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创建 靠民创建 持续创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399
颗粒名称: 为民创建 靠民创建 持续创建
其他题名: 记厦门市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分类号: D64
页数: 2
页码: 581-582
摘要: 本节内容讲述了厦门市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的情况。
关键词: 厦门市 文明建设 文明城市

内容

2005年10月,福建省厦门市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3年来,厦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坚持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持续创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更有成效,在2008年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复查考评中再次保持领先水平。
  重在持续,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程
  厦门市人大代表在一次调查中发现,城区没有与子女亲属共同生活的“空巢”老人约占全市老年人总数的47%。2005年,湖里区江头街道率先推出“电话平安铃”,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与老人开展一对一结对,在老人与志愿者之间安装平安铃,使社区“空巢”老人在需要帮助的第一时间能及时获得帮助。2006年,湖里区持续推进并完善这项举措。2007年,一场以“情暖空巢,和谐社区”为主题的“平安铃”活动在厦门市展开,并逐步在厦门2万多户“空巢”老人与志愿者之间的电话上设置快捷键,使老人在紧急情况下可直通爱心联络员。社区志愿者平时经常主动上门,陪老人聊天,为老人理发,帮助晾晒被子,为老人过生日等。活动不但温暖了老人,也使在外地工作的子女更放心。这就是厦门市在上一轮创建活动中形成、近3年新一轮创建活动持续推进的“平安铃”爱心品牌活动。类似这样持续推进的创建活动品牌还有很多,如扶贫济困的“爱心”品牌、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心”品牌、非公企业的“诚心”品牌、外来员工的“暖心”品牌等一批较具影响力的特色创建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参与,成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的有效载体。近日,厦门市乘势而上,持续推进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村镇等基层创建工作,创新创建形式,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创建品牌,有效地调动了市民群众持续参与的热情。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说,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要更加富有实效,要使人民群众感到不是一阵风,就必须坚持文明创建“重在持续,永不止步”。
  3年来,厦门市在深化细化领导责任、形成合力、统筹协调、宣传发动、开展奖惩和督察落实以及点评工作上下工夫,做到有章可循、各负其责,落实到位,常抓不懈,促进了创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以人为本,把文明创建工作打造成为民造福工程
  在不久前的全国文明城市入户测评中,厦门市1000户市民对再次申报文明城市的支持率达到100%,坚实的群众基础令人赞叹。
  退休后来厦门定居的原三明市老干部孙朗文说,厦门创建文明城市的举措,条条都与群众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是科学发展观的综合体现,是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自然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厦门市委、市政府把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作为执政为民的过程。以“为群众服务,替群众办事,让群众满意”作为创建的第一标准。3年来,他们立足于群众的现实需要,从关系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做好就业服务、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社会保障、创建平安厦门等为民办实事工作。如在教育方面注重解决义务教育的均衡和公平问题,2006、2007两年投入6.27亿元,新建、扩建、改建40所公办学校,增加4.5万个学位,取消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和进城农民工子女借读费,对民办学校接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就读给予财政支持,全市办理义务教育减免卡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达7.12万人。
  厦门在解决弱势群体困难和未成年人发展问题方面下真工夫、出实招,敢于突破、善于运作、大胆创新,创造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在全国率先实施覆盖老年人、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城乡一体化“全民医保”,55万名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险,建筑和矿山等行业的16万名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在全国首创“社会保障性住房”,较好地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被建设部誉为“厦门蓝本”在全国推广。
  依靠人民,把文明创建作为提高市民素质的抓手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主体。厦门市市长刘赐贵说,“我们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反映群众愿望,创建过程中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这样才能确保文明城市创建既经得起上级部门的检验,更经得起人民群众的检验。”
  为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创建文明城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厦门市注重为市民搭建平台,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活动,如“扶贫济困,情暖厦门”、“共倡文明礼仪,同迎中外宾客”、“荣辱在心中,文明在厦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四德建设同参与、共建文明迎奥运”、“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和谐邻里节”等系列主题活动,评选“厦门市道德模范”、“感动厦门十大人物”、“十佳好婆媳”、“十大杰出母亲”、“我最欣赏的十大文明行为”等。通过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有效地实现了市民群众人人动手、全民参与,在参与中受益,在参与中提高。
  厦门市民爱学习、重文化、讲道德,高素质的市民使厦门文明城市创建不但有了活力之源,更有了提升内涵的基础。他们把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完善公共文化体系服务网络,建立覆盖广泛、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教育活动,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让优良思想道德植根于市民心灵。
  文明城市人人爱,厦门市民都以为这个城市的文明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荣。依靠人民搞创建,激发市民作为文明城市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参与创建成为市民群众自觉的行动。“周末奉献日”一呼百应,20多万名志愿者常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社区服务队、老年清洁队、市容考评团深入开展宣传、创建工作等。福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昌平感慨地说,“不少厦门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那样爱着厦门,厦门市民的积极参与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坚实基础,厦门市民是文明创建的主力军和突击队,是厦门再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的最可靠保证。”
  创建文明城市,不仅提高了市民素质,扩大了城市影响,而且提升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厦门先后荣获“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中国最有竞争力的城市”之一等多项荣誉称号。
  (原载《经济日报》2008-10-17)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厦门年鉴.2009》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资料收录时限为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面、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殷陆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