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140
颗粒名称: 市妇联
分类号: D442.8
页数: 3
页码: 200-202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2008年厦门市市妇联包括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和谐社会与儿童发展高峰论坛、第三届两岸三地妇女相关议题研讨会、反家庭暴力妇女庇护站设立、村妇代会主任培训班、援助彭州孤老孤儿、举办“平安家庭·和谐社会”文化广场活动情况。
关键词: 市妇联 厦门 妇女联合会

内容

【概况】 2008年,厦门市妇女联合会(以下简称市妇联)和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以广大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工作,积极作为,取得良好成效。
  1.服务重点工程建设。市、区妇联靠前服务,慰问BRT(快速公交系统)等重点工程建设一线员工,评选表彰重点工程建设十佳巾帼建功积极分子、巾帼建功标兵,在工业集中区设立妇女之家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参与重点工程征地和强制拆迁行动,在征地拆迁补偿方面维护妇女权益,协助做好被征地对象的思想工作和劳动力就地安置工作。思明区、同安区、翔安区、海沧区妇联为重点工程建设者的家属免费开展妇科病检查,举办外来员工子女夏令营。
  2.促进妇女就业再就业。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了解农村富余女劳动力和金融风暴中下岗失业妇女的需求,开展职业素质技能培训和创业实用技术辅导。翔安区妇联联合农林水利局培训妇女1000多名,海沧区妇联结合辖区内出租户多的特点开展物业管理培训,同安区妇联主动联系相关企业,将雨伞、工艺品等手工加工项目引进社区,设置加工点,帮助一批中年妇女实现再就业。全年,妇联系统开展各类培训90期,培训10743人,转移劳动力5666人;为132名农村妇女提供贴息小额贷款739万元,其中市妇联贴息55.84万元。
  3.开展多种关爱妇女的活动。(1)开展争创巾帼文明岗,优质服务迎奥运系列活动,有16个单位被授予国家级优质服务迎奥运巾帼文明岗。评选表彰30名巾帼建功标兵,举办市级巾帼文明岗授牌暨岗位技能和文明礼仪展示。截至年底,全市各级巾帼文明岗1000多家,市级以上941家,其中国家级46家,省级231家。(2)开展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2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表彰100名女能手,培育3个巾帼科技致富示范基地、7个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村。制作农村大舞台,巾帼展风采专题片。组织全市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成果巡回展。开展农民文化艺术节。(3)“巾帼文明岗”与村妇代会结对活动覆盖全市156个农村妇代会,提前3年完成省妇联下达的工作任务。市妇联召开巾帼文明岗与村妇代会结对阶段性工作座谈会。(4)开展娘家人三进三送(娘家人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送法律、送健康、送知识)活动,深入边远山村、外来员工子弟学校、非公企业、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开展服务。启动救助贫困母亲系列行动,对困难单亲(母亲)家庭、贫困妇女、春蕾女童、贫困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关爱帮扶行动。协同卫生局、民政局为全市生活困难妇女免费进行妇科病、乳腺病筛查。开展回报母爱,共享文明慰问活动。全市6个区婚姻登记中心均实行婚前医学检查与婚姻登记流程有效结合的“一门式”服务方式,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
  4.组织妇女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年初发生冰雪风灾时,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前往旅客安置点,为滞留妇女儿童妇女送去御寒衣物。举办风雪无情人有情,“娘家人”关爱与您同行活动,邀请外来女员工回“娘家”过年,动员广大外来员工坚守岗位,留在厦门过年,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开展“情系灾区、情感关爱”志愿系列活动,对家庭志愿者进行心理关爱和情绪疏导方面的专业培训,组织他们分赴全市伤员救治医院和家属安置区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走访赴川救援人员家庭及其子女,慰问外来员工子弟学校川籍员工子女和转学来厦的灾区女生。开展大爱助孤活动,募集善款164.25万元,用于连续三年助养地震灾区359名困难对象。
  5.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市妇联提出的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提案引起市人大、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列入2008年的立法调研。《厦门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被列入立法计划。市妇联与市综治办、市司法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百万妇女学法律·家庭平安促和谐”普法读书活动的实施意见》,联合市依法治市办、市妇儿工委、市司法局举办全市学习贯彻《福建省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专题培训,举办妇女信访、调解员培训班。全年市、区妇联接待来电来信来访以及网上投诉1068件,均得到妥善解决。联合公安局、民政局等部门共同成立厦门市反家庭暴力工作协调组,设立厦门市反家庭暴力妇女庇护站。全市各社区均组建维权志愿者队伍,设立妇女儿童贴心坊、爱心邻里关照网、知心姐姐QQ群、悄悄话室等,为妇女儿童解答各种疑难问题。
  6.文明家庭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1)市妇联制作播放公益宣传片,开设手机短信平台,召开各界代表学习《家庭和谐初探》座谈会,向全市广大家庭和群众宣传家庭美德内容。评选120户市级文明家庭和99户节能环保家庭,表彰19名勤廉贤内助先进典型。召开2008年全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工作会议暨流动家庭平安创建宣传推进会,对各区创建活动进行督导点评,整理编印平安家庭创建知识和维权知识问答发放到社区居民手中。全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知晓率、参与率和覆盖率均达到省里标准。(2)探索家庭教育方法,开展“百场家庭教育讲座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活动,举办158场讲座,近5万名家长到场听课,此项工作获得福建省妇联2008年度工作创新奖。开设家庭教育咨询专线、开办网上家长学校,招募志愿者、专家对家长的问题进行解答,接受个别咨询1500人次,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家长提供专业指导。举办全市家庭教育骨干培训班、开展家庭教育理论研讨。参与主办海峡两岸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研讨会。(3)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将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双合格家庭等特色创建活动向外来流动人口拓展。在湖里金山社区等外来人口集聚社区设立流动妇女平安之家。通过举办“平安家庭·社会和谐”文化广场活动,将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纳入外来务工人员学习内容。在6所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集中的学校举办“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流动儿童”和“让爱在每个家庭流动”专题家庭教育讲座。
  7.参与群体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共创美好新生活万名巾帼志愿者大行动。营造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氛围,开展“我与奥运同行”系列活动,举行以椅子操为主要内容的万名妇女健身展示、万名妇女健步行活动、家庭趣味运动会等。
  8.拓展交流合作。承办第三届两岸三地妇女相关议题研讨会,与会单位来自厦门、台湾、金门、香港、澳门。研讨会上,140多位专家学者、妇女工作者围绕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进行交流研讨。组织厦门女艺术家参加首届海峡妇女艺术节,接待参加艺术节的台澳侨妇女姐妹。承办福建省首届海峡儿童欢乐节开幕式暨厦门市第二届家庭趣味运动会。举办和谐社会与儿童发展高峰论坛。接待来厦访问的塞拉里昂外交部长班古拉一行。
  9.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开展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区、镇(街)、村(社区)创建活动。成立由市妇联、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干部、教师组成的调研组,深入市直机关单位和各区街(镇)、村(社区)就党建带妇建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开展专题调研。提前介入部署2009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女性进“两委”(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或社区党支部委员会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举办村妇代会主任培训班、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女性进“两委”工作培训会。
  【救助贫困母亲行动】 3月1日,厦门市救助贫困母亲行动暨为全市生活困难妇女免费妇科病、乳腺病筛查工作正式启动。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市卫生局、市民政局、市红十字会、市计生协会和市慈善总会分两年为全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家庭中的已婚妇女免费进行妇科病、乳腺病筛查。截至2008年12月,已有144人次身患乳腺癌贫困患者获得了医疗救助,救助金额达40万元,20名患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贫苦妇女得到了免费手术治疗。
  【和谐社会与儿童发展高峰论坛】 5月20日,由厦门市政府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厦门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承办的和谐社会与儿童发展高峰论坛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和国内有关法律、教育、卫生专家、学者及妇女儿童工作者近400人出席会议。原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联合国代表高瑟兰(Gosselin)等出席开幕式。此次论坛主要研讨如何促进儿童发展,强化政府行为,确立各级政府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维护儿童在教育、健康、法律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多项权益。
  【第三届两岸三地妇女相关议题研讨会】 4月8日在厦门会展中心五楼多功能厅举行。台湾妇女代表团、香港妇女代表团、澳门妇女代表团、金门代表团和厦门代表团共110人与会探讨妇女组织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问题。
  【百场家庭教育讲座“三进”活动】 4月12日,市妇联、市教育局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百场家庭教育讲座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讲座在厦门第一中学景行楼会议厅举办。来自全市各区妇联、教育局、关工委领导、各中小学、幼儿园德育处负责人、各社区家教学校代表以及一中的学生家长1000人参加启动仪式。截至年底,共举办讲座158场,近5万名家长接受教育。
  【反家庭暴力妇女庇护站设立】 市妇联联合民政局、公安局、司法局、关工委等部门共同成立厦门市反家庭暴力工作协调组,并设立厦门市反家庭暴力妇女庇护站。4月3日,该站举行揭牌仪式,市反家庭暴力工作协调组成员、市、区、街(镇)妇联维权干部、市巾帼法律志愿者代表等70多人参加揭牌仪式。
  【村妇代会主任培训班】 9月26日,市妇联在巾帼园举办村妇代会主任培训班,这是本市第一个针对2009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开办的培训班。全市各区、镇(街)妇联主席、村妇代会主任、村改居妇联主席及农村女能手、女企业家代表120人参加此次培训。通过培训,基层妇女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为2009年村级组织换届中女性进村“两委”比例的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
  【援助彭州孤老孤儿】 10月15日,厦门市妇联、厦门市慈善总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大爱助孤活动在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镇中心小学正式启动。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翁金珠代表厦门市慈善总会、厦门日报社将50多万元的善款通过当地的民政部门,转交到彭州市龙门山镇、白鹿镇、天彭镇和致和镇的300多名孤老孤儿手中。厦门市慈善总会与彭州市民政局签订大爱助孤活动协议书。年内,通过彭州市民政局转交第一批资助费用54.75万元给灾区受助人员。
  【举办“平安家庭·和谐社会”文化广场活动】 10月24日,市纪委、市妇联等在湖里高殿社区文化中心广场联合举办“平安家庭·和谐社会”文化广场活动,并进行创建平安家庭、廉政文化进家庭、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等宣传活动,近2000名群众参加。会上,19名勤廉贤内助和12个平安家庭创建示范社区受到表彰。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厦门年鉴.2009》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资料收录时限为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面、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陈雯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顾秀莲
相关人物
高瑟兰
相关人物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