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闻逸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403
颗粒名称: 珍闻逸事
分类号: I246.8
页数: 4
页码: 589-592
摘要: 本节记录了厦门的珍闻逸事。
关键词: 厦门市 年鉴 珍闻

内容

鼓浪屿发现珍稀树种
  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在1984年11月参观鼓浪屿毓园时,曾亲手在园内的林巧稚大夫雕像旁种下两株树。长期以来,人们都把邓颖超种的两株树统称为“南洋杉”。而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的科研人员经过调查,确认这两株名木分别为“诺福克南洋杉”和“柱状南洋杉”,其中,柱状南洋杉在国内是首次确认,国内植物志、各地植物园名录均无此记载。
  该课题组负责人、引种园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海桑介绍说,这两株树长得很像,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其实有不少不同之处,比如“诺福克南洋杉”的树冠分层比“柱状南洋杉”明显得多,看起来就像一座宝塔;“柱状南洋杉”的叶片背面有非常明显的中脉,而“诺福克南洋杉”的叶片没有这样的中脉。刘海桑说,“南洋杉属”共有19个种,大部分原产于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亚群岛,少数几种原产于澳大利亚,此次确认的“诺福克南洋杉”就原产于澳大利亚诺福克岛,而“柱状南洋杉”则原产于新喀里多尼亚群岛。
  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此次对这两株名木的确认,采用的是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的原始标本及文献。邱园的植物种类之丰堪称世界之最。经研究,科研人员发现我国依据1947年、1951年采集的标本制定的关于‘南洋杉’的文献是错误的,因为标本鉴定错误,《植物经济手册》、《广州植物志》、《中国植物志》等文献一直把‘诺福克南洋杉’误作‘南洋杉’。”为此,刘海桑专门撰文对错误鉴定超过半个世纪的“诺福克南洋杉”和“南洋杉”两种植物进行了订正,该论文已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收录。
  (来源:厦门网2009-02-19)
  甲鱼“高龄”800岁
  2008年初,海沧天竺山一家养殖场里来了一只体重达86又长,脑袋几乎和小孩的脑袋一般大小。它的背中间有略微的凹陷,远看就像小山谷一样。用手按压感觉不怎么坚硬,而是像长了层肉膜般又软又滑。甲鱼背边缘有些破损,这是当初别人捕捉它的时候留下的伤疤。经过测量,大甲鱼的体长90厘米(如果脖子伸到最长、后肢拉直的话,体长达1.4米),壳宽60厘米,壳厚度17厘米。
  “鳖王”的主人李先生介绍,他是年初到云南瑞丽收购野生甲鱼时发现这只“巨无霸”的。当地的农民原来打算把它卖给饭店,李先生得到这个消息后,当机立断,以7万元的高价从农民手中买下了它,并运到厦门,放养在朋友的养殖场里。在云南,李先生专门请了云南水产部门的专家过来鉴定。专家在甲鱼壳上的不同部位,各钻几个小孔取样,然后用测试壳的密度的方法,最终测算出这只甲鱼的年龄快到800岁了。
  (来源:《海峡导报》2008-09-06)
  猫头鹰街头“打劫”
  2008年5月10日上午,家住福津大街的李阿姨一早出门买菜,走到凤屿路附近,一只大鸟突然俯冲下来,嘴巴死死叼住李阿姨右手提着的袋子不放。李阿姨伸出左手想把它赶开,谁知道大鸟一反扑,爪子扣紧了李阿姨左手。
  路人好奇地聚了过来,明眼人认出这是只成年猫头鹰。可不管众人如何帮忙,猫头鹰锋利的爪子却越扣越紧,李阿姨的皮下都渗出了血。见此情景,众人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向森林公安求援。森林公安人员动用各种手段,最终将猫头鹰的爪子一趾一趾“撬”开来,李阿姨的手得以解放,但猫头鹰的嘴巴却还死叼着手袋。
  这只倔强的猫头鹰最终被森林公安人员带回,由于用力扯咬手袋,嘴角受了点皮外伤,森林公安为它擦了消炎药水后便将其放生。
  (来源:厦门网2008-05-11)
  江头公园捡到“怪物”
  2008年11月30日,江头三小六年级学生朱志博在江头公园玩耍时,捡到了一只“怪物”:它的头上有两只像触角一样的东西,身长差不多有成年男性的巴掌大,全身软绵绵的,好像充满了水分,有点类似于海参,并布满绿色的斑点,动它一下,它的身体就会慢慢膨胀开来,不仅会变大变小,还会改变身体形状。背上有一个“伤口”,有一点像内脏的东西露在外面。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生态实验室的唐森铭博士在看了“怪物”的照片后,判断它是海兔,而且很可能是蓝斑背肛海兔。因为它的身体为黄褐或青绿红,背面和边缘有数个青绿或蓝色的眼状斑,也就是人们看到的绿色小斑点。而它背部的“伤口”,实际上是它的肛门。
  唐森铭介绍说,海兔是可以食用的,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产卵很多,但能孵化的卵却很少,都被包裹在条状的胶质丝中,广东沿海称为“海粉丝”,是营养丰富的美味食品,也是消炎清热的良药。海兔一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潮间带及潮下带泥沙质海底,据推测,这只海兔可能是被海水带到江头公园的。
  (来源:《厦门商报》2008-12-02)
  石斑鱼“巨无霸”现身厦门
  2009年1月16日中午,一条长2.53米、宽0.98米、重达291公斤的特大老虎斑出现在第八菜市场。当记者赶到八市时,这条石斑鱼已经被厦门凯旋市场一家鱼丸店的厨师成功解剖。因为太过庞大,解剖的过程也颇费周折。剖开鱼皮后,一人用锋利的尖刀割开鱼身,另外还要两个人用手协助将剖开的鱼身往不同方向扯动,才能勉强将鱼一分为二。目击者说,“要七八个人才抬得动。真是大家伙啊,连肠子都跟猪大肠一样粗。鱼鳍就更厉害了,像扇子一样大!”
  据了解,这条石斑鱼是渔民从北海捕捉到的,起钓就花了一个多小时。这种鱼在大海中一般不会轻易露面,有经验的渔民采用延绳钓、手钓或底拖网方可捕获。厦门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说,石斑鱼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一般不成群。喜欢栖息在沿岸岛屿附近的岩礁、沙砾、珊瑚礁底质的海区,以突袭方式捕食底栖甲壳类、各种小型鱼类和头足类。
  据了解,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石斑鱼个体,是2004年在湛江澎湖湾捕捞到一条长2.35米、重达313公斤的雄性石斑鱼。
  (来源:《厦门商报》2009-1-17)
  男子肚皮就像写字板
  24岁的小伙子郭安(化名)有一手“绝活”。他只要用手指轻轻地在身上随意划几下,很快,手指划过的地方隐约泛红,字迹或图画就“凸”现出来。
  郭安说,他是读小学的时候发现自己有这项“特异功能”的。一次他跟同学们打闹以后,发现身上出现了各种手印和痕迹。后来他发现,只要是指甲轻轻挠过的地方,就会凸出痕迹来。很快他发现自己的胳膊上、肚皮上、腿上都能写字,并且字迹可以很清晰地保持1个小时。这项“绝活”给郭安带来了不少实际好处。“等于我随身带了笔记本、便签纸,还是环保的。”郭安笑说,他出门在外,要记个电话号码或是名字都很方便。
  厦门市第二医院皮肤科主任孔祥明博士认为,皮肤上显字其实并不神奇,它是由皮肤划痕症(又名人工荨麻疹)引起的,出现几率约为5%。其病因很多,潜在过敏源、免疫系统、精神、药物以及食物等等都可能致病。人工荨麻疹平常没什么症状,发生过敏反应后几小时内症状才能自己消失。这种疾病难以根治,会复发,但是不会传染他人。
  (来源:台海网2009-05-14)
  石墩带电
  2009年3月25日,读者雷小姐向《海峡导报》反映,在乌石浦10路公交车终点站,有一个石礅是带电的,人一坐在上面,身上就通了电,如果别人用手去触摸他,就会有一种麻麻的感觉。为了证实雷小姐所说,导报记者随雷小姐到现场亲自体验了一把带电石礅的神奇。
  雷小姐所说的石礅,一共有七八个,其中那个带电的石礅,就位于馨艺轩画材超市的正对面,只有这一个石礅坐在上面才有明显的触电的感觉,而其他的石礅则不会有这种感觉。记者坐在石墩上,雷小姐用手背轻轻地触摸了记者的脸颊,一阵麻麻的痛立刻充满了记者的脸颊,记者忍不住叫了起来。那确实是一种触电的感觉,似乎坐在石头上的人被通了电,脸颊正微微震动,仔细听的话,甚至还有“啪啪……”的响声,有点像小孩子吃糖的声音。这种触电的感觉,只有坐在石礅上体验才是最明显的,如果站起来,屁股离开石礅,那种带电的感觉马上就会减弱很多。不仅记者体验了一把,记者还在现场找来几个路过的市民体验,大家也都表示有触电的感觉,连连对这个情况表示惊奇。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石礅旁边没有什么特殊的建筑,地下也没有明显的埋藏电缆等物品的标志,而且地面全部是水泥地面,根本不存在导电的导体。唯一的解释是,距离石礅大概十米远的位置,有一个高压电塔,而且这些石礅上方约十米的高空有一些高压电线。但问题是,如果是高压电塔或者是电线漏电的话,为什么其他的石礅不会带电,偏偏只有这一个石礅是带电的呢?
  (来源:《海峡导报》2009-3-25)
  世界上最小的蛇惊现厦门
  2008年8月某天,集美北区某工厂的陈先生在工厂的草地上发现了一条像蚯蚓似的小东西。好奇的陈先生将它捉了放在一个空矿泉水瓶里。几天下来,小家伙依旧活灵活现,滑溜溜地在瓶子里游来游去,有时候还抬起头探来探去,仔细一看,张开的小嘴还吐出一根细细的小信子。
  这到底是不是蛇?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蛇?记者带着疑问找到了厦门大学生物系的王教授,请他给出一个科学的解答。
  王教授将这条小东西放进一个玻璃器皿里,然后拿到显微镜下观察。在显微镜下,它的形态显露无遗:圆柱形身体上一片片细小的鳞片光滑得发亮,而它的头和尾都是钝形的,几乎一般粗细,只是尾巴末端有一小尖。不过,因为它游动得太快,很难观察到它吐出信子的样子。
  在查阅了相关资料之后,王教授确定陈先生抓到的小东西叫钩盲蛇,属盲蛇科,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一类蛇,体小、圆筒状、似蚯蚓,成年后体长一般也不会超过20厘米,没有毒性,不咬人。钩盲蛇生活于枯木中、落叶堆、石下,或潜伏于园田土里、住宅区的砖缝泥土中、缸钵下等潮湿阴暗处,夜间或阴雨时到地面活动,行动敏捷,喜食白蚁或其他昆虫、虫卵、蛹、幼虫等,亦食蚯蚓。
  (来源:《海峡导报》2008-08-22、23)
  天上降下“蝴蝶雨”
  2008年11月以来,集美各地出现了大量的蝴蝶。人行道、机动车道、行道树、大桥上、公园里,随处可见蝴蝶的身影。这种蝴蝶叫“报喜斑粉蝶”,是厦门比较常见的蝴蝶品种,红黄灰三色为一体,体型较小,非常漂亮。不过这场景却让人浪漫不起来,因为有大量蝴蝶纷纷掉落地上,惨死于车轮及行人脚底。杏南路临海的机动道及人行道上随处可见的黑色斑点,就是蝴蝶被踩被碾留下的。杏林内茂立交桥上,竟然每隔不到1米就有死蝴蝶。杏前路段、杏北二路、日东公园、杏东路等地,也有不少蝴蝶的尸体。
  那么,为何平日里会有大量蝴蝶出现在都市道路上呢?厦大生命科学学院林清贤博士分析可能跟气候有关。当气候突然变化较大时,容易造成蝴蝶乱飞现象的发生。不过也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蝴蝶迁徙飞行有关。
  (来源:《厦门商报》2008-11-21)
  兔猪“恋爱”,“子孙”满堂
  翔安新圩镇新圩村的高炳炎几年前因偏头痛,有朋友向他推荐了荷兰兔和荷兰猪作为食疗。于是2003年他托人从四川带回了两对喂养。老高将它们混居饲养在一块,不久发现笼子里多了6个小家伙,令他瞠目结舌的是,小崽是荷兰兔和荷兰猪交叉交配出来的。一开始老高心中疑惑不解,“兔”和“猪”怎么会杂交呢?查阅百科书籍后才发现,虽然荷兰兔、荷兰猪各自名为“兔”和“猪”,但都属于鼠科类动物。荷兰兔通常也叫豚鼠、天竺鼠、老鼠兔等,名有“兔”字但不是兔。而荷兰猪,因肥笨且头部长得像猪而得名,又叫荷兰鼠、彩豚等,名有“猪”字但不是猪,其实它们都是同一类。
  高炳炎把“小杂种们”全称做荷兰鼠。小家伙们黑、白、褐、红四种颜色掺杂,胖乎乎的,行动笨拙,胆小温顺,适合于拿在手中玩耍。荷兰鼠容易饲养,不用像养兔子那样打疫苗或者下药,甚至刚生下来的幼崽不用哺乳就能喂菜叶,养大了每只能长到一公斤多。
  (来源:《海峡导报》2009-4-5)
  母鸡给小狗当“保姆”
  2009年5月5日,湖里后坑前社的余先生致电《海峡导报》,称他家中有一位特殊的“保姆”,专门“照看”刚刚出生不久的三只狗宝宝,而这“保姆”竟是一只小母鸡。当天下午,记者在余先生家中的房间看到了三只睡姿各异、招人怜爱的狗宝宝。令人称奇的是,一只黑羽红冠的小母鸡竟卧在狗宝宝中间,见到生人来访,小母鸡马上警觉地站起来,记者欲挪步靠近,它竟一下跳了出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记者,不时在地上磨着爪子,向记者“示威”。
  余先生告诉记者,小母鸡也是自家养的,但一直没有关在鸡笼里圈养。自打狗宝宝出生之日起,这只小母鸡就天天围着狗宝宝不愿离开,没过几天就把狗窝当成了自己的窝,跟狗宝宝同吃同睡,遇到狗妈妈给狗崽们喂奶,它就在旁边“站岗放哨”,当起了“卫兵”,不时张望着周围,只要有人进房间,它立即“挺身而出”。爬到狗宝宝身上的小虫一样逃不过小母鸡的“法眼”,它一看见小虫,马上用尖嘴去啄,将虫子吃掉或赶走,保证狗宝宝们能安安静静地睡个好觉。
  余先生说,小母鸡自从当上了“保姆”,就没再跟鸡群有来往了,更别说到鸡笼里看一看了,余先生每天都会把圈养的鸡放出来一会儿,可小母鸡全当没看见,继续跟狗崽们“亲热”在一起。
  (来源:《海峡导报》2009-5-6)
  小猪崽认狗当妈妈
  同安凤南农场南山村吕耀南的家里的四只小狗崽,最近饿得嗷嗷直叫,不是狗妈妈不喂它们,而是争不过“外来的姐妹”——一只小母猪崽。原来半个月前,老吕亲戚家的母猪生下了一只“独苗”猪崽,母猪没有奶水,亲戚就把猪崽送给了老吕。正好老吕家中的大黄狗在10天前生产了,小猪一到吕家,就愣头愣脑地爬到狗窝里。起初,狗妈妈不搭理小猪,僵持了半天,小猪饿得直叫。主人见状,赶紧撮合,把小猪往狗妈妈身边推,最后狗妈妈才肯喂奶。于是,猪宝宝成了母狗的养女,和狗兄弟一起成天寸步不离地跟在狗妈妈身边.一起打闹,一起吃奶,一起依偎在妈妈身边休息。狗妈妈也不厚此薄彼,对小猪崽像亲生的一样呵护着。吃饱喝足后的小猪,也不把自己当猪看,闲暇之余就跟狗狗们嬉戏,在狗群里十分混得开。
  (来源:《海峡导报》2008-08-20)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厦门年鉴.2009》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资料收录时限为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面、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彭国华
责任者
杨学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