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420
颗粒名称: 气候
分类号: P467
页数: 3
页码: 8-10
摘要: 2007年,厦门气温异常偏高,年平均气温21.6℃,较常年偏局l.O℃其中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2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均突破历史最高记录。年降水量1219.8毫米,属正常年景,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导致旱涝交替发生,局部内涝严重。年日照时数1832.8小时,较常年偏少120.2小时,延续近几年来的减少趋势。霾日数62天,延续2005年以来逐年大幅增加趋势,并创历史新高。
关键词: 气温 气候变化 厦门市

内容

【概况】 2007年,厦门气温异常偏高,年平均气温21.6℃,较常年偏高1.0℃,其中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2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均突破历史最高记录。年降水量1219.8毫米,属正常年景,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导致旱涝交替发生,局部内涝严重。年日照时数1832.8小时,较常年偏少120.2小时,延续近几年来的减少趋势。霾日数62天,延续2005年以来逐年大幅增加趋势,并创历史新高。主要气象灾害有:3月25日和27日的海雾;6月上旬和8月中下旬的暴雨内涝;7月异常高温;春旱、夏旱和秋冬连旱;0709号超强台风“圣帕”和雷电灾害等。但上述气象灾害程度较轻,总体上看,2007年的气候仍属于较好年景。
  1.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冬季气温显著偏高,安全越冬的虫口密度高,对后季农业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早稻生长期间气候条件较平稳,未出现较大的不利气候条件,属略好年景。龙眼产量和质量较上年明显下降,总产量减少43.2%(种植面积减少11.4%),品质也不如往年。香蕉在播种面积略减的情况下,总产量比上年增长12.9%。蔬菜因干旱缺水和暴雨内涝而减产。
  2.气候对渔业的影响。气温异常偏高促进鱼类生长发育,提高了产量,尤其是冬季异常偏暖,有利于鱼类安全越冬和生长,但夏季异常高温使鱼类内耗增加,也易引发鱼类病害的发生,增大了鱼类的死亡率。总体上看气候对渔业生产的影响属略好年景。
  3.气候对林业的影响。气温异常偏高使林木生长发育速度加快。但植树造林季节的2~4月雨水欠缺,不利于新植树苗生长成活。9~12月厦门各地降水持续显著偏少,总降水量仅为常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左右。长时间持续干旱少雨,植被极度干燥,导致森林火险预警信号频发,全年发生森林火灾3起,比上年增加2起;受灾面积274亩,是上年的3倍。
  4.气候对水利的影响。各地总降水量与常年基本持平,但时间上分布极不均匀,水库总蓄水量与常年基本持平。1~5月厦门岛外总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40%,而2~5月蒸发量则比常年偏多30%,导致水库水位持续下降,其中汀溪、溪东、古宅、小坪、溪头等重要水库基本上接近死水位,一度出现供水紧张的局面。6月上旬厦门市气象局及时抓住有利的人工增雨气象条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厦门各地持续普降大雨到大暴雨,水库蓄水量不断增加,供水紧张局面彻底扭转。据厦门市水利部门统计,截至12月31日8时,全市25座小(一)型以上水库总蓄水量达5957万立方米,占汛限总库容的51%。6月初和8月中旬的暴雨造成局部内涝,使水利设施受损,直接经济损失554.2万元。
  5.气候对海洋的影响。海区风暴潮和海浪的影响次数接近常年。风暴潮的特点是:增水幅度较小,影响较轻,没有出现超警戒水位的高潮位,没有明显的由冷空气及热带气旋和天文大潮配合引起的风暴潮。
  6.气候对电力的影响。气候对厦门电力生产的影响总体上是利大于弊:影响厦门的台风或热带风暴个数虽接近常年,但影响强度偏弱,没有引发明显的风雨灾害,对电力生产影响不大;强降水过程仅造成局部内涝和小范围山体滑坡,未给电力生产造成明显的损失。不利的气象条件是:夏季异常高温天气使厦门市用电量明显增大,供电量接近最大负荷。
  7.气候对保险业的影响。6月初和8月中旬的暴雨过程造成局部内涝,使厦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据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厦门分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厦门分公司初步统计,因气象灾害造成保险理赔的金额1000万元左右。
  8.气候对健康的影响。人体舒适度0等级的天数164天,较常年多14天,其中冬半年比常年多27天,夏半年则比常年少13天;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均较常年略偏小,其中干季(1~2月和12月)的平均相对湿度较常年低7%;湿季(3~6月)的湿度较常年偏低5%,有效抑制细菌和病菌大量繁衍;炎热的夏季空气相对湿度较常年偏低6%,有利于人体排汗而降低体温。灰霾日数62天,比上年多10天。冬季显著偏暖,极端最低气温6.1℃,为1953年来第一位偏高年,冬季温暖舒适的气候有利于人体健康,但也同样有利于病菌、细菌及害虫的安全越冬。夏季气温显著偏高,中暑病人明显增加。
  9.气候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年平均空气污染指数59.9,比上年下降1.5点;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为优级的日数101天,比上年少6天;轻微污染日数6天,与上年持平。
  10.气候对航空的影响。受大雾、雷雨、强降水等其他不利天气条件影响,全年共延误航班118班次,比上年少12班次,其中大雾天气导致延误68班次,雷雨导致延误40班次,较强降水导致延误8班次,台风导致延误2班次。
  11.气候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全年总降水量接近常年,雨季强度偏强,台风影响程度偏弱,气候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属较好年景。据国土资源局统计,2007年厦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险情20多处,灾情4处,房屋倒塌受损171间,无人员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共计85.8万元。
  【气温】 厦门岛内年平均气温21.6℃,比常年(20.6℃)偏高1.0℃,突破1953年以来年平均气温历史最高记录。厦门岛外(同安)年平均气温22.1℃,比常年(21.1℃)偏高1.0℃,是1956年以来仅次于1998年的第二位偏高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厦门岛内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2月平均气温和7月平均气温均创下1953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其中,年平均气温21.6℃,比第二位偏高年1998年和2002年(21.5℃)高出0.1℃;极端最高气温39.2℃,比第二位偏高年2005年(39.0℃)高出0.2℃;2月平均气温15.4℃,比第二位偏高年1973年(15.1℃)高出0.3℃;7月平均气温29.6℃,比第二位偏高年1979年(29.5℃)高出0.1℃。
  【降水】 厦门各地降水量在1111.0~2383.5毫米之间,呈东南向西北递增趋势,符合常年分布规律。其中,岛外东南部及岛内降水量较少,在1500毫米以下,小坪和汪前附近一带降水量较多,在2200毫米以上;厦门岛内年降水量1219.8毫米,比常年平均值(1315.2毫米)略偏少95.4毫米;全年日降水量大于等于0.1毫米雨日数116天,暴雨日数4天;2007年厦门岛内与岛外的总降水量均属正常年景。
  【日照】 厦门岛内年日照时数1832.8小时,比常年平均值(1953.0小时)偏少120.2小时;岛外(同安)1732.3小时,比常年平均值(1934.4小时)偏少202.1小时。厦门岛内年日照总时数属略偏少年景,岛外(同安)年日照总时数属偏少年景,均延续近几年来的减少的趋势。
  【蒸发量】 厦门岛内年蒸发量1262.9毫米,比上年(1193.6毫米)偏多69.3毫米,岛外(同安)年蒸发量2085.6毫米,比常年平均值(1712.3毫米)偏多373.3毫米。
  【低温阴雨】 3月上旬受强冷空气影响,厦门市出现强降温天气过程,岛内平均降温幅度达11.6℃,极端最低气温降至7.0℃;3月6~9日出现连续4天日平均气温≤12℃的低温阴雨过程,给春播带来不利的影响,但后期气温回升较快,10日平均气温回升至15.6℃,且之后未再出现日平均气温小于12℃的低温天气,因此危害不大。
  【海雾】 3月25日午前,台湾海峡及其西岸地区出现海雾天气。8时左右,厦门岛内能见度100米。3月27日9时至18时,台湾海峡及其西岸地区再次出现能见度在100米左右海雾天气,厦门至嵩屿、环鼓浪屿、海上看金门等航线全天停航;厦金航线减少16个航班;道路交通事故频发,但未出现人员伤亡。
  【暴雨灾害】 6月上旬和8月中下旬,厦门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造成局部内涝,给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损害,据市防汛办统计,全市受灾人口559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55千公顷,房屋倒塌受损146间,直接经济损失4539.1万元。
  【热带气旋】 年内,影响厦门的热带气旋4个,接近常年,影响程度比常年偏轻。其中8月3个,10月1个,分别是0707号强热带风暴“帕布”、0708号热带风暴“蝴蝶”、0709号超强台风“圣帕”和0716号超强台风“罗莎”,其中超强台风“圣帕”的影响最为明显,给厦门造成一定的损失,其他3个热带气旋未给厦门造成风雨灾害,所带来的雨水有效地缓解了厦门的旱情。
  1.强热带风暴“帕布”。8月5日下午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7日21时左右擦过台湾岛南部恒春后西行,最后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减弱为低气压。
  2.热带风暴“蝴蝶”。8月8日8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9日13时前后进入台湾海峡。受“帕布”和“蝴蝶”的共同影响,厦门地区出现较明显的降水过程,北部山区普降暴雨,8~10日五峰一带降水量达81.5毫米,解除了厦门前期的旱情。
  3.超强台风“圣帕”。8月13日2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生成时强度为热带风暴。19日2时登陆惠安时减弱为台风,近中心最大风力12级,但其结构已变为较松散,其庞大的降水云团给厦门带来充沛的雨水,其中岛内的雨量大于岛外,黄厝一带达407毫米。
  4.超强台风“罗莎”。10月2日8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由于受冷空气南下影响,强度逐渐减弱,7日2时减弱为台风,7日15时30分在闽浙两省交界处再次登陆,受其影响,厦门地区普降小到中雨,并有8级左右阵风。
  【雷电灾害】 年内,厦门岛内雷暴日数33天,较常年(40.5天)偏少7.5天,岛外(同安)雷暴日数28天,比常年(47天)显著偏少19天,是1956年以来的第二位偏少年。厦门岛内与岛外(同安)雷暴初日均出现在3月31日,岛内与岛外雷暴日数都主要集中在5月至8月。
  尽管雷暴日数比常年偏少,但雷电灾害次数较常年明显偏多。据厦门市防雷中心统计,2007年厦门市发生雷电灾害共计59起,其中6月56起,5月2起,9月1起,主要有房屋门窗、建筑物外墙、办公设备、家用电器、通信设备及电力设备等遭受袭击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计67万元,没有人员伤亡。其中较为严重的雷击事件是6月5日受低涡切变影响,翔安区出现强雷暴,霞美村和后莲村一带发生了较大雷击事件,造成一些村民家中的电扇、VCD机、计算机、空气开关等家用电器受损。
  【灰霾】2007年,厦门市霾日数62天,比上年多10天,创历史新高。霾日数在时间分布上有较大差异,主要集中在2~5月和12月,其中12月最多(13天);其次是5月(11天);6月和11月未出现灰霾天气现象。
  (郑美秀 郑礼新 帅红)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8

《厦门年鉴.2008》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