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333
颗粒名称: 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
分类号: G322.24
页数: 2
页码: 456-4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8年福建省厦门市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情况,包括科研所概况、日本无针乌贼种质遗传与全人工养殖技术通过鉴定、深海嗜热细菌及噬菌体分子生物学研究通过鉴定、全国首个国家海岛规划与保护研究中心落户厦门几方面情况。
关键词: 厦门市 科学 技术管理

内容

【概况】2008年,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三所)实现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经费总收入近1.6亿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收入12500多万元;横向任务经费收入3500多万元,总到款额同比增长35.3%。新签科研项目合同146项,合同金额10300万元;新签横向服务项目、技术开发项目185项,合同总额6700万元。全所共发表论文168篇,其中SCI56篇,EI1篇;申请专利3项,获得授权1项;获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出版科学期刊《台湾海峡》4期。完成各类项目结题验收21项,其中科技部仪器设备升级改造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海洋局青年基金项目6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5项、所长基金项目3项。6月,海洋三所蓝东兆等9名专家入选国家级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专家库。
  【日本无针乌贼种质遗传与全人工养殖技术通过鉴定】4月16日,厦门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海洋三所科研人员完成的“日本无针乌贼种质遗传与全人工养殖技术研究”项目进行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总体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建议开展日本无针乌贼种质资源修复研究工作。该项目对日本无针乌贼个体表型变异、群体遗传结构、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等种质资源进行研究,为其资源合理利用及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人员对日本无针乌贼形态学、繁殖生物学、养殖生物学和规模化养殖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攻关,进一步完善了头足类研究理论体系,并初步建立起一套全人工繁养殖技术工艺。
  【深海嗜热细菌及噬菌体分子生物学研究通过鉴定】4月9日,国家海洋局科技司组织专家对海洋三所章晓波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深海嗜热细菌及噬菌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行成果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成果在深海嗜热细菌及噬菌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初步建立了中国深海微生物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的技术平台,其成果在同类研究中居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人员经过长期努力,从深海热液区样品中分离纯化到一株裂性高温噬菌体,完成了基因组测序和蛋白质组学分析,并进行溶原和裂解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同时发现20种与噬菌体感染相关的细菌蛋白,从这些嗜热菌及其噬菌体中克隆并鉴定出11种高温酶基因。此外,建立产电细菌的筛选平台和分离技术,获得一株具有应用前景的产电细菌;筛选和鉴定出在浸矿领域具有应用价值的120株耐酸、嗜热细菌,为深海热液区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该项目是中国大洋协会“十五”计划项目——深海热液区微生物的筛选、基因克隆及其应用的组成部分。该研究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及随机—多聚酶链反应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以及对相关的基因进行敲除验证和蛋白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了深海嗜热细菌的热适应机理和冷适应机理。
  【全国首个国家海岛规划与保护研究中心落户厦门】10月14日,国家海岛规划与保护研究中心在海洋三所成立,这是全国成立的首个有关海岛的科研机构。该研究中心以国家海岛及其周边海域为研究对象,为国家海岛权益、海岛开发、建设、保护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以保护海岛生态自然资源和促进海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国家海岛规划与保护的咨询服务机构;涉及海岛权益与国防安全战略研究、海岛灾害防御及共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协议签订暨启动仪式(市地震局提供)生态安全维护与修复技术、海岛生态保护规划与价值评估技术等10余个研究方向。其工作人员主要由海洋三所与海岛研究有关的科研队伍组成。年内,海洋三所完成29余个海岛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海洋局项目10项、省市项目17项。2002年,《厦门市辖无居民海岛的保护与利用规划》成果受到国家、省、市主管部门和专家的较高评价,并纳入《厦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获国务院批准,厦门市颁布实施。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厦门年鉴.2009》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资料收录时限为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面、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龙邹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