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472
颗粒名称: 组织工作
分类号: D262.2
页数: 3
页码: 84-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中共厦门市委组织工作的记事,其中包括了推荐中共十七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开展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出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选派50名干部到农村开展帮扶工作等。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组织工作 厦门市

内容

【概况】 截至2007年底,全市党的组织共有8517个,其中,地方党委7个,党组102个,党工委47个,基层党组织8361个。基层党组织中党委349个,总支474个,支部7538个。其中,农村党组织199个(总支14个、支部185个),社区党组织988个(党委28个、总支121个、支部839个)。全市党员132049名,其中女党员41347名,占31.31%。在全市党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71485名,占54.14%。全年新发展党员8427名,其中女党员4067名,占48.30%。
  2007年,厦门市组织工作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服务市委中心工作,积极创新,扎实推进,进一步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
  1.进一步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推进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的落实。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13期,共培训处级以上干部约700名。首次举办市管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培训班,共培训79人。与英国赫尔大学联合为厦门市第一批公派出国9名留学人员举办硕士学位授予仪式。制定并下发《2007年~2010年厦门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二是顺利完成换届和干部配备工作。全年先后完成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换届,完成省人大代表选举、省政协委员的推选工作。指导完成区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和镇人大选举以及8个民主党派、工商联、团市委、市社科联、市科协等群团组织换届工作。完成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门正职领导52个职位人选的配备和各区、市直部门副职空缺职位调整充实,以及6区17个街镇的7个党政正职职位人选配备。三是加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指导市国资委进一步完善市管国有企业班子的议事规则和制度建设,研究提出关于向市属国有企业派出监事的实施意见,并做好人选的推荐工作。完成市管国有企业整合后部分班子及其成员和“三总师”(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人选的考察等工作。完成市经济管理学院筹备前期的干部选派和市4所民办高校党委负责人的选派工作。四是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建立挂职干部信息库,加强在市中心工作、重点工程、农村基层以及厦门市对口协作地区等处挂职锻炼的年轻干部的跟踪培养和挂职期满的考察工作。五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市区人大、政府、政协换届为契机,认真落实《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班子配备中,进一步落实好干部任期、交流、回避制度;坚持考察评价集体会审制、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和全委会票决制,年内两次市委全委会票决63名重要干部。六是稳步实施公务员法。做好2006年秋季法院、检察院31名公务员考试录用和初任培训工作;完成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群团机关工作人员登记工作和市党委系统第一批参照管理事业单位审核上报工作。制定出台《厦门市公务员年度考核办法(试行)》,在全市事业单位中全面推行年度考核量化工作。厦门市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工作得到中组部、人事部公务员法实施工作检查组的充分肯定。七是进一步强化干部监督工作。对全市6个区和18个市直部门2005年以来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规定情况进行检查;对43个单位填报的153名干部《干部任前监督表》及相关资料进行任前监督审核;对26个单位465名干部任后报备进行监督。办理领导干部问题举报48件、市管干部学历学位确认39件、参加工作时间确认7件。安排对24名离任、任期届满或者即将届满的市管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2.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顺利完成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的推荐工作。二是认真抓好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的贯彻落实,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意见,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等6个长效机制文件,定期对各级党组织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和指导,此项工作得到中组部组织局调研检查组的充分肯定。三是扎实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新建1580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制定下发《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举办70余期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培训班,培训2000余人(次)。修订《关于基层党(工)委兼职组织员管理办法(试行)》,制定《关于下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的意见(试行)》,培育了厦门翔鹭公司党支部、厦门蒙发利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等一批先进典型,表彰20名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和20名“党建之友”。四是深入开展农村、社区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表彰活动,有16个村被授予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称号。五是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开通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线电话,组织发放新版流动党员活动证,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管理模式;做好困难党员的慰问帮扶工作。六是积极推进党员电化教育。全年拍摄《党的生活》26部,配合中心工作,制作有关换届、非公企业党建、国企党建、社区、农村新村建设、人才工作等专题片。精心选材和制作《党课一小时》教材,全年制作12期共12000多套,免费下发到基层党组织,供基层党员播放学习。加强基层电教网点管理,对6个区和8个市直归口系统的党员电化教育网点进行普查,掌握基层网点建设的第一手资料,提出进一步加强基层电教网点建设的意见。
  3.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一是发挥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作用。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推动各区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首次开展厦门市高技能人才、“五个一批人才”、厦门市中小学杰出教师和优秀校长等评选工作,启动了以湖里区为试点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杰出人才贡献奖”评选活动。二是完善拔尖人才管理工作。出台新的拔尖人才选拔和管理办法,圆满完成第五批拔尖人才选拔工作,开展拔尖人才表彰活动。三是拓展人才创业和发挥作用的平台。积极实施“项目带人才,人才促项目”计划,评估科技项目立项和验收时,将人才配备、培养情况作为重要的评估和考评内容。积极做好推荐省青年科技奖候选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市应急管理专家组候选人、知识界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工作。成功承办“福建省‘5·17’首届科技、人才活动周”系列活动。
  【推荐中共十七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 2月,按照中共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厦门市精心组织党的十七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的推荐工作,全市有5553个基层党组织、117846名党员参与推荐工作,党支部参与面达到100%,党员参与率达到97.94%。经过自下而上层层推荐,反复征求意见,对推荐的初步人选严格考察,并经市委常委会、全委会研究审定,提出3名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最后经省党代会选举,确定2名当选为中共十七大正式代表。
  【开展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 2007年,厦门市认真贯彻全国和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等会议精神,围绕“全组建、强作用”的要求,全面推进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全市各级党组织通过争取业主支持、多种途径找党员、下派党建指导员强化工作指导等,到5月底,帮助全市1859家具备条件的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单独组建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和单独组建率均达到百分百,完成“全组建、全覆盖”的目标任务。
  【出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 中共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4个文件下发后,市委结合厦门市实际,融入厦门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经验,提出具体的贯彻意见,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深化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等6个实施长效机制文件,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根本指针和抓手。
  【选派50名干部到农村开展帮扶工作】 2007年,全市首次选派50名干部进驻25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开展帮扶工作。市委组织部加强对驻村干部的日常跟踪管理和工作指导,建立驻村干部期满考核制度。
  【举办“村改居”社区主要干部培训班】 年末,市委组织部分两批对全市“村改居”社区主要干部共360余人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村改居”社区建设实务和党务工作知识,通过培训使社区主要干部进一步提高素质,适应新形势要求,做好“村改居”工作。
  【调整部分党组织设置】 年内,经市委研究同意,撤销市民政局、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市政园林局、文化局、卫生局、广电局、粮食局、侨办、机关事务管理局等9个市政府工作部门党委、纪委,改设党组、纪检组;撤销象屿保税区、火炬高新区、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等3个市政府派出机构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改设党工委、纪工委;新设立市台联、红十字会等2个人民团体党组。
  【完成区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 年内,市委组织部加强对各区换届工作的指导。在换届人事安排工作中,围绕提高执政能力,优化班子结构,进一步落实干部任期、交流、回避制度,精心做好区人大、政府、政协班子换届人事安排方案。通过换届将一批综合素质较好、组织领导能力较强、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表现突出、群众公认的人选选配进班子,并注意加大党外干部、妇女干部的选拔力度。通过换届,新进班子35人,占27.1%,其中提拔24人,占18.6%;交流40人,占31%。班子成员中,本科以上学历76人,占58.9%,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25人,占19.4%。区政府班子以42岁左右的干部为主体,区人大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7岁,区政协班子成员平均年龄53岁,年龄结构较为合理。
  【全面解决村级组织无活动场所问题】 年内,市、区、镇三级财政共投入1099.9万元,完成4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连同2006年第一批建成的21个活动场所及各区自行建设的项目,截至年末,已全面解决村级组织无活动场所问题。【团职军转干部采取阳光安置】2007年,厦门市共安置团职军转干部88名,在安置工作中采取几项措施:一是确定公平合理的安置办法。综合考虑立功受奖、任职年限、入伍年限等因素,突出“功绩安置”。对团职军转干部获得军区、中央军委批准的荣誉称号、立一、二等功、被评为全省优秀团职军转干部的,实行优先择岗;其他团职军转干部按任现职级时间、入伍时间和任下一级职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择岗。二是安置过程公开透明。在安置工作各个环节中,采取“六公开一监督”措施,即公开安置方案、公开接收单位、公开军转干部排序、公开时间安排计划表、公开择岗、公开安置工作纪律,由市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安置工作。由于采取“阳光运作”,导向上重表现,办法公平合理,操作简便公开,增强了军转干部安置工作的公信度。
  【全面完成处级干部培训任务】 根据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2006年~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市委组织部认真落实2003~2007年对全市处级以上干部大规模培训任务,每年根据实际调整培训规模,安排调训计划,2007年重点落实未培训干部的调训。至年末,基本做到处级干部轮训一遍。在大规模培训干部中,注重改进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手段,加强培训管理,不同程度地提高干部素质,为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开展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群团机关人员登记工作】 在2006年完成全市机关公务员登记的基础上,年内又开展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群团机关工作人员登记工作。对全市现有群团机关工作人员330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登记,12名省管干部上报省委组织部审批,完成市直群团机关人员167人、区级群团机关人员150人登记、审批、备案和数据整理工作(区级群团机关有1人暂缓登记)。
  【开展《干部任用条例》贯彻执行情况监督检查】 10月中下旬,市委组织部对全市6个区和18个市直部门2005年以来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规定情况进行检查。此次检查以查阅档案资料为主,针对任职资格中的任职年限、学历、任职培训情况及履行程序中的民主推荐和确定考察对象两个比较容易出现差错的重要环节实行重点检查。检查结束后,检查组认真分析汇总情况,先后向部务会和市委常委会作专门汇报并提出整改建议。
  【表彰第五批市拔尖人才】 9月14日下午,第五批厦门市拔尖人才表彰大会在厦门宾馆明宵厅举行,75名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受到表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进一步推动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努力在全社会继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全市各类拔尖人才一定要加倍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自觉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成绩。市领导黄笑影、丁国炎、苏文金、桂其明等出席会议。第五批拔尖人才选拔工作经过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复核考察、征求意见、酝酿研究、公示等严格规范程序,最后由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评选期间,各新闻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入选人员的主要业绩,在社会上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造的浓厚氛围。(张雅玉)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厦门年鉴.2008》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张雅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