较明确地划分区、镇、村之间的职责关系,这一做法得到中编办的肯定。结合贯彻中编发13号文件,将镇机关地方自定编制全部予以核销,确保实现中央提出的今后五年镇机关人员编制只减不增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同时,对镇党政机关与所属事业单位实施联动改革,力求政事分开,通过规范镇属事业单位名称、机构设置和整合资源,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的服务功能,鼓励打破镇属事业单位概念,跨区域设置服务“三农”的公益性服务机构。通过积极稳妥地实施改革,有力推动镇机关行政模式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顺应全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新情况新需要。
  4.健全民生体系。一是完善全市公共应急和信访体系。设立市政府总值班室并加挂应急管理处牌子,负责承担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各区相应统一设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中心,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市信访局规格由正处(副局)级调整为副厅级,并将各区这两个机构由副处级调整为正处级,为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的安全生产监管和信访工作提供组织机构保障。二是实施“医疗重组计划”,破解“就医难”。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改革和发展卫生事业,破解人民群众“就医难”的决定》精神,积极构建全市新型社区医疗服务网络,对原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进行分离并由新组建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承担,提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设立原则并规范人员编制标准,为全市各大医院增加社区医疗服务人员编制867名,同时对原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编制、人员划转提出实施意见,指导各区、各医院进行医疗资源重组;整合市仙岳医院和南山疗养院,组建厦门市精神卫生中心,作为精神病诊治基地,形成以心理门诊服务为基础的市、区、镇(街)三级医疗机构精神卫生体系;将江头医院并入市中医院,集美医院并入市第二医院,并对其内设机构、人员编制进行规范核定;针对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起草规范医疗机构内设机构设置、人员结构比例以及审批权限等文件,拟重点精简医院内设机构,合理调整人员结构,降低运营成本。三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就学难”。在挖掘学校现有潜力的基础上,为新建扩建的厦门理工学院、厦门五缘实验学校、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等一批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核定或增加编制,共增加编制1725名,满足各级各类学校扩招和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内的全市适龄少年儿童进入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将商业学校、旅游职业学校、交通职业学校等合并为工商旅游学校;调整并扩建同安区特殊教育学校,加强厦门市特教学校,招生范围扩大至集美、海沧,保证全市残疾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按省编委下达的编制标准重新核定各中等职业学校的人员编制和内设机构。四是大力扶持公益事业,扩大公共服务惠及面。为保障第六届中国(厦门)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建设和开园的需要,设立园博园管理机构并核定人员编制;为扩建搬迁的市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增加用于引进高级人才的人员编制并核定部分非在编人员指标,确保三个馆的正常开放;在《厦门文学》编辑部的基础上,组建厦门文学院,该机构的成立将进一步繁荣市民的文学艺术生活,推进文化创新和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5.严控机构编制。根据中央下发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等三个文件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为严格控制,实现中央提出的到2011年完成行政编制数、实有人数、财政供养数相对应的任务,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公务员队伍新陈代谢的超编问题和逐步核销地方自定编制的任务,厦门市采取三条积极措施:一是通过镇机构改革和改革机关后勤用工制度、分配部分行政编制冲抵各区及市直机关地方自定编制等方法逐步核销地方自定编制;引导市政法系统、工商等部门调整内部机构人员编制配备,实现编制向基层倾斜,确保上级下达的基层专项编制落实到业务一线;同时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向中央和省有关部门反映厦门市现有行政编制规模与发挥“海西”龙头地位及对台工作等需要之间的矛盾。二是严把各类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遏制超行政编制纯量增加。经报请市委常委会批准,在未来5年内,严格控制从企、事业及外地调入人员进入各级机关,确需调入的人员,提高准入门槛;控制法院、海事法院、检察院等余有少量政法专项编制的政法机关干部调入党政群等机关,政法单位所需党务、人事与后勤保障等人员,原则上从本市其他机关调剂解决。三是根据上级工作部署,会同市监察局转发省编办、省监察厅《关于对全省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并向各区、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下发机构编制执行情况检查自查摸底通知和表格,指导各区和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开展自查;在重点跟踪和督促落实的基础上,对各区和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实施严格检查验收;对8家久拖未办注销和未按程序销毁公章的事业单位发出督办通知,并跟踪加以落实。经过严格履行自查、验收和整改,12月底,全市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大检查工作顺利通过省委编办、省监察厅组成的专项检查组的检查验收。
  (黄瑞亮)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厦门年鉴.2008》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黄瑞亮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