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育·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348
颗粒名称: 文化·体育·卫生
分类号: G127;G812.7;R199.2
页数: 11
页码: 472-482
摘要: 本节内容是对厦门文化、体育、卫生的概述。
关键词: 厦门市 卫生事业管理 地方体育 运动组织 地方文化

内容

文化
  【概况】2008年,厦门市文化工作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任务,以文化改革创新为动力,注重文化品牌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各项文化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至年末,全市共有歌舞娱乐场所182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263家,电影院14家,流动电影放映队69个,艺术表演团体18个,演出经纪机构24个,商业性演出48场,音像制品批发11家、零售出租点273家。各级文化馆6个、文化站27个(镇级7个,街道20个)、文化室456个,公共图书馆9个。市、区两级共举办政治性文艺活动和各类专场赛事、演出365场次,配套文艺演出和指令性演出17场,广场文艺活动250场次,各专业剧团完成演出715场,其中公益性演出390场。
  1.品牌建设。(1)艺术精品创作。主要创排重点剧目7台(新剧目4台、修改复排3台)、大型交响乐集、大型交响诗剧、交响乐及小剧场话剧各1部。其中,高甲戏《阿搭嫂》、《荔镜记》,歌仔戏《蝴蝶之恋》、《月娘月光光》确定为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福建省第二十四届戏剧会演剧目。新创作的歌仔戏《荷塘梦》参加2008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暨歌仔戏展演,以实验小剧场的全新形式呈现。创作完成反映厦门改革开放30周年以及特区建设成就的大型交响乐集《厦门交响曲》,该曲是厦门市自主创作的第一部交响曲。(2)文艺品牌活动。成功举办重大文化艺术活动6项,规模比往年有较大提升,品牌化趋势更加明显。其中,金桥·2008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暨歌仔戏展演期间,首次进行两岸文化官员交流。台湾唐美云歌仔戏团与厦门市歌仔戏剧团签约合作排演歌仔戏。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厦门市代表队成绩突出,市音乐学校合唱团获小百灵奖,市实验小学男童合唱团、市松柏小学合唱团分别获小云雀奖。圆满完成海峡两岸舞美研讨会、文化部戏曲音乐研讨会及戏曲音乐专场晚会,受到文化部的高度评价。(3)专业艺术成果。创作排演了一批新剧(节)目,包括舞蹈节目23个、歌伴舞节目14个、歌曲10首、戏曲剧目8台。歌仔戏《邵江海》、音乐话剧《雁叫长空》、舞蹈《鸟仔》等一批剧(节)目在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福建省第五届百花文艺奖优秀文艺作品评选、第九届福建省水仙花戏剧奖·戏曲音乐奖比赛、福建省第六届中青年演员音舞组比赛、华东六省一市舞蹈比赛、第四届厦门文学艺术奖等各项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此外,小白鹭民间舞团的舞蹈诗《火舞梦圆》受邀晋京参加奥运重大文化系列活动展演和中央电视台奥运会专场演出,社会反响良好。歌仔戏《邵江海》精彩片段《耕田曲》和高甲折子戏《和谐春》分别受邀参加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和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的拍摄。
  2.群众文化。(1)群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2008厦门市农民文化艺术展示系列活动、2008夏商杯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双歌赛)、第三届福建省曲艺节厦门市分赛区比赛、第十三届南音唱腔比赛、首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式晚会,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各区也加大对特色文化的扶持和挖掘。思明区打造“我们的节日——观音山民俗文化活动基地”,湖里区举办外来务工文化节,海沧区、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各自立足于农民歌手赛、保生慈济文化节,嘉庚文化、龙舟文化节,民族风情艺术节、农民画,拍胸舞、宋江阵等特色文化项目,进一步活跃了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2)艺术展览。全市共组织策划展览96场次,比上年增长69.6%,观众51万人次。其中,时代、乡土、农民——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厦门展、“2007全国摄影艺术获奖作品展”、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反响良好,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此外,中华儿女美术馆组织了形象对话——中国油画·工笔重彩·水墨肖像艺术大展、拓展与融合——中国现代油画研究展等影响较大的展览,举办全国21所高等艺术院校校长论坛等高层次的美术学术活动,并与台湾长流美术馆建立合作关系。(3)群众文化作品获奖。全市选送118个声乐、器乐、舞蹈节目参加第十届福建省音乐舞蹈节获节目一等奖5个、创作一等奖9个、表演金奖5个,其他奖项80余个,市文化馆获优秀组织奖。其中,《山童》等4个节目参加省专场展演,舞蹈《叶儿青青棕儿香》等6个节目赴省参加颁奖晚会演出。话剧《人生是条单行道》获中国戏剧文学奖银奖。海沧区美术作品《为奥运加油》(少儿组)和舞蹈作品《龙的传人》(少儿组)获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大赛福建赛区铜奖。集美区秧歌舞蹈队在全国健身秧歌及健身腰鼓大赛中获一等奖。
  3.文化建设与服务。(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投入1000多万元推进市级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至年底,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演出场馆、人民会堂、艺术剧院、文化艺术中心实验剧场改造工程已启动;莲花影剧院完成招标工作;同安文化艺术中心剧场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小白鹭艺术中心项目按计划顺利完工;海沧文化艺术中心剧场改造方案进入工程施工招标阶段。此外,思明区居民之家和优质“文化示范社区”、湖里区文化馆三级(区、街道、居委会)培训基地等一批区级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处于完善阶段。(2)公益文化事业。年内,市文化馆新增示范点6个、活动基地15个。截至年底,全市拥有市级文化馆馆办团队10个,基层文艺团体与队伍211支,共建10个镇(街)综合文化站、115个村级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文化馆(站)举办各类座谈会和理论研讨会48场,面向社会开展各类公益性艺术培训146期,培训人数10963人次。市图书馆在市政府网站开设栏目,定期发布各类免费公益性活动信息;向市民免费开通电子阅览证,市民可阅览总容量达10T的13个数据库资源和8万册电子图书。市、区两级图书馆共投入金额737.2万元,购书27.41万册,读者流通299.47万人次,借阅量344.11万册,举办读书活动944场次,参与人数34.62万人次。市图书馆创建4个分馆和14个图书流通点,分馆、流通点总数分别达11个和34个,初步构建起覆盖全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市少儿图书馆新增联网分馆3个,发展集体业务1个,网站累计访问量308.95万次,位居全国少儿图书馆界首位,该馆社区联网分馆的办馆模式获得中央文明委第三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全市有1个区获国家级先进文化区称号,3个区获省级先进文化区称号;2个公共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4个公共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5个文化馆被命名为全国一级文化馆,1个文化馆被评为全国三级文化馆。(3)文化惠民项目。完成6个区级支中心和80个镇、街、村(居)农场等基层服务点的建设,完成培训、辅导144人次。市、区两级文化部门组织文化活动共805场次。公共图书馆开展送书活动543场次,送书132566册。各专业剧团开展“厦门市假日文艺舞台”定点定期公益性演出124场。组织“温馨家园”电影进社区840场,农村电影放映4845场次,观众39万余人次。(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08年,厦门市认真按照《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的要求,通过集中整治校园周边的文化环境,净化文化市场、举办未成年人文化艺术活动、开展青少年文化艺术培训辅导、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举办针对青少年的各类文化及教育实践活动31场次、艺术培训20期、培训人数3000人次。
  4.对外、对台文化交流。(1)对外文化交流。厦门市组织对外文化交流项目39批次,969人次。推动厦门市歌仔戏剧团、南乐团、金莲升高甲剧团、市图书馆、翔安民间戏曲学校高甲实验剧团等团队和人员赴新加坡、日本、奥地利、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研讨,进一步扩大了厦门文化的影响力。其中,厦门市歌仔戏剧团第七次赴新加坡交流演出46场,参与观众超过万人。积极邀请国外艺术团体来厦进行交流。美国著名音乐家菲尔南多·莱里斯等到鼓浪屿举办“鼓浪屿美国音乐周”活动、新西兰毛利艺术团来厦交流演出以及2007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暨厦门版画展、第一届南洋艺术美食节等多项展览和艺术活动均受到市民群众欢迎。(2)对台文化交流与合作。全年,厦门市组织对台文化交流项目共25批次,1876人次,交流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25%。其中,厦门艺术学校与台湾戏曲学院缔结“姐妹院校”并签订学术合作协议,为两岸艺术院校交流开启先河。翔安吕塘戏校高甲戏实验剧团、厦门市同安区吕实力芗剧团积极开展对金交流,使两岸民间文化交流更加常态化。此外,两岸先后联合举办台湾艺术家法国沙龙学会会员作品展览、海峡两岸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及“厦门、金门、台湾书画艺术展”等,进一步促进了两岸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5.文化产业发展。出台《厦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厦门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为市文化产业提供法律保障。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做好第三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第一、二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审核推荐工作,促进厦门石雕工艺、古玩市场、三乐钢琴等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组织推动厦门惟艺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共10多个项目参加第四届中国(深圳)国际产业文化博览交易会;举办首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和厦门动漫节,吸引海峡两岸501家企业参展,其中台湾企业113家,签约项目109个,签约金额58.7亿元。全年,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71.458亿元,比增7%,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的4.59%。湖里区文体局被评为全国文化产业工作先进集体。湖里区优必德漆线雕企业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三批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厦门市第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并与惟艺漆线雕企业、厦门惠和腾飞石业有限公司、厦门市海沧油画街一道被命名为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6.文化市场管理。组织文化市场检查10052人次,检查文化单位5773家次,查处违规案件47件,受理举报99件。开展以校园周边、主要街道、广场等为重点的音像市场法制宣传和专项整治行动,销毁盗版音像制品78986片。对歌舞娱乐场所进行专项整治,采取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全年组织安全检查130场次。以打击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为工作重点,开展网吧市场管理、暑期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网吧管理检查和处罚的力度;充分发挥网吧监管平台的作用,对网吧监控软件进行技术升级,举办擅自脱离监管查处培训班;成立厦门市网吧行业协会。
  7.文物保护工作。至年底,全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6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9处。颁布《厦门市涉台文物古迹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并公布两批涉台文物保护单位共63处,同时为所有的涉台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1)文物保护与管理。通过抢救性挖掘与保护,使一批文物古迹得到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其中,“八二三炮战纪念址”产权置换、“妙法林”保护用地征地拆迁、南普陀寺法堂和功德堂、中共厦门工委旧址、陈嘉庚墓石雕保护工程、江夏堂、林祖密故居及薛令之墓迁建等已顺利开展;完成鼓浪屿近代建筑群保护规划(二期);完成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嶝金门县政府旧址群的文本编制及申报工作;启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早期建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完成陈胜元故居迁建收尾工作;协助45处涉台文物单位成立管理机构,文物保护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主要涉台文物点全年接待前来参观、寻根谒祖的台胞3000多人次。(2)全面启动并顺利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至12月31日,全市共调查文物点475处,其中,复查文物点157处,新发现文物点324处。同时,发现厦门有史以来最大面积的考古发掘——翔安琼头曾山唐宋遗址,已发掘面积700余平方米。(3)博物馆事业。年内,新建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海堤建设纪念馆、闽台中医药博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厦门博物馆的“厦门历史”、“闽台古石雕大观”陈列布展完工并对外开放;“闽台民俗展”陈列大纲通过评审并完成设计招标,市博物馆全年参观人数96824人次;华侨博物院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同安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4)文化遗产保护。成立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功申报厦门中秋博饼、保生大帝信俗、厦门讲古、闽南童谣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功申报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个、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1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8人;成立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正式出台全国首个文化生态保护规划——《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规划》,努力推动“厦门市闽南文化保护实验区”试点及相关条例的审批、申报等工作。此外,结合“第三个文化遗产日”、“2008元宵‘莲花褒歌’(山歌)比赛、“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等活动,开展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市图书馆古籍文献分馆开馆】1月5日,位于园博苑中华教育园藏书楼内的厦门市图书馆馆古籍文献分馆正式开馆。该馆按《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等部颁标准设计装修,藏有《中华再造善本》、《永乐大典》等珍贵古籍文献仿真本近万册。古籍文献馆不仅具有保存中华文化遗产的功能,同时也可为厦门市各研究机构从事文史课题研究提供文献阅览。它的建成,丰富了市图书馆古籍文献收藏,为图书馆特色分馆建设开拓新思路、创建新模式。
  【市“非遗”保护中心揭牌】1月25日,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市文化艺术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是经厦门市编委批准设立的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研究工作机构。它的成立,对推动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整体性保护,传承与弘扬闽南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至年底,全市共有9个项目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6个项目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第二届友好国际留学展】由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市图书馆协办,2月24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举办。本次展览是闽南地区最具规模的“一站式”留学服务平台,共有美、英、澳、新、加、德、韩等国家的国际院校、驻华领事机构、官方教育推广机构、语言培训机构和银行、航空公司、保险、留学中介等单位联合参展。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新加坡教育服务署等国家的代表针对出国留学的各种疑难问题,举办配套专题讲座,并开展现场咨询。展览期间,共有3000多名市民参加。
  【2008年“温馨家园”露天广场电影放映活动】3月12日正式拉开序幕。活动由原来的7个放映点增加到20个放映点,至年底,全年放映场次增加到1000场。这项活动自2006年开展以来,已累计放映电影1700场,观众人数60多万人次。
  【国际版画双年展暨厦门版画展】3月18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厦门市文化局主办,厦门市美术馆承办的“2007’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暨厦门版画展”在市美术馆开幕。展览为期1个月,来自57个国家,代表版画界最高水平的100件国际顶尖作品及来自厦门10位版画家的84件作品参展。展览还配套举办了以“开放、包容、多元”为主题的版画研讨会,为专家、学生们交流思想、提高技艺构建了良好平台。
  【湖里区文化市场稽查队获评全国先进单位称号】4月8~11日,在文化部召开的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会议上,厦门市湖里区文化市场稽查队获2007年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先进单位称号,福建省仅有2家单位获此殊荣。
  【首届海峡两岸戏曲舞美研讨会】4月18~19日在厦门举行,由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文联、厦门市文化局、厦门市文联联合主办。来自海峡两岸的学者、专家、演出人员等约120人参加,其中台湾地区60多人。活动内容包括研讨会、舞美技术讲座、戏曲演出、舞美作品展、舞美设备展等。其中,28位来自海峡两岸的戏曲舞美专家、学者围绕“视觉剧场——探讨戏曲舞美传承与发展”、“舞美设计观念与舞台技术”、“戏剧舞美与现代剧场”等主题展开了7场专题发言。
  【闽台中医药博物馆开馆】4月17日,全国首个展示闽台两地中医药发展的博物馆——闽台中医药博物馆在海沧青礁慈济宫义诊堂开馆。室内馆面积500多平方米,一层主要展示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闽台中医药发展和交流的历史脉络;二层陈列海峡两岸常见的可入药动植物标本40余种以及各种中草药盆栽,同时展出海峡两岸共同弘扬的慈济文化成果。室外是811级台阶的中医长廊,高差达127.05米,两侧按由今至古的顺序,间隔排列李时珍、华佗、扁鹊等历代名中医雕像32尊。博物馆还有一个面积为4000多平方米的百草园,内有中草药300多种,它们都来自于盛产药用植物的青礁岐山东鸣岭山麓。
  【厦门艺校与台湾戏院缔结“姐妹院校”】4月23日,厦门艺术学校与台湾戏曲学院缔结“姐妹院校”学术合作签约仪式在厦门宾馆举行,两校校长签订了两年的学术合作协议,计划在教学、戏曲、舞蹈、剧目、科研、表演、师生交换等方面,进行常态化的互动交流。
  台湾戏曲学院是台湾第一所12年一贯制的戏曲人才培养学校,2006年由台湾戏曲专科学校正式更名,设有京剧、戏曲音乐、歌仔戏、民俗技艺、剧场艺术、客家戏6个学系,并附设京剧团与综艺团两个演出团。厦门艺术学校设有中国民间舞、歌仔戏、南音、高甲戏、影视武术、茶文化等富有闽台特色的艺术表演专业,并组建了中国第一家民间舞专业表演团——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两校在办学体制方面同样是采取“校团合一”的模式。2002年,两校第一次进行学术交流,此后,通过聘请老师短期任教等方式持续了长达7年的交流。
  【2008厦门市农民文化艺术节】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办、市文化局、市妇联、市文联共同主办,5月3日在同安梵天寺广场拉开序幕。艺术节为期3个月,围绕“新农村、新农民、新跨越”主题,开展、农民歌手赛、农民合唱比赛、秧歌比赛、腰鼓比赛等10个项目21场评比和比赛,参演人数超过2000人,观众10万人次。经过选拔,最终评出获奖节目和作品168个,优秀组织奖6个,先进个人8个。
  【第二届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5~11月,由市文化局、市教育局、广电集团主办的第二届(夏商旅游杯)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在厦门举办。本次大赛共征集词作品300多首,评出优秀词作30首、推荐歌词32首,其中童谣15首;征集曲作品158首,评选出优秀曲作40首,其中童谣17首。比赛由厦门电视台现场直播,共设有闽南语十佳原创歌曲奖、闽南语十佳歌手奖与优秀闽南语歌手奖等奖项,来自大陆、台湾地区的500多位选手报名参赛。《厦金情缘》、《故乡的风动石》、《来去中洲泡温泉》等10首歌曲被评选为闽南语十佳原创歌曲,林婉玲等获得闽南语十佳歌手奖,林文等获优秀闽南语歌手奖,漳州市艺术馆、海沧区教育局等获大赛组织奖。本次大赛通过闽南语原创歌曲的创作和演唱,促进了两岸儿童与青少年的交流,同时,对推动闽南语歌曲的发展以及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内闽南方言、文化的传承有重要意义。
  【厦门市19部文艺作品获省第五届百花文艺奖】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对获得第五届百花文艺奖的优秀文艺作品进行表彰,厦门市共有19部文艺作品获奖。其中,厦门市歌仔戏剧团的歌仔戏《邵江海》、赖妙宽的长篇小说《天堂没有路标》2部作品获特别荣誉奖,厦门歌舞剧院的话剧《雁叫长空》、小白鹭民间舞团的舞蹈《鸟仔》、《海那边》、须一瓜的中篇小说《淡绿色的月亮》等4部作品获一等奖,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的高甲戏《阿搭嫂》等5部作品获二等奖,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舞蹈《小河淌水》等8部作品获三等奖。
  本届文艺奖全省共有33件作品获特别荣誉奖、12件作品获一等奖、37件作品获二等奖、65件作品获三等奖。
  【厦门在省曲艺节中收获26块奖牌】5月,由福建省文化厅、省文联、省曲协联合主办的第三届福建省曲艺节比赛揭晓,厦门市14个参赛作品共获得26个奖项,包括3个金奖、7个银奖、10个铜奖、2个荣誉奖、2个新秀奖和2个组织奖,成绩喜人。其中,由市文化馆和思明区滨海小学联合创作的音乐快板剧《北京欢迎您》、海沧街道鳌冠社区选送的荷叶说唱《一代宗师邵江海》均获演出金奖,洪风华荣获演员金奖。
  本届曲艺节,厦门市的参赛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涉及改革开放事迹、海西建设新成就、特区建设新风貌等,涵盖南音、荷叶说唱、答嘴鼓、快板、相声、小品和闽南童谣等各种艺术门类,是厦门市曲艺界一次较好的展示和检阅。
  【百名美术家为四川地震灾区校园重建义卖作品】6月1日,以“天佑四川,爱在鹭岛”为主题的厦门市百名美术家为四川地震灾区校园重建义卖作品展活动在厦门市美术馆开幕。本次活动由厦门籍高校教师发起,市文联、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市慈善总会主办。展览为期一周,共募集书法、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摄影等不同种类作品135件。8日,厦门市美术馆将募集作品进行义拍,并将拍卖所得善款近20万元全部捐出,援助四川灾区教育事业,建设一所厦门艺术希望学校。
  【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活动】6月14日,由厦门市文化局主办,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活动包括在文化艺术中心实验剧场举行的厦门市获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宣布与证书颁发仪式。同时,还举行《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巡礼》(光盘)首发式。博物馆通过举办“文化遗产保护及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活动,向市民免费发放文物法规、文物报及宣传海报等宣传资料,开展文物政策法规、第三次文物普查、文化遗产保护、厦门历史、郑成功生平历史、华侨历史等宣传及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市文物专家在现场为市民进行免费的私人收藏文物咨询和鉴定服务。此外,还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表演、蔡氏漆线雕艺术馆开馆仪式、观音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以及南音民间社团会唱活动。
  【厦门市网吧行业协会成立】6月25日,厦门市网吧行业协会成立大会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会议表决通过了《厦门市网吧行业协会章程》,并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
  厦门市网吧行业协会是由厦门市从事网吧服务及相关经营活动(即提供互联网上网场所及相关经营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地方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组织,是厦门市网吧行业维权自律的一个合法组织机构。全市共有网吧263家,拥有电脑终端设备4万余台,其中正常营业的网吧252家。本次加入厦门市网吧行业协会的会员达248家,包括234家网吧经营单位和3家相关企业、11位个人会员。该协会的成立将对规范和净化厦门网吧行业市场起到重要作用。
  【厦门市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启动】7月1日,厦门市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面启动,由市、区两级财政拨款182.6万元,购买25套流动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和建立卫星接收站,通过公开招标,组建21支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为全市201个行政村和135个社区群众放映电影,共4845场,超额完成平均每月为每个行政村放映2场、为每个社区放映1场的目标任务。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厦门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一项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文化惠民工程,被列入厦门市2008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
  【同安发现保存完整的近代窑炉群】9月,在同安祥平街道溪声村发现大型近代窑炉群,是保存完整的近现代工业遗产。窑炉群遗址共有4条斜坡式券顶龙窑,依山而建,每条窑炉长达74米,窑腔内部高2.4米,宽2米,保存着炉身、火膛、窑门、投柴孔、大烟囱等完整结构,其中2条窑炉保持完好,附近还有制陶车间、仓库等。这些窑厂的产品以日用粗陶为主,包括陶缸、花盆、泡菜罐、酒瓶、龙缸等,产品除销往当地外,还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以及东南来亚等国家和地区。民国《同安县志》载,此窑创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
  坑仔口龙窑(古代地名)形式是中国南方特有的烧陶窑炉形式,这种窑炉世代传承,延用1000多年,其产品采用原始的手工制作,从作坊到工艺均保留传统制陶的原生态面貌,不仅直观地、充分地展示了中国古代悠久的手工制陶、烧陶的工艺,且反映出厦门古代陶瓷工业发展历史脉络和近代陶瓷产品外贸状况,是厦门极为珍贵、稀少的工业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和旅游开发价值。
  【小白鹭民间舞团四度赴台巡演】9月13~22日,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赴台演出交流,这是小白鹭民间舞团第四次赴台巡演。舞团赴台北、南投、新竹、桃园、彰化等地演出8场,表演了《鹭之梅》、《红灯笼》、《希望之光》、《旋风》等优秀舞蹈作品,并特邀福建省歌舞剧院树叶吹奏家邱少春、厦门艺术学校声乐教师李朝晖一同参演,受到台湾各地民众的热烈欢迎。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新华社、中新社等驻台北记者纷纷报道了本次巡演,盛赞“小白鹭不遗余力担当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使者和桥梁,秉持深入台湾基层注重观众需求强化表演互动特色,表演赢得观众好评”。
  【金桥·2008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暨歌仔戏展演】10月17~21日,在厦门市举办。本届艺术节对两岸的歌仔戏艺术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展示与交流,共组织各类演出20场、歌仔戏艺术研讨会4场、两岸文化行政交流座谈会1场、歌仔戏明星见面会2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活动,两岸官员首次进行局长(处长)文化座谈交流,开创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先河。参加此次活动的两岸艺人、专家学者等共约1000人,其中,来自台湾约150人。
  自2004年开始,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每年举办一届。经过5年的精心打造,此项活动已成为两岸人民交流艺术、畅叙友情的一个重要平台,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活动也是文化部、国台办和厦门市对台文化交流重点项目。
  【全国首个文化生态保护建设规划出台】9月28日,厦门市政府正式出台《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全国首个以政府文件形式颁布的文化生态保护建设规划。《规划》明确了保护区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工作原则、建设范围和目标、保障措施等内容。该《规划》由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各区各有关部门实施,动员社会人士广泛参与。此外,为更直观地展现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规划》还详细提供了《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布图》、《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试点和展示区分布图》、《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传习中心分布图》、《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厦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厦门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名录》等方面的内容。
  【市少儿图书馆社区办馆模式获中央文明委肯定】11月,经中央文明办、厦门市委文明办组织的评选,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社区联网分馆的办馆模式获中央文明委第三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
  市少儿图书馆第一个图书流通站建于1989年7月,始终坚持“走向社会,主动服务,把图书馆办到少年儿童中去”的社会化办馆宗旨,着力构建一个以总馆为中心,以分馆、流通站和集体外借用户为网点、以汽车图书馆为纽带的流通服务网络。2007年,厦门市少儿图书馆在社区分馆建设中充分争取利用社会资源,逐步形成了由文明办出资购买相关设备,街道办事处提供人员和经费,社区提供场地并运行费用,少儿图书馆提供图书、业务软件及技术支撑的社区分馆建设模式。截至2008年底,市少儿图书馆拥有联网分馆19个,分馆站、点19个,集体用户21个,汽车图书馆3个。自该模式形成后,市少儿图书馆馆外流通量大幅度增长,比2007年馆外流通册次、人次同比分别增长59.9%、172%。
  【首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11月27~3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厦门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本届“文博会”以“一脉传承,创意未来”为主题,来自海峡两岸的501家企业参展,参展人数近2000人,共设展位960个,其中台湾参展企业113家,321个展位,占总展位数的33.4%。观众20多万人次。展品主有漆线雕、油画、石艺和创意园艺、市民的创意作品等。首届“文博会”共签约项目109个,签约总金额58.72亿元;展会期间的交易额1.86亿元。“文博会”期间还举办了海峡两岸文化产业交流合作与城市发展论坛和4个专题的系列论坛,邀请两岸30多位文化产业界名家到会演讲。
  【全国首个经济特区纪念馆开馆】12月19日,作为厦门市委、市政府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全国第一座经济特区纪念馆——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正式开馆,总面积3500平方米。厦门市五套班子和老领导、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者及有关部队、学生等数百人参加了开馆仪式。与开馆仪式配套举行的还有“辉煌岁月——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历史陈列展览”。展览以大量的图片和部分实物形象而直观地展现了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其中,邓小平视察厦门时的题词情景的仿真硅胶成为本次展览的亮点。至年底,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接待前来参观的机关企事业单位43个,观众5600人次。该纪念馆开馆对于人们铭记历史、继续保持改革创新和艰苦奋斗有积极的现实教育意义。
  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位于湖里区,这里是厦门最早划定的“经济特区”。馆址为原特区管委会办公楼,也是1984年邓小平视察厦门时题写“把经济特区建设得更快些更好些”的地方。2007年,厦门市委、市政府决定辟为展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历程的纪念馆,2008年2月,专门成立了由市领导牵头的筹建领导小组,抽调文化、建设、宣传、档案、湖里区委区政府人员组成办公室人员,历经10个月筹建而成。
  (张典)
  体育
  【概况】2008年,厦门市群众体育继续发展,体育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各行业、各人群的健身活动形式多样。围绕北京奥运会主题活动和各种全市性传统健身体育活动顺利开展,全国性体育赛事接连不断。思明区承办了国际风筝邀请赛、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华东地区体育舞蹈锦标赛;集美区承办了“敬贤杯”、“嘉庚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和全国汽车场地越野分站赛等国家级体育赛事;市游泳协会承办了第十届“迎新春、盼统一”厦金海峡冬泳活动。年内,新成立健美操协会、帆船游艇运动协会、汽车运动协会、启明星国际象棋俱乐部、文强台球俱乐部、爵豹台球俱乐部等体育社团。至年底,登记注册的市属体育社团22个、俱乐部20个。完成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厦门抽样调查工作。完善运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训练水平,在2008年度省赛年度赛中获得25金的好成绩,并输送羽毛球运动员郭振东、赛艇运动员黄志鹏参加北京奥运会。学校体育得到大力发展,为办好全市中小学生各类比赛,首次实行运动员注册制度,并完成全市3200多人的中小学生注册和90多名裁判员注册。全年共组织17批69人次出访匈牙利、奥地利、印尼、美国、英国、希腊等国家,加强与国内外体育团体、组织交流,学习先进经验,推动厦门市体育事业发展。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年内,翔安体育中心项目解决了变配电和灯柱的资金,并组织进行安装,解决原场地建设中存在不规范等遗留问题。申请体育场二期项目获立项审批。市体校及场馆完成方案设计、项目估算。启动杏林湾水上运动中心皮划赛艇训练基地建设。完成杏林体育公园、五缘湾海滨游泳场的规划设计。启动体育中心二期改造项目的规划设计。海湾公园游泳馆和福隆体育公园暨中国乒乓球训练基地、游泳馆、健身场馆均投入使用。
  【2008建发厦门国际马拉松赛】1月5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赛事形成了“四赛两会一节”的格局,“四赛”指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2008北京奥运会马拉松的选拔赛、中国大学生马拉松公开赛;“两会”包括配套举办2008厦门体育休闲用品博览会和中国田径协会路跑委员会成立大会,“一节”指厦门国际马拉松已成为厦门人民的盛大体育节日。
  比赛设马拉松、半程马拉松、10公里、5公里4个项目,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30550人报名参赛,其中全程5746人、半程6631人、10公里8901人、5公里9272人,包括组委会特邀的来自肯尼亚的8名男选手和朝鲜的1名男选手、2名女选手,通过网络报名2893人,参赛年龄最大91岁。3707人在规定时间内跑完全程,跑完全程人数比上届增加22%。本次赛事作为中国选手参加奥运会的重要选拔赛,吸引来自全国165名国内专业选手参加。有26所高校的128名大学生参加大学生公开赛。此外,台湾地区的5名运动员报名参赛,其中1名成绩达到奥运B标,将代表中华台北队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中,来自肯尼亚的克内·克普若迪克以2小时09分49秒的成绩获男子马拉松冠军,而女子马拉松前两名均打破赛会记录,获第一名的张莹莹甚至打破了国际田联女子青年记录,以2小时22分38秒的成绩创造了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历史上最好成绩。
  【马拉松圣火在厦门点燃】作为马拉松运动的发源地,希腊马拉松市市长埃蒂珀·尼克·赞达费先生应邀出席2008建发厦门马拉松赛,在比赛开跑仪式上,赞达费市长亲手把采自马拉松古战场遗址、象征和平、友谊和公平竞争的马拉松圣火火种传递给组委会主任、厦门市长刘赐贵,这是马拉松圣火首次跨出希腊国门进行圣火传递。比赛结束后,赞达费市长还为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前三名运动员颁发了从希腊带来的橄榄枝桂冠,并赠送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一顶金箔桂冠。
  【马拉松赛事引来巨大商机】随着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品牌度的不断提高,吸引了福建中烟工业公司等20多家赞助商参与2008建发厦门国际马拉松赛,而厦门建发集团已连续4年成为赛事的总冠名商。作为赛事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2008厦门体育休闲用品博览会参展企业达131家,共602个展位,比上届增加89个,展览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境外客商,以及500多名国内体育用品经销商家参展,吸引观众5万多人次,达成采购意向5000多万元。
  此外,马拉松赛给厦门的旅游、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等相关产业带来巨大影响。据市统计局的调查测算表明,本届马拉松赛给厦门市相关企业带来1.18亿元的经营收入,比上届同口径测算收入增长9.3%。1月3~6日,全市各酒店共接待境内外过境游客2.47万人,厦门悦华酒店、会展酒店等星级酒店的入住率都达到90%以上;沃尔玛、华联商厦、富山诚达、天虹商场、来雅百货等商场、超市1月份日均零售额合计1034.74万元,比2007年12月日平均水平高出21%。比赛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到现场观看比赛,全市餐饮业经营收入达到3053.6万元。
  【“金桥杯”系列体育活动】金桥杯·2008厦门市系列体育活动由市委市政府倡导,福建中烟·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赞助,全体市民广泛参与。活动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包括厦门市体育联赛、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系列活动和第三届海峡两岸高校赛艇挑战赛暨北大一清华赛艇邀请赛、ITF国际青少年网球排名赛等共24项比赛和活动,涵盖厦门市各区各行业。“金桥杯”系列体育活动从年初开始到12月21日结束,历时10个月,做到周周有比赛,天天有活动,直接参与联赛活动运动员近10万人。比赛组织周到,观赏性较强,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极大地推动了厦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奥运火炬厦门站传递活动】5月12日下午,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内传递(福建厦门站)活动在厦门市举行。本次火炬接力厦门站全程121.5公里,其中火炬手接力传递17.6公里,乘车转场103.9公里,途经环岛路、演武大桥、鹭江道、湖滨南路、湖滨中路、湖滨北路等市区主要道路。参加接力传递的火炬手共100名,护跑手23名。14时,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广场上,市委书记何立峰将奥运火炬递给第一棒火炬手乒乓球世界冠军郭跃华,奥运火炬厦门站传递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残奥会跳高冠军侯斌、十项全能选手翁康强等体坛名将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也参加了火炬传递。17时15分,最后一棒火炬手、羽毛球奥运冠军吉新鹏作为跑进市体育中心点燃圣火盆,火炬传递活动圆满落幕。在奥运火炬的传递过程中,沿途观众热情高涨,据统计,仅在市区进行火炬传递和汽车转场的22公里线路两侧观众就达30多万人次。通过圣火传递活动,在厦门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激发市民奥运热情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厦门的人文风貌和现代化的城市景观,得到了北京奥组委的高度肯定。
  【中国乒乓球训练基地在厦落成】6月30日,国家体育总局授牌的“中国乒乓球训练基地”在厦门市福隆体育公园落成,该基地将为中国乒乓球队提供条件一流、四季皆宜并符合球队集中训练、备战世界顶级赛事和奥运会需要的标准化训练基地。基地位于厦门湖里区冠军路1号,占地面积约1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基地主场馆——乒乓球训练馆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内设1500个观众席,可容纳33张训练球台,10张台桌可同时比赛。厦门“中国乒乓球训练基地”是国内第一家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的国家级乒乓球训练基地。除乒乓球训练基地外,厦门福隆体育公园内还有游泳馆、综合健身馆、网球场等体育场馆,以及酒店、会议新闻中心、体育商城等商务设施,是目前中国首家集运动、休闲、度假、商务为一体的乒乓文化体育主题公园。
  【中国女子高尔夫公开赛三度在厦举办】12月12~14日,由中国高尔夫球协会主办,东方(厦门)高尔夫乡村俱乐部承办的第三届东方中国女子高尔夫公开赛在厦门举行,比赛的总奖金为25万美元。这是厦门连续第三年举办目前中国唯一的一项女子高尔夫国家级公开赛。
  五年来,中国女子高尔夫球运动的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东方高尔夫集团的签约球员女子选手杨涛丽在中国男子巡回赛上取得第19名的好成绩,成为中国高尔夫历史上第一个在男子职业赛事中晋级的女子选手。
  (郑志君)
  卫生
  【概况】2008年,厦门市卫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改革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破解人民群众就医难的决定》精神,实施医疗重组计划,加强重点医院建设,推进医疗进社区工作,保持医疗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同时,完成因冰雪灾害春运滞留旅客卫生保障任务;应对防治手足口病疫情,防控禽流感;完成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奥运火炬传递、台交会和投洽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卫生保障任务;派出多批次医疗卫生救援队,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成功收治四川地震灾区转运来厦的162位伤员;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复核迎检卫生相关工作;做好食用含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患儿筛查诊疗;加强肠道传染病防控等重大卫生应急工作,为服务和保障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贡献。
  截至年底,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90个,包括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所、三级乙等综合医院2所、三级乙等中医院1所、三级甲等专科医院1所、三级乙等专科医院2所。拥有床位9800张(包含公立卫生机构床位8000多张)。全市卫生系统拥有固定资产总值35.6亿元。全市有专业卫生人员2万多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万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27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63人,拥有注册护士2.90人。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8.25岁,比上年提高1.46岁。年内,“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投入试运行,该工程是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项目重要课题之一。
  【实施医疗重组计划】根据厦门市委、市政府《关于改革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破解人民群众就医难的决定》及其配套文件精神,厦门市卫生局积极推进医疗卫生资源纵向整合,从2月起在思明区和湖里区组织实施“医疗重组计划”:将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分为二,由三级综合性医院组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直接举办社区医疗服务,同时组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隶属区卫生局管理,承担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截至年底,新建、改(扩)建15家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计划任务已经全面完成。这项改革实施近一年来,到社区就诊的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60.43%。为群众免挂号费(含专家挂号费)178万元,药品让利金额355万元,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就诊的病人人均处方费用43.5元,比在三级医院就诊人均处方费用减少50%。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在引导居民“小病进社区”,缓解居民看病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区财政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全额拨款,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加强。
  【重点医院建设】年内,市第一医院门急诊综合楼、中山医院内科病房楼正式动工。市仙岳医院扩建项目桩基施工完成。市妇幼保健院扩建工程完成竣工验收。五缘医院一期、市口腔医院迁建奥运冠军吉新鹏手持火炬跑入市体育中心(黄少毅摄)工程、市医药研究所迁建工程、翔安医院(一期)、市中医院培训楼及康复中心大楼、市第二医院三期工程积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农村卫生事业】2008年7月1日起,厦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成向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转轨,并移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完成30个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任务,行政村卫生所覆盖率达100%,700余名承担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享受每人每月300元的津贴补助。
  【多种所有制办医】年内,厦门市努力构建多种所有制办医格局。厦门眼科中心成为厦门大学附属医院。厦门长庚医院一期开业。翔鹭门诊部开业,同时成立翔鹭国际健康管理公司。厦门莲花医院新建扩建工程(莲河院区)动工。厦门安保医院(原富士康生殖医学中心项目)获卫生部批准。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扩大厦门市优质医疗资源总量,提高医疗服务整体供给能力。
  【市民健康信息系统试运行成功】“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于2005年开始建设,2006年底被纳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在解放军总医院指导下,首次在我国一个城市范围内建立目标覆盖全体市民,实现全城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成为符合中国医药卫生改革目标的示范样板工程。2008年投入试运行,至年底,试运行取得圆满成功,仅诊疗结果共享一项就节约重复检查、拍片、冲洗、打印等费用2100万元,降低了患者就诊成本,节省医疗资源,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刘延东对卫生信息化厦门示范区建设成果和在全国推广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作出重要批示。《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作专题采访报道。全年,厦门市建立市民健康档案约93万份,联网医疗机构36个。
  【疾病预防控制】2008年,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继续保持福建省领先水平。实施“10苗防12病”新免疫规划,一类疫苗报告接种率巩固在95%以上,传染病的发病率,同比下降9.68%。启动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上年同期下降8.03%,未发生甲、乙类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继续实施结核病DOTS(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完善结核病防控定点医院诊疗新模式。开展流感、人禽流感和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实施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管理,新增1家美沙酮门诊,艾滋病防治工作达全国先进水平。加强地方病防治工作,碘缺乏病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在消除碘缺乏病标准范围;地氟病病情继续巩固在基本控制地氟病标准。完成厦门历史上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摸清厦门市乙肝流行现况。推进慢性非传染病疾病与地方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贯彻落实《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加强奥运会期间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完成全市含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工作,确保“平安奥运”目标实现。
  ·小知识·“十苗防十二病”。进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阶段后,由“八苗防九病”逐步实现“十苗防十二病”。即由原来的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白破疫苗预防结核、乙型病毒肝炎、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八苗防九病”,逐步过渡到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麻风、麻腮联合疫苗)、减毒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预防结核、乙型病毒肝炎、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甲型病毒性肝炎的“十苗防十二病”。
  【卫生监督】2008年,厦门市卫生监督体系基本形成。市卫生监督员业务培训电教中心和卫生监督管理电子信息化系统投入使用。除翔安区、同安区外,其他各区均设立基层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并由区卫生监督所聘请卫生监督协管员开展试点工作,截至年底,各试点区已在镇(街道)一级设立9个派出机构。
  大力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公共场所卫生、打击非法行医等卫生监督工作。全年共出动监督员92403人次,出动车辆16946车次,检查单位210976家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46件,罚没金额127.9万元。受理举报投诉件1395件,调查处理1335件。开展学校及周边食品卫生专项整治,重点监督检查全市387所学校,处罚6家;检查学校周边餐饮单位1524家,处罚33家。全市食品卫生量化管理率99.2%,量化单位贴标率100%;餐饮单位购物台账建立率100%;卫生许可办证率98.8%,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96.5%。根据卫生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严厉打击“号贩子”、“医托”专项执法行动的通知》精神,加大对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并及时曝光。重点对市第一医院、中山医院、市中医院周边的“医托”进行打击,打击查处“医托”行为7起。取缔无证行医45家,没收和当场销毁伪劣药品、器械约38箱,申请法院强制执行6起。
  【爱国卫生运动】2008年,厦门市卫生局认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制定下发《厦门市第二十个爱国卫生月暨“除害防病迎奥运百日活动”方案》,以城区除“四害”为重点,深入开展灭鼠、蝇、蚊、蟑螂等各项工作。市、区两级共召开各种动员大会31场,并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宣传栏等大众媒体和各个基层宣传阵地进行广泛宣传。全年共印发各类宣传材料30万余份,出宣传专栏300多期,举办大型宣传活动30多场。清除卫生死角62处,清理垃圾杂物2000多吨。组织开展2次全市大面积灭鼠统一活动、6次针对下水道、居民小区和外环境灭蚊蝇、灭蟑消杀活动,共出动人员1000多人次,消杀设备400多台次,投放各种杀虫剂药品28多吨,鼠药近30吨,分发灭蟑药入户43万多包,灭蟑螂笔30多万包。结合文明城市复核迎检工作,重点解决一批闲置工地和烂尾楼孳生蚊虫扰民问题。根据《厦门市除四害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积极探索除四害市场化管理工作,市爱卫办对从事除“四害”服务的企业进行备案登记,至年底,共有20家企业报备。开展城乡饮用水水质监测和农村卫生公厕检查工作,组织制定《厦门市城乡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方案》,建立和完善厦门市城乡饮用水水质监测网。
  【卫生应急和医疗急救体系能力建设】年内,厦门市构建“陆海空120”立体交叉急救网络,新建医疗急救基地5个,新增救护车6部。完成各定点医院急救单元设备配置10个,新增5个急救站点。
  开展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共收治门诊病例1896例,留院观察441人,住院176例,并发脑炎12例,并发肺炎3例,重症病例1例,死亡0例,组织全市会诊5次。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医疗机构肠道传染病门诊监测,严防霍乱疫情发生。
  认真做好食用含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患儿筛查诊疗。共出动卫生执法人员1227人次,检查各种各类食品店、商场2046家,各级各类餐饮店、酒楼、奶茶店2486家次。对同安区1家奶粉生产企业的原料进行抽检,并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查封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39.7千克、三鹿牌其他奶粉250千克、其他有问题乳制品18千克。查处有毒有害奶粉数量20千克。累计免费筛查患儿37546例,确诊439例,住院患儿40例,已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有效维护了社会安定。
  【妇幼保健】年内,厦门市妇幼保健部门继续完善孕产妇系统保健、儿童系统保健,建立孕产妇安全分娩的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实行贫困和外地农村孕产妇限价接生、外来儿童免费接种疫苗。全市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预防出生缺陷优生检查,婚前、孕前、孕期艾滋病免费检测,婚前医学检查率比上年提高50%以上。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测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技术培训,实施艾滋病母婴阻断。在福建省率先开展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全年孕产妇死亡率17.3/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6.53‰、4.54‰、2.81‰。
  【医学中心和重点专科建设】年内,厦门市加强医学中心和重点专科建设,培育名院、名科、名医。全市有市级医学中心8个、市级重点专科14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单位2个及创建单位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单位2个及创建单位7个、市级规划重点专科22个。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步,获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人选1名,获2008年度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人选4名,开展全省卫生系统第三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定期考核6名,获2008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2名,评定厦门市卫生重点人才7名,引进高级职称卫生人才12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医学类立项5项、国家“十一五”科研支撑项目1项,并首次获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立项16项。全市医学科研成果取得重大突破,获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3个。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果,在厦门市各大医疗机构中外地患者比例达30%~60%。
  【中医药事业】年内,厦门市成功举办“2008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并成立“厦门海峡中医药合作发展中心”。市中医院通过省卫生厅组织的三级甲等中医院的专家评审工作。首个展示闽台两地中医药发展渊源的博物馆在厦门海沧青礁慈济宫开馆。积极推进青礁慈济宫申报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组织对国家、省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及省级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建设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加强首批优秀中青年中医后备人才培养。完成传统师承和确有专长中医从业人员医师资格认定考核工作。
  【医德医风建设】年内,市卫生局制定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廉政宣传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和以“廉洁行医、优质服务”为主题的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不断加强医疗卫生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规范医疗卫生系统接受社会资助参加或举办各种活动的行为,深化院务公开工作,职工和病人对院务公开总满意度分别为91.23%和93.67%。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开展卫生系统先进事迹巡回报告活动,加强廉洁行医教育。继续开展创“无红包医院”活动、“创建医德医风建设精品项目”、评选“双十佳医德标兵”等系列活动,开展六项医德实践活动。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忠实履行救死扶伤、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神圣职责,赢得了社会肯定。
  【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2008年,厦门市人均医药费用增幅控制在3.5%以下。市卫生系统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健全医院的“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多项管理制度。落实“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在全市医疗机构推行《厦门市临床常见病诊疗常规》,落实《医院大金额病历、处方评议审查制度》,开展关键环节医疗质量监控,加强与控制费用有关的医疗质量监测项目,扩大单病种结算等先进支付方式,规范医疗行为。继续实施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人血白蛋白临床用药紧缺问题。继续开展惠民医疗服务,全年实际使用惠民病床56张次,减免费用63万多元。对“三无人员”减免医药费用166万元。
  【卫生系统支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按照卫生部、省卫生厅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厦门市卫生系统第一时间开展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行动,先后向四川地震灾区派出医疗队、卫生防疫队、卫生监督队、后勤支援队7批次,累计派遣医疗和防疫人员103名,救治伤员40多名。收治162名地震灾区伤员来厦治疗,已全部治愈出院返乡。支援灾区的药品、医疗器械总价值达100余万元。并开展对口支援四川彭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市卫生局机关和市属医疗卫生单位干部职工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209万余元,卫生系统共产党员为缴纳支援抗震救灾特殊党费44万余元。
  【市第一医院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月22日,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厦门市第一医院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先进集体由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评选,是从全国卫生系统大批涌现的认真履行救死扶伤天职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中产生的,福建省有4家单位获此殊荣。市第一医院创建于1937年,以“仁心仁术、至诚至善”为院训,做造福百姓的非营利性公立医院,涌现出王志超等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名医。2004年成功开展福建省首例小儿活体亲体肝移植,2007年成功完成我国首例颅腔重建、全颅再造术,现为三级甲等医院,曾连续三届被评为厦门市文明单位。
  【厦门长庚医院开业】5月6日,大陆目前最大的台资合作医院——厦门长庚医院开业。这家台湾长庚医疗体系在大陆投资的首家医院位于海沧新阳工业区、占地面积70公顷、总投资17.8亿元。拥有100多位医生和300多名护 ±,首期开放500张病床,到2009年总床位将达到2000张。医院采用无纸化的电脑运作方式,病人从挂号到就医、化验、放射、取药或住院都全面采用电脑运行。 (吕惠栋)
  【恶性肿瘤仍是头号杀手】2008年,厦门市死亡数7927例(男4524例、女3403例),全市居民总死亡率为4.53‰,其中男性5.13‰、女性为3.92‰,死亡数性别比为1.31;婴儿死亡率为5.01‰,其中男婴4.94‰,女婴为5.09‰。
  市居民死亡原因中,恶性肿瘤仍居首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死因的31.32%,其中,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195.91/10万,占男性总死亡率的38.22%;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为86.75/10万,占女性总死亡率的22.16%。在15岁至59岁年龄组里,恶性肿瘤死亡已上升至第一位。全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41.75/10万,前五位依次为肝癌、肺癌、食道癌、胃癌、肠癌,死亡率分别为31.46/10万、26.83/10万23.18/10万、17.58/10万和11.02/10万。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中,男性为肝癌、女性为肺癌,死亡率分别为49.63/10万和15.42/10万。
  城区居民死因中,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仍居前三位,分别占总死亡率的33.5%、16.06%和14.56%,呼吸系统疾病及损伤中毒死亡率仍居第四、五位。郊区居民前三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和损伤中毒,分别占总死亡率的30.96%、15.83%和9.83%。农村居民首位死因仍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63.81/10万,占总死亡率的29.26%。第二至第五位分别为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和损伤中毒。全市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为142.03/10万,女性死亡率高于男性。循环系统疾病是60岁以上年龄组首位死因。
  此外,在5岁至14岁年龄组中,城区恶性肿瘤死亡率明显高于上年。年内,厦门市居民损伤中毒死亡率为41.33/10万。损伤中毒死亡前三位为自杀、跌落及交通运输事故,分别为9.70/10万、9.36/10万和7.31/10万。损伤中毒死亡中,男性以交通运输事故最多,女性则为意外跌落。(详见表111)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厦门年鉴.2009》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资料收录时限为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面、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叶亚玲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