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事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160
颗粒名称: 台湾事务
分类号: D618
页数: 10
页码: 221-230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2008年厦门市台湾事务包括对台工作、厦台交流与合作、厦金交流与合作情况。
关键词: 厦门市 台湾 台湾事务

内容

综述
  2008年,厦门市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紧紧抓住两岸关系发生重大积极变化给厦门对台工作带来的新契机,坚持“四求先行”,发挥“五缘”优势,对台先行先试工作展现新作为,开创对台工作新局面。
  1.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台工作。一是根据省委建设“两个先行区”的战略部署,在全省率先出台《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在海峡西岸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的意见》。二是根据两岸形势的变化,及时研究应对措施。3月22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揭晓当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召开市委台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及时分析研究部署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6月19日,台湾当局通过扩大厦金直接往来方案后,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厦门的因应措施;9月7日,国台办王毅主任在厦门参加第三届海西论坛时受权宣布为便利两岸同胞交往采取5项新的政策措施后,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会议听取市台办关于因应国台办主任王毅受权宣布为便利两岸同胞交往采取5项新的政策措施以及台湾方面通过厦金直接往来正常化推动方案的情况汇报;11月4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四项协议,市委常委会及时研究因应海协会海基会四项协议的工作意见。市委、市政府积极作为的精神和相关应对措施,受到国台办、海协会高度肯定,也为厦门对台先行先试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
  2.基层政党交流实现新突破。厦门与台中市的基层政党交流取得新突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率中共厦门市委参访团赴台参访,创造两岸交流的多个第一;中国国民党台中市委员会参访团来厦参访,重点开展厦门台中两市区级政党交流,这是两市第一次区级政党交流,也是继两市建立基层政党交流机制后又一次突破;市人大常委会首次组团赴台参访,这是祖国大陆地方人大第一次以人大常委会名义组团赴台交流,实现大陆地方人大与台湾地区市县议会交流交往零的突破。
  3.厦台经贸交流合作取得新成果。全年新批台资(含第三地)项目132个,合同台资4.9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7.17亿美元。正新海燕轮胎有限公司、友达光电、宸鸿科技等台资企业增资扩产强劲。截至年底,全市累计引进台资企业3315家,合同台资累计93.01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累计63.07亿美元。全年对台进出口额38.3亿美元,比增25.85%。厦门口岸进口台湾水果188批次1627吨,总价值146万美元,进口量高居大陆第一;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全年共进口台湾商品1900万美元,比增46%。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扩建工程和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改扩建工程开工。成功举办台交会、食博会、旅博会、投洽会等重大涉台经贸交流活动,两岸经贸交流展会影响扩大。
  4.两岸往来通道取得新拓展。一是厦金直接往来扩大。东渡厦金客运码头、五通客运码头(厦金航线第二航道)投入运营;两岸旅客可经厦金直接往来中转往返两岸。9月30日,大陆居民经厦金直接往来赴台游首发团113人,从厦门出发经金门赴台湾本岛旅游,厦金直接往来成为大陆居民赴台游又一新通道。全年厦金航线出入境人数91.03万人次,同比增长34.38%。二是三通开启。厦门成为首批两岸包机直航点、海上直航口岸、通邮封发局,是率先实现三通的口岸。厦航成为大陆首家在台设立办事处的航空公司。12月20日,厦航增加厦门至台中的航班并首航。三是圆满完成周末包机。厦门航点共顺利执行两岸周末包机178个航班,运送旅客28268人次。
  5.涉台旅游积极拓展。一是厦门成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首批口岸城市和两岸双向旅游的中转地。二是厦门率行试点开展暂住人员赴台旅游,可赴台旅游人员从13省市的大陆居民扩大到全国各地的大陆居民,并实现异地办理赴台旅游手续。三是大陆居民经厦金直接往来航线赴金门等离岛旅游实现落地签注。
  6.三产登陆更趋热络。台湾人寿与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2.4亿元设立君龙人寿保险公司在厦正式开业,成为台资金融服务业进入厦门的第一家保险法人机构;台湾富邦金控借道香港富邦银行正式入股厦门市商业银行,成为第一家参股大陆银行的台资金融机构;统一证券在厦门设立代表处等。
  7.文体交流合作密切。厦门卫视开办闽南语新闻;举办全球首台闽南语春节晚会“两岸春晚”;青礁慈济宫保生大帝神像搭乘两岸周末包机赴澎湖巡游,是大陆与澎湖迄今规模最大的一次交流,也是大陆首次通过空中直航方式进行两岸民间信仰交流;举办“海峡西岸闹元宵,全球华人盼团圆”活动;举办“第三届世界金门日”活动;举办首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厦金两门同跑马拉松、同步现场直播;奥林匹克博物馆开门迎宾;集美“嘉庚杯”龙舟赛发展成为两岸颇具影响力的民俗交流活动等。
  8.慈善医疗合作更加紧密。厦门市台商协会在全国各地台商协会中率先举办“海峡情融坚冰”2008赈济雪灾慈善之夜活动,捐款569.6万元;“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在厦台企踊跃捐款捐物,共捐款物2653多万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唯一针对两岸中医药交流与合作的基地和窗口——海峡中医药合作发展中心在厦设立;全国最大的台资合作医院——厦门长庚医院开张就诊;与台湾在厦共同设立“海峡两岸消化疑难病会诊基地”。
  9.涉台维稳积极有效。加强涉台维稳平台建设,建立涉台涉诉联络员和台商投资保障联系会议机制;圆满完成厦金航线首次两岸海上联合搜救演习;成功举办海峡两岸红十字水上安全救生员训练班,召开海峡两岸红十字交流合作研讨会,设立海峡两岸红十字水上安全救生员训练基地,在两岸红十字生命救助领域实现突破和拓展。全年共受理台商投诉案件79件,已协处74件,结案率93.7%。(张殿亮 苏艺雄)
  对台工作
  【何立峰率中共厦门市委参访团赴台】 9月25日,应中国国民党台中市委员会邀请,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率领中共厦门市委赴台参访团前往台湾进行为期六天的参访交流活动。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荣誉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国民党副主席、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副主席林丰正,“立法院院长”王金平等先后会见参访团。参访团在台参访期间,重点开展国共两党基层政党交流活动,在台中市、台北市、南投县、彰化市、金门县进行考察访问。参访团与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富邦金控董事长蔡明忠、冠捷电子董事长宣建生等多位台湾工商界知名人士进行交流座谈,参观了友达公司、正新轮胎等台湾著名企业。参访团此行赴台引起海峡两岸的广泛关注,被台湾各界媒体誉为“书写了历史”,开启两岸交流的“中门”,即厦门与台中交流之门。(参见本书中共厦门市委栏目“重要会议及活动”相关条目)
  【何立峰会见国民党副主席关中】 2月1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在金雁酒店会见并宴请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关中一行7人。关中一行在厦期间,与台商进行了座谈,并游览了南普陀寺、鼓浪屿和集美学村等。
  【何立峰会见金门县县长李炷烽】 4月1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会见并宴请前来参加园博会闭幕式和第三届保生慈济文化节的金门县长李炷烽一行,双方就加强厦金区域合作与交流交往,推进厦门向金门供水、金酒公司在厦设立运营中心等进行商洽。
  【何立峰会见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 4月2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在悦华酒店会见来访的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一行。何立峰表示,厦门是离台湾最近的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期待早日实现三通。江丙坤表示,他也期盼着两岸能够早日“三通”,直航是“活水”,能够让台湾背靠大陆市场吸引全球目光,带来更多消费和投资。
  【何立峰会见国民党台中市党部原主委沐桂新】 6月14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在悦华酒店会见前来厦门参访的中国国民党台中市党部原主委、现台中市政府民政处处长沐桂新一行。何立峰向沐桂新介绍厦门推进厦金直接往来,拓展厦门、台中人员往来和交流合作的情况,同时希望厦门、台中两市今后能共同推动海上、空中客货运直航,推动台湾水果从台中港直航厦门,在原有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沐桂新对中共厦门市委及何立峰书记积极推动两市各领域的交流合作表示钦佩,赞扬台中与厦门两市的交流合作堪称大陆城市与台湾县市交流合作的楷模和典范。
  【何立峰会见国民党主席吴伯雄】 8月15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在悦华酒店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夫妇一行。何立峰向吴伯雄主席介绍了厦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厦金直接往来、厦金试点直航和厦台交流交往等情况,表示希望进一步推进厦门与金门、厦门与台湾之间的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交往。吴伯雄表示愿意为推动两岸真正意义上的“三通”做出最大努力,相信厦金航线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何立峰会见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廉】 12月1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会见来厦参加厦门市台商协会成立16周年庆典活动的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一行。何立峰说,厦门历来高度重视台商的投资兴业,面对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厦门将继续与台商和台资企业同舟共济、共度难关。高孔廉表示,多年来,台资企业在厦经营状况顺利,特别是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在厦台资企业情况总体平稳,让人欣慰。
  【市委全会通过两份对台工作文件】 5月13日,中共厦门市委十届六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厦门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在海峡西岸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的意见》和《关于在海峡西岸建设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中作示范当榜样的意见》。这两个《意见》是指导全市对台工作的重要文件,对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厦门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建设中的先行先试作用做出周密部署。
  【5名台商委员亮相政协会议】 在2月23~27日举行的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有5名台商委员与其他委员一道,认真听取、审议政协和人大会议报告,积极参政议政。他们是: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秀雄、厦门金宾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文悌、厦门日月谷温泉度假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信仲、厦门远东铭版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鸿明、厦门西华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锡斌。台商作为正式委员参加政协会议和政协活动,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张克辉会见在厦台商】 5月5日,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出席“厦门经济十大影响人物颁奖盛典”之后,会见与会的十几位厦门台商代表。市台商协会会长曾钦照向张克辉汇报了在厦台商的经营与发展情况。
  【刘赐贵赴京汇报对台工作】 3月2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赐贵率队前往国台办汇报海沧PX项目有关情况和在台湾大选后,厦门在两岸“三通”、简便人员往来手续等8个方面、共26条对台工作的政策建议。国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表示,厦门是在台湾大选后首个来国台办谈对台工作政策的。
  【刘赐贵会见蓝天集团蔡明贤一行】 5月2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赐贵在市行政中心西楼会见来访的台湾蓝天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蔡明贤一行。刘赐贵对蓝天集团旗下的百脑汇电子信息有限公司在厦门置业,以及公司专业化、高品质的品牌化运作等给予肯定,同时希望更多的优质企业前来投资,推动厦门IT产业的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首次组团访台】 12月8~12日,应台中市议会张宏年议长的邀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杜明聪率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参访团一行28人赴台访问,与台中市议会开展交流。这是祖国大陆地方人大第一次以人大常委会名义组团赴台交流,实现大陆地方人大与台湾地区市县议会交流交往零的突破。(张殿亮 苏艺雄)
  厦台交流与合作
  【厦航春节包机客座率居首】
   2月12日,厦航2008两岸春节包机台北至厦门航班圆满完成任务。从2月4~12日,厦航共执飞厦门—台北、厦门—高雄12个班次,累计运载旅客1800多人次,客座率在执飞两岸包机的航空公司中高居首位。参与厦门航点两岸包机的台湾立荣航空公司执飞4个班次,载客200多人次。
  【台湾中部记者团访问厦门】 3月9~11日,应中国记协邀请,台湾中部记者访问团一行访问厦门。访问团着重了解全市新闻媒体、经济发展、台商投资区和旅游资源等情况。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洪碧玲等会见访问团成员。
  【台科技企业代表考察厦门】 3月25日,由台中市、新竹市、新竹县、彰化县、南投县等5县市电脑公会理事长及监事共37人组成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考察团来厦考察。考察团参观了新建的高科技园区火炬翔安产业区,并与火炬翔安产业区建设指挥部、厦门新兴产业促进中心及厦门—台北科技产业联盟厦门秘书处签订投资促进服务协议。
  【厦门台湾居民办证中心启用】 4月1日,全国首座以服务台胞为主要职能的出入境办公大楼——厦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楼台湾居民办证中心正式启用。办证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受理台湾居民办证、签注申请,并启用了叫号系统、增设受理座位。
  【中欧关系与台湾问题研讨会在厦举办】 5月31日至6月2日,第五届“中欧关系与台湾问题”研讨会在厦门悦华酒店举行。本届研讨会由国台办港澳局主导,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厦门市台办联合主办。来自英国、德国、瑞典的学者、欧盟对外关系研究人员,全国台湾研究会、中国社科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福建省社科院的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会议。研讨会上围绕2008年台湾选举后的政局变化及其影响、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与中欧关系、对台湾问题的政策建议三个议题展开讨论与研究。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参加了海上看金门活动。
  【厦门第一家台资IT超级商场开业】 6月15日,台湾蓝天集团旗下百脑汇厦门店正式开业。该店位于湖滨南路电子一条街,商场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百脑汇IT商场是蓝天集团在大陆地区最大的投资项目,厦门是百脑汇的第十四家店,也是华南区域继广州之后的第二家店面。
  【台商看好食博会】 6月27~29日,第六届中国(厦门)国际食品交易博览会在厦门举行。本届展会专设150个台湾农产品、食品展位,台北市商业会、高雄市中小企业理事会、台湾布袋港发展促进会、台北市酒商公会等相关机构纷纷组团参展,展品品种也从以往的果蔬等农产品扩大到整个食品产业。
  【第三届海峡杯慢垒邀请赛】 6月28日,为期两天的第三届海峡杯慢速垒球邀请赛在国际会展酒店前大草坪举行开幕式,共有高雄县队、台南市队、金门榕树下队、厦门台商队、厦门大学队等14支来自台湾和厦门的慢垒队伍参加邀请赛。
  【台湾中部四县市长访问厦门】 7月4~7日,台中市长胡志强、台中县长黄仲生、彰化县长卓伯源、南投县副县长陈志清在内的台湾中部四县市厦门首航访问团一行167人访问厦门。访问团参观了海沧港区、厦金客运码头、火炬(翔安)产业区、南普陀寺、环岛路、集美鳌园、园博苑和鼓浪屿,举行“台湾中部地区与厦门、香港旅游经贸交流研讨会”。厦门市领导何立峰、国台办常务副主任、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分别会见访问团一行。
  【首个台湾健康体检旅游团抵厦】 8月5日,翔鹭(厦门)国际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迎来由19人组成的台湾健康体检旅游团,这是台湾首次组团到厦门进行健检旅游,标志着厦门高端新兴复合型旅游产业在逐渐兴起。
  【闽台中心渔港农水产品交易中心落成】 9月10日,位于厦门现代物流园区内的闽台中心渔港举行农水产品交易中心落成暨台轮停泊点启用仪式。该交易中心是闽台中心渔港建设项目中的核心项目,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配有活鲜区、贝类区、冰鲜区、冻品区、干品和加工品区,台湾农水产品展示交易区,同时设有信息、金融、餐饮、检测、管理等配套设施。项目分两期建设,新落成的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65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不但可满足厦门及周边地区海产品交易需求,还服务于台湾水产进入大陆市场,形成海峡两岸及东南亚农水产品的集散地。
  【厦门农业交流团赴台参加农产品产销研讨会】 9月23~24日,海峡两岸(台湾)农产品产销研讨会在台南县举行,两岸共300多人参加研讨会。市委常委、副市长詹沧洲率厦门市赴台农业交流团80余人参加。研讨会期间,厦门市与台湾涉农公司签订13个合作协议,并与台湾、特别是台南农会、农业专家就多层面合作展开深入研讨。
  【台湾考生首度在厦参加国家司法考试】 9月20日,2470名考生在厦门考点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其中231名台湾考生是首度参加国家司法考试,这些台湾考生多数是从厦金航线直接来厦门的。此次考试台湾考生报名条件、参加考试科目内容,以及合格标准的确定和资格证书的颁发都和大陆考生相一致。国家司法部、国台办的有关领导到厦门巡查考场。
  【国民党台中市主委张逸华率团访厦】
  12月1~4日,应中共厦门市委的邀请,中国国民党台中市委员会主任委员张逸华率中国国民党台中市委员会参访团一行来厦进行参访活动。期间,张逸华一行与中共厦门市委举行座谈,并参观访问了厦门五个行政区及港口设施、文化艺术中心、大嶝对台小额贸易市场、台资企业等。此次参访实现了两市区级政党交流的首次正式对接,构建了两市区级政党交流平台,增进两市各区之间的了解和互信。
  【厦台“大三通”正式启动】 12月15日,厦门举行海峡两岸海上直航厦门港首航仪式,厦门港成为直航台湾航程最短、时间最省、成本最低的大陆港口;厦台两地邮政及邮政汇兑业务正式启动,直邮后厦台特快专递仅需2~3个工作日,普通邮件需3~5个工作日;厦航两岸常态包机每周执飞两岸的航班量由原来的两班增加为六班。
  厦金交流与合作
  【“两门”同时举办马拉松赛】 1月5日,2008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和2008金门马拉松赛于上午8时同时鸣枪开跑,这是历史上厦门与金门首次同时举行马拉松赛。台湾选手116人参加厦门马拉松赛,大陆选手280多名参加金门马拉松赛。金门马拉松赛为首届马拉松赛,其赛道环绕金门全岛,沿赛道可以浏览金门白沙碧水、闽南古厝的自然风光,充分展现了金门闽南文化、侨乡文化的独特风貌,以及两岸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在比赛中,选手除了领略到风狮爷、闽式建筑等金门的风土人情,还可以在赛道上隔海眺望厦门景观。首届金门马拉松赛的举办得到了厦门马拉松赛事组委会的大力支持,并借鉴了厦门马拉松赛的技术和经验。
  【两岸携手营救遇险渔民】 3月31日18时许,“闽晋渔0291”渔船在台湾海峡镇海角外海域遇险。厦门海上搜救中心接到报警后随即启动海上搜救应急预案,调派东海救助局厦门基地的专业救助船,并协调相关船舶赶往现场,金门方面也派出海巡艇RB01抵达现场。由于海上风大浪高,给救援活动带来极大的困难,先期抵达两艘轮船几次试图靠上遇险渔船都无功而返。21时50分,金门海巡艇克服风大浪高的危险,缓缓靠近遇险渔船,成功救起船上的8名渔民,并于4月1日2时11分抵达厦金航线11号灯浮附近水域,与厦门海事局“海巡2001”艇会合,8名获救渔民随后被安全转移到“海巡2001”艇上。
  [台湾本岛居民首次循厦金通道来厦】
  从6月19日开始,台湾当局允许所有民众循厦金航线往来两岸。当天下午4点20分,台湾本岛循金马通道赴大陆的第一团——台北桃源县同乡会观光团一行80人,乘坐“新金龙号”客轮从金门抵达厦门和平码头,展开赴厦门、漳州、泉州、龙岩四地的观光之旅。台北桃源县同乡会观光团是台湾开放厦金直接往来适用对象后,首个来厦台湾岛内居民团队。
  【厦金航线客运码头迁址】 6月28日,厦金航线客运码头由和平码头迁至位于东渡的厦门国际邮轮中心暨厦金客运码头新址。新码头按年吞吐量150万人次及高峰集中旅客到达量3000人的功能要求和一级国际客运站标准设计。码头内的客运联检大楼总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共三层,配有大型室内停车库、候船大厅和联检大厅,海关、边检、出入境签证、检验检疫、海事局、外轮代理公司等多家联检单位集中在现场办公,可为旅客提供出入境一条龙服务。
  【厦金航线第二航道开通】 8月31日,厦金航线第二航道——厦门五通至金门水头的客运航线正式开通,厦门五通客运码头同时启用。五通码头到金门水头码头距离17.79公里,航行时间仅25分钟,比原来的航线节省一半时间。开航初期,五通码头每天运营4个航班,有金厦海运、金安航运、厦门远洋、厦门轮总4家船公司参与运营。
  【2008年厦金公共卫生研讨会】 7月25日在厦门召开,这是海峡两岸业者首次在公共卫生领域尝试沟通与合作。来自厦金两地的卫生、检疫、交通等部门及红十字组织的45名代表参加研讨会。与会人员围绕加强厦金航线区域间公共卫生的信息沟通、技术交流与合作、人才教育培训资源的互补等议题展开探讨,尤其针对两岸公共卫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事宜,双方充分挖掘利用公共卫生领域人才教育培训资源等方面进行研讨并形成认知。厦金两地的卫生部门从2006年开始就建立互动机制,厦金公共卫生研讨会有助于两岸在卫生领域更加深入互动。
  【第三届世界金门日大会】 10月22日在翔安区举行,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45个金门社团共千余人参加大会,其中台湾本岛和金门的社团17个、嘉宾359人。此次大会是世界金门日首次在大陆举办,前两届分别在金门和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参见本书群众团体栏目“市金联”相关条目)
  【首届厦金两岸自行车公开赛】 11月29日在厦门市环岛东路举行,来自海峡两岸以及国外的300多名车友报名参赛(其中专业运动员120名)。比赛分专业组和公开组两个组别,专业组参赛选手由国内专业自行车运动员、厦门及金门各自行车俱乐部专业运动员组成,公开组参赛选手是来自各地的自行车爱好者。来自金门的40多名车友全部参加公开组的比赛。
  【丁国炎率团赴金参访】 12月8~10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丁国炎率厦门银行协会参访团赴金门考察。参访团主要拜会金门的金融机构,考察金门金融服务业的现状尤其是新台币和人民币的兑换、清算业务等情况。
  【“和平金门"彩瓷画展】 12月23~31日,“和平金门”百位华人国画家彩瓷国画联展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开展。该展览由金门县政府筹划举办,邀请大陆、金门、台湾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籍华人画家共100人,分别在金门和台湾当地进行瓷盘作画。开展时已有86人创作完成瓷盘作品,此次展览则先期展出已烧制完成的47件釉下彩瓷画作品。
  【为老龄金(马)胞发放生活补贴】
  12月30日,厦门市金胞联谊会举行厦门市老龄金(马)同胞生活补贴首发式,614名符合条件的在厦老龄金(马)同胞享受到此项待遇。据规定,只要是1947年12月31日前出生、户口本上籍贯体现为金门或马祖,且户籍在厦门市的老龄金胞都可以领取每月100元的生活补贴。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厦门年鉴.2009》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资料收录时限为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面、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姚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