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351
颗粒名称: 卫生
分类号: R199
页数: 4
页码: 479-4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8年福建省厦门市卫生系统及卫生事业的情况,包括卫生概况、实施医疗重组计划、重点医院建设、农村卫生事业、多种所有制办医、市民健康信息系统试运行成功、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爱国卫生运动等几方面内容。
关键词: 厦门市 卫生系统 卫生机构

内容

【概况】 2008年,厦门市卫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改革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破解人民群众就医难的决定》精神,实施医疗重组计划,加强重点医院建设,推进医疗进社区工作,保持医疗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同时,完成因冰雪灾害春运滞留旅客卫生保障任务;应对防治手足口病疫情,防控禽流感;完成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奥运火炬传递、台交会和投洽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卫生保障任务;派出多批次医疗卫生救援队,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成功收治四川地震灾区转运来厦的162位伤员;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复核迎检卫生相关工作;做好食用含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患儿筛查诊疗;加强肠道传染病防控等重大卫生应急工作,为服务和保障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贡献。
  截至年底,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90个,包括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所、三级乙等综合医院2所、三级乙等中医院1所、三级甲等专科医院1所、三级乙等专科医院2所。拥有床位9800张(包含公立卫生机构床位8000多张)。全市卫生系统拥有固定资产总值35.6亿元。全市有专业卫生人员2万多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万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27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63人,拥有注册护士2.90人。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8.25岁,比上年提高1.46岁。年内,“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投入试运行,该工程是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项目重要课题之一。
  【实施医疗重组计划】 根据厦门市委、市政府《关于改革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破解人民群众就医难的决定》及其配套文件精神,厦门市卫生局积极推进医疗卫生资源纵向整合,从2月起在思明区和湖里区组织实施“医疗重组计划”:将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分为二,由三级综合性医院组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直接举办社区医疗服务,同时组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隶属区卫生局管理,承担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截至年底,新建、改(扩)建15家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计划任务已经全面完成。这项改革实施近一年来,到社区就诊的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60.43%。为群众免挂号费(含专家挂号费)178万元,药品让利金额355万元,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就诊的病人人均处方费用43.5元,比在三级医院就诊人均处方费用减少50%。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在引导居民“小病进社区”,缓解居民看病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区财政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全额拨款,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加强。
  【重点医院建设】 年内,市第一医院门急诊综合楼、中山医院内科病房楼正式动工。市仙岳医院扩建项目桩基施工完成。市妇幼保健院扩建工程完成竣工验收。五缘医院一期、市口腔医院迁建奥运冠军吉新鹏手持火炬跑入市体育中心(黄少毅摄)工程、市医药研究所迁建工程、翔安医院(一期)、市中医院培训楼及康复中心大楼、市第二医院三期工程积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农村卫生事业】 2008年7月1日起,厦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成向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转轨,并移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完成30个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任务,行政村卫生所覆盖率达100%,700余名承担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享受每人每月300元的津贴补助。
  【多种所有制办医】 年内,厦门市努力构建多种所有制办医格局。厦门眼科中心成为厦门大学附属医院。厦门长庚医院一期开业。翔鹭门诊部开业,同时成立翔鹭国际健康管理公司。厦门莲花医院新建扩建工程(莲河院区)动工。厦门安保医院(原富士康生殖医学中心项目)获卫生部批准。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扩大厦门市优质医疗资源总量,提高医疗服务整体供给能力。
  【市民健康信息系统试运行成功】 “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于2005年开始建设,2006年底被纳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在解放军总医院指导下,首次在我国一个城市范围内建立目标覆盖全体市民,实现全城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成为符合中国医药卫生改革目标的示范样板工程。2008年投入试运行,至年底,试运行取得圆满成功,仅诊疗结果共享一项就节约重复检查、拍片、冲洗、打印等费用2100万元,降低了患者就诊成本,节省医疗资源,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刘延东对卫生信息化厦门示范区建设成果和在全国推广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作出重要批示。《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作专题采访报道。全年,厦门市建立市民健康档案约93万份,联网医疗机构36个。
  【疾病预防控制】 2008年,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继续保持福建省领先水平。实施“10苗防12病”新免疫规划,一类疫苗报告接种率巩固在95%以上,传染病的发病率,同比下降9.68%。启动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上年同期下降8.03%,未发生甲、乙类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继续实施结核病DOTS(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完善结核病防控定点医院诊疗新模式。开展流感、人禽流感和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实施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管理,新增1家美沙酮门诊,艾滋病防治工作达全国先进水平。加强地方病防治工作,碘缺乏病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在消除碘缺乏病标准范围;地氟病病情继续巩固在基本控制地氟病标准。完成厦门历史上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摸清厦门市乙肝流行现况。推进慢性非传染病疾病与地方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贯彻落实《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加强奥运会期间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完成全市含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工作,确保“平安奥运”目标实现。
  ·小知识·“十苗防十二病”。进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阶段后,由“八苗防九病”逐步实现“十苗防十二病”。即由原来的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白破疫苗预防结核、乙型病毒肝炎、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八苗防九病”,逐步过渡到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麻风、麻腮联合疫苗)、减毒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预防结核、乙型病毒肝炎、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甲型病毒性肝炎的“十苗防十二病”。
  【卫生监督】 2008年,厦门市卫生监督体系基本形成。市卫生监督员业务培训电教中心和卫生监督管理电子信息化系统投入使用。除翔安区、同安区外,其他各区均设立基层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并由区卫生监督所聘请卫生监督协管员开展试点工作,截至年底,各试点区已在镇(街道)一级设立9个派出机构。
  大力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公共场所卫生、打击非法行医等卫生监督工作。全年共出动监督员92403人次,出动车辆16946车次,检查单位210976家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46件,罚没金额127.9万元。受理举报投诉件1395件,调查处理1335件。开展学校及周边食品卫生专项整治,重点监督检查全市387所学校,处罚6家;检查学校周边餐饮单位1524家,处罚33家。全市食品卫生量化管理率99.2%,量化单位贴标率100%;餐饮单位购物台账建立率100%;卫生许可办证率98.8%,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96.5%。根据卫生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严厉打击“号贩子”、“医托”专项执法行动的通知》精神,加大对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并及时曝光。重点对市第一医院、中山医院、市中医院周边的“医托”进行打击,打击查处“医托”行为7起。取缔无证行医45家,没收和当场销毁伪劣药品、器械约38箱,申请法院强制执行6起。
  【爱国卫生运动】 2008年,厦门市卫生局认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制定下发《厦门市第二十个爱国卫生月暨“除害防病迎奥运百日活动”方案》,以城区除“四害”为重点,深入开展灭鼠、蝇、蚊、蟑螂等各项工作。市、区两级共召开各种动员大会31场,并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宣传栏等大众媒体和各个基层宣传阵地进行广泛宣传。全年共印发各类宣传材料30万余份,出宣传专栏300多期,举办大型宣传活动30多场。清除卫生死角62处,清理垃圾杂物2000多吨。组织开展2次全市大面积灭鼠统一活动、6次针对下水道、居民小区和外环境灭蚊蝇、灭蟑消杀活动,共出动人员1000多人次,消杀设备400多台次,投放各种杀虫剂药品28多吨,鼠药近30吨,分发灭蟑药入户43万多包,灭蟑螂笔30多万包。结合文明城市复核迎检工作,重点解决一批闲置工地和烂尾楼孳生蚊虫扰民问题。根据《厦门市除四害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积极探索除四害市场化管理工作,市爱卫办对从事除“四害”服务的企业进行备案登记,至年底,共有20家企业报备。开展城乡饮用水水质监测和农村卫生公厕检查工作,组织制定《厦门市城乡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方案》,建立和完善厦门市城乡饮用水水质监测网。
  【卫生应急和医疗急救体系能力建设】 年内,厦门市构建“陆海空120”立体交叉急救网络,新建医疗急救基地5个,新增救护车6部。完成各定点医院急救单元设备配置10个,新增5个急救站点。
  开展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共收治门诊病例1896例,留院观察441人,住院176例,并发脑炎12例,并发肺炎3例,重症病例1例,死亡0例,组织全市会诊5次。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医疗机构肠道传染病门诊监测,严防霍乱疫情发生。
  认真做好食用含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患儿筛查诊疗。共出动卫生执法人员1227人次,检查各种各类食品店、商场2046家,各级各类餐饮店、酒楼、奶茶店2486家次。对同安区1家奶粉生产企业的原料进行抽检,并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查封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39.7千克、三鹿牌其他奶粉250千克、其他有问题乳制品18千克。查处有毒有害奶粉数量20千克。累计免费筛查患儿37546例,确诊439例,住院患儿40例,已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有效维护了社会安定。
  【妇幼保健】 年内,厦门市妇幼保健部门继续完善孕产妇系统保健、儿童系统保健,建立孕产妇安全分娩的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实行贫困和外地农村孕产妇限价接生、外来儿童免费接种疫苗。全市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预防出生缺陷优生检查,婚前、孕前、孕期艾滋病免费检测,婚前医学检查率比上年提高50%以上。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测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技术培训,实施艾滋病母婴阻断。在福建省率先开展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全年孕产妇死亡率17.3/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6.53‰、4.54‰、2.81‰。
  【医学中心和重点专科建设】 年内,厦门市加强医学中心和重点专科建设,培育名院、名科、名医。全市有市级医学中心8个、市级重点专科14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单位2个及创建单位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单位2个及创建单位7个、市级规划重点专科22个。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步,获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人选1名,获2008年度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人选4名,开展全省卫生系统第三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定期考核6名,获2008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2名,评定厦门市卫生重点人才7名,引进高级职称卫生人才12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医学类立项5项、国家“十一五”科研支撑项目1项,并首次获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立项16项。全市医学科研成果取得重大突破,获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3个。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果,在厦门市各大医疗机构中外地患者比例达30%~60%。
  【中医药事业】 年内,厦门市成功举办“2008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并成立“厦门海峡中医药合作发展中心”。市中医院通过省卫生厅组织的三级甲等中医院的专家评审工作。首个展示闽台两地中医药发展渊源的博物馆在厦门海沧青礁慈济宫开馆。积极推进青礁慈济宫申报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组织对国家、省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及省级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建设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加强首批优秀中青年中医后备人才培养。完成传统师承和确有专长中医从业人员医师资格认定考核工作。
  【医德医风建设】 年内,市卫生局制定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廉政宣传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和以“廉洁行医、优质服务”为主题的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不断加强医疗卫生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规范医疗卫生系统接受社会资助参加或举办各种活动的行为,深化院务公开工作,职工和病人对院务公开总满意度分别为91.23%和93.67%。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开展卫生系统先进事迹巡回报告活动,加强廉洁行医教育。继续开展创“无红包医院”活动、“创建医德医风建设精品项目”、评选“双十佳医德标兵”等系列活动,开展六项医德实践活动。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忠实履行救死扶伤、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神圣职责,赢得了社会肯定。
  【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 2008年,厦门市人均医药费用增幅控制在3.5%以下。市卫生系统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健全医院的“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多项管理制度。落实“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在全市医疗机构推行《厦门市临床常见病诊疗常规》,落实《医院大金额病历、处方评议审查制度》,开展关键环节医疗质量监控,加强与控制费用有关的医疗质量监测项目,扩大单病种结算等先进支付方式,规范医疗行为。继续实施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人血白蛋白临床用药紧缺问题。继续开展惠民医疗服务,全年实际使用惠民病床56张次,减免费用63万多元。对“三无人员”减免医药费用166万元。
  【卫生系统支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 按照卫生部、省卫生厅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厦门市卫生系统第一时间开展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行动,先后向四川地震灾区派出医疗队、卫生防疫队、卫生监督队、后勤支援队7批次,累计派遣医疗和防疫人员103名,救治伤员40多名。收治162名地震灾区伤员来厦治疗,已全部治愈出院返乡。支援灾区的药品、医疗器械总价值达100余万元。并开展对口支援四川彭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市卫生局机关和市属医疗卫生单位干部职工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209万余元,卫生系统共产党员为缴纳支援抗震救灾特殊党费44万余元。
  【市第一医院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1月22日,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厦门市第一医院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先进集体由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评选,是从全国卫生系统大批涌现的认真履行救死扶伤天职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中产生的,福建省有4家单位获此殊荣。市第一医院创建于1937年,以“仁心仁术、至诚至善”为院训,做造福百姓的非营利性公立医院,涌现出王志超等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名医。2004年成功开展福建省首例小儿活体亲体肝移植,2007年成功完成我国首例颅腔重建、全颅再造术,现为三级甲等医院,曾连续三届被评为厦门市文明单位。
  【厦门长庚医院开业】 5月6日,大陆目前最大的台资合作医院——厦门长庚医院开业。这家台湾长庚医疗体系在大陆投资的首家医院位于海沧新阳工业区、占地面积70公顷、总投资17.8亿元。拥有100多位医生和300多名护 ±,首期开放500张病床,到2009年总床位将达到2000张。医院采用无纸化的电脑运作方式,病人从挂号到就医、化验、放射、取药或住院都全面采用电脑运行。
  【恶性肿瘤仍是头号杀手】 2008年,厦门市死亡数7927例(男4524例、女3403例),全市居民总死亡率为4.53‰,其中男性5.13‰、女性为3.92‰,死亡数性别比为1.31;婴儿死亡率为5.01‰,其中男婴4.94‰,女婴为5.09‰。
  市居民死亡原因中,恶性肿瘤仍居首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死因的31.32%,其中,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195.91/10万,占男性总死亡率的38.22%;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为86.75/10万,占女性总死亡率的22.16%。在15岁至59岁年龄组里,恶性肿瘤死亡已上升至第一位。全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41.75/10万,前五位依次为肝癌、肺癌、食道癌、胃癌、肠癌,死亡率分别为31.46/10万、26.83/10万23.18/10万、17.58/10万和11.02/10万。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中,男性为肝癌、女性为肺癌,死亡率分别为49.63/10万和15.42/10万。
  城区居民死因中,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仍居前三位,分别占总死亡率的33.5%、16.06%和14.56%,呼吸系统疾病及损伤中毒死亡率仍居第四、五位。郊区居民前三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和损伤中毒,分别占总死亡率的30.96%、15.83%和9.83%。农村居民首位死因仍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63.81/10万,占总死亡率的29.26%。第二至第五位分别为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和损伤中毒。全市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为142.03/10万,女性死亡率高于男性。循环系统疾病是60岁以上年龄组首位死因。
  此外,在5岁至14岁年龄组中,城区恶性肿瘤死亡率明显高于上年。年内,厦门市居民损伤中毒死亡率为41.33/10万。损伤中毒死亡前三位为自杀、跌落及交通运输事故,分别为9.70/10万、9.36/10万和7.31/10万。损伤中毒死亡中,男性以交通运输事故最多,女性则为意外跌落。(详见表111)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厦门年鉴.2009》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资料收录时限为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面、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吕惠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