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其他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477
颗粒名称: 党委其他工作
分类号: D267
页数: 6
页码: 94-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中共厦门市委党委其他工作的记事,其中包括了老干部工作、政策研究、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党校工作、保密工作、机关党建工作、档案工作、党史研究、接待工作等。
关键词: 党委工作 厦门市

内容

老干部工作
  【概况】 2007年,中共厦门市委老干部局从优从好做好老干部政治和生活两项待遇工作。
  1.组织老干部学习中共十七大会议精神。下发《关于认真组织离退休干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对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进行具体部署;举办一场全市老干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专题报告会;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一期市级老领导读书班、两期地专级老干部读书班。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也积极组织老干部进行学习座谈讨论,分别请教授、学者作100多场次专题辅导报告。
  2.全市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坚持执行老干部阅文等制度,有重要会议、重要活动请老干部参加,重要情况及时向老干部通报;坚持住院探望、走访慰问制度;市领导每季度向市级老干部通报工作,年内两次向全市老干部通报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市老干部局坚持为企事业单位及阅文不方便单位的老干部提供文件阅读服务,尽管有时只有一位老干部来阅文,办公室也为其服务。
  3.认真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一是春节、老年节期间,市委、市政府拨出168.1万元专款,慰问全市的老干部、离休干部遗属;二是拨款25万元补助有特殊困难的老干部;三是为配合厦门市开展全民医保,市老干局下发《关于落实离休干部无工作遗偶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通知》,对参加个人医保缴费有困难的遗属进行补助,全市有35人得到帮助;四是调高离休干部的无工作遗属定期定额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800元提高至920元,从7月1日起执行;五是市财政为企业离休干部提供社保资金670万元,为全市的离休干部提供医保资金2170多万元;六是帮助困难企业解决无力支付离休干部各项补贴近570万元;七是发放给易地安置老干部补贴金33.12万元。
  4.做好老干部“双高期”服务工作。一是根据老干部“双高期”(年龄高、发病率高)的特点,举办老年人常见眼疾预防与保健、老年人常见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等系列讲座;二是做好组织老干部参加健康疗养、外出参观考察、为老干部联系就医住院、帮助老干部报销医疗费用及日常生活等服务工作。截至12月3日,有近千名老干部到鼓浪屿干部疗养院进行健康疗养。
  5.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年内,市老干部局先后举办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书记学习报告会和培训班,并会同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党工委对全市各老干部工作系统一年来贯彻落实中组部和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意见”文件的情况进行调研,并从全市250多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中挑选40个支部,召开4场座谈会,提出今后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的措施。积极引导基层党支部进一步完善与社区共建和党支部联席会机制,充分发挥联席会作用。全年,与厦门电视台合作,拍摄2集反映老干部支部和老党员先进事迹电视片;编印8期党建信息简报下发各老干部支部。
  6.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牵头组织参加中国老年报社等单位举办的“迎接党的十七大和纪念建军80周年知识竞赛”。市委老干部局荣获优秀组织奖,市公安局老干处等3个单位被评为先进集体,4位同志获得优秀个人奖。老年节期间,同安区老干部局举办钻石婚、金婚庆祝活动,市老年大学举办庆祝十七大文艺汇演、太极拳比赛、老年书画摄影展及健身操表演等。
  【厦门老干部网开通】 为了更好地宣传老干部、服务老干部,5月下旬,市老干部局创办厦门老干部网站,开设的栏目主要有:办事指南、工作动态、领导关怀、活动剪影、政策法规、党建之声、关心下一代工作、老干论坛、机构设置、教育园地等,并设有信息发布、信息展示、站内新闻搜索、网上互动、网上链接等功能。网站开通半年来,发布各类信息199篇、彩色照片84张,点击率7198人次。(陈文英)
  政策研究
  【概况】 2007年,中共厦门市委政策研究室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全市发展大局,积极主动地为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思与谋、鼓与呼。
  1.认真做好课题调研。做好市重点课题调研的选题,组织开展关于扎实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厦门经济特区先行先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等5个方面17个重点课题的调研工作。围绕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协调市直部门开展37个课题的调研活动。同时,还承担市委与中央编译局合作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课题调研等专项调研工作。在认真做好课题调研的同时,积极推动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将调研成果吸纳到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文件和市委领导讲话文稿中,《厦门通讯》、《政研参考》等刊物及时选登课题成果,为市委决策提供参考。与市委办公厅合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又好又快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一书,提供给全市各级干部学习使用。
  2.做好经验总结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成效、经验进行提炼总结,撰写一批质量较高的总结性文章。如围绕“指挥部模式”在组织工业集中区和重大项目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组织相关人员对其科学模式和有效做法进行认真总结,形成《指挥部模式——厦门工业集中区和重大项目工程建设管理的成功实践》,得到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根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的批示,组织深入到同安、翔安、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对同安工业集中区建设、翔安区与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主动协调配合,联手促进火炬(翔安)产业区开发建设的有效做法进行总结,形成《同安工业集中区建设阶段性总结》、《着力谋求“四合”,共促跨越发展》,得到市委领导的肯定,并在《厦门日报》和《厦门通讯》上全文刊登。
  3.做好文稿起草工作。牵头组织起草《中共厦门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施意见》、《关于把厦门作为全国对台工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方案》、《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破解“就医难、就学难、住房难、交通难”问题等一批政策性文件。认真组织完成《省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传达提纲》、《关于全省设区市市委政研室主任座谈会精神传达提纲》、《服务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努力开创我市政研工作新局面》、《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卢展工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全省设区市市委政研室主任座谈会精神的情况汇报》、《环东海域宣传报道策划方案》、《韬略泽特区,功绩垂青史——追忆胡宏同志对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贡献》、《闽台同根源远流长》等文稿。
  4.为领导决策提供资讯。编发海关支持海西发展若干政策、土地增值税调整、综合配套改革、中央惠台13项政策等《专报》,并研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供市委领导参考。及时收集深圳、宁波等主要城市的重点项目安排情况,为市领导提供信息资料。认真分析全市经济社会运行态势,每季度完成《厦门市经济运行及社会稳定情况报告》,专题呈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此外,还以《省外动态》为平台,全年编印80期,及时为各级领导提供省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举措、新思路等信息。
  5.办好《厦门通讯》。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交流经验、指导工作”为宗旨,认真办好《厦门通讯》,全年共编辑出版12期,刊发各类文章214篇。
  6.做好项目的跟踪督查工作,推动工作的落实。(1)抓好领导批示件办理。本着“依照法律、根据事实、尊重历史、有利发展、促进稳定”的精神,认真办理市领导的批示件。全年完成关于湖里高新技术产业区征地拆迁、工业企业外迁、国际滨海度假村项目、发改委关于海水淡化项目进展情况等20件批示件的办理,完成《湖里高新技术产业区征地拆迁的专报件》、《厦门市工业企业外迁情况调查报告》、《关于“厦门国际滨海度假村”项目情况的报告》等专项汇报材料。(2)抓好市重点项目督查。认真抓好思明区域内30个重点项目的督查工作,实行重点项目督查专人联系责任制,并定期深入重点工程现场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同时做好协调工作。全年共完成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督查汇报件34份。(3)抓好市委专题会议纪要的督查。根据市委专题会议纪要的要求,与各区、市直有关部门建立联络机制,指定专人跟踪专题会议研究事项的落实情况,了解进度,分析问题,并及时反馈。全年完成59期《市委专题会议纪要》、466项内容的跟踪落实,占《市委专题会议纪要》总数70%的工作量。(刘斐蓉)
  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
  【概况】 2007年,厦门市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坚持以打现行、抓黑手、端窝点为重点,持续开展一系列专项行动。(1)加强防范、妥善处置“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插手群体性事件及其他热点敏感问题。1月底、4月中旬、五一节、国庆节及党的十七大期间,境外“法轮功”邪教组织频繁使用非法信号攻击我国卫星电视节目,厦门市严密防范,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因而未造成不良影响。针对厦门市区位特殊、情况复杂、敏感期多、重大活动多的特点,各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属地管理,单位负责,社区自治,专群结合”的方针,着力抓好重点对象、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的管控。年内,成功破获一批“法轮功”网上煽动案件,抓获多名“法轮功”违法犯罪人员,捣毁数个窝点,缴获一批“法轮功”反动宣传品和作案工具。有效封堵大量“法轮功”等邪教类有害网络信息。(2)坚持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贯彻“宁拉勿推、多帮少打”的指导思想,做到“政治上不歧视、工作上给出路、生活上多关心、感情上常联络、思想上重引导”。1月底,市委防邪办专门走访相关劳教场所,通过座谈了解“法轮功”劳改劳教人员的现实表现和思想转化情况,提出抓好“三出”人员(即出狱、出所、出班)的接茬后续帮教工作。(3)积极实施“回归社会工程”。5月底,厦门市召开会议,部署开展刑释解教“法轮功”人员回访帮教工作任务(即“回归社会工程”),并下达实施方案。此次实施“回归社会工程”,旨在通过开展回访帮教工作,全面掌握刑释解教“法轮功”人员的基本情况,进一步落实巩固工作责任制,帮助他们消除思想困惑,解决生活困难,使他们彻底摆脱“法轮功”邪教的精神控制,使刑释解教“法轮功”人员回归正常社会生活。12月20日,市防邪办在思明区筼筜街道召开全市“回归社会工程”试点现场会,推广思明区基层开展“回归社会工程”的经验和做法,部署全市实施“回归社会工程”的具体工作,全面推进全市反邪教工作的落实。(4)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香港回归十周年庆典期间的安全防范工作。6月中旬,厦门市部署召开香港回归十周年庆典的安全防控工作,根据上级批示精神,要求做到两个“决不允许”,确保香港回归十周年庆典活动顺利进行,确保厦门市社会政治稳定。为此,市有关部门加强布控,特别是对重点对象,提前做好劝阻工作,同时加强对口岸和出入境的查控,严防“法轮功”分子从厦门偷私渡出境。
  【推广四套健身气功】 年内,市委防邪办根据全国健身气功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厦门实际,联合市体育局,依托老体协,在几个社区和行业试点推广四种健身气功(即: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这四种健身气功,是经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为主要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正式开展的第97个体育运动项目。推广工作还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造势,并采取以点带面形式进行。
  【市反邪教协会换届】 9月27日,市反邪教协会召开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协会全体理事和会员及有关单位领导出席会议。会议修改厦门市反邪教协会章程,选举产生厦门市反邪教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市科协党组书记林芝建当选为市反邪教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市防邪办)
  党校工作
  【概况】 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市社会主义学院)全年共举办13种类型、20个班次的培训班,累计培训各级各类干部1049人。其中,市委党校举办7种类型、11个班次,培训学员503人;市行政学院举办3种类型、5个班次,培训学员197人;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3种类型、4个班次,培训学员349人。
  科研工作。2007年,教研人员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82篇,出版专著1部,获国家、省、市、校课题立项2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国家行政学院招标课题、全国社科院系统招标课题、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各1项,厦门市社科研究课题8项,福建省党校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课题6项,校级调研课题4项。在各类科研成果评奖中,共获得优秀科研成果奖23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鉴定优秀奖1项,厦门市第七次社科优秀成果奖14项,其他专项理论征文活动获奖8项。
  党校函授教育工作。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决定停止招生和函授生源普遍减少的情况下,全年研究生班招收29人、大专班和本科班招生575人,共604人。至年末,在校函授生共计2076人,其中研究生100人、本科生1256人、大专生720人。
  【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 2007年,校委会对党的十七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作了具体部署和细化安排。同时,注意发挥自身理论宣传优势,积极参加全市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宣讲和厦门市报刊、电台、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宣传十七大采访报道活动。
  【《建设和谐厦门的实践探索》出版】 该书由市委党校组织集体编写,邓仕〓任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2月出版。全书共12章、26万字,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厦门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尤其是“四个加强”、“四个破解”,着力改善民生的实践经验,是和谐厦门建设第一部系统研究和公开出版的专著。
  【开展教学方法改革】 年内,市委党校在各主体班开展互动式教学,适度增加现场教学,把现场教学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和培训实效的强化措施。积极探索并成功实施菜单式教学改革,上半年,菜单式课程集中准备,试点先行,下半年,全面启动,普遍推开。菜单式课程打通学员班级界限、教研室界限和校内外界限,从培训需求和课程需要出发,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
  【组织学员赴新加坡培训】 11月12~19日,市委党校组织第二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29位学员赴新加坡公共事务学院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培训采用常规上课和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围绕“新加坡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新加坡社区建设”、“新加坡城市环境保护”、“新加坡旅游产业的发展”等4个课题,实地学习、考察、交流,形成研究成果,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
  【党校迁建工程奠基】 7月27日,市委党校迁建工程奠基典礼在新校址海沧区东孚镇举行。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黄杰成等市领导出席。市委党校迁建工程由杭州园林设计院和上海建设设计院厦门分院联合设计,建设用地面积13.53万平方米,建设总规模7.5万平方米,总投资估算2.25亿元(不含征地拆迁费用),建设资金由市财政拨款。该工程2006年11月获立项批准,2007年10月开始场平施工,拟于2008年底竣工,2009年春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林永基)
  保密工作
  【概况】 2007年,市国家保密局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狠抓网络安全、保密管理、保密检查和保密机构队伍建设等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1.领导重视网络安全。年内,市委领导加强对保密工作的指导,市委书记何立峰、市委秘书长徐模、副市长詹沧洲等多次就网络安全保密工作做出批示。市委副书记、保密委主任陈炳发在全市保密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做好保密工作的责任感。
  2.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努力提高技术防范能力。依托违规主机接入和外联监管系统(简称“网警”系统)进行实时监管,监管范围扩大至市直各部委办局及其下属各行政事业单位、各区涉密单位,全市违规利用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的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并呈逐日下降趋势。
  3.开展宣传教育和保密调研。市保密局继续执行“五五”保密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全年组织播放保密教育片《通信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信息系统泄密隐患演示》81场次,有6250人观看;组织订购“五五”保密宣传挂图104份,订阅2007年《保密工作》杂志1342份。此外,还开展关于信息公开与保密关系、加强保密法制建设、办公内网改造等专题调研,形成《加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的情况》、《保密行政执法若干问题的思考》、《厦门市国家保密局行政执法职责分解和责任方案》等调研文章。
  【启动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 为做好信息公开环境下的保密工作,9月,市保密局启动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先后对全市政务公开信息目录、地名信息系统数据库数据进行保密审查。截至年末,共审查33个单位,38册拟公开资料。
  【涉密计算机违规上网监管系统通过国家保密局验收】 11月,国家保密局局长助理杜永胜带领验收组来厦验收。验收组认为厦门作为全国涉密计算机违规上网监管试点单位,监管工作抓准了时机,保密人才队伍、管理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试点工作中采取的工作方法为全国保密系统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市委副书记陈炳发要求巩固好的、成功的做法,下一步还要着重解决定密、系统升级、监管制度建设、扩大监管覆盖面等问题。
  【落实网络安全保密工作责任】 根据全市网络安全工作会议的精神,10月,市委保密委与109家单位一把手签订《涉密计算机物理隔离保密责任书》,明确各单位涉及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的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数量、接受“网警”系统监管情况、保密责任和义务,激发各单位的保密主动性、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促成各单位与保密工作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开展保密专项检查】 3月,市保密局开展集中清理取缔涉密文件资料交易专项行动,接受检查的旧货交易市场和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包括废品收购店)共68家,累计发放宣传材料300份。7月,开展涉密载体及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检查,87家机关单位向市保密局报送自查情况报告。8月,市保密局抽查市“四套班子”办公厅、教育局等73家单位,检查数量为历年之最。(黄斯伟)
  机关党建工作
  【概况】 年内,市直机关党工委继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机关党建“三级联创”工作,完善机关党建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1.继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年内,市直机关党工委下发《关于在全市机关持续深入开展“当好三个表率,服务跨越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并通过举办全市机关党委书记学习十七大精神培训班和各种座谈会、报告会,推动全市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同时,继续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到重点建设工程工地观摩,制作反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专题DVD片,出版《当好三个表率服务跨越发展——厦门市直机关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文集》;开展“厦门市机关作风建设十佳创意”评选活动,刊出市行政中心宣传栏10期,展示各级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投身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精神风貌;在《厦门日报》刊登专版,介绍先进单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做法和经验。组织力量进行专题调研,组织特邀考评员到有关单位和“窗口”进行暗访,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督查。
  2.开展机关党建“三级联创”活动。根据省市委有关要求,从3月份开始,市直机关党工委工作人员分三批深入基层,对38个市直部门单位联创情况进行具体指导,并派员专程到省直机关党工委和6个省直部门学习取经,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全市机关党建“三级联创”活动的通知》,制定考评办法,将联创活动逐步延伸至镇(街)。党工委还在思明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召开现场观摩会和经验交流会,有15个单位的主要领导介绍了经验。4月,与福州、宁德等4个设区市机关党工委进行交流。
  3.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5月,党工委与各直属部门单位签订第六轮(2007~2008年度)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并充实党建责任书的内涵。6月、10月分别召开市直机关第六、七次党建第一责任人交流汇报会,巡查有关单位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一年来,共指导帮助48个机关党组织进行换届,调整配备39名机关党委书记和专职副书记;突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指导人才中心、火炬高新区、象屿保税区等12家单位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加大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力度,制定下发《厦门市市直机关发展党员工作规划》。全年,机关各级党组织培训入党积极分子近千名,发展党员473名,其中党工委直接培训3批350名,经党工委审批发展转正的党员45名。在市直机关率先颁发《中国共产党党员证》,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服务保障工作和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4.抓好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工作。继续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做好案件检查和信访举报件处理工作,全年共调查违纪违法案件13件,通过办案办信挽回经济损失111万元。在查办党员违纪案件中,做好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防范腐败现象的发生。根据机关党建专题调研中发现的部分机关单位及公务人员存在的工作作风和效能问题开展督查调研。坚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形势季度分析制度和纪委(机关纪委)书记联席会,促进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落实。
  5.继续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多次组织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到市重要交通路口进行文明督导;发动市直机关干部职工参与“我为农民兄弟姐妹捐赠图书”、“喜迎十七大,好书送农家”、“万人献爱心”、“送温暖、献爱心”等“公仆爱心行动”系列活动,全年市直机关共捐款近300万元。机关工会工委认真组织实施“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继续落实特种重病医疗互助保障的新保和续保工作,及时关心慰问贫困职工,并积极开展易于普及的健身活动。机关团工委组织合唱团深入园博园等重点建设工程工地慰问演出。机关妇工委成立“服务跨越发展、巾帼建功立业”事迹报告团深入基层作巡回报告;组织巾帼志愿者导游队为莅厦的重要宾客提供优质的讲解服务。 (欧志晶)
  档案工作
  【概况】 2007年,厦门市各级各类档案馆为社会各界提供档案利用9909人(次),提供档案资料29705卷(次)。市档案局加强对厦门滚装码头、翔安海底隧道、成功大道、五缘湾片区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全年完成82项市重点工程、38项在厦省重点工程的档案管理情况登记。厦门滚装码头、翔安大道档案管理分别通过省档案局、市档案局组织的档案专项验收。此外,市档案馆还开展法院、会计师事务所等专门档案以及重大活动档案资料、历史档案、知名书画家作品等的接收征集工作。到年底,馆藏档案突破20万卷。
  年内,各区采取措施,促进村(居)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湖里区和江头街道各拨款1万元为祥店、吕厝社区建立新档案室,配备空调、除湿机等设备。至年末,全市189家社区居委会全部通过档案管理合格认定,合格率100%。各区档案馆还积极开展档案的征集工作,集美区档案馆派员向各镇、各民主党派和专业人士征集资料,到开发区、重大项目和重大活动现场拍摄图片、征集资料,丰富了馆藏;海沧区档案馆开展慈济文化节书画作品的征集工作。
  全市各级各类档案馆积极利用馆藏资料为社会服务,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市重点工程丙洲海域综合整治(实验区)一期护岸建设中,市档案馆为中国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厦门分院提供同安东西溪工程防护体系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材料,明确工程建设标准,保证工程设计方案的科学制定。市国土资源与房产测绘档案馆为湖边水库片区6000多套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湖边水库的综合整治工程,提供资料4种、1000多卷,出具乡村建设档案证明295份,使拆迁工作顺利进行。同安区档案馆为解决环东海域整治中的纠纷,提供档案100多件,为同安、翔安两区的区、村规划建设提供档案700多卷。此外,市档案局还利用馆藏资料与市党史研究室合编《中国共产党厦门市历次代表大会重要文献选编》;市公安局选取2004~2007年档案利用的55个典型事例,印发《档案利用效果实例汇编》,宣传档案利用在案件侦察、为民排忧解难中取得的成效。
  【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3月,按照省档案局和省数字办的要求,市档案馆、集美区档案馆、海沧区档案馆作为全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单位,在突出地方特色的基础上,选取档案资料,建立“厦门知青”、“厦门海堤建设”、“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专题档案,和“厦门人民革命斗争史”、“陈嘉庚”等爱国主义宣传专题档案,方便和满足档案利用者的需求。
  【重点建设项目图片展】 为真实地反映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历史场景,市档案馆组织力量,深入建设工地,自行拍摄并多渠道收集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照片和资料,从中挑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照片,于8月17~23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展厅展出。展区面积700多平方米,分14个专题,图片218幅,包括火炬(翔安)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二期、天竺山森林公园、观音山营运中心、园博园工程、厦门机械工业集中区、集美大桥、杏林大桥、成功大道、翔安隧道、海沧港区、环东海域整治、五缘湾等建设工程。该展览展出后,受到市民的欢迎,先后有近千人次进馆参观。
  【“港城厦门,百年记忆”历史图片展】 由市城建档案馆举办,于12月29日在市建设大厦二楼会议厅开展,展期近一个月,观众近5000人次。展出130多幅珍贵历史图片,除一幅铜版画外,其余是老照片和老明信片,都是陆续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市城建档案馆的专家运用现代电子数码技术和摄像技术,对老照片进行修补、放大,最大限度进行“还原”。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讲述了厦门城市的发展轨迹,沉淀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内容涉及厦门民俗、建筑、市井、风光,最早可追溯到1793年,其中超过一半的照片首次公开披露,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收藏价值。期间,市城建档案馆还特别委托国家邮政局印制展览纪念封。
  (李沁园)
  【完成历届劳模资料整理归档】 9月,厦门市总工会完成对1955年以来历届劳模资料的整理立卷归档。由于要整理的资料时间跨度大,工作量也大,经过努力,共立卷388卷,包括1955年首届劳模名单、历年各级各届劳模及五一劳动奖章、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的事迹呈报表、表彰决定、评选通知、劳模情况调查等,材料原始,全面详尽。此次整理不仅规范了劳模档案管理,也为今后宣传劳模,编纂有关劳模风采资料打下基础。(市总工会网)
  党史研究
  【概况】 2007年,市委党史研究室在党史研究、党史资料征编、党史宣传和重大党史事件纪念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中共厦门地方史(二卷)》篇目通过市委常委会的审定,落实编写经费,并启动撰写工作。(2)依托《厦门党史通讯》杂志,全方位开展党史宣传工作。年内加大三个方面的宣传力度,一是加大对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宣传力度,“刊眼”的“卷首语”重点宣传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二是加大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伟人风范的宣传力度,使党史宣传内容更具亲和力。三是加强对有厦门特色党史信息的宣传力度,使党史宣传工作更具本土特色。(3)编纂并公开出版42万字的《中共厦门地方史(社会主义Ⅳ)》,同时启动《移山填海——厦门海堤建设述略》的编纂工作。(4)召开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专题报告会;开展向驻厦海陆空三军赠书系列活动。
  【《中国共产党厦门市历次代表大会重要文献选编(社会主义时期)》出版】 该书由市委党史研究室和市档案局(馆)合编,11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全书共36.7万字,收录建国以来中共厦门市委召开的两次代表会议和十次代表大会的重要文献,包括历届市委工作报告、决议及历届市委领导名单。为方便读者阅读和使用,该书还对历次代表大会作简要评述。
  【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专题报告会】
  6月15日上午在市委老干局三楼会议厅举行。原厦门闽中、闽西南、城工部三个地下党的部分老同志和革命史研究会等有关同志共100多人参加。会议邀请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王勤博士作香港回归10年的发展变化以及香港的发展前景专题报告。会议旨在通过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各界人士参与厦门市跨越式发展的热情。
  【向驻厦部队赠书】 从7月中旬开始,市委党史研究室先后向驻厦“鼓浪屿好八连”、水警区政治部、“龙海艇”、空军某部赠送厦门革命史、建设史和改革开放史等书籍20余种、400多本,受到驻厦部队的欢迎。
  (党史研究室)
  接待工作
  【概况】 2007年,中共厦门市委接待办公室(厦门市人民政府接待办
  公室)共接待来宾6276批次、67578人次。其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其随员105批次、1011人次;省部级领导及其随员1406批次、14208人次;地市级领导及其随员4317批次、46290人次;重要外商448批次,6069人次。全年接待工作呈三大特点:一是一二级接待任务多、规格高。接待的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包括卸任的)主要有:朱镕基、李瑞环、吴仪、回良玉、田纪云等。二是大型重要会议多,接待规模大、要求严。全年接待大型重要商务活动和大型会议的来宾主要有:前来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六届园博会、第十一届台交会、第五届厦门国际马拉松邀请赛、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联欢会、第二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协调会、国际海洋周、海峡两岸农产品销售论坛等活动的代表。三是来厦参观、考察的团组批数和人数增多,主要有西藏自治区、甘肃省、天津市、沈阳市、兰州市党政代表团和北京京剧院等团组。
  (陈剑英)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厦门年鉴.2008》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剑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