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集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394
颗粒名称: 报刊集萃
分类号: TU984.2
页数: 13
页码: 576-588
摘要: 本文报刊集萃收录追求文明永不止步——厦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事、文明创建持续推进社会和谐、厦门特区演绎和谐发展路、文明路上不止步——厦门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民创建 靠民创建 持续创建——记厦门市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万事民为先——厦门快速公交系统工程建设纪实、牢记经济特区使命写好“先行先试”文章——改革开放30年厦门的探索与实践 等报纸出版作品。
关键词: 厦门市 中国城市规划 报刊

内容

追求文明永不止步——厦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事
  厦门市2005年荣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以来,243万厦门人追求文明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2008年9月,中央文明办公布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复查结果,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区)中,厦门市再次以优异成绩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
  “创建文明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的话掷地有声。
  为民创建,破解百姓“四难”
  “我家后山原先杂草丛生,坑坑洼洼。近年来,政府花钱建设山地公园和登山健身道,小荒山变成了我家后花园了。我每天早晚都来登山跑步,可方便了。我还被选为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呢!”72岁的退休教师王汉祯说起山地公园,满脸笑容。
  自2006年开始,厦门市委、市政府把“山体建成公园”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规划了厦门本岛13个山地公园,绿地总面积497公顷,投入财政资金3.35亿元,建设山地公园和山体登山健身道。
  “惠民利民,造福百姓,让全体市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是厦门创建文明城市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厦门市市长刘赐贵说。厦门市委、市政府把解决百姓住房难、就医难、就学难、出行难等“四难”问题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来抓,使市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自2006年起,厦门在全国率先推出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将占城镇人口50%的中低收入人群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在3至5年内,投资133亿元,规划建设20个社会保障性住房项目,共约4.5万套住房。目前已开工建设17个项目,受理申请15596户,其中1251户已入住。
  针对“就医难”,厦门实施“医疗重组计划”,组建14家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让大医院的医疗资源直接进入社区。医保患者在社区就诊,可享受多项优惠。同时,厦门在全国率先实施了覆盖老年人、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的城乡一体化全民医保,参保人员达191万多人,其中农民工55万人。
  为解决“就学难”,厦门逐年加大教育投入,近两年投入6.27亿元,新建、扩建、改建40多所公办学校,增加990个班级4.5万个学位,在福建省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进城农民工子女免收借读费,已为7.12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办理义务教育收费减免卡,减免学费1287万元。
  厦门还全面启动交通改善工程,近3年总投入150多亿元,新建翔安海底隧道、杏林大桥、集美大桥三大出岛通道,加快建设成功大道、环岛干道等城市主干道,全面提升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还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投资30亿元,于2008年8月建成了总长115公里、以高架桥为核心的快速公交路网,极大方便了百姓出行。
  靠民创建,激发群众创建热情
  胡南桦,厦门大学退休教师,每逢厦门举行国际马拉松赛事等大型活动之前,他总要沿环岛路巡视,发现问题就给市领导或有关部门写信要求改善。
  俞璟,67岁,华福社区居民,已在社区义务除“癣”(小广告)8年,他还把除下的小广告制作成一本本《集癣册》,交给城管部门作为执法依据。
  陈安全,54岁,残疾人,“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10年献血38300毫升。他说:“我没有经济能力去帮助别人,但我有健康的血液,献血救人,也算为社会做了贡献。”没有文明的市民,就没有文明的城市。2008年初福建省城调队在厦门发出1000份问卷,在“您是否同意厦门继续申请参评全国文明城市”一栏中,1000份问卷给出的答案全部是“同意”。如此高的支持率,正是厦门文明创建持续推进的不竭源泉。
  厦门为调动市民创建文明城市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扶贫济困,情暖厦门”、“荣辱在心中,文明在厦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等主题活动,评选“厦门市道德模范”、“感动厦门十大人物”、“我最欣赏的十大文明行为”等。通过这些活动,吸引市民参与,并让他们在参与中受益,在参与中提高,从而激发市民作为文明城市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保持创建热情。
  4年前,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首创的“爱心超市”问世。如今,全市所有街道都建立了“爱心超市”、“博爱超市”,并衍生出“爱心助学”、“爱心圆愿”等多种形式,成为市民奉献爱心的大平台。据统计,到2008年9月底,厦门“爱心超市”累计受赠约124.5万件物品,价值2288万元,共向47.2万人次发放119.5万件物品,价值2215.87万元。
  在厦门,近20万名注册志愿者常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在金尚、金山等社区,党员干部和居民组成志愿者队伍,与“空巢老人”结成对子,老人遇事只需拨打电话,几分钟后志愿者就会上门帮助。
  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已成为厦门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
  持续创建,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2005年厦门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后,即开始了新一轮的创建工作。厦门市委、市政府认识到,只有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才能推进创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厦门市委、市政府每季度召开一次文明创建点评会,查找问题,落实整改责任。点评会通常分两步进行,一是事先不通知检查路线,突击检查,现场点评;二是将事先“偷拍”的录像在会上曝光,公开点评。2007年底的一次点评会上,曝光了思明区的一条背街小巷存在兜售盗版光碟、占道经营等问题。当天下午,区委书记就带领相关人员前往现场办公,很快解决了问题。如今这条小巷已建成了“文明示范街”。
  围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七大方面100多条指标,厦门市通过建立健全领导责任、社会参与、点评考核、指数监测等机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以及“相互衔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约束链”,形成文明创建的长效机制。
  在厦门,公交车上让座有着良好的传统。可是,文明指数监测表明,这个良好的文明习惯有下滑的趋势。厦门市文明办马上组织开展了“建文明车厢,当文明乘客”活动,制作了精美的“三角梅”徽章,由志愿者携带上公交车,看到主动让座者,立刻上前热情赞扬,并发给“三角梅”徽章予以鼓励。不到一年,厦门的“三角梅”已经发放了1万多枚。
  (原载《人民日报》2008-10-17)
  文明创建持续推进社会和谐
  2008年7月初,台中市市长胡志强率“台湾中部四县市首航访问团”搭乘周末包机直航厦门,在与这座海上花园城市亲密接触之后,海峡彼岸的贵客接连发出这样的惊叹:街道干净得惊人,绿化好得惊人,市民素质很高,政府太高效了……
  事实上,许多到过厦门的客人,都会情不自禁地“爱上”这个城市。厦门人更是用爱的奉献,精心呵护自己的家园。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把美丽、温馨、平安、和谐植入到厦门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家庭。2008年9月中央文明办公布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复查结果,厦门在全国首批10个文明城市(区)中,再次以优异成绩继续保持领先水平。
  创新模式破解百姓之难
  “我以前住的都是窄小的平房,借房、租房或跟儿子、女儿合住,算算一共搬了12次家,都搬怕啦!”在厦门市前埔南区10幢606房,主人张碧珍热情地把记者迎进家门。
  这位从原厦门第二医疗机械厂退休10多年的老人,现在每月有1100元退休金。根据相关部门评定,张碧珍住上这套经过公开摇号挑来的社会保障性租赁房,可享受政府提供的80%租金补贴,而她每月只需支付217元房租。张碧珍说,在政府的帮助下,她终于圆了安居梦。
  自2006年起,厦门在全国率先启动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以解决覆盖城镇居民40%的低中收入人群住房问题。全市规划建设社会保障性住房20个项目约4.5万套住房,总投资约130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17个项目,受理申请15596户,其中1251户已正式入住,2008年年底前还将有5000多户搬进新居。
  惠民利民,造福百姓办实事,让全体市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这是厦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厦门市委市政府着眼于解决群众最直接的问题,把破解住房难、就医难、就学难、出行难等作为新一轮文明创建的中心工作。
  如今,许多居民只需步行10至15分钟就可享受由大医院延伸到社区的门诊医疗服务,实现“小病不出社区”的愿望。厦门实施“医疗重组计划”,先后组建14家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让大医院的医疗资源直接进入社区。医保患者在社区就诊,可享受到比大医院低7个百分点的自付比例等多项优惠。
  同时,厦门在全国率先实施了覆盖老年人、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的城乡一体化全民医保,参保人员达到了191万多人,其中农民工55万人,基本解除他们“看不起病”的后顾之忧。
  从外地来这里做卫生保洁员的林跃民,原来每学期要为女儿交480元借读费,现在全免了,2008年他女儿又和厦门市民的孩子一样经过“电脑派位”顺利进入华侨中学。“厦门没把我们当外人,我们在这里的生活成本下降啦。”林跃民说。
  据了解,厦门投入6.27亿元,新建、扩建、改建40多所公办学校,增加990个班级,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进城农民工子女免收借读费,已为7.12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减免学费1287万元。
  厦门还投资30亿元,建成了115公里以高架桥为核心的快速公交路网,初步形成贯通岛内、岛外的全封闭快速公交系统。记者在快速公交3号线起点第一码头站上车,经高架桥一路穿越厦禾路和莲前路等闹市区,到达终点农科所站耗时大约23分钟,而以往乘坐普通公交车最快也需40分钟。
  文明创建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
  2005年厦门摘取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桂冠时,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就提出:“创建文明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他表示厦门将以更高的标准继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为此,市委、市政府每季度都要召开一次文明创建点评会,查找问题,落实整改责任。点评会通常分两步进行,一是事先不通知检查路线,突击检查,现场点评;二是将事先“偷拍”的录像在会上曝光,不留情面,公开点评。
  像点评会一样,厦门通过建立健全领导责任、社会参与、点评考核、指数监测等机制,逐步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以及“相互衔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约束链”,形成文明创建的长效机制。
  在思明区顶澳仔路,记者看到,清幽整洁的老巷里,咖啡屋、时装店等商家点缀其中,文明之风扑面而来。这里居民楼挂着的“卫生保洁责任牌”也格外抢眼。据介绍,思明区在文明创建中探索出的卫生保洁“亮牌管理”、城市执法“9+1”等模式,效果明显。
  负责顶澳仔路31号楼卫生保洁的林跃民说:“我的姓名、责任范围、监督电话都写在牌上,哪里卫生出问题,马上就会有人找,偷懒不得。”
  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厦门先后出台70多项涉及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实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三同步”。
  文明市民造就文明城市
  4年前,一个集社会各界捐赠的爱心物品,让困难群众各取所需的“爱心超市”在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应运而生。如今,厦门所有街道都建立了爱心超市、博爱超市,并衍生出爱心网校、爱心助学、爱心圆愿等多种形式,覆盖范围也从帮扶辖区困难群众扩大到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成为广大市民奉献爱心的大平台。
  记者来到位于长青社区的嘉莲街道爱心超市,五排货架装满了调和油、挂面、衬衫、儿童玩具等,10多名群众正在细心挑选。“这里的食品、用品全部是单位、个人捐赠的,从未断过货,政府也从未掏过一分钱。”嘉莲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谢水宗说。
  没有文明市民,就没有文明城市。厦门十分注重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让市民在参与中提升素质、共享成果。据统计,截至2008年9月底,厦门爱心超市累计受赠约124.5万件物品,价值约2288.07万元,共向47.2万人次发放119.5万件物品,价值约2215.87万元。
  困难群众、老年人、未成年人在厦门备受关爱。在湖里区的金尚、金山等社区,党员干部和居民组成志愿者,与“空巢老人”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平安铃”快捷联系通道。老人只需拨打简易的“平安铃”号码,很快就会得到志愿者的帮助。
  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据了解,目前厦门有近20万名注册志愿者,常年开展交通督导、环境保护、义务献血、帮孤助残、科普宣传等志愿服务。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干部也加入到志愿者行列。而活跃在大街小巷的“老妈妈帮教队”“老警察巡逻队”“老年人‘除癣’队”更展现出独特的风采。
  已在华福社区义务“除癣”8年的67岁老人俞璟说:“我每天都要带着铲子在社区转上几圈,见‘癣’就除,既锻炼身体,又美化环境。”他还将除下的小广告制作成一本本《集“癣”册》,交给城管部门作为执法依据。目前,仅华福社区的“老年人‘除癣’队”就有近40人加入。
  厦门围绕创建开展的“和谐邻里节”、“四德建设同参与、共建文明迎奥运”、“文明办网、文明上网”、“道德模范评选”军民共建文明城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驻厦官兵、青少年参与创建热情,使文明创建深入人心。
  2008年初福建省城调队在厦门发出1000份问卷,在“您是否同意厦门继续申请参评全国文明城市”一栏中,1000份问卷给出的答案全部是“同意”。如此雄厚的民意基础,正是厦门文明创建持续推进的不竭源泉。
  (来源:新华社2008-10-16电)
  厦门特区演绎和谐发展路
  1981年10月15日,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出口加工区正式破土动工建设,几年后厦门经济特区从湖里2.5平方公里的范围扩大到厦门全岛131平方公里。作为我国新时期第一批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市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演绎了“改革推动发展、发展惠及民生、民生增进和谐”的和谐发展路径。2008年9月,中央文明办公布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复查结果,厦门在全国首批10个文明城市中,获得总分第一。而在2005年,厦门市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称号。
  全球资本潮涌中国的窗口
  2008年9月8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如期举行,本次大会共吸引了126个国家和地区的13685名境外各界人士参会,104个国家和地区的445个境外机构组团参会。各代表团共签订各类投资项目784个,总投资金额159.03亿美元,其中利用外资135.55亿美元。
  美丽的“海上花园”鼓浪屿一直被视为厦门的城市名片,如今,“九八”中国投洽会正成为厦门另一张城市名片。每年9月8日于厦门定期举行的中国投洽会,正成为全球资本潮涌中国的窗口,到厦门去追逐“中国财富”是每年9月全球投资界的一大盛事。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发端于1987年,从最早的“闽南三角区外商投资贸易会”走来,如今已从招商引资转为双向投资,从单纯的“引进来”到与“走出去”并举,特区作为我国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和窗口,于此得以充分体现。
  特区成立以来,厦门多次书写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成立全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在全国率先利用科威特政府贷款2100万美元修建高崎国际机场,第一个组建地方航空公司……
  资源禀赋薄弱、交通条件相对滞后的厦门,30年来坚持以技术先进型和出口创汇型企业为主的引资导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截至目前,厦门市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8243个,累计吸引合同外资302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8.7%,43个《财富》全球500强跨国公司在厦投资,柯达、戴尔、波音、松下等一批全球知名企业从厦门走进中国。
  成立特区27年来,厦门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市生产总值从1981年的7.41亿元跃升到2007年的1387.8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实现GDP超过5.7万元;财政收入从1.95亿元跃升到348.4亿元;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从482元提高到21503元。厦门市以占福建省6.5%的常住人口和1.3%的土地,创造出占全省15.3%的生产总值、27.1%的财政收入和53.4%的外贸出口总额。
  民生工程夯实和谐厦门
  2008年8月间,厦门市率先出台向非低收入人群推出户型60平方米的保障性商品房政策,保障性商品房岛内价格为7000元/平方米,其中“申请者不设收入和家庭资产限制”的“无条件准入”,让数量庞大的“住房夹心层”有了一圆安居梦的希望。
  在东南沿海一带,厦门的高房价领先于多数城市,至今岛内均价仍在万元以上,但厦门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却走在了全国前列,其模式被称为“厦门蓝本”。厦门市已建立了由保障性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公有租赁房、廉租房、安置房构成的社会保障性住房体系,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保障政策。
  目前厦门市共规划建设17个社会保障性住房项目,总投资达123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47万平方米,将建设住宅4.1万套,其中1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到10月底,厦门市共有15753户低收入家庭提出申请,面向非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商品房也有望于年底发售。以厦门仅有160多万户籍人口来测算,厦门市保障性住房将实现对所有符合条件申请者的“全面覆盖”。
  2008年6月底,厦门市同安区新民镇农民柯明注成为厦门市首批拿到社会保障卡的农村居民,今后他将与城里人一样到医院刷卡看病。一卡之便的背后,是厦门市消弭医疗保障差距、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从7月1日起,原针对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转轨为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至此,厦门市医保对象从过去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扩大到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所有城乡常住人口。
  记者从厦门市社保中心了解到,截至目前,厦门市医疗保险覆盖人数为191万人,全市城乡居民参保率达到98%以上,真正实现了“全民医保”。
  受限于城市规模小、资金投入大,厦门市无法通过建地铁、轻轨来缓解日益严重的市内交通拥堵难题。最终,厦门市投资30亿元,用时11个月,在全国第一个建成以高架路为核心的高架快速公交系统。该系统保障了快速公交的专有路权,一路不设红绿灯,像地铁一样准点、快捷,受到了市民的欢迎,目前每天有13万市民赖此出行。以厦门市快速公交3号线为例,从起点第一码头到终点农科所站,仅需时23分钟,而以往即使在不堵车的理想状态下,最少需要40分钟。
  作为特区城市,厦门市拥有较好的财力,这为一个个“大手笔”的民生工程提供了强大的财力保障。但在厦门市保障性住房办公室的一位同志看来,全国财力比厦门雄厚的城市并不少,但厦门却在住房保障上居于领先,“政府有钱还要看如何花钱,发展为了民生的理念在厦门体现得比较明显。”
  精神文明花开鹭岛
  厦门市拥有众多的头衔和光环,但厦门市民最为珍惜的是全国第一“文明城市”的荣誉。
  2001年厦门就提出了“生态立市”的战略目标。200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43%,全市园林绿地面积437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13.57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3.12%。联合国人居署在授予厦门市“联合国人居奖”时这样评价,“厦门市让居民在健康的环境中拥有体面的家。”
  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厦门先后出台70多项涉及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实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三同步”。
  文明城市不仅仅体现在自然环境上,更体现在高素质的市民身上。
  4年前,一个集社会各界捐赠物品、让困难群众各取所需的“爱心超市”,在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应运而生。如今,厦门所有街道都建立了爱心超市、博爱超市,并衍生出爱心网校、爱心助学、爱心圆愿等多种形式,覆盖范围也从帮扶辖区困难群众扩大到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成为广大市民奉献爱心的大平台。据统计,截至2008年9月底,厦门爱心超市累计受赠约124.5万件物品,价值约2288.07万元,共向47.2万人次发放119.5万件物品,价值约2215.87万元。
  (来源:新华社2008-11-28电)
  文明路上不止步——厦门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不久前,鹭岛又传来喜讯:中央文明办公布的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复查结果,厦门市以总分98.95的成绩名列第一。自2005年10月26日,厦门捧回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时,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就语重心长地对全市人民说,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这一番话,让厦门人在荣誉面前,继续以饱满的姿态不断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完善机制让文明春风常驻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厦门考虑的就是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确保创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基于此,厦门提出,各单位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都是文明创建的第一责任人。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厦门进行层层分解后,具体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形成一个自上而下明确责任、自下而上层层负责的落实责任体系。
  正是把创建活动列为“一把手”工程,让党政领导亲自挂帅,做到重大决策亲自研究、重要工作亲自督导、重点问题亲自解决,才让尚存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如今,在厦门,人们都能清晰地看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责任链”、“相互衔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约束链”,“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良性循环。
  创建点评会是厦门的创新,在新一轮创建中,厦门市委、市政府和各区、各部门都始终坚持用这一制度,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断“挖”缺点,找不足。每月点评、每周巡查、每日督查,都已经成了厦门的习惯。思明区、湖里区甚至也在各街道建立点评制度。
  特区立法权,使厦门文明创建更有底气。现在,厦门已有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等规范性法规、规章70多部,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管理地方法规体系。
  “精耕细作”让文明之花更美
  “厦门为什么这么美?”这个问题曾引起全国媒体大讨论。有人一语道出其中的奥秘:“这是因为厦门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热爱着自己的城市,精心建设着这座城市,这是厦门之美闻名于世的原动力!”
  厦门人爱厦门的故事,多之又多。就连一个普通市民都懂得钟爱厦门、珍视厦门、呵护厦门,是因为他们打心底爱着这座城市。这种爱的力量源于他们生活在这座充满爱的城市中。厦门给人的爱是一点一滴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平安铃”,让空巢老人平安生活;“睦邻卡”,增进邻里互助互爱;“爱心高考车”,免费接送高考考生。还有为老年人提供的“银发安康”医疗保健服务,为残疾人提供的“代理家政”服务,为心理障碍人群提供的“悄悄话室”、“阳光热线”心理咨询服务,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的亲情化服务,为普通居民提供的网络热线服务……这一个个举措都温暖着需要帮助的人的心田。
  把爱细细地播,让文明的“种子”快快长。在农村,文化活动是一场一场地办,“红十字惠民门诊”是一间一间地开,农村图书室是一个一个地建……城里有的,农村也有。难怪越来越多的人都说:“乡村生活一点也不比城里差!”对外来工来说,生活在厦门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他们有自己的节日——“厦门打工节”,还有“文明服务超市”,就连住的房也有“星级服务管理”。
  “只要是群众关心的,都是我们关注的”。就这样,厦门把群众的每个生活细节都考虑进去了。在全国首创了“社会保障性住房”;取消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和进城农民工子女借读费,对民办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就读给予财政支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覆盖老年人、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城乡一体化全民医保。如今,厦门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位居全国前列,55万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险,建筑和矿山等行业的16万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
  依靠群众让文明春色更浓
  厦门赢得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称号后,许多人就开始担心,文明城市创建也许只是一阵风,突击整治后又会恢复原状。但事实表明了,不是这样的。
  记者走进厦门的大街小巷便可见那一幕幕:有双休日参加义务劳动的机关干部,有在十字路口劝导行人的青年志愿者,有挥动铲刀默默清理城市“牛皮癣”的普通市民,有积极奔走于城市各角落进行创建督导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却有着一个同样的心愿、从事同样的工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
  没有文明的市民,哪来文明的城市?厦门在创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宝贵经验就是,把人民群众定位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主体,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公民道德论坛》一播就是六年,播出了300多期节目,讲的都是老百姓关心的事。在公交车上,还能看到“文明有我”、“爱让厦门更和谐”等系列公益宣传片。在平时,还有“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寻找百名好市民、好司机、好乘客”等实践活动。不管到哪儿,公民道德教育处处可见。
  每年都开展的评选“十大好邻居”、“十大好婆媳”、“十佳文明楼院”,寻找当年老邻居、“百家宴”厨艺大赛、教子有方交流会等活动,让社会更和谐了。
  如今,公共汽车上为需要的人让座、马路边为刚到厦门的人热情指路的现象比比皆是。厦门人互帮互助已成为一种习惯。在厦服役的边防战士吕江华三年盼来的一次探亲假全部用于帮助当地抢险救灾,而自家被雪灾破坏得不成样子的房子,他却根本来不及打理。事后,吕江华说应该感谢厦门,感谢厦门人。他说,他第一回参加马拉松比赛安全保卫时,许多素不相识的人看到他和战友们执勤很辛苦,自发送来了水和面包,那一刻,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原载《光明日报》2008-10-17)
  为民创建 靠民创建 持续创建——记厦门市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2005年10月,福建省厦门市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3年来,厦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坚持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持续创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更有成效,在2008年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复查考评中再次保持领先水平。
  重在持续,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程
  厦门市人大代表在一次调查中发现,城区没有与子女亲属共同生活的“空巢”老人约占全市老年人总数的47%。2005年,湖里区江头街道率先推出“电话平安铃”,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与老人开展一对一结对,在老人与志愿者之间安装平安铃,使社区“空巢”老人在需要帮助的第一时间能及时获得帮助。2006年,湖里区持续推进并完善这项举措。2007年,一场以“情暖空巢,和谐社区”为主题的“平安铃”活动在厦门市展开,并逐步在厦门2万多户“空巢”老人与志愿者之间的电话上设置快捷键,使老人在紧急情况下可直通爱心联络员。社区志愿者平时经常主动上门,陪老人聊天,为老人理发,帮助晾晒被子,为老人过生日等。活动不但温暖了老人,也使在外地工作的子女更放心。这就是厦门市在上一轮创建活动中形成、近3年新一轮创建活动持续推进的“平安铃”爱心品牌活动。类似这样持续推进的创建活动品牌还有很多,如扶贫济困的“爱心”品牌、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心”品牌、非公企业的“诚心”品牌、外来员工的“暖心”品牌等一批较具影响力的特色创建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参与,成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的有效载体。近日,厦门市乘势而上,持续推进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村镇等基层创建工作,创新创建形式,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创建品牌,有效地调动了市民群众持续参与的热情。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说,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要更加富有实效,要使人民群众感到不是一阵风,就必须坚持文明创建“重在持续,永不止步”。
  3年来,厦门市在深化细化领导责任、形成合力、统筹协调、宣传发动、开展奖惩和督察落实以及点评工作上下工夫,做到有章可循、各负其责,落实到位,常抓不懈,促进了创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以人为本,把文明创建工作打造成为民造福工程
  在不久前的全国文明城市入户测评中,厦门市1000户市民对再次申报文明城市的支持率达到100%,坚实的群众基础令人赞叹。
  退休后来厦门定居的原三明市老干部孙朗文说,厦门创建文明城市的举措,条条都与群众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是科学发展观的综合体现,是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自然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厦门市委、市政府把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作为执政为民的过程。以“为群众服务,替群众办事,让群众满意”作为创建的第一标准。3年来,他们立足于群众的现实需要,从关系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做好就业服务、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社会保障、创建平安厦门等为民办实事工作。如在教育方面注重解决义务教育的均衡和公平问题,2006、2007两年投入6.27亿元,新建、扩建、改建40所公办学校,增加4.5万个学位,取消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和进城农民工子女借读费,对民办学校接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就读给予财政支持,全市办理义务教育减免卡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达7.12万人。
  厦门在解决弱势群体困难和未成年人发展问题方面下真工夫、出实招,敢于突破、善于运作、大胆创新,创造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在全国率先实施覆盖老年人、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城乡一体化“全民医保”,55万名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险,建筑和矿山等行业的16万名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在全国首创“社会保障性住房”,较好地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被建设部誉为“厦门蓝本”在全国推广。
  依靠人民,把文明创建作为提高市民素质的抓手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主体。厦门市市长刘赐贵说,“我们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反映群众愿望,创建过程中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这样才能确保文明城市创建既经得起上级部门的检验,更经得起人民群众的检验。”
  为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创建文明城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厦门市注重为市民搭建平台,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活动,如“扶贫济困,情暖厦门”、“共倡文明礼仪,同迎中外宾客”、“荣辱在心中,文明在厦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四德建设同参与、共建文明迎奥运”、“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和谐邻里节”等系列主题活动,评选“厦门市道德模范”、“感动厦门十大人物”、“十佳好婆媳”、“十大杰出母亲”、“我最欣赏的十大文明行为”等。通过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有效地实现了市民群众人人动手、全民参与,在参与中受益,在参与中提高。
  厦门市民爱学习、重文化、讲道德,高素质的市民使厦门文明城市创建不但有了活力之源,更有了提升内涵的基础。他们把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完善公共文化体系服务网络,建立覆盖广泛、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教育活动,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让优良思想道德植根于市民心灵。
  文明城市人人爱,厦门市民都以为这个城市的文明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荣。依靠人民搞创建,激发市民作为文明城市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参与创建成为市民群众自觉的行动。“周末奉献日”一呼百应,20多万名志愿者常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社区服务队、老年清洁队、市容考评团深入开展宣传、创建工作等。福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昌平感慨地说,“不少厦门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那样爱着厦门,厦门市民的积极参与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坚实基础,厦门市民是文明创建的主力军和突击队,是厦门再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的最可靠保证。”
  创建文明城市,不仅提高了市民素质,扩大了城市影响,而且提升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厦门先后荣获“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中国最有竞争力的城市”之一等多项荣誉称号。
  (原载《经济日报》2008-10-17)
  万事民为先——厦门快速公交系统工程建设纪实
  秋阳,热风,祥云,蒸腾,飞龙在天。
  一辆辆满载出行乘客的快速公交客车,平稳地穿梭行驶在距离地面9米的高架桥专用车道上。
  虽然节令时序接近白露,但是厦门的阳光依然灿烂,越过明亮的车窗,清晰的视线下,一条勾勒着城市动感曲线的崭新陆桥延伸向前;轰然充沛的动力声中,客车离站启程划开的气浪,在站台双曲穹拱形的棚顶完成一个翻腾,璨然地洒落在桥墩下那一片片刚刚栽种的凤尾葵上;阳光下行进的宽大客车的车厢里流动着五彩缤纷的城市光影,乘客移站换景犹如乘风破浪畅游在街河楼海,沿途湖光山色目不暇接。
  “我欲临流乘风访八遐”,“直向吾家博望借仙槎”,“身骑烛龙排云霞”。这是清人张对墀当年在鹭岛观景时留下的诗意,如今“烛龙”已生,“仙槎”已成,古人遐思变成现实。
  换一个高度行走城市,换一个角度领略跨越。第一次搭乘BRT,我们心中跃动的是一份喜悦,一份赞叹,一份速度,一份精彩,一份活力。
  致力于建设两个先行区的厦门经济特区,再次以海纳百川的开放气度、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科学求真的开明品格、厚德包容的开阔胸怀,在破解城市交通难、增强城市功能的时代课题上,先行先试,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创新实践,为全国各地城市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建设“低能耗、低财政投入、低污染、低出行费用和低土地占用”的新型快速公交系统工程提供成功的案例杰作。
  城市发展需要交通,城市交通需要发展。一种交通形式的提升,意味着一座城市社会生活、都市功能、城区布局、建筑风格等形态的更新。这种更新往往促进城市理念上的历史性提升与嬗变。
  由此可见,厦门市BRT工程建设的现实意义不仅体现在建设的规模与速度上,最重要也是最深刻的意义在于城市建设经营理念上的改变——
  科学发展,民主决策,以人为本,和谐创新。
  这是一项改造大众交通共享发展成果的民心工程。为民、便民、利民,在繁闹的城市中心区街里、在没有实行全封闭交通管制的施工条件下、在严格控制噪音发出的环保要求下、在强调高架桥梁与道路景观和谐的前提下,参战的近200家施工单位10万建设大军,精心组织,交叉作业,又好又快完成了艰巨的任务。
  这是一次政府与市民良好互动的城市建造运动。告知、听证、吸纳,项目设计、建设过程、运行管理全程向市民开放,善于接纳新生事物的特区人民以极大的热情,参与支持全国第一个实施高架桥的BRT工程建设项目,许多市民群众主动参与工程建设指挥部和相关方面举办的各种座谈会和体验活动,对BRT从陌生到了解,由谨慎关注到由衷期待。
  识、城市行为、城市管理更快走上人性化的宽广道路,保持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竞争力。
  可以预期,多年以后人们一定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速度、经济进步、生活质量和更加具备国际化区域集群优势将有相当部分缘自规模、功能、效率、秩序、弹性与品质多重目标平衡实现的BRT建设工程。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说过,“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
  伴随着改革开放30周年的光辉足迹,厦门城市建设发展以又好又快服务于人民的新高度新速度铭刻于共和国辉煌的史篇中。
  一、勃兴之间,民生为大。
  当我们整理采访素材,细细品味BRT当初的决策过程,可以发现,快速公交系统工程彰显了厦门经济特区人胸怀全局、居高望远的视野与胆魄,展示了这座城市最高决策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筹的人本思想,对社会进步和谐创新的探索和追求。
  应该说,选择快速公交作为现有公共交通运输方式的升级,作为破解“交通难”的突破口,是厦门岛内岛外多种现实条件博弈的必然结果。
  相声演员郭德纲说过一句让人思索的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有路也没有用。”
  2006年,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厦门也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现代化都市一样,渐渐陷入了“有路也没有用”的窘况。巨大车流不仅考验每一个出行的市民,更考验着一个城市对道路通行和环境指数的承受力。
  尽管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厦门市在公交优先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在交通组织和交通效率的提升上动了许多脑筋,并与许多城市一样进行了大规模道网框架建设,但仍面临城市人口和汽车的增长速度的压力。来自有关方面的数字显示,从2005年开始,厦门市的机动车车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这其中,私家车的增长速度最为惊人,2007年就增加了三成。厦门已经进入“汽车社会”,道路拥堵现象出现频率剧增,高峰期的公交车辆的营运速度仅为每小时12公里。公交出行速度慢、准点率不足等成为运营中的主要问题。
  万事民为先。不能坐看厦门步入“路,边修边堵;路,越修越堵”的境地,厦门迫切需要引入新的大容量、快速度的交通运输方式,以提升现有的公共交通体系的分担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破解“交通难”日益受到关注。2006年6月,市委、市政府开始谋划建设快速公交,试图超前性地改善市民出行难问题。
  2007年3月29日,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对公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公交事关普通民众,公交事关城市形象,公交体现政府作为,公交事关城市交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要认真研究并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改善公交服务运作状况。”市委、市政府把加快BRT项目的前期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省委领导指示的具体行动,科学论证和规划快速推进,BRT工程呼之欲出。
  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决策实践过程中,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决策结果质量的高低。项目动工前,市委、市政府聘请了国内相关领域一流专家对快速公交系统进行反复论证和评审。市里四套班子集体研究,召开常委会、重大项目领导小组会和市委、市政府专题会等近30次,听取BRT方案汇报,进行决策。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不断地完善BRT方案。
  “市委、市政府在BRT建设项目工程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坚持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党委政府决策相结合的民主科学机制,在健全完善重大事项决策规则和程序、在探索和谐建设中心城区大型公共设施的机制和方法等方面又一次创造了成功的范例”。市社科联的课题组经过入户走访得到这样的结论。
  “一步棋,一步着”。这是厦门的一句老话。
  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看来,深思熟虑、先谋后动、稳扎稳打的特性同勇于先行、善于创新、动则必成的作风并行不悖。盲目地跟风、赶时髦不合乎“解放思想求先行,以人为本求先行,好字当头求先行,持续运作求先行”的实践要求。
  由本本主义回归人本主义,公交优先该如何体现呢?市委、市政府没有选择轻轨、地铁这些人们熟悉的轨道交通模式,而是在经过审慎的论证、比较之后选定了快速公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厦门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市发改委代主任康涛算了这样一笔账:地铁、轻轨耗资巨大,立项需要国家审批,审批周期长,建设周期更长,远水解不得近渴;厦门目前的城市规模不是很大,修建地铁、轻轨客流量有限、运营成本过高。相比之下,快速公交投资小,建设周期短,可在一年内完工,能够尽快为破解厦门市交通难题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今后可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客流量的增加升级轻轨,以满足新的需求。
  换言之,以“低成本”来承载“高流量”,正是厦门决策者广泛调研,最后敲定BRT方案的最重要考量。就这样,大运量、快捷、准时、舒适、安全、低能耗、低污染的BRT浮出水面。而最后之所以选定岛内全程高架的形式,也是一种反复比较的选择。
  民意是民主决策的基础,规范的民意调查是民主决策的重要程序。由于BRT工程事关厦门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广大市民十分关注。市委、市政府在决策前进行民意调查,奠定了决策的民主基础;在决策后将工程方案由厦门主要媒体向社会公示,广开渠道、广纳民意。令人关注的是,在BRT的建设项目决策中,首次启动相对独立的民调机构进行专业的民意调查,规范了决策程序,奠定了决策基础。
  为什么不建地铁、轻轨?为什么要建高架桥?高架桥上的车万一掉下来怎么办……对BRT的不了解最初让很多市民心中充满疑问,进而对政府的决策产生了疑虑。
  让群众接受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开工前,BRT指挥部组织了6波高密度的宣传报道,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洪碧玲的策划指导下,《厦门日报》等市属新闻媒体配合编发BRT稿件500余篇,对市民群众反映比较集中,且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及时进行释疑解惑,主动增进沟通。可以说,厦门市的新闻媒体对一项重点建设工程进行如此高密度、大声势、全方位的宣传报道这是第一次。
  不仅如此,BRT建设项目论证期间,BRT指挥部还通过开设投诉电话、建立BRT网站、召开座谈会、深入社区宣讲等多种方式,搭建与市民沟通的平台。细致周到的宣传互动取得了成效,市民从不了解、逐步了解,到继而支持、参与BRT的建设。
  发展快速公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举措。8月2日,就在快速公交线路开通前夕,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建设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厦门BRT的建设与这一精神不谋而合,厦门因建设快速公交系统,再次在破解“交通难”,再次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走到了全国的前列。
  实践再一次证明,创新,只有创新,才是我们城市攻坚克难、永续发展的不竭源泉。BRT建设期间,国内一些城市就纷纷到厦门考察建设快速公交系统的经验,对项目设计、建设、运行管理中体现的以人为本,赞誉颇多,认为它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产物。
  厦门,已经站在一个历史的新起点。
  二、意志,力量,梦想,成就。
  没有冲天锣鼓,没有漫天礼炮,没有豪言壮语,2007年9月25日,厦门快速公交系统工程建设巨幕悄然拉开。仅仅用了短短的11个月,“巨龙”横空出世,BRT1号线、2号线、联络线顺利投入运营。回望工程建设的300多个日日夜夜,BRT这项民生样板工程,展现的不仅是一种创新,一种态度,一种精神,同时更是追随北京奥运对“科技、绿色、人文”治城理念的生动诠释。
  BRT施工创造了很多不平凡的纪录:1号线从第一码头到集美大桥采用高架桥形式,破解了混行难题,创下全国第一个实施高架桥的BRT;参建单位涉及工程、预制、智能化、车辆制造、绿化景观等近200家施工单位,参建人数共有10多万人;是跨区域最广的工程,覆盖思明、湖里、集美和同安4个行政区域。在中心城区的主干道上进行这样大规模、长时间的施工,更是前所未有。如此规模浩大、项目繁杂的工程,在如此特殊的施工条件下,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不能不说是工程建设史上的奇迹。
  “抓紧再抓紧”,2008年4月,何立峰对快速公交中间站设计方案调整报告做出批示。短短的5个字,传达了市委、市政府顺应市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对工程建设者又好又快推进项目建设的殷切希望。工程施工过程,何立峰多次率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顶着炎炎烈日到工地调研,对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再部署。
  视野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赐贵多次到BRT工地进行现场调研。他在调研中指出,重点工程建设,定位要更准确、起点要更高、措施要更有力,使快速公交成为“敢为人先、敢于拼搏”的特区精神又一见证。
  工程的进展始终牵动着市领导的心,BRT早些建成就能早些为破解交通难题发挥作用,就能早些消除对市民的影响,就能早些让市民享有快捷的公共交通。市领导丁国炎、徐模、潘世建、裴金佳等一次次到工地调研,听取一线施工人员意见,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提出指导意见。
  快,是一种科学的快,合理的快,创新的快。舍得科技投入,善于运用新工艺,合理组织施工,这是厦门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又好又快的三大法宝。
  新观念催生新思路,新思路带来新机制。在BRT的建设过程中,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指挥部模式”又一次显现出非凡的力量。2007年1月19日,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建设工程指挥部成立,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通过成立指挥部,以集团军多兵种方式投入施工,各级各部门以指挥部为“神经中枢”,争分夺秒,通过实行期限管理、零耗时服务、倒排工期等创新做法,推动项目建设。指挥部把多个部门的力量拧成了一股绳,形成合力,以雷霆万钧之势,迎难而上,创造令人叹为观止的业绩。
  快速公交高架线路是全国首创,完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凭着不懈的斗志和顽强如铁的作风,奋战在BRT全线的10万多名参建者,硬是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用他们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可以说,在整个施工建设中,有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语的“人人是创新之人,天天是创新之日,处处是创新之地”。
  欧阳永金是厦门市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副总工程师、第二工程管理部经理。他在厦门快速公交系统工程建设中担任一期工程项目经理。BRT工程开工近一年来,欧阳永金的工作计划表上,没有节假日只有星期七,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5个小时以上。他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不断创新流程,优化施工工艺,千方百计节省投资成本。施工中,欧阳永金提出了对桥梁桩基进行调整以避开箱涵的建议,仅此一项,就为工程节约投资近2000万元。
  现代经济学常常把技术与管理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而创新是它的“中轴”。但创新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BRT建在闹市区,人流、物流、车流十分繁忙,在这样的作业环境,建设如此浩大的工程,对市民出行的影响、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以及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可想而知。从一开始,工程建设指挥部就按市委、市政府要求,把最大程度地降低这些影响、最大限度地加快施工进度作为工程建设的一个目标。参建的中交三航厦门公司等施工单位积极作为,调整作业时间,千方百计减少施工噪音和污染。实施新工艺,精心组织施工,争取尽早还路于民。在方案、工程量、工期都有较大调整的情况下,确保了任务的完成。合理交通调度,采取人性化管制,确保交通安全畅通等。更重要的是,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确保了工程质量。
  由于BRT在岛内采取的是全程高架,如何使建成后的BRT与城市景观相协调、相融合,是建设者必须要攻克的一道难关。依据“和谐统一,精致大方”的总体景观设计原则,建设者对高架桥的高度、宽度,桥梁的形状、色彩,对夜景设计,对道路的绿化等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施工,想方设法让运营后的BRT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气顺人和,心齐劲足。
  BRT建设的过程,营造出了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BRT工程建设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在繁华城市中心区建设大型公共基础设施与市民沟通、互动的成功机制,成为了一种典范。组织座谈会,发放宣传手册、致居民一封信,制作宣传栏,开通热线电话,开设网站,及时处理、反馈民众的意见和建议……
  真诚的问候,诚挚的歉意,安全的施工,有效地化解民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除了在厦门市各媒体上不间断地进行建设进度、文明施工等专题的宣传报道之外,思明、湖里两区还组织入户慰问沿途居民。拉拉手、唠唠嗑,送上一些小礼物,隔阂不见了,抵触消失了,换来理解和支持。据了解,BRT施工期间慰问居民达3万多户(次)。
  赢得民心,才能赢得政权;赢得民心,才能赢得发展。
  三、借我长风,舞成天龙。
  8月的厦门,天空亮丽;8月的厦门,注定精彩。
  8月31日下午,一拨拨的市民迫不及待地赶乘刚刚开通的BRT。宽敞、舒适的“金龙”牌公交车,畅快平稳地行驶在快速公交线路上。车窗外是旖旎的山水风光和日新月异的城市景观,视野非常开阔,心情格外舒畅。欢笑,激荡在“巨龙”的上空;自豪,激荡在干部群众的心底。
  专有的路权、先进的车辆、设施齐备的车站、面向乘客需求的线路组织、智能化的运营管理系统,这些优势条件为快速公交实现安全、快捷、舒适提供了保障,也赢得了市民的赞誉。可以说,BRT运营中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地彰显市委、市政府对“以人为本,创新和谐”执政理念的落实和兑现。
  作为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快速公交票价的制定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市委、市政府这个为民办实事、破解“交通难”的项目是否能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厦门市快速公交票价的制定过程,始终把握住了这样一个原则,就是要让百姓更多地共享厦门改革发展的成就以及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成果”,市物价局局长林玉泉一语破的。
  为让更多的普通百姓选择快速公交出行,市委、市政府尊重民意科学定价,由市物价局组织召开快速公交票价听证会,广泛听取市民意见、建议,最后确定票价。据悉,对于BRT票价,政府财政补贴将近一半。低廉的票价,让BRT真正成为一项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体现真情。对于老百姓来说,享有安全、优质的服务,是对出行的首要要求。为此,厦门快速公交场站公司对BRT驾驶员进行了精心的挑选和培训。目前,入选的驾驶员的公交驾龄都在5年以上,在公交集团服务超过3年时间,其间没有出现过安全事故和有责投诉。从7月18日开始,驾驶员完成了理论、熟悉车辆、运行流程、运行线路等四个方面的训练。
  不少城市都建有快速公交系统,但设置链接线,专门负责接送市民抵达或离开快速公交站点,这在全世界还从来没有过,可以说是厦门的首创。作为快速公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市设置了29条快速公交链接线,其中20条与快速公交3条主线同时开通。普通公交线路只能覆盖沿线500米的范围,而由于设置了链接线,快速公交主线的覆盖范围达到沿线3至4公里。
  快速公交系统站点的管理模式采用轨道交通的站点管理模式,即:站外售票,分段计费的票务管理模式,使乘客能做到快速通行,收费合理。加上配备了先进的数据化管理的行车调度、站点即时信息处理、票务信息处理和设备信息处理等管理系统,使乘客出行更加方便、准点。
  道畅商熙客攘,路通人和业兴。
  蓝图已经绘就。从厦门快速公交系统规划布局图中可以看出,快速公交网络的五条主干线力图把岛内经济发达区域与岛外的同安、集美、海沧连接起来,特别是与同安老城区、同安工业集中区、环东海域开发片区、厦门新客站、集美大学城、灌口工业区、杏林片区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
  “BRT开通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畅通工程,从更深层面上说,厦门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设还具有促进岛内外联动发展、岛内外居民共享厦门建设成果的深远意义,它将对经济的发展,甚至城市格局的变化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在一篇题为《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快速公交》的文章中,厦门市委党校课题组这样评价。
  这是一个生机勃发的季节,这是一片孕育希望的热土。BRT已经款款走入市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变化既然已经发生,就必将继续下去,这是历史的选择。
  在BRT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再次看到了特区人的智慧,他们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生事物,他们更用一份理性与政府部门、建设施工单位形成善意的互动。BRT的建设,再次印证了厦门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所体现出来的市民的高素质和高修养。
  “以人为本,创新和谐”,是厦门快速公交系统工程的原点和终点,也是市委、市政府这项决策的始发站和目的地。
  执政之道民为先。着力民生,民生为大;着力民心,民心为重。根植于人民的不懈追求,将为我们这座美丽的家园注入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
  (来源:厦门网2008-09-01)
  牢记经济特区使命写好“先行先试”文章——改革开放30年厦门的探索与实践
  厦门是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首批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创办经济特区以来,厦门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牢记并认真履行经济特区承担的改革“试验田”、开放“窗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重要使命,坚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注重真抓实干,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从一个半封闭的海防前线小城发展成为一座生机勃勃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历程和成就:立足实际、艰苦创业,着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改革开放之初,厦门经济底子薄、总量小,是一个典型的海防前线城市。在创办经济特区的过程中,厦门人立足实际、艰苦创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利用外资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从单兵突进向协调发展转变,工业布局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城市建设由单纯扩张规模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变。
  大胆吸引外资,初步形成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各业综合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格局。1981年10月15日,湖里出口加工区破土动工,标志着厦门开始了建设经济特区的艰辛历程。在没有现成模式和经验可循、缺乏财力支持的情况下,厦门按照中央关于办经济特区的总体要求,把中央对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与厦门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以侨引台、以港引台、以台引台、台港侨外并举”的思路,大胆吸引外资、侨资、台资、港资,设立“三资”企业和台商投资集中区,着力引进外资修建基础设施,迅速壮大经济总量、扩充经济规模,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加快市场取向改革,构建现代市场体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厦门在深化对外开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建设,大力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着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财税、外贸、外汇、投资、价格等新旧体制的平稳过渡;开辟生产资料市场、产权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科技市场,形成比较配套的要素市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和光电、软件、动漫、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积极引导外商投资技术先进型、出口创汇型企业。同时,更加注重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形成并不断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格局。
  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新世纪新阶段,厦门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以建设海峡西岸科学发展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为契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把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起来,通过推动几个大型工业集中区建设,形成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产业集群,全面加快城镇化进程;坚持把经济发展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发展由以生产为主到产学研并重转变;坚持把发展工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结合起来,以发展现代工业为重点,通过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7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1981年到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7.41亿元跃升到1387.85亿元,年均递增18%;财政总收入由1.95亿元跃升到348.44亿元,年均递增22.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82元提高到21503元,年均递增15.7%;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64元提高到7637元,年均递增13.8%。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26.5∶51.6∶21.9调整为1.3∶53.1∶45.6。厦门还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以及“联合国人居奖”。
  实践和探索:先行先试、敢闯敢试,充分发挥经济特区优势创新是经济特区发展的灵魂。
  创新,就要先行先试、敢闯敢试。创办经济特区以来,厦门大力发扬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的精神,率先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实践,凸显了经济特区的优势。
  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率先“松绑放权”,实行两权分离,推行“厂长(经理)经营责任制”、国企负责人“年薪制”,并面向全国公开招考国有企业高管人员;在全国率先实行“利税分流”改革,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在构建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方面,率先开放市场、取消计划供应,开辟生产资料市场、产权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科技市场;率先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政府采购、医药采购等公开招投标制度,推行土地房产两证合一、土地有偿转让等举措。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1983年,在全国率先撤销“八大工业局”,改为行政性公司,之后又将其转为经济实体。在人事制度方面,率先实行任前公示制、票决制、竞聘制、试用期制,推动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港口优势、侨乡优势,积极统筹自身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在改革中求生存,在开放中促发展:第一个利用外资修建机场,组建第一家地方航空公司,率先探索利用外资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国际国内交流新平台——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国际性招商引资平台;结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利用外资方式从“招商引资”转为“双向投资”,从单纯的“引进来”转为“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外资领域从“以侨引资”拓展为“全面合作”,努力构建包括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等在内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扩大两岸交流合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对台工作方针和部署,在紧密经贸联系、两岸直接“三通”、旅游双向对接、农业全面合作、文化深入交流、载体平台建设等六个方面明确定位,主动作为,创下对台工作多项“全国第一”:首辟台湾渔船停泊点;率先设立海沧、杏林、集美等国家级台商投资集中区;制定首部地方性涉台法规——《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首开国共两党基层党际交流互动大门;与高雄首次实现两岸试点货运直航;首辟厦金两地海上客运、货运航线,率先实现两岸“小三通”;率先实行台胞“落地办证”和“落地签注”政策以及“一票到底、行李直挂”业务等等。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积极破解“住房难”问题,在全国率先推行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建立由经济适用房、保障性商品房、廉租房等构成的多层次、全方位、全覆盖的社会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积极破解“就医难”问题,在率先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又率先建立城乡一体的全民医保体系;积极破解“上学难”问题,在全省率先实现“双高普九”和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居民子女免收学杂费,对农民工子女免收借读费。厦门还是率先推行最低工资标准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实行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统征的城市之一。
  经验和启示:解放思想、求真务实,自觉走科学发展道路
  厦门的一系列实践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其经验和启示集中起来就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自觉走科学发展道路。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厦门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市上下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形成了风正气顺、一心干事的良好氛围。围绕把厦门建设成为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厦门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多次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大家踊跃为厦门发展建言献策,使厦门的发展战略和城市定位不断得以明确和完善。厦门的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有政策优势、区位优势、环境优势等。就政策优势而言,厦门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是国家计划单列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区港联动”试点,拥有火炬高新区、台商投资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特殊经济区域。厦门善于用足用好这些优惠政策,成功地将政策优势转化为要素资源优势。就区位优势而言,厦门在发展对台关系上的优势十分明显。厦门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上做足文章,有效推动了自身发展。就环境优势而言,厦门有宜人的气候、优美的风景和丰厚的港口资源,这就决定了厦门要以“港”立市、向“外”发展。充分挖掘优势,准确把握优势,进而明确自身定位,形成特色发展之路,是厦门的一条重要发展经验。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建设经济特区的过程中,厦门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较好地处理了“求新求快”与“求实求稳”的关系。在发展问题上,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先行,立足国情、省情、市情制定发展战略;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在全国率先制定《立法条例》,把法规草案公开征求市民意见的做法规范化、制度化;平衡发展节奏,区别主次轻重、先后缓急,确保各项措施平稳推进;统筹协调各方利益,着力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些做法和经验,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厦门开展先行先试实践的显著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厦门既注重实现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又注重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文化、社会权益;既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的局部利益和现实利益,又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着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居环境日益优化,社会治安持续稳定。这是厦门建设经济特区的一个重要成就,也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
  (来源:《人民日报》2008-11-24)
  金厦发展谁更快
  金门县宗族文化研究会
  1600年来,金厦两岛的经济社会发展彼此高低起伏,虽或有稍差,但大致上是在一定的“起落”范围中成长的。
  金门与厦门在历代开发与行政建置的演变史上,初步观来,这两个地方的发展显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征。(编者注:原文所论“厦门”,是指现今厦门本岛,不包括岛外同安、翔安等地。)
  先秦时期:开发不分你和我
  上古之时,金厦同为闽南、粤东文化的一部分。虽然以目前考古资料显示,金门已有相当的遗址出土,厦门岛上却没有比较明显的文化层。不过,依当时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乃至目前于闽南、粤东出土的相关文化遗址比较看来,金厦之间的史前文化应是有相当的一致性,只不过出土的文化多少有别而已。是以,在文字传述前,金厦的开发应是不分轩轾的。
  秦汉三国:发展中一同前行
  其后,在秦汉到三国时期,金厦两岛一如史前时期的发展一样,是“同步前行”。在这段时间,关于这两座岛屿文献史料记载相当有限,就连文化出土也是同样空白。是否有汉人入住,至今确难论断。
  两晋:金门步入文化圈
  不过,进入两晋时期,金门岛就有了比较明显的汉人文化足迹,文献与考古也都支持这一观点——当时浯洲已有常驻的汉人。但是,当时的厦门到目前为止,仍无相关的文献记载,也无相关的文物证明。是以在此一时期,浯洲确实有可能比厦门早些时候步入汉文化圈内,不过,这仍有待进一步的实证,方可论断。
  唐代:两岛较为近似发展
  到了唐代,两岛又有了较为近似的发展。厦门岛当时有所谓的“南陈北薛”的传说,虽遭许多人质疑,但后来出土文物证明,当时陈氏家族确实在厦门岛上开发,并获取相当不错的业绩。至于金门岛上则有“牧马侯陈渊”的传说,此说到目前为止,虽然无法获得真确的证据,但是唐代正史也确实记载,当时有“泉中置牧马区五,浯为其一”的说法。显示这两座岛屿在唐代已有相当程度的移民垦殖了。
  宋代:同担国防并肩步
  至于到了五代时期,厦门又呈现空白的景象,反倒是金门因盐场的开发,世族大家渐次酝酿。然而这一切到了宋代,两地又取得相当程度的发展。宋代地方行政基元都图基本上已然成形,厦门当时是嘉禾里,有四都,金门当时属翔凤里,本岛仅有三都(烈屿有一都,大小嶝有一都半)。从行政的建置与都里的数量上来看,厦门稍微多于金门,不过数量上的超过相当有限,不足说明厦门当时是否领先金门。
  至论其他方面的发展,在武备方面,宋代于厦驻守厢军、禁军,并增募水军,置宝林、水澳、法石三寨;金门亦于同一时期真德秀知泉州府,巡海滨、屯要害,尝经略料罗战船。双方于武备机构上的建置看来,厦门也似乎要比当时金门更加完整,不过战略的布阵,是整体情况,不可由数量上单方论定,只能说于此时金厦两岛同担国防任务,而角色与功能或有差等。
  至于人文发展,厦门于宋代前后出现有6位进士,分别是林斐、陈敦仁、薛舜俞、薛舜庸、林孟肃、薛梦纯;时金门亦出现6位进士,为陈纲、陈统、陈棫、陈昌侯、陈良才、陈楢。这数字上旗鼓相当。细究内里,厦门这6位进士似乎都是“南陈北薛”家族的成员,金门更是集中为阳翟陈氏一族。这种现象或许可谓比肩齐步。
  元代:金门开发较明显
  到了元代,可以说是金门发展的一个盛世,尤其在经济方面,金门因有盐场的加持,财赋收入、人口聚落、人才养育,都依恃盐业,有了进一步的开展。厦门此时文献仅称:沿宋制设立千户所,惟领兵额无法考据。除此之外,双方于地方行政基元,一如宋代无所增减。不过此一世代,金门相较于厦门,确实有比较明显的开发。
  明代:重于海备相互补
  明洪武建国,金厦几乎同时纳置于国家防御体系中,金门、中左守御千户所分别设置,说明这两地海备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金门还建置了峰上、官澳、田浦、陈坑及烈屿五个巡检司,构置了最完整的基层行政体系;而厦门此时并未见及有相应的行政组织设置,可见此一时期金门的重要性,已有超越厦门之趋势。
  虽然此时乡都,金厦仍如宋元时期一般,厦有四都,金本岛有三都,不过明代金门的经济,仍沿袭元代盐场的开发,厦门则无相关产业,所以比较起来,金门的经济条件,应是优于厦门。这一点可以从当世文风与中举数量来看,明代金门一共出了28位文进士、3位武进士,举人更有97位文举人、16位武举人;反观厦门,仅有10位文进士、l位武进士、28位文举人(其中一人——杨期演为金门籍)与10位武举人。双方的数量明显是有差距的。在这差距中,有一点也相当有意思,就是文进士与文举人多寡,当然可以作为反映地方经济条件的优势与否的依据。但是武进士与武举人的优势与否的差距,是否也可以反映出金门所与中左所武力上的差异呢?这是值得另外深究的问题。
  到了明末清初,金厦两岛同为郑成功反清复明的基地,彼此间俱陷历史洪流中。由于当时兵马倥偬,虽设有官司,但应是执行军事统治,所以地方建设与发展一切以军事为前提,也无谁优于谁的问题。不过,就史料上看来,当时郑成功应该是以厦门为政治中心,而金门是军事后勤辅训所在,两岛互补有无。
  清代:厦门开港大步走
  降及清世,金厦的发展有了截然不同的改变。它处不论,单从行政官司的设置,就可了解金厦的不同。
  就武职来讲,金门设了正二品卫的总兵镇,但厦门却设了从一品卫的提督府,以厦节制金显而可见。至于文职单位差距更大,虽当时金厦皆属同安县地。然金门文职机关从通判、分社县丞,到划归马巷厅属,再移驻县丞,其行政单位都是派驻性质,受县府所节制。至于厦门由泉州同知移驻,到兴泉永道设置,从原本的府属衙门,变为兼管府治、永春州及兴化府的副省级单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清代,金厦的地方行政官司,基本上都是在乾隆中叶就已定制了。但为何从明郑到乾隆中期这100多年的时间里,厦门的地位一下子变得如此重要突出呢?推想与厦门开港对外贸易有关。厦门开港始于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台湾既入版图,靖海侯施琅请设海关,派户部司官一员榷征闽海关税务。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议归巡抚管理;泉州府属海关税务,巡抚委府道征收。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改归镇闽将军辖办;其隶属泉州者,在南门外及同安县之厦门港。凡商船越省及往外洋贸易者,出入官司征税。《清史稿》亦说兴泉永道设置为了海政,可见开港对厦门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人口的成长,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75年),《鹭江志》载厦门有户16100余户,以一家五口通算,当时人数约有8万余口;当时金门的人口,包括烈屿与大小嶝,据《马巷厅志》载,乾隆四十年(公元1683年),人口数约为73611人,双方差距不大。到了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厦门人口数已达144893人,而同年金门人口数,包括烈屿与大小嶝,反而负成长,仅有59490人,双方人口已有近10万的差距。
  民国:金厦已无可比较
  降至民国,金厦亦几乎同时脱离同安县而分立,其中金门一度还属厦门管辖,后来金门虽然独自设县,但厦门却是称市。是以,从主从关系以及市县建置来看,金门除土地面积外,其余与厦门均无可比较。
  结语
  经过1600年的发展,金厦二岛彼此虽或有稍差,但大致上在一定的“起落”范围中成长发展。然于最近200年间,厦门开港后面对海洋,开始脱胎换骨,海洋个性的加持使她有了吸纳百川的广度,也有尝新创意的勇气。因此,厦门从福建、从大陆,走向了世界的舞台,成为一方巨邑,快步前进。反观金门,则是固守传统,泥淖于过往,再加上没有适当经济产业的支持(盐业已衰微,金酒的规模仅称得上是“中小企业”罢了),只能固守城中,寻求机会。
  历史的一小步,从今看来,却是区别金厦两地发展的一大步。虽谓“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面海之域若困守陆地,势无发展之机;面向海洋,走向世界,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项。看厦门,想金门,这道理或许是对的。
  (来源:《厦门商报》2008-11-17)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厦门年鉴.2009》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资料收录时限为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面、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