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386
颗粒名称: 人物
分类号: K820.8
页数: 5
页码: 552-556
摘要: 本节讲述了厦门英模人物、逝世人物的简介。
关键词: 厦门市 人物简介 人物传记

内容

英模人物
  于永志 内蒙古人,1955年出生,厦门住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副经理、高级工程师、水工、道桥工程建设专家。1978年,从大连工学院港口航道工程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厦门。先后参加东渡港、厦门大桥、海沧港区、嵩屿电厂、鹭江道地下车库等工程建设。2005年,任省、市重点项目——园博苑工程项目副经理,在促进园博苑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安全及降耗方面成绩显著,出色地完成了中洲造园的艰巨任务。工作中,他经常要对工程结构安全性、景观效果进行反复分析论证,就连一个小小的细节也要反复审查、核对。他提出的许多优化方案,不仅节省工程造价,又加快了工程的进度。长期繁重的工作,使他落下了失眠、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但他忍着病痛,夜以继日地在工地奔忙。为了抢进度,他经常加班加点,基本没过周末和节假日,家中的事情根本照顾不上。在他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影响下,园博苑项目部的建设者们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出色地完成了建设任务。
  1992年、1995年先后被评为交通部三航局六公司年度先进工作者。200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郑成忠 福建南安人,1963年出生,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思明大队莲前中队中队长。针对辖区机动车多,交通情况复杂的局面,他主动联合城管等部门开展群防群治,全方位、多渠道、不间断地开展清理和取缔路面占道经营、流动报贩、人力板车、人力三轮车以及在交通路口兜售黄色卡片等违法行为。2005~2008年,他所在的中队共纠正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7427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56人,查扣违法汽车557台,查扣无牌无照、侧牌套牌、非法载客及报废两轮摩托车2593台,查扣收缴拼装车(土炮)90台,查扣人力板车972部、人力三轮车484辆,无牌电动助力车、自行车2464辆,收缴非法兜售的报刊、地图、黄卡2301份,贴出违法占道纠正通知书1800份。几年来,辖区道路畅通、有序、安全,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减少,受到上级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200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彭建立 福建厦门人,1960年出生,厦门市同安区植保植检站站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他20多年服务农村,兢兢业业,在植保植检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先后有十几项专业技术成果获得农业部、省、市的奖励。近5年来,他先后向农民发出病虫情报68期,准确率90%以上;指导农田病虫害防治1205.53万亩,挽回作物产量损失9.7万吨。为了解决入世后因“农药残留”造成的蔬菜出口大幅下降、农民损失严重的问题,他主动与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作,深入乡村、企业举办41场科学用药培训班,确保蔬菜顺利出口。他组织开展上百个新农药筛选实验,并结合自己20多年来对病虫鼠害发生规律的研究成果,与省植保站合作开展“7.5%杀鼠迷农田灭鼠推广应用”等项目的推广工作,有效地指导农民开展病虫害防治。200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林亚南 福建仙游人,1957年出生。1994年毕业于德国BIELEFELD大学数学系,获得数学博士学位,随后到厦门大学数学系工作。1998年破格晋升教授,2001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历任系副主任、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院长。2002年入选福建省“千百万人才计划”,200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学科研究方面主要有:关于BOCS理论的研究、关于HAMMOCK与偏序集表示的研究、关于倾斜理论与拟遗传代数的研究、关于代数表示理论与仿射李代数的联系的研究等。1995年以来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10项。已在《伦敦数学会杂志》、《代数杂志》、《代数通讯》、《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数十篇科学论文。先后获得福建省科学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项。林亚南先后培养了5名博士生和27名硕士生,还长期坚持给本科生授课,2004年获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称号。2007年,其主持的《高等代数》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的厦门大学代数学科教学团队获评福建省级教学团队。他主持的厦门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提高全省“高等代数”课程教学水平》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林亚南获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吕志华 江苏涟水人,1974年出生,1993年来厦门打工,做过酒楼保安员,开过餐饮店,现为厦门市海峡出租汽车公司出租车司机。自2001年以来,他多次见义勇为,与违法犯罪分子斗智斗勇,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多名违法犯罪嫌疑人,先后被评为“热心市民”、厦门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福建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等。2006年1月,荣膺全国“十佳见义勇为好司机”,还当选为“2005年度十大感动厦门人物”。
  2005年12月厦门义务反扒志愿者大队成立,吕志华被推选为副大队长,他还是街道反诈骗宣传员、市公安局水陆分局治安信息员,始终坚守在民间义务反扒第一线上,平均每个月出勤时间约50小时,多次参加反扒大行动。几年来为公安机关提供有价值的破案信息100多条,协助公安机关抓捕抢劫、扒窃、诈骗等各种违法犯罪嫌疑人200余人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8万多元。吕志华见义勇为并不是蛮干,他擅长观察、跟踪,用智取胜。2006年7月25日,吕志华机智地将5名诈骗嫌疑人载上了出租车,暗中用手机向警方报告行车路线,最终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2008年12月,被中央文明办等授予“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陈明嘉 厦门市翔安区马巷镇陈新村村民。2004年9月16日,该村味之源调味品厂一名工人因清理污水处理池发生沼气中毒。同厂两名工人及该厂一名负责人先后下池营救,但因缺乏防护措施,也相继中毒昏倒在池底。陈明嘉见状不顾个人安危,抓起一条湿毛巾掩住口鼻,便跳下池底,在村民的协助下一连救起两人。
  由于池底沼气太浓,陈明嘉在救起两人后已面色蜡黄,冷汗直冒。但他不顾一切,在两位村民的配合下把池中的人全部救起,并立即指导村民对中毒者实施人工呼吸,进行紧急抢救,终于从死神手里夺回4条人命。2008年12月,被中央文明办等授予“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邵加立 厦门市同安区人、漳州边防检查站战士。出生于一个传统的中医世家,自小耳濡目染,树立了治病救人的信念。2006年,他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挽回了一名患白血病的湖北籍女孩的年轻生命,成为“厦门籍捐髓第一人”。入伍后,他发挥自己的医学专长,坚持每周3次为一名听力障碍的贫困女孩治病。经过精心针灸理疗,女孩的听力逐渐好转,还上了学。2008年,邵加立被福建省公安边防总队评为“优秀共青团员”,并获省公安边防总队第三届“十大边防卫士”提名奖。同年12月,被中央文明办等授予“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郭晓平 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主任科员。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厦门市承担援建灾区17070套过渡安置房的建设任务。他克服父母伤病、孩子幼小、妻子经常上夜班等家庭困难,主动请求到一线参加灾后重建工作。6月中旬到达彭州后,郭晓平担任工程组和综合保障组两个组的组长,承担了艰苦、繁重的施工组织和综合协调工作。他克服高温酷暑、余震不断、生活条件艰苦等种种困难,在确保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统筹生产施工,使施工队伍创造了日安装600套板房,3天完成板房水电安装、砂浆找平3000套的纪录,为提前23天完成全部板房安装建设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援建过程中,他还组织工程队伍利用施工机械帮助村民清理废墟、修复化粪池、维修道路,招聘1500多名当地村民参加施工,利用当地倒塌房屋的废渣铺设现场施工道路,既解决了村民的收入和废渣清运问题,又节约了工程造价。为了组织材料运输,他白天到工地进行材料保障和工程建设协调,夜里经常加班加点到凌晨,一天最多只休息三、四个小时,高负荷的工作一直持续到整个援建工程竣工交付使用。2008年10月获评全国抗震救灾模范。
  苏逾定 厦门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二大队四中队中队长。在接到支援彭州地灾区的命令后,主动承担起彭州最危险、最边远的两个乡镇——龙门山镇和小渔洞镇的执勤任务。每天一大早,他和队友开车穿越50公里山路,从驻地前往任务区开展工作,晚上再沿原路返回。这是一条被当地群众称为“生死线”的山路,一边是陡壁、一边是落差20多米河流,又窄又险。地震之后,路面严重损毁,山上还不时会有巨石坠落,时刻有余震和山体垮塌的危险。一次,一块半立方米大的石头轰然落地,险些砸中车子。然而,苏逾定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他说“再苦、再危险,能够帮助灾区的老百姓做点事情,也值了。”在三台县执勤时,他始终冲在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前列。在排除唐家山堰塞湖险情时,他带领中队民警组成“党员突击队”,在地势较低的三台县永明镇协助疏散群众,并在可能受淹区的各个路口设卡,劝解试图闯入管制区的群众130余人,转移机动车13辆,疏散劝解群众1000余人,圆满完成了唐家山堰塞湖泄洪区域的管制任务,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08年10月获评全国抗震救灾模范。
  吴伟明 1972年生于福建武平,1995年毕业于福建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同年7月参加工作。2004年12月起在海沧公安分局先后任巡警大队三中队副指导员、二中队副中队长、主任科员,三级警督,多次获嘉奖。
  2008年8月10日22时许,吴伟明等4名民警在辖区319国道青礁执勤点设卡盘查。嫌疑人何某酒后驾驶一辆后座载有3人的摩托车疾驶而来。执勤民警示意何某等人停车接受检查,何某不但没有停车反而加速行驶,强行冲关,直接撞上吴伟明,致使吴伟明被撞飞17米,头部着地受伤,送往医院抢救无效牺牲,年仅36岁。
  吴明伟牺牲后,市有关部门分别追授他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厦门市优秀人民警察和“特区青年卫士”称号。
  (韩真)
  新闻人物
  陈曦 福建厦门人,1991年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化学博士学位。取得博士学位后一直在美国制药行业工作。2008年当地时间4月9日,奥运圣火在美国旧金山开始传递,数万华人前往现场为北京奥运助威。陈曦租用两架飞机在火炬传递沿途的上空拉出反“藏独”的横幅:“GOBJING!GOOLYMPIC!”(支持北京,支持奥运)和“TIBETWILLALWAYSBEAPARTOFCHINA!”(西藏永远是中国的一部分)。此事件引起了中外媒体和全球华侨华人的高度关注。
  陈曦还开设了一个以海外华人华侨为主的爱国网站“散仙谷”,聚集了许多网民。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他就在网上发帖子号召大家捐款,募集了不少善款和物资。
  曾纪鑫 1963年出生于湖北公安,1990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先后当过农民、教师、干部、编剧、专业作家,是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3年作为重点人才引入厦门市,任《厦门文艺》执行主编。近年来出版个人专著近20部,享有“实力派作家”、“学者型作家”之称。2008年1月,他的文化历史散文《千古大变局》获“和谐中国·2008年度优秀作品金奖”,他本人同时入选“和谐中国·2008年度影响力作家”。
  《千古大变局》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影响近代中国的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严复、慈禧、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袁世凯、宋教仁等11位关键人物为载体,叙述国门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进攻下被迫打开,历经血与火的碰撞,中华文明逐渐走出几千年自成一体的封闭怪圈,与世界融为一体的艰难历程,并以此对中国近代历史进行多侧面、全方位的探究与反思。
  张晓坤 1963年出生,现为厦门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Bumham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1982年从厦门大学生物学系毕业,1989年获美国佛蒙特州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93年开始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Burnham学院组建自己的实验室,从事核受体的基础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于维生素A、视黄醇类化合物和衍生物的抗癌作用,以及凋亡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1999年其专利药Targretin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应用于皮肤癌治疗,2001年获得“杰出原创奖”。
  从2006年起,张晓坤联合在美国和新加坡的一批著名学者在厦门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癌症和烈性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研究,发现能够杀死癌细胞的神奇小肽。这一重大创新成果,为治疗癌症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在国际生物医学科学研究领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广泛的关注,2008年12月,Nature(《自然》)旗下3个子刊发表文章对该成果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张晓坤也因此被人们誉为“抗癌先锋人物”,被评为“2008年度生命科学十大风云人物”。 (韩真)
  逝世人物
  余明 上海市松江县人,1915年8月出生,1936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上海南京路百货业支部宣传委员。1940年1月起先后任新四军青浦第三支队干事兼青浦县六区区委书记,松江县小昆山、天马山区委书记。1941年1月起历任新四军第六师后方医院副政治指导员、第十八旅教导大队特派员、第五十一团保卫股股长、丹北独立团保卫股股长。1945年11月起历任苏中第二军分区第四团保卫股股长,军分区保卫科副科长、科长。1948年10月起任第三野战军第十一纵队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1949年10月起历任厦门市公安局副局长、局长,市委常委、检察院检察长、政法党组书记。1954年10月起历任厦门市副市长、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1959年4月起调任三明重型机械厂党委书记。1960年2月起任三明专员公署副专员、副市长。1962年6月调任福建省公安厅副厅长。1969年12月起历任厦门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市委副书记。1985年7月离休,曾任厦门市新四军研究会首任会长。2008年4月23日病逝。
  谢白秋 1917年10月出生于泰国曼谷,原籍福建漳州,11岁迁到马来亚槟城。1933年参加进步组织学联,1934年参加共青团,1936年9月参加马来亚共产党,1937年任马来亚槟城华侨抗敌后援会总会常务委员,串联各地的学生抗敌后援会,成立了全马来亚华侨学生抗敌后援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8月回国。1939年5月,在新四军教导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军部教导队文教干事、新四军政委项英随从副官,华中《江淮日报》秘书、助理编辑、校对股股长,华中党校警卫连政治指导员,新四军一师政治部印刷厂副厂长、支部书记,华中野战军第十一纵队保卫部科员、直属政治处保卫股股长、联络科副科长、审教科副科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直属政治部保卫科科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福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局长,福州市政法委员会主任、政法党组书记,福州市副市长,福州市委书记处书记等职。1961年,参加筹办华侨大学并任校党委副书记。1973年5月,调任厦门大学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1985年离休后被聘担任省侨联第三、四、五届顾问,省高校老体协副主席、厦大老干工委副主任,厦门市关工委顾问,厦门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华侨大学校友总会会长等职。2008年2月21日病逝。
  黄仲咸 1920年出生于福建南安。高小未毕业便去印尼谋生。初当苦力,垦荒务农、筑棚养猪,也当过水手和缝纫工;后从经营农场起家,转投船运业,组建船队;继事商务,组建商业银行、房地产公司,终成为闻名遐迩的实业家。黄仲咸身在异邦,情系故土,20世纪50年代始,便捐资家乡公益事业。改革开放后,他深谙科教兴国的重要,慨然捐资2000余万元,先后为南安市中小学和医院建造各类楼宇40幢,又创设福建省“黄仲咸文学奖”,资助文学作品和地方史志的编纂和出版,为家乡老人发放生活补贴。
  作为亿万富翁,黄仲咸没把财产留给子女,而是散尽千金致力公益。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1990年首建“南安市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在全市开展奖教奖学和助学活动,已有1.6万多名师生获奖或受助,奖助金额560多万元。1993年捐资2000万元在南安市区兴建一座12层,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必利达大厦”作为基金会永久业产。1994年又投资近1.5亿元在厦门市建造35层、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的“必利达大厦”,其运行收益拟作全国科教奖励的基金。2004年创办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其公益活动覆盖全省73个县(市、区),至2008年累计资助老区、山区品学兼优的贫困生达62966人次,发放助学金近3000万元。福建省人民政府多次授予他金质奖章,并于1995年为其树碑嘉奖。同年国家教委授予他“尊师重教、振兴中华”奖牌。1999年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典。2000年,黄仲咸回国,定居厦门,几十年来,他捐献给教育、文化、卫生福利等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高达5亿多元人民币,在“2007年中国慈善家排行榜”上,位列第七名。2008年7月30日在厦门病逝。
  李尚大 又名李霄然,1920年出生于福建安溪,幼时在家乡慈山小学读书,稍长就读于厦门双十中学和集美中学,后先后考入福建学院及暨南大学。毕业后,于1947年出任安溪县蓝溪中学校长,后在厦门与人合资经营“太平进出口行”。1948年9月往香港,1952年赴印尼经商。20世纪60年代,创办进出口公司和和声(木材)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其公司所产的海鸟牌胶合板闻名世界,每年出口量达20多万平方米,为印尼十大木材出口商之一。同时涉足钢铁、房地产、棕榈油等行业,还在万隆开发了一个占地1万多公顷的科学城。
  自1985年首次返乡以后,李尚大经常捐赠巨资举办诸多公益事业,援建多项文教设施,为祖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为泉州黎明大学先后捐建数栋教学楼,被推任为黎明大学董事长。捐资兴建北京燕京华侨大学校舍,为北京外贸大学创设奖学金,协助蔡继琨教授筹建福建音乐学院,帮助集美中学筹资建设综合楼,支持、推动厦门大学创办医学院。他致信有关领导,建议将集美原有5所高校合并,创办集美大学。集美大学成立后,被推担任第一、二届副主席。1996年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的邀请,赴北京参加国庆47周年庆典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03年,应邀回厦门参加集美学村90周年庆典。2004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决定为倾资在家乡兴办公益事业的李尚大立碑,并授予他“华侨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2008年11月2日在新加坡病逝。
  孙国庭 1909年11月出生于厦门。20世纪20年代,新加坡华侨黄石狮开办厦门第一家电影院——豪士电影院,孙国庭就在该院担任放映员。以后又在厦门的金城、开明、中华、思明等多家电影院任放映员。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前去南洋,在新加坡邵氏影片公司等处继续担任电影放映员,曾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回到厦门,拒绝任伪政府的电影放映员。直至抗战胜利后才重操旧业,在中华电影院工作。建国后曾任厦门市总工会文化艺术工会副主席。1955年调至厦门大学协助建立电影俱乐部,后在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直至1984年退休,是厦门电影放映界公认的元老。2008年8月30日逝世。
  张人希 号伽叶,堂号听风楼,1918年11月20日出生于福建泉州。自幼爱好书画,虽因家贫无力上学,但经数十年刻苦自励,学有所成。张人希一生交游甚广,年轻时即接触弘一法师,并与刘海粟、丰子恺、黄永玉、叶圣陶、俞平伯等大师交游,亦师亦友,深受熏陶。1938年6月在福州参加抗敌后援会战地服务队。1939~1944年任《福建日报》记者兼艺术版编辑,1944年7月任晋江石狮区署区员,1945年起任龙溪县政府社会科科员、县政府印刷所总务。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厦门青年日报》采访主任、厦门民教馆办事员、厦门任银信公会秘书。其间受进步书刊和进步人士的影响,发表《新哭秦庭》等揭露国民党政权的文章。厦门解放后任粤侨中学美术教员。1950年10月在厦门参加农工民主党。1951年9月至1952年1月在华东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第二期学习。1952年任厦门农工党专职干部,历任秘书处处长、组织部部长、副主委等职,是福建省文联委员、美协福建分会理事、厦门书画院副院长、厦门市美协副主席、顾问、厦门市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会常委。1978年8月退休,1985年7月改办离休。2008年7月27日病逝。
  张人希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美国中华艺术学会永久会员,对花鸟山水、篆刻、书法均有相当造诣。作品曾入选第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及刘少奇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收藏。代表作有《玉骨冰魂》、《红莲双鸭》、《海防前线鼓浪屿》等,有《张人希花鸟画集》传世。
  吴伟程 1937年9月出生,别名阿敦,福建厦门人。幼时从新加坡回国在厦门念书,1955年毕业于厦门美术专科学校,擅长漫画,在校期间就有作品《千言万语诉深情》参加全国美展。毕业后分配在厦门日报社任美术编辑、美术组组长,主任编辑。几十年来从事美编、美术评论工作以及漫画、中国人物画创作。作品经常发表在全国性报刊杂志上,并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其中漫画《可以理解的感情》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福建省美协常务理事,福建省文联委员,厦门市美协主席。2008年6月8日病逝。
  吴伟程长期致力于推动美术创作,在培养美术新人,普及美术知识,提高民众鉴赏水平方面不遗余力,组织策划了多次有影响的展览及创作活动,如1994年、1998年先后率美术家代表团赴新加坡、台湾和金门举办画展,扩大了厦门美术界的影响力。
  陈郑煊 1911年出生于漳州,从小喜爱民间文艺,师承皮影老艺人“牛仔师”学艺。抗战期间,参加龙溪抗敌会宣工团,自编自演皮影戏《抗日英雄小白龙》、《金门失陷记》等,并运用闽南的民谣形式编写了几十首“救亡弹词”,与彭冲等人一道在漳州宣传抗日,利用皮影戏唤醒民众抗日热情。他对皮影艺术进行大胆的改革:增加人物关节活动,使之能开枪、开炮、取物,增大影窗,舞台设计能折合,照明改用汽灯或电灯,能表演飞机投弹、房屋倒塌、战舰行进等,并配以音响。
  解放后,到厦门六中任美术教师,继续从事皮影戏的编演。1954年6月,在福建省第二届地方戏曲会演中,由他编剧兼主演的新编现代剧《一把菜刀换机枪》获得创作奖和演出奖。但此后不久,被错打成“右派”,失去工作。为了养家糊口,在厦门中山路摆地摊捏面人。生活虽然艰苦,但对皮影戏的热情不减,每天晚上收摊回家,都在家中表演皮影戏,让家人、邻居欣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陈郑煊获平反,受邀到碧山小学皮影戏兴趣小组当顾问,热心培养接班人,还教家里的孙子学习皮影表演。上世纪90年代,应台湾皮影艺术界邀请去台湾献艺,与台湾的木偶戏演员同台表演。此后,他克服疾病困扰完成了《皮影戏杂谈》、《皮偶的制作》等7万多字的专著,系统阐述皮影艺术理论,为总结和研究福建省皮影艺术发展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2001年2月,入选文化部《中国地方艺术人才年鉴》;2002年2月,获中共厦门市委、市政府“耄龄双馨”奖。2008年3月12日病逝。
  杨东红 1956年出生,曾任厦门市思明区商会会长,福建省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政协厦门市委员会常委、民建厦门市委常委、厦门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政协思明区委员会常委、厦门市东辉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并先后荣获“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
  上世纪80年代,他从厦门燃油站电工岗位上“下海”,与人合伙搞铁件加工,历经坎坷,创业不息,先后创办文山企业集团和东辉投资公司,成为特区人创业的典范。他热心捐资助学、认养特困老人、支援灾区,历年累计向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近200多万元。2008年9月10日因肺癌逝世。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厦门年鉴.2009》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资料收录时限为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面、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于永志
相关人物
郑成忠
相关人物
彭建立
相关人物
林亚南
相关人物
吕志华
相关人物
陈明嘉
相关人物
邵加立
相关人物
郭晓平
相关人物
苏逾定
相关人物
吴伟明
相关人物
陈曦
相关人物
曾纪鑫
相关人物
张晓坤
相关人物
余明
相关人物
谢白秋
相关人物
黄仲咸
相关人物
李尚大
相关人物
孙国庭
相关人物
张人希
相关人物
吴伟程
相关人物
陈郑熄
相关人物
杨东红
相关人物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