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人民政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111
颗粒名称: 厦门市人民政府
分类号: D630.1
页数: 24
页码: 157-180
摘要: 2008年,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召开11次市长办公会议,即第十二次至第二十二次市长办公会议。1月10日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沟通近期工作情况,通报1月工作和研究春节前、后工作安排,研究《市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08年计划草案报告》、《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报告》,并通报2007年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沟通3月政府工作情况,通报4月工作安排。研究海沧有关项目,传达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部署近期厦门市安全生产工作。以及厦门长庚医院提请市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关键词: 地方政府 人民政府 厦门市

内容

工作会议
  【市长办公会议】 2008年,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召开11次市长办公会议,即第十二次至第二十二次市长办公会议。
  第十二次会议。1月10日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沟通近期工作情况,通报1月工作和研究春节前、后工作安排,研究《市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08年计划草案报告》、《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报告》,并通报2007年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第十三次会议。3月31日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沟通3月政府工作情况,通报4月工作安排。
  第十四次会议。4月30日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沟通4月政府工作情况,通报5月工作安排。
  第十五次会议。6月2日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沟通5月政府工作情况,通报6月工作安排。
  第十六次会议。7月1日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沟通6月政府工作情况,通报7月工作安排。
  第十七次会议。7月31日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沟通7月政府工作情况,通报8月工作安排。
  第十八次会议。8月29日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沟通8月政府工作情况,通报9月工作安排。
  第十九次会议。9月28日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沟通9月政府工作情况,通报10月工作安排。
  第二十次会议。11月8日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沟通10月政府工作情况,通报11月工作安排。
  第二十一次会议。12月1日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丁国炎副市长就明年主要经济指标建议作说明,各位副市长沟通交流12月工作安排。
  第二十二次会议。12月31日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沟通12月政府工作情况,通报2009年1月工作安排。
  【市政府常务会议】 2008年,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召开35次常务会议,即第十九次至第五十三次市政府常务会议。
  第十九次会议。1月31日下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海沧有关项目,传达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部署近期厦门市安全生产工作。
  第二十次会议。2月3日上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传达省政府全体成员会议精神,研究、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08年计划草案报告》和《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报告》等议题。
  第二十一次会议。2月14日下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关于调整厦门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有关情况的报告、关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补助政策的意见、《厦门市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厦门市水上旅游客运管理办法(草案)》、关于马巷新店撤镇设街工作情况的报告、厦门市科技、品牌、节能和大型活动表彰大会方案等议题。
  第二十二次会议。2月27日下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关于调整天马山殡仪馆建设用地的请示、厦门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方案及管理办法、关于向省工改办报送厦门市绩效评估奖惩试点方案的请示、关于编制2008年市政府立法计划和执法检查计划的报告、《厦门市城市建设综合防灾规划》等议题。
  第二十三次会议。3月20日上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2008年市级财政性投融资项目资金平衡情况、2008年全市国内合作交流主要工作、2008年厦门市国际友城工作、本市与北大、清华等高校开展市校科技合作有关问题、《厦门地方文献征集管理办法》和《厦门市市直行政机关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管理暂行办法》等议题。
  第二十四次会议。3月31日上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项目开工报批制度实施办法》、国务院农业和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贯彻意见、厦门市2007年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自查报告、2007年工业产值指标完成情况考核奖励方案,通报湖里医院并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台交会筹备有关情况。
  第二十五次会议。4月11日上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分析第一季度经济形势,通报2005~2007年度厦门市劳动模范推荐人选。
  第二十六次会议。4月17日下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市第十八届运动会有关工作、关于医疗卫生服务补助政策的意见、市政府关于厦漳跨海大桥建设项目出资承诺的函、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嘉禾园地下车库项目车库主体工程投资概算、《厦门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及有关配套文件、厦门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0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推荐人选、财政性投融资项目贷款利率调整有关问题等议题。
  第二十七次会议。5月5日上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机械工业集中区三社小学迁建、厦门至安溪城际快
  速路(站北互通一厦门互通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杏林大桥夜景工程项目立项、园博苑大众温泉浴场项目立项、五缘湾水乡项目立项、东坪山安置房小区市政配套工程、厦门公交枢纽综合工程立项、官浔一路下穿滨海西大道通道立项等、丙洲片区D地块道路工程项目立项,审批厦门机械工业集中区二期场平一期工程项目的请示,调整滨海东大道(内安大道—高速公路段)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调整丙洲片区A地块道路工程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调整文兴路一期工程(县黄路—环湖里大道段)项目投资概算、集美大桥绿化及夜景工程投资概算,审核环东海域同集片区工业招拍挂二号地块项目建议书、黎安居住区招拍挂二号地块项目建议书、黎安居住区招拍挂一号地块项目建议书、翔安南部工业招拍挂用地项目建议书、杏林湾西亭片区配套市政道路项目建议书、厦门(新)站片区站西五路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厦门(新)站片区站北广场配套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厦门(新)站片区西城大道(中洲路—站西三路)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厦门(新)站片区A地块配套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厦门(新)站片区起步区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杏林湾片区综合开发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等财政性投融资项目。以及厦门长庚医院提请市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第二十八次会议。5月9日上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2008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解草案、《厦门市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厦门市重点水源保护区和边远山区农村实施移民造福工程指导意见》、《落实侨房政策使用权清退工作的意见》、2008年社保基金收支预算、2008年市本级政府债务预算、上解海漂垃圾治理专项经费、申办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五届全国钢琴比赛、《厦门市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2008厦门国际海洋周”筹备工作、调整本市房屋拆迁补偿重置价格、2008年厦门市出租汽车投放工作方案等议题。
  第二十九次会议。5月14日上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申办“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2009年会”的报告、核定胡里山炮台景区门票价格、申报参加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主题方案、成立厦门市政府投资评审中心、治理厦金海域漂浮物的意见等议题,以及杏林湾官任片区1#地块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立项、杏林湾官任片区2#地块场平及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立项、集美污水厂西侧用地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立项、丙洲片区C地块道路工程项目立项、杏林大桥绿化工程项目立项、中洲路一期(集美北大道—G324线段)工程投资概算,调整环岛干道(县黄路—文曾路段)工程投资概算、墩仔小区安置房项目投资概算,审核厦门(新)站商业招拍挂一号地块项目建议书、九溪西片区招拍挂二号地块项目建议书、九溪西片区浦尾居住区招拍挂地块项目建议书、九溪西片区溪尾居住区招拍挂二号地块项目建议书、九溪西片区溪尾居住区招拍挂一号地块项目建议书、环东海域西炉片区工业招拍挂一号地块项目立项等市级财政性投融资项目。
  第三十次会议。5月19日下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部署支援四川灾区赈灾救助工作事宜,研究保持“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需解决的问题、厦门市爱心护理院投资调整及资金安排的意见、2007年度政府及其部门绩效评估工作情况等议题,传达全国纠风工作会议、全省纠风及机关效能工作会议主要精神,并研究厦门市初步贯彻意见。
  第三十一次会议。5月26日下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分解下达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目标,研究2008~2009年度厦门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核定岛外出租车运输价格、翔安中心储备粮库一期工程投资概算、调整2008年度工伤保险定期待遇等议题。
  第三十二次会议。6月17日下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第三届世界金门日大会会务经费、通报厦门市住宅物业服务等级标准及收费指导价、关于执行省数字电视资费政策的实施方案,以及中烟公司赞助市文化体育事业项目、厦门市2008年度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意见、对获得国家级品牌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进行奖励的有关问题、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享受期限等议题。调整市政府驻京办商务会馆改造装修项目投资概算、思明公安分局中华派出所及刑警大队警务楼项目投资概算、东部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投资概算,审核九溪西片区一期配套道路增补段项目建议书、九溪西片区一期配套道路项目建议书、杏滨片区道路增补用地建议书、杏滨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建议书等财政性投资项目。
  第三十三次会议。7月2日下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厦门市“十一五”期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一次性授权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对违法建设采取强制措施、鳌山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报旗山粮食储备库工程投资概算等议题。
  第三十四次会议。7月4日下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关于闲置土地处置的意见》、高速公路(厦门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调整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基金支付最高限额、厦门市购房入户政策调整方案、2008年度市本级政府债务预算规模调整意见、2007年市本级财政决算的报告等议题。
  第三十五次会议。7月9日上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拆迁中人口认定与住宅面积计算》、城市污泥处置、金尚中学扩建用地规划、《厦门市隧道管理暂行规定(草案)》、《我市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界定标准调整方案》、修改《厦门市地价征收管理若干规定》个别条款、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住房公积金标准、厦门侨星实业总公司退休职工退休金问题、厦门市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改革报告,通报2008年度厦门市重点民营企业名单等议题,以及鳌园路综合管线改造工程项目立项、调整同安湾大桥及两端连接线工程和环东海与旅游线路(洪塘头—潘涂段)项目征地拆迁费资金来源等财政性项目。
  第三十六次会议。7月14日下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加强市级财政性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意见》、《2007年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厦漳跨海大桥建设项目补充出资承诺函》等议题,以及翔安隧道隧顶花园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兴路(县黄路—双涵路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安工业集中区下游河道整治一期工程项目立项等财政性投资项目。
  第三十七次会议。7月17日下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海沧保税港区一期规划建设方案、历史遗留住宅项目办理红印户口、表彰2007年度重点工程考核优秀项目和先进工作者、厦工机械工业园用地调整涉及的税收、2008年度政府及其部门绩效管理工作方案、失业保险金节余用于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支出等议题。
  第三十八次会议。7月31日上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厦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厦门市社会保障性租赁房管理办法》、《厦门市经济适用房配售管理办法》、《厦门市保障性商品房配售管理办法》、《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使用管理办法》、《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厦门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规定》、翔安区开征污水处理费、调整同安区民用水及翔安区终端自来水、原水价格问题、鼓浪屿旅游观光车价格重新核定、2008~2010年度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评定等议题。
  第三十九次会议。8月6日上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规划(草案)》、闽商聚厦门活动安排、《厦门市近期建设规划(修订)》、集灌快速路(杏林大桥—沈海高速段)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五通专用客运码头开通的准备工作、《厦门高崎渔港港章》、南安(金淘)至厦门高速公路(厦门段)资本金承诺函、厦门火车站站房改扩建项目建议书、厦门市捐资兴学尊师重教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名单、海沧保税港区一期工程招标及实施等议题。
  第四十次会议。8月12日上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厦门市保障性商品房配售管理办法》、《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使用管理办法》、“九八”期间拟举行开工、竣工仪式项目名单、调整环岛干道(会展中心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厦门市马拉松“圣火台”雕塑设计方案、举办第四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设备博览会等议题。
  第四十一次会议。8月22日上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传达落实省委常委会、省长办公会关于第十二届投洽会的指示精神,研究厦门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决定的意见》、预制板房改造方案、快速公交系统(BRT)票价、“无线城市”建设等议题,以及110KV围里—高殿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10KV保税变电站进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20KV英春—安兜开断进围里变电站线路工程立项及概算、观音山人造沙滩二期工程立项、集美区深青溪、瑶山溪综合治理水利工程概算等财政性投资项目。
  第四十二次会议。8月27日上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海翔大道(琼头—翔安大道段)拓宽改建工程项目立项、电子职业中专学校学生宿舍食堂综合楼项目建议书、福建化工学校和集美轻工业学校划转厦门市管理、近期交通改善情况报告、第十二届投洽会筹备工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2008年全市出租汽车投放工作方案、《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汽车租赁业管理的通告(草案)》、《厦门市人民政府制定规章和拟定法规草案的程序规定(草案)》、2008年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工业专场汽车产业产学研(厦门)对接会、聘请厦门市第四批科学技术顾问、厦门市2008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和比例等议题。
  第四十三次会议。9月3日上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村改居”社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送审稿)》、《厦门市应急工程招投标办法(试行)草案》、《厦门市2008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专项清理工作方案》等议题,以及灌新路(主线新阳段)项目立项、东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电力进出线工程项目等财政性投资项目。
  第四十四次会议。9月11日上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参加“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可持续发展城市实践展览会”、划拨商品房转让补办土地出让金标准、市台办“关于因应国台办王毅主任受权宣布为便利两岸同胞交往采取五项新的政策措施以及台‘行政院’通过‘小三通’正常化推动方案的请示”等议题。
  第四十五次会议。10月9日上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市食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关情况、含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开展乳制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授权区政府(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审批工业用地出让方案的意见、《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修订草案)》、《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厦门市测绘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厦门市鼓励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厦门技师学院新校区二期工程设计单位、厦门市政府关于新一轮铁路建设出资意见的函等议题,以及五缘医院地下室(停车场)建设规模调整、东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供水和中水回用一期工程项目立项、环岛干道(虎仔山—仙岳路段)二期工程立项、110千伏湖边—岭兜电缆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10千伏湖边—五通电缆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财政性投资项目。
  第四十六次会议。10月16日下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市本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情况、《厦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方案》、《关于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意见》、《厦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规定》、2008年国际海洋周筹备工作情况、《厦门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修订草案)》、《厦门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会议若干规定》、为民办实事工作情况、加强零售业购物券(卡)管理等议题,以及天地湖及筼筜湖污水截流工程项目建议书、海沧芦澳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调整成功大道(原机场路)二期工程投资概算等财政性投资项目。
  第四十七次会议。10月22日晚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传达市委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专题研究安全、稳定问题。
  第四十八次会议。10月30日下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听取外经贸工作的汇报,研究《厦门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意见(送审稿)》、《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暂行办法》、申报吴伟明同志为革命烈士的报告、关于申办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览漆画、综合材料展区的汇报等议题。
  第四十九次会议。11月14日下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环保大会有关问题、《厦门市文化产业近期发展规划》、《厦门市公寓式酒店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扶持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厦门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预申请出让暂行办法》、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闲置土地清理处置方案、厦漳大桥前期工作情况汇报等议题。
  第五十次会议。11月26日上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2009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厦门市2008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中期调整方案、厦门市“城市原点”雕塑设计方案、市政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农民工维稳应急资金等议题,以及2006C56(原杏林糖厂片区)政府储备地块市政配套项目立项、蔡岭路(县黄路—环岛干道段)项目立项、翔安大道二期工程(西滨立交至仑头立交)立项、翔安隧道管理区项目立项、厦门市口腔医院迁建项目、调整西部(海沧)垃圾焚烧发电厂总投资等财政性投资项目。
  第五十一次会议。12月4日上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审议本年度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报告框架、申办第八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有关问题、农村信用联社不良贷款处置的有关问题、《厦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执行闽人发〔2008〕10号文件并适当增加企业退休军转干部专项生活补助有关问题,以及海沧西引道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关于电力进岛第一通道(墩上—集美大桥段)电缆隧道工程项目立项、110KV半曾Ⅱ回、半将Ⅱ回、半鸿Ⅱ回开断进金榜变线路工程项目立项等财政性投资项目。
  第五十二次会议。12月18日晚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2009年度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部分民政定补对象补助标准调整方案、扶持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职工以本人住房公积金作担保促进消费的意见,调整本市部分片区购房入户政策,以及航空工业园道路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东部燃气电厂(LNG)出线通道配套道路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电力进岛第一通道(墩上一围里段)电缆隧道工程项目立项及概算、集美磁窑路项目立项、原枋湖钢窗厂用地及枋湖片区七号地块市政配套工程项目立项、鼓浪屿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一期项目立项等财政性投资项目。
  第五十三次会议。12月24日上午由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研究《促进厦门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年市重点项目建设增补、调整名单、开展“森林人家”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09年市政府立法计划和执法检查计划(草案)》、厦门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海域水产养殖退出补偿实施办法、《厦门市质量奖评定管理办法》、《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技术标准化战略的意见》、扶持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争取荷兰皇家航空开辟厦门至荷兰阿姆斯特丹洲际航线有关问题、《市政府关于2007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报告》等议题。(林曦)
  政务工作
  【人大建议办理】 年内,市政府共收到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转来的建议205件,占全市建议总量的97.6%。按内容分类:城建城管方面66件,占32.2%;教科文卫方面35件,占17.1%;工交经贸方面29件,占14.1%;政法民政方面21件,占10.2%;计划财政方面19件,占9.3%;农林水利方面14件,占6.8%;劳动人事方面9件,占4.4%;其他方面12件,占5.9%。全部建议交由思明、湖里、集美、同安、翔安5个区政府和45个市政府部门或机构办理,至年底,全部作书面答复,办复率100%。在办复的建议中,所提建议已基本解决或被采纳的78件,占38.05%,正在解决或已列入计划解决的110件,占53.66%;受条件限制及其他原因留待以后研究解决的15件,占7.32%;目前不具备解决条件的2件,占0.97%。从收到的代表反馈意见看,代表对办理结果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193件,满意率为94.1%。
  【政协提案办理】 年内,市政府收到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交由市政府办理的提案501件,占全市提案总量的97%,其中重点提案23件。主要涉及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管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根据内容,将这些提案分为承办件、分办件和主办会办件,交由63个市政府工作部门、办事机构及各区政府办理。在办复的提案中,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181件,占32.32%;正在解决或已列入计划解决的313件,占55.89%;因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目前暂不能解决的60件,占10.72%;所提意见留作参考的6件,占1.07%。到年末,560件应答复件全部书面答复,答复率100%,满意率为94%。(林曦)
  【政务信息工作】 年内,市政府办公厅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不断提升政务信息服务水平,全面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领导掌握情况、科学决策提供较好的服务。及时采编市领导调研等重要活动信息并在《政务动态》刊发,以指导政府各项工作。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厦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动态、新举措、新经验和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全方位展示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精神风貌。围绕阶段性重点工作开设了“抗震救灾”、“应对金融危机”、“扶持百亿产业链产业集群”等专栏,及时收集整理各级各部门工作情况,并予以刊登。关注对舆情、社情和互联网信息,对厦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和民生问题进行及时的跟踪反馈,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全年共编辑各类政务刊物1046期,其中:《政务动态》320期、《要事快报》310期、《政务专报》51期、《参阅件》59期,报省政府办公厅信息241期、国务院办公厅信息65期。(市府办)
  法制工作
  【概况】 2008年,厦门市法制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继续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深入开展。在2008年度全省设区市政府绩效管理行政行为合法率指标评估中,厦门第三次取得总分第一的成绩。
  1.推进依法行政。年内,市政府先后印发《厦门市2008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厦门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决定的意见》,对全市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做进一步具体规定,特别是对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推行公务员学法制度、领导干部专题法制讲座制度、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重大行政决策集体研究制度、健全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合法性审查制度、行政执法证件考试和注册制度、依法行政考核评估制度和依法行政定期报告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提出具体要求,从工作机制和制度上保证依法行政任务的落实并取得实效。
  2.做好立法工作。全年完成《厦门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规定》、《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厦门市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修订)》和《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修订)》等4件法规草案的草拟工作,报送市人大审议。审议通过《厦门市拥军优属办法(修订)》、《厦门市市场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厦门市水上旅游客运管理办法》、《厦门市人民政府制定规章和拟定法规草案的程序规定(修订)》和《厦门市测绘管理办法(修订)》等5件政府规章。开展立法课题研究,对《厦门市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修订)》、《厦门市人民政府制定规章和拟定法规草案的程序规定(修订)》等法规和规章草案委托厦门大学法学院开展专门课题研究。市法制局聘请15位立法顾问加强立法论证工作,不断增强立法的科学性。对涉及社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立法项目,召开立法听证会,听取社会各界对立法内容的意见和看法,对听证会反映的合理意见,及时吸收并对相关立法条文进行修改完善。在审查修改政府规章过程中,将规章草案在《厦门日报》登载,公开征求意见。结合对《厦门市实施〈气象法〉办法》等规章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组织开展立法后评估工作,提出完善立法与加强执法的相应建议,推进立法质量不断提高。
  3.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在2007年开展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市政府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确定在市公安局、市财政局等10个市直部门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试点工作,在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等2个单位开展规范行政许可自由裁量权试点工作,截至12月,12个扩大试点单位全部完成试点工作,并全部正式行文实施。与此同时,市法制局以政府规章形式研究起草《厦门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该规章的出台,将为指导各部门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提供重要依据,使各部门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成为法定的常规性工作,为2009年全面开展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年内,根据市政府制定的本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市法制局牵头开展对《厦门市经济特区养犬管理办法》和《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执行情况的执法检查,并强化检查后的落实整改工作,保证检查建议落到实处。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健全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制度。在对申领执法证件执法人员强化培训,实行闭卷考试工作的同时,根据修改后的《厦门市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全市到期的行政执法证件注册考试实施抽考制度。
  4.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保证政府各类抽象行政行为合法有效。按照文件报备范围,全年向省政府和市人大常委会报备规范性文件70件,报备率与合法率均为100%。在全省率先对市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实行前置法律审查,以政府规章的形式明确规定,未经市政府法制机构审查的规范性文件不得发布,擅自发布的无效。全年市法制局前置法律审查市政府所属工作部门规范性文件122件,受理各区政府报备规范性文件111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要求,12月,在全省率先启动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落实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
  5.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强化政府自身纠错机制。进一步健全案件受理和审理制度,规范办案程序,开通网上申请行政复议,畅通行政复议途径,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保证办案质量,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全年各级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202件,立案受理181件,不予受理17件,告知4件。其中,市政府收到复议申请78件,立案受理70件,不予受理8件。在行政复议办案过程中,积极运用调解手段化解行政争议,有效地将行政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初发阶段,化解在行政程序中。
  6.加强基础建设,保障依法行政工作有效推进。进一步完善对各区、市政府各部门依法行政情况的绩效考核量化指标,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纳入日常工作考核和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加强基层法制机构建设。全市6个区政府已全部成立法制机构,积极落实省编办下达的法制工作人员编制,基层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得到一定改善。
  人事工作
  【概况】 2008年,厦门市人事局按照“完善政策、强化市场、优质服务、加强引导、营造环境”的工作思路,坚持“创新发展、强化服务”,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人才引进与高级人才管理。全年引进(调入)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2710名。其中,高级职称412人,中级职称541人;博士241人,硕士424人,本科1733人;留学人员268人;柔性引进31人;审核确认为重点人才34人。接收毕业生26518人,办理毕业生就业审批19150人。其中,外地生源15795人;博士195人、硕士2158人、本科17657人(就业14670人)、专科3924人(就业1940人);为来厦多年成为企业骨干的大专、中专学历毕业生办理人事户口调入62人。
  年内,举办“厦门市2008年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交流大会”,开展征集重要职位,免费服务面向国内外招聘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活动,427家单位推出2024个职位,需求人才7356名,应邀参会4300多人,其中博士231人、硕士607人、本科3015人、大专工科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480多人;推出高层次人才匹配服务,为76家单位130个岗位推荐配置303名中高级人才;签订委托猎头服务协议12份,搜寻各类人才1591名,推荐194人次,成功上岗6人;根据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要求,梳理《厦门市引进人才政策简介》,编发《2008年度厦门市急需紧缺引进人才目录》;受理人才住房申请489人;落实首批出售人才住房房源400套。
  2.职称评审和人事考试。评审或批准确认专业技术资格3631人,其中中级2641人、高级990人;审批事业单位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1054人,工人技师聘任11人;组织各类职称和职(执)业资格及其他人事考试40余场,7万多人次报名;承接46家单位委托,完成101套社会化考试试卷的命题、组卷。
  3.引进海外留学人才。获批引智项目37项127人,资助311万元。其中,出国培训项目8项44人,获资助46万元。聘请专家项目29项83人,获资助265万元,市财政配套180万元,项目主要涉及软件与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医药、汽车制造、飞机维修、重点市政工程、医疗及名优农产品等重点发展领域;推荐55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赴香港、美国、法国参加中国企业高级人才及其他管理方面的培训;推荐50多人参加新加坡政府资助短期培训项目30多个,12人学成回国;5名外国专家获2008年“白鹭友谊奖”;2个项目被确定为“国家千村引智示范项目”。
  4.公务员管理。完成厦门市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91家(市直35家、区属56家)1124人的培训任务;全市春季计划招考113名(其中政府系统计划招考46名),实际录用45名;秋季计划招考143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其中政府系统计划招考56名、参照管理单位计划招考36名),实际录用91名;市公安局从公安大学、刑警学院录用2008年度应届毕业生50名。
  273家行政机关、893家事业单位共计44754人参加年度考核,评为优秀7332名,占16.38%;称职(合格)35502名,占79.33%;基本称职(基本合格)44名,占0.098%;不称职(不合格)17名占0.038%;未定等次1859人,占4.15%。联合评选表彰全国系统先进集体10家、劳动模范1名、农村优秀人才1名、先进工作者5名;省级系统先进集体53家、先进工作者207名;市级先进集体173家、先进工作者363名;配合评荐表彰省、市抗震救灾先进集体57个、先进个人796名、功臣6名;清理1979年以来市、县(区)、乡镇政府及同级党委联合表彰的先进集体25929家、先进工作者47319人;审核部分享受地市级劳模待遇50人、部级系统先进晋升一个级别工资档次(或一级薪级工资)8人;审核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任免330批次2323人,公务员调动60人,省部属调动人员落户手续136人。
  5.工资福利与退休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两年正常晋升级别工资档次11336人、滚动晋级806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晋升薪级工资18879人;调出人员工资减退、调动人员工资确定、职级变动、毕业生转正定级等8027人;新增退休人员待遇374人,增发退休干部高龄补贴235人、遗属补助27人。
  6.军转干部安置。制定《厦门市2008年营职以下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实施意见》,接收安置军转干部档案321人(不含师职干部),其中计划安置283人(营职以下及技术干部177人)、自主择业38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购房贷款可享受公积金贷款政策;春节、“八一”节慰问企业军转干部1058人次,发放慰问金75.06万元。
  7.教育培训。依托“培训超市”和卫星远程教育,开展菜单式培训26个专题,参训6642人次,其中华侨大学与ABB公司试行校企合作,拟培养20名工程硕士;开办中高层次人才研修班24个,4896人参训,其中“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和“心理健康与现代管理”列为省重点示范班;联合行业协会举办软件、旅游、税务、会计等高端紧缺人才培训班88期,5220人参训(其中软件人才培训18期,1032人次参训);开展公务员能力建设和公文写作培训,6000多名公务员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网络培训或考试,8000多名公务员参加网上法律知识考试;全年办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验证7257人次,发放、登记、验证公务员培训证书5680人次,更改、认证机关工作人员学历268人次;国内首个软件与集成电路人才培训的国家级基地获批落户厦门,促进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8.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厦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规范和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全年审核事业单位招聘方案50批次518个岗位、招聘花名册146批次,补充工作人员1430人(含简化程序520人),其中博士47人、硕士397人、本科611人、大专154人、中专及以下221人;高级职称132人、中级216人、初级及以下1082人(含毕业生716人);推出事业单位统一招考工作人员岗位68个,1332人通过报名资格初审,招聘83人(其中8家单位16个岗位首次进行专业技能面试)。
  9.人才中介机构管理和服务。市人才中心在全国“211工程”(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院校新增建立高校人才服务工作站6个,至此,厦门市已在全国27所重点院校建立人才服务工作站;福建建筑人才服务中心厦门分中心挂牌成立;成立制定厦门市人才中介服务标准工作小组,出台《厦门市互联网人才中介服务活动管理办法》,规范人才交流会、人事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等9项业务服务标准;年度验证人才中介机构70家,合格69家、注销1家;核准颁发人才中介服务许可证12家;办理《许可证》登记事项变更26家;核准举办人才交流会220场;培训人才中介机构从业人员资格176人,全部取得从业资格证书;举办岛外“三合一”(人才交流、本地劳动力转移、外地进城务工人员求职)专场交流会、重点园区专场交流会、公益性综合人才交流会等“公益性人才服务月”活动,约900家次企业参会,提供岗位4.3万多个,吸引4.9万多人次参加,约7000人达成就业协议;开通翔安区、集美区、同安区3场招聘会19部人才直通车,组织输送近千名人才到场应聘;市人才市场全年举办交流会149场(不含岛外翔安、集美分市场举办的19场以及公益性专场37场),参会单位26013家,提供职位371885个;办理人事代理单位立户1301家,立户单位总数达13059家;个人委托代理1053人,委托代理人员总数达70525人;接收档案21348卷,档案总数达132453卷;接收人才储备申报780人,储备人才总数达4512人;集体户口迁入5827人,集体户口总数达19022人;签订单纯保管协议2294份,国内学历认证6100例,国外学历认证157例;新增机关事业单位人才派遣单位147家,2636人,派遣及人才事务单位总数达318家,4343人;市评荐中心突出酒店式交流会的品牌效应,举办8场中高级人才交流会和配套网上招聘活动,参会单位183家,提供4482个中高级职位,到场人才3800多人,网站访问15.8万多人次,近400名人才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或实现了双向选择;成立“厦门市职业经理人协会”,发展会员266名。
  10.人事争议仲裁、信访工作。建立人事争议仲裁员市区两级共享制度;接待人事争议仲裁来信来访117人次;接待企业军转干部来访136批次,近300人次;办理群众来信290件;答复网络咨询2700多条次。
  【促进毕业生就业】 一是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X+1”培养模式,加快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研发人才、生产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年内,华侨大学与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签订了联合培养光电专业技术人才协议。二是对经市、区人事行政主管部门授权或委托,为本市生源毕业生提供免费公共服务的人才中介机构或其他有关机构给予一定专项补贴。三是组织厦门大学、集美大学举办校园专场招聘会,邀请专业人士、职业经理人、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以讲座等形式开展职前培训。四是推荐毕业生就业。开展厦门生源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掌握42所高校7185名2008届厦门生源毕业生就业情况;市人事局举办毕业生专场交流会,其中,在毕业生人才“1+4”系列交流大会上,773家(次)单位提供1.6万个岗位,来自全国各地5.2万多人(次)毕业生前来求职应聘;市人才服务中心举办毕业生就业力培训32场,1万多人次参加,成功推荐厦门生源首次就业247人;举办厦门生源毕业生专场10场,与省人事厅联合举办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人才(闽南)专场交流大会。五是开展毕业生职业见习活动。188家用人单位提供1427个见习职位,1246名厦门生源毕业生上岗见习,拨付见习补贴216.04万元;举办毕业生行政助理、计算机、人事管理、职场通用等职业技能培训,331名毕业生参加培训,拨付资金15.18元;组织非师范类毕业生参加教师技能培训,59名厦门生源师范类毕业生上岗见习。
  【人才人事管理】 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印发厦门市企事业单位人才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关于修改引进人才经济补贴规定若干事项意见的通知》,调整经济补贴申请条件、提高补贴标准,引导人才向岛外和厦门市重点产业聚集,促进人才引进和人才队伍的稳定;《关于厦门市企事业单位人才住房和引进人才经济补贴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将驻厦省部属事业单位人才纳入厦门市人才住房的对象范围;《关于进一步规范厦门市事业单位补充编内工作人员工作的通知》,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把好事业单位人员“进口关”。
  【职称改革】 年内,市人事局联合市教育局、经发局等部门对多个系列的职称评审工作进行改革。首次组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绿色通道评审,采取专家现场评课、笔试、面试及答辩相结合,并首次引入学生评价教师师德。13名教师申报,3名通过评审,其中2名曾多次辅导学生取得奥赛金牌。首次在机械、化工、设备三个专业试点高级工程师量化评审,取消代表作鉴定,将论文答辩、专家组评议及评委会评审三个步骤合并为面试答辩、按评价要素量化评分的方式,65人报名参评,59人成绩合格通过评审。改革中学教师评审方法,引入课堂教学考评环节,实行量化评分,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发挥职称评审的导向作用,客观评价教师的业务能力。335名中学教师报名参加首次课堂教学考评。改进“小中高”教师推荐对象的评价方法,按上课(说课)、论文答辩和工作业绩三部分量化评分,并将师德表现纳入考评范围,明确表现不合格者不得参评。41名教师申报,确定20名上报省里参评。对工程系列高级职称评审进行4项改革,完善以创新能力、工作实绩为导向,不唯身份、不唯职称、不唯学历、不唯资历和不用跑、不用找的职称评价新机制。
  【海外留学人才引进】 国家外专局、省人事厅授权厦门市办理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证,开通网上办公系统;启用教育部港澳台学历学位认证网上申报系统,开通台湾同胞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快速绿色通道,缩短认证时间,加大台湾人才引进力度;组织21家企业和50个专家项目成果参加第六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国(境)外留学人员科技成果展,8家单位参加“大型人才招聘会”,其中厦门致晟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孵化企业与投资公司、研究院所成功实现项目对接并签约,总投资金额达1.38亿元;6家留学人员企业获得福建省项目成果转化扶持资金(每家20万元);组织33家留学人员企业、60多位留学人员企业家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投资洽谈会——直接投资基金项目对接会,与40多家国内外顶尖投资机构洽谈,7家留学人员企业与风险投资商对接;广州留交会厦门展位接待留学人员600多人次,270多名留学人员与企事业单位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24家单位推出715个职位、2152名人才需求和97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及厦门公路局11个技术难题对外发布,168名留学人员携带100多个高新技术项目应邀来厦参会。
  【多元化人才服务平台建立】 提升厦门人才网功能,主页累计访问量达6920万次,个人求职简历新增或刷新72万份(次),发布职位信息67.3万个次;在线职位7.1万个/日,人才库新增1500人/日,求贤榜平均发布约110条/日,主页日访问量保持37万次左右,日高峰期超42万次;推出“招聘广场”及“招聘信息电子发布区”,全天候免费发布招聘信息;“厦门留学人才网”加入教育部“中国留学英才网”会员单位,联系169家海外留学生组织和驻外使领馆、9家国内知名留学人员网站,利用广州留交会网站(OCS)“厦门专栏”加强厦门市人才政策和招聘信息宣传,“厦门高级人才网”人才库新增2100人。(钱飞鸣)
  机构编制管理
  【概况】 2008年,厦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围绕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积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机构编制工作创新,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优化机构设置。从湖里工业园区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出发,设立湖里工业园区管委会,不再保留湖里(翔安)工业园区管委会;顺应同安工业集中区工业化、城市化的需求,设立同安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直属行政执法中队,加强工业集中区的行政执法力量;调整优化集美区党政工作部门内设机构;及时调整市信息产业局内设处室,设立管理全市软件服务业和推进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相关机构;为满足厦门市内外贸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和加强市贸发局相关职能和机构,统一规范市贸促会对外联络内设机构。
  2.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配合破解“就医难”问题,积极指导和配合各区、各大医院及时做好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能分离、人员划转及机构编制的重新核定工作,全年完成岛内2个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编制调整和人员的分离工作。稳妥实施湖里医院并入中山医院、思明区医院并入第一医院的整合工作,落实所需机构编制,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顺应本市农村居民纳入全市医疗保障体系的要求,将原市卫生部门承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能移交由市劳动保障部门履行,完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相关内设机构设置,加强市、区两级社会保险管理中心的人员编制配备。配合破解“就学难”问题,针对新建学校、扩建学校和“一校两区”等教育事业发展中面临的机构编制问题,及时调整和审核部分学校的内设机构和领导职数,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职工的编制标准,进一步推动全市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配合破解“住房难”问题,进一步加强市公房管理中心和市建设管理服务处的机构编制配备,确保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3.强化社会管理。按照市委、市政府“持续提升平安厦门建设”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市公安局巡逻特警支队和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支队的机构设置,并调整充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内设机构;进一步增强全市法院和检察院机关的审判与办案力量,及时增核“两院”政法专项编制,调整“两院”部分领导职数,优化了“两院”人员结构;从全市食品药品执法实际需要出发,建立健全各行政区域内食品药品执法队伍,实现了食品药品监管力量的下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为推进厦门市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化工作,积极支持市市政园林、交通等部门对从事公园管理、绿化和市政设施维护、垃圾处理、公路养护等工作的事业单位实施“干管分离”改革和机构整合,大力推行作业服务岗位的社会化、市场化,收到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精简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良好效果,全市缩减事业单位编制共884名。
  4.优化机构编制资源。根据中央编办、省委编办的通知要求,研究提出了厦门市机关2011年前消化超编人员的工作规划,制定了核销地方自定编制、严格控制超编数增加的具体工作方案,2008年共核销地方自定编制455名。为缓解全市公务员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经不懈努力,取得了中央编办和省委编办的大力支持,允许厦门市根据自然减员情况招考一定数量的公务员,充实到各区、镇和建设、经贸等职能部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和相关部门的工作需要与有限编制资源的矛盾。研究制定了《厦门市各级卫生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标准(试行)》、《厦门市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标准(试行)》,重新确定了64家医疗和公共卫生机构的机构规格、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经报市委、市政府批准,对1994年以前审批的正副处级事业单位规格重新加以确定调整,对市属38家事业单位机构规格、内设机构和领导职数进行了调整梳理,对全市118家参公事业单位重新确认,将区属参公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权限上收市级管理。将市直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指标纳入事业单位编制总量控制之中,建立了非在编人员实名制管理台账和数据库。2008年共指导100多个市直机关单位、160多个市直事业单位完成总计4200多名非在编人员的合同签订和人员派遣工作。
  5.加强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年内,市编办集中力量对城市建设、行业管理等重点部门职能交叉问题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研,对存在的20多个方面职能交叉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意见和建议,为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组织力量先后对全市13个镇机构编制管理情况和红十字会、安全生产监督机构等机构编制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确保上级规定要求得以贯彻落实。同时,对未办理注销登记、设立登记和年检的26家市属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有关规定,制定了专项督查工作方案,并逐一加以落实,确保了全市事业单位改革顺利进行。
  (郑庆宗)
  民族与宗教事务
  【概况】 2008年,厦门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以“保平安,促和谐,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为奥运会顺利召开保驾护航”为工作重点,全力做好民族宗教领域维稳工作,发挥民族宗教界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宗教事务:(1)维护奥运火炬在厦门传递及奥运会举办期间民族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2)市佛教界为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雨雪冰冻灾害灾区捐款200多万元,市民族宗教界向“5·12”汶川地震灾区捐款600多万元。(3)春节前市佛教界开展“新春献爱心”活动,筹集29万元善款用于资助贫困户。参与“海西春雨行动”和民族乡帮扶工作。指导市佛教协会和南普陀寺承办“灾难危机与佛教慈善事业暨第二届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4)支持天主教、基督教等有关宗教团体和场所办好养老院等各项公益事业。指导南普陀寺实业社开展“优质服务迎奥运”系列活动。(5)指导市基督教两会和市佛协分别首次组团赴台湾交流访问,海沧区举办第三届保生慈济文化节和组织保生大帝神像首次赴澎湖巡游,市基督教青年会举办第二届“四海同歌”海峡两岸基督教青年会联合音乐会。(6)实现清真寺新老阿訇平稳交接。(7)指导市基督教两会、市伊斯兰教协会、佛教居士林和同安、翔安区基督教两会换届。(8)组织宗教团体班子和教职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南普陀寺做好第十三任方丈的选任工作。基督教推选3名传道按立牧师,引进2名牧师到本市堂会工作。清真寺从山东济南聘请阿訇主持教务。市基督教两会完善教职人员的休假、福利等配套管理制度,并着手进行教职人员队伍建设情况调研。市道教协会举办教职人员培训班。(9)推进闽南佛学院规范化管理。增配1名副院长和2名院长助理,健全院务会议制度,开展优秀教师、教学科研优秀工作者的评选表彰。(10)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开展佛教活动场所财务规范管理试点工作。指导市基督教两会开展全市堂点财务年度审核工作,举办财务人员培训班,提高堂点财务管理水平。加强清真寺管理,调整充实寺管会人员,建立健全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聘任办法和寺管会议事制度、每周碰头会制度。指导区民宗局加强对觉性院的管理,加强对天竺岩寺建设的监督管理和鸿山寺局部翻建的审批把关,就加强同安区佛教寺院管理进行调研。协调三一堂、寨上堂、新垵堂的内部关系,指导做好新街堂建堂160周年、太平岩寺大雄宝殿开光、鸿山寺及石峰岩寺奠基等活动。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消防安全培训,指导主要活动场所制定应急预案。(11)开展民族宗教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总结工作经验和体会。(12)市宗教研究会组织宗教团体负责人到宁德、温州考察,配合市委统战部组织宗教团体负责人到云南考察,学习规范场所管理的经验。(13)配合市人大、市政协分别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及清真食品管理开展视察活动。配合市人大做好《厦门市宗教活动场所管理规定》修订的调研工作。(14)开展全市民间信仰管理工作调研,为妥善处理现阶段的民间信仰热点难点问题、制定民间信仰管理办法打下基础。配合省民宗厅做好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试点管理工作,召开三个市管民间信仰场所工作联席座谈会,促进场所规范管理。(15)帮助宗教界解决实际困难。顺利完成妙释寺异地重建征地拆迁工作。指导天主教爱国会收回磁安路15号房屋的使用权,帮助整修鼓浪屿天主堂。协调中华片区改造涉及新街堂保护及信教群众过宗教生活安全问题和钟鼓山隧道建设涉及南普陀寺西片区建设问题。审核同意基督教东部堂、后河堂改扩建,指导设立基督教曾厝垵堂、关隘内活动点两处固定活动处所。与土地、规划等部门协调,完成道协上德宫用地变更及新址确认申请手续。帮助协调涉及基督教两会自养收入的相关事宜。指导南普陀寺做好寺院的建设发展规划。帮助11名佛教各寺院骨干人员户口迁入厦门。
  民族事务方面:(1)协调和推动各区和市民族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市政府办公厅和市民族宗教局对一些重点部门、重点行业进行调研检查。(2)加强外来少数民族的引导服务。帮助来厦经商的少数民族解决子女就学等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加强与少数民族人口流出地政府和驻厦办事机构的联系合作,重视调动和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物的作用,引导外来少数民族文明经商、合法经营,适应和服从城市管理,融入厦门经济特区社会生活中。(3)开展第一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4)省市下拨17.6万元支持钟宅畲族社区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和帮助陈塘回民社区建设古榕公园(二期)。做好高山族帮扶工作,落实省下拨的帮扶资金,指导各区落实民族乡帮扶措施。(5)指导市民族联谊会做好换届工作,充分发挥其联系少数民族同胞的桥梁作用。(6)协助接待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全国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工作会议在厦召开】 3月28日,全国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工作会议在市基督教青年会会所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演绎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的使命”。全国协会总干事、副总干事、执行干事8人及全国10个城市16个青年会的23位总干事、副总干事参加会议,国家宗教局、全国妇联、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以及厦门市民族宗教局等有关负责人受邀参加。
  【市基督教两会首次组团赴台访问】 4月24~29日,市基督教两会一行4人赴台进行友好交流参访活动。访问团参观台湾安息日会台安医院、台湾三育基督学校、安息日会台湾区会,拜会当地教会领袖及教会名人,增进两岸基督教会间的相互了解与沟通,对加强双方的友好关系、促进双方的交流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市佛协首次组团赴台访问】 11月10~20日,应台湾中华佛寺协会邀请,市佛教协会组成以释则悟为团长、市民宗局副局长苏国成为顾问的18人团组赴台湾交流访问。在台期间,访问团分别拜访台湾中华佛寺协会、台湾中国佛教会,参访台湾佛光山、中台禅寺、法鼓山、慈济功德会、福严佛学院等台湾具有较大影响的佛教寺院和组织。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台北会见访问团一行并进行座谈。高雄地方负责人委托私人代表向访问团表示欢迎并赠礼物。台湾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净良长老、世界僧伽协会理事长净心长老、法鼓山创办人圣严长老等台湾佛教界知名人士均认同两岸佛教法乳一脉,同根同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台湾佛教和厦门佛教法脉相承,源远流长。
  【台湾中华道教总会首次参访慈济宫】 6月18日,台湾中华道教总会理事长张柽带领一行140多人到青礁慈济宫进香,这是台湾中华道教总会第一次到青礁保生大帝慈济祖宫参访进香。
  【保生大帝神像巡游澎湖】 7月4~7日,应澎湖地区两岸交流协会的邀请,海沧青礁慈济宫组织“保生大帝神像澎湖巡游团”一行273人搭乘首航的两岸周末包机,从厦门赴澎湖展开为期四天的巡游活动。这是大陆首个以空中直航方式前往澎湖的民间信仰团组,也是迄今为止在澎湖地区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两岸民间交流活动。本次澎湖巡游活动以“弘扬闽南文化、促进两岸交流”为主题,主要包括保生大帝神像起驾仪式,迎驾仪式,两岸共祭,巡安绕境,保生慈济文化节书画展,闽南歌仔戏演出等,受到澎湖民众的热烈欢迎。巡游活动进一步弘扬闽南文化,加强两岸民间信仰及文化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情谊。作为厦门—澎湖的空中直航首航和首批两岸周末包机,也为巡游活动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表彰优秀法师】 为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激励闽南佛学院法师积极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更好地做好佛教人才培养工作。8月底,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市民宗局表彰了释济群、释了法、释传明、释心皓等4位佛学研究有突出成果的法师,释法源、释达源、释启明、释静安、释慧雪、释宗泽、释明坤等7位优秀法师及释了法、释济群、释净意、释传明、释法源、释乘刚、释戒斌等7位从事佛教教育工作15年以上的法师。
  【基督教新街堂建堂160周年】 10月11~12日,基督教新街堂举行建堂160周年暨复会30年感恩庆典,并刊印纪念册。省、市基督教两会负责同工,兄弟地区教会同工代表,本市兄弟堂会代表及金门基督教会代表,负责本堂英语角的外籍老师代表及本堂的信徒会众约3500人次参加。全国基督教会名誉会长曹圣洁牧师、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牧师、福建省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苏伟垣、福建省基督教协会会长林志华牧师等分别为庆典纪念册题词、题字。
  【海峡两岸基督教青年会联合举办音乐会】 10月25日晚,第二届“四海同歌”海峡两岸基督教青年会联合音乐会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实验剧场举办。本次音乐会由市基督教青年会主办,台中基督教青年会、台南基督教青年会、广州基督教青年会、广州基督教女青年会联合演出,来自两岸四市200多位音乐爱好者参加演出。音乐会融合闽南基督教音乐、西方音乐与现代歌舞于一体,以独唱、重唱、合唱、器乐演奏、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向观众呈献一场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盛宴。
  【灾难危机与佛教慈善事业暨第二届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 本次论坛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主办,厦门南普陀寺承办,11月20~21日,在南普陀寺讲堂举行。来自两岸三地的法师、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部门、慈善机构代表和厦门市各佛教寺院负责人、南普陀寺慈善会、闽南佛学院师生等300余人,围绕“汶川救灾的经验与启示”、“大陆佛教慈善事业的模式与实践”、“佛教慈善的思想与意义”、“大陆宗教慈善事业的政策与现状”、“宗教间慈善的经验交流”等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并交流论文,共同探讨佛教慈善与公益事业的理论与实践。
  【市基督教青年会参与社区艾滋病预防宣传活动】 12月,在世界艾滋病日和全国艾滋病预防宣传月中,市基督教青年会以活泼、幽默、通俗的短剧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参与社区艾滋病预防宣传活动,增加群众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青年会招募20余名自愿者组成4个短剧演出队,2008年分别在中山路步行街、沙坡尾社区、市戒毒所、高殿社区文化中心、观音山旅游商业街、集美大学、中山路名汇广场、中华街道、海沧区、翔安区等地演出10余场,观众超过3000人次。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9月,厦门市开展第一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促进城市民族关系和谐。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到市长专线专题解答少数民族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在厦门晚报专版刊登少数民族知识问答;各相关部门开展民族政策法规贯彻落实情况的检查,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加强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宣传教育和服务管理工作,引导他们服从城市管理规定,主动融入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进一步宣传清真食品管理有关规定。在“九八”投洽会期间集中开展清真食品执法检查,规范清真食品管理。发挥民族联谊会作用,开展中秋联谊活动,加强与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沟通联络。开展民族工作进社区调研活动,在社区民族工作试点社区开展“少数民族群众为构建和谐社区服务、社区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的“双向服务”活动,使少数民族群众融入社区,奉献社会。
  【钟宅畲族社区庆祝畲族村(居)成立20周年】 11月14日,钟宅畲族社区举行畲族村(居)成立20周年庆典活动,活动主题是“和谐共荣,传承发展”。庆典大会结束后,举行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揭牌仪式,当晚还举办5年一次的“烧王船”传统民俗活动。
  【资助珞巴族文化资源保护项目】 年内,米林县委书记刘金柱等厦门市援藏干部在深入论证的基础上,由厦门市投入40多万元,实施珞巴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项目,挖掘独具珞巴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加强对珞巴族文化资源的保护,让世人亲身感受到珞巴民俗文化的魅力。该项目主要是通过收集、整理、挖掘珞巴等少数民族饰品、民间故事、生活习俗、族群关系等资料,编辑出版《大山民族——珞巴族社会文化今昔》书籍,详细介绍米林县珞巴等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服饰、语言、宗教信仰以及在党的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
  【民族宗教界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次日市佛教协会即组织全市佛教界为汶川地震灾区同胞举行诵经超度祈福法会,当场发动信徒为灾区捐款120多万元。南普陀寺与《海峡导报》联合举办为地震灾区5天现场募捐活动,闽南佛学院举行“献爱心、慈善行”书画义卖募集善款活动。各寺院也组织各种法会和活动募集善款,石室禅院组织2批8名义工赴灾区。基督教两会发动全市所有堂点的信徒为救灾与重建祷告,并将5月17~18日(安息日、主日)作为堂点救灾专款奉献日,为灾区捐款120多万元。5月15日市道教协会在太清宫举办抗震救灾祈福法会,为灾区捐款。市民族宗教界共为地震灾区募集善款600多万元,其中佛教近400万元,基督教100多万元,天主教5万元,伊斯兰教1.5万元,道教3.5万元,民间信仰宫庙35万元,民族界10万元。
  【市道协举办教职人员培训班】 6月20~22日,市道协举办2008年度道教知识学习班,20余名道教教职人员参加培训。培训班聘请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盖建民教授、黄永峰副教授,分别作《道教的历史与现状》、《道教的教理、教义与管理》的报告,并组织前往石竹山道院、泉州玄妙观、石狮城隍庙参观。
  【市基督教第八次代表会议召开】 6月30日至7月1日,在白鹭宾馆召开,聘请丘涟滨为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名誉主席,陈以平为市基督教协会名誉会长;选举杨瑞麟为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主席,陈美满为市基督教协会会长兼三自爱国会副主席、秘书长,方文良、庄铁城、谢立人为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副主席,李丽辉、林春花为市基督教协会副会长,蒿志强为市基督教协会总干事。
  【市伊斯兰教协会聘任新阿訇】 市伊斯兰教协会2006年4月27日从北京聘请马二立阿訇主持厦门清真寺教务,至2008年4月27日聘任期满。经多方联系和反复比较,并对阿訇人选全面细致的考察,确定聘请济南清真南大寺丁德顺阿訇主持厦门清真寺教务。7月12日,丁德顺阿訇在济南市民宗局、济南市伊协、济南清真南大寺等有关人员陪同下赴任。市伊协在市民宗局指导下,认真组织新老阿訇进行交接,通报工作情况,重新整修阿訇住所,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
  【市佛教居士林第七次代表会议召开】 9月21日上午,市佛教居士林在南普陀寺普照楼召开第七次代表会议,选举郑子兴为林长,陈丽婉、陈磐为副林长,赵文亮担任秘书长。
  【则悟大和尚续任南普陀寺第十三任方丈】 10月11日,则悟大和尚续任南普陀寺第十三任方丈晋院仪式在南普陀寺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南普陀寺法主圣辉大和尚,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党组书记陈建德,市民宗局局长曾文瑛参加仪式。
  【市伊斯兰教第六次代表会议召开】 11月1日上午,市伊斯兰教第六次代表会议在清真寺召开,27名穆斯林代表和7名特邀列席人员出席会议,选举蒲震雄为会长,任世杰、丁德顺、金盛宗为副会长,金盛宗兼任秘书长。
  【市民族联谊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12月27日,市民族联谊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怡翔华都酒店隆重召开,9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丁以秩当选为会长,陈万铭、郭艺勋、丁炯淳、马建华、郭洞仁、钟水胜、韦标恒、钟江波当选为副会长,丁炯淳兼任秘书长。(陈彬煌)
  机关事务管理
  【概况】 2008年,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务求实效”为基本思路,做到保障有力,管理规范,服务到位,机关和谐,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1.资产管理。推进办公用房管理法规化建设,制定贯彻市政府《厦门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暂行办法》的具体实施意见,逐个做好产权、土地房屋权证的移交办理。做好办公用房调整工作,全年接收6个单位办公用房28839平方米,为12个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办公用房29647平方米,顺利完成百家村1500平方米办公用房的拆迁。
  2.重大活动保障。组建由市直机关事业单位1000名驾驶员组成的“市重要经济社会活动及突发事件应急驾驶员预备队”,并进行统一管理培训,全面提高驾驶员的综合素质和应对各种重大社会经济活动及突发性事件中的车辆勤务能力。在第十二届投洽会的车辆保障工作中,征集车辆635辆、调用驾驶员635名,为投洽会及配套活动提供车辆保障1.1万台次,安全行车30万公里,圆满地完成交通(车辆)保障任务。本届投洽会全部采用“市重要经济社会活动及突发事件应急驾驶员预备队”成员,统一着装,统一培训,区分不同对象进行保障,成为投洽会保障中的亮点,得到组委会和各位宾客好评。
  3.节能减排。成立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厦门市行政事业单位节能规划》、《厦门市行政事业单位节能工程行动计划》、《厦门市行政事业单位2008年节能工作要点》、《加强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厉行节约工作的意见》、《厦门市行政中心夏季空调管理使用的通知》、《关于市直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意见》等,进一步明确节能目标、标准和措施,加强指导监督,开展节能周活动,加强节能宣传,较好地推动市直机关节能工作的落实。
  4.接收厦门人民会堂。根据市委书记办公会议关于“将市人民会堂管理处成建制移交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管理”的要求,10月,在市人大、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事局、市财政局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顺利完成交接工作。同时,局党组对人民会堂进行调研,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并着手进行相关资源的整合工作。
  5.办公用房装修和内部设施安装、维修,全年装修办公用房7424平方米,维修办公用房7116平方米。完成柯达大厦、青年联谊中心维修改造工程的立项、图纸设计、资金审核等工作。完成市劳动力大厦、建设大厦、市公安局机关食堂的改建工作。对市行政中心中楼空调冷冻水泵系统主管道进行改造、市行政中心中东楼消防系统进行维修。做好市公务人员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政策、法规的研究制订工作,做好公务人员和引进人才社会保障性住房申请的审核登记,对首批申请户按新的规定进行租售的重新确认。做好领导住宅房改、售房有关工作,加强自管房管理,做好部分自管房调整、租金、水电费收缴等工作。
  6.车辆管理。加强公务用车编制管理,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用车和编制情况进行调研,专题研究解决有关车编落实工作。进行领导干部驾驶公车情况调研,制定下发《严禁领导干部擅自驾驶公车的通知》,完成496辆公务车GPS(全球定位系统)设备年检,更新车辆69辆,报废38辆,调配2辆,及时办理车辆挂牌、保险、公路规费等。认真落实《市领导机关工作用车和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严格落实车辆回场制度和实行“行驶公里、油料消耗,车辆维修、规章制度、安全行车”五个公示制度,对公车私用现象进行整治,车队全年安全行车290多万公里无较大责任事故。
  7.财务保障。抓好编制预算,严格预算安排,按计划、按进度拨付资金,较好地保障23个财务保障单位的年终决算和年初预算下达及资金拨付,全年拨入经费24513.13万元(不含基建)。加强重点保障,完成“九八”车辆保障、办公设备设施采购等经费的报批支付工作。加强经费的管理监督,抓好公务卡办理和严格执行国库统一支付,配合审计部门做好对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审计工作。规范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报批程序和手续,把好报账审核关。组织完成对资产清查后的核销和暂付款清理。做好全市相关单位上报的礼品、礼金收缴、处置工作,全年收缴礼品68件,现金存款凭证14150元,有价证券234张,陈列礼品150件。
  8.机关日常管理。加强安全管理,重大会议设立安检门;加强大院和住宅区夜间巡视,规范车辆停放秩序;组织安保人员进行消防演练;全年登记来访人员55703人次,疏导集体上访596批7045人次,日巡查1728次,夜巡查2782次,保证大院正常办公秩序。加强物业管理的指导监督,搞好卫生保洁,及时除灭“四害”,做好大院绿化美化和节日期间大院氛围布置,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9.服务保障。抓好水、电、空调、电梯、办公用品等日常保障,做好水质检测,电路维修,设备保养,保持良好状态,全年检修西楼BA系统65次,水电工检修约3570人次。采购办公家具、卫生保洁、劳保用品等230多万元;做好办公物品维修、清理、搬运、窗帘选购安装、空调拆装等工作,保证办公需要。全年保障各种会议3100多场,人民会堂较好地保障“两会”、“第三届海西论坛”、台商协会演出、市各套班子及社会各界的大型会议34场、演出活动计32场,接待近9万人次,场租收入150万元。机关食堂每天平均保障用餐5000多人次(含新开3个食堂),同时做好领导和值班人员夜餐保障,接待宴请等(全年完成接待用餐6308人次),营业额260多万元;印刷厂把服务经营融为一体,主动上门服务,实现年产值600多万元;做好卫生防病工作,全年门诊4536人次;抓好计生工作,落实责任,专人管理,加强跟踪检查,实现计生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100%;办理市政协提案4件,受理和及时答复市长专线68件。接待全国同行77批606人次。
  10.队伍建设。加强后勤队伍管理教育,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队伍素质,重视抓好公务员、驾驶员、服务员、技术骨干队伍建设,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将207名非编人员加入工会组织,与在编人员享受同等政治待遇;制定各岗位《量化考评细则》,促进绩效管理;结合业务培训,在服务保障岗位开展“岗位技能竞赛”活动,提高队伍业务能力,增强综合保障水平;在非在编人员中开展评比“十佳员工”活动,充分调动一线人员工作积极性。在公共权力的行使、公共资源的分配等方面实行公共化、阳光化、规范化,在同一标准里不厚此薄彼,力求公平公正公开。关心干部职工,积极帮助解决困难。机关大院的工作环境得到较好改善,文化活动也取得良好效果。(卞加海)
  地方志工作
  【概况】 2008年,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认真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全国地方志第四次会议精神,修志编鉴和服务社会取得新成绩。
  1.全面推进第二轮修志工作。市方志办加强业务指导和服务,举办多场修志工作会、培训会,讲授修志业务,培训修志骨干。定期召开各区方志办主任联席会议,交流修志经验,部署工作任务。制定《续修<厦门市志>志稿送审暂行办法》并下发各撰稿单位,规范稿件送审、上报的程序。做好无承编单位的《方言》、《现代服务业》、《社会生活》、《人口》等外包志稿的指导和协调。编发《修志动态》8期,发稿件71篇,总字数3.83万字。截至年底,承担修志任务的162家市直单位有95家完稿。市辖六区的修志工作也全部启动,进展迅速,除同安区外,完稿率都超过90%。
  2.顺利完成年鉴编纂出版工作。《厦门年鉴》(2008)年内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全书156万余字。本期年鉴在内容上突出了2007年度厦门新跨越的成就,突出了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破解“四难”,建设和谐社会的新举措。在年鉴编辑过程中,继续狠抓编校质量,在出版前,通过统稿,处理了多个交叉重复之处。还通过互相校对和计算机辅助校对,发现差错361处,消除了质量隐患,确保了年鉴质量。
  3.自觉围绕中心工作。一是积极参与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与市教育局、团市委联合开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市情知识竞赛”活动,并指导编纂《跨越之路——厦门改革开放30年市情知识读本》一书;二是完成省方志委组织的《先行的脚步——福建省改革开放30年纪事》一书厦门篇的撰稿任务;三是为本市相关单位、各大媒体开展改革开放30年宣传报道提供有关厦门近30年的史料。
  4.主动为现实服务。一是参与鼓浪屿历史博物馆陈列大纲论证会、连横在鼓浪屿住处论证会;二是为厦门光华大药房申报中华老字号提供历史证明;三是多次为来厦门寻根问祖的台胞和社会各界人士查找所需的历史资料。
  5.学术研究取得一批成果。市方志办业务人员全年在市级以上报刊或省级以上学术会议发表(交流)论文31篇,出版专著3部。年内,市方志办报送的修志简讯被《中国方志通讯》采用10篇,被福建省方志委《修志简讯》、《福建史志》采用14篇,为历年最多。
  【首次在香港年鉴上开辟介绍厦门的“窗口”】 年内,市方志办为《香港经济年鉴》(2008)的“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关系”篇撰写专稿,全面地介绍厦门市的2007年度经济发展情况。该期《香港经济年鉴》一共选取内地15个省会城市或较大城市,厦门是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城市。(志文)
  【《厦门市志》2篇分志向社会招标】《厦门市志》(1996~2005)《社会服务》和《社会生活》两篇,不仅没有相应部门或单位承编,而且由于内容牵涉面广,需做大量社会调查,编纂难度较大。市方志办借鉴外地的做法,委托厦门市社会发展研究会向本市高校和社会科学研究部门进行课题招标。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标《社会服务》篇,厦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口学研究所中标《社会生活》篇。截至年底,两篇的初稿基本完稿,共约16万多字。其中,《社会生活》篇包括社会风俗、居民生活、人口素质、老龄问题、社会问题等;《社会服务》篇包括住宿业、餐饮业、生活服务业、家政服务业、保安服务业、装饰装修业、汽车服务业、社区服务、中介服务业、典当业等。这些内容弥补了资料搜集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存史价值。(韩真)
  【《年鉴编纂实务》出版】 5月,市方志办和《厦门年鉴》编辑部联合编写的《年鉴编纂实务》一书由海风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4.5万字,32开平装,主要内容包括年鉴编辑基础、条目点评、论文选登以及年鉴编纂方面的法规、文件和具体编纂规范要求等。其中“条目点评”,选取近三年出版的《厦门年鉴》中的118个条目,将其分为两大类——综合性条目和单一性条目,其中综合性条目21个,细分为综述、概况、综合记事等三种;单一性条目97个,细分为会议类、机构组织类、工程建设类、文件法规类、活动类、人物类等11个类别,由资深编辑分别从选题、内容、文字、标题等方面逐条进行剖析点评,对年鉴作者尤其是新作者掌握年鉴编写技巧,减少稿件的退改率有一定的参考作用。(郑燕玲)
  【《跨越之路——厦门改革开放30年知识读本》出版】 10月,市方志办指导并组织社会力量编辑的《跨越之路——厦门改革开放30年知识读本》一书由海风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市委常委、副市长詹沧洲为该书作序。
  《跨越之路》全书共20余万字,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厦门市情300问,主要以知识问答的形式,分20个章节,内容涵盖厦门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社会、人文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厦门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以时间为线索,重点记录厦门市改革开放30年来采取的重大举措、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
  【《厦门史略》出版】 6月,市方志办副编审李启宇所著的《厦门史略》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7.2万字,分为35章,是一部以厦门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或重要发展阶段为主线,从社会文明角度讲述厦门发展史的专著,具有史观独特、史料出新、可读性强的特点。
  【《厦门市政协志》出版】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编纂,《厦门市政协志》于12月出版。该志由上卷(1950~1997)和下卷【1998~2006)两部分组成,全面记载了自1950年市政协的前身厦门市协商会的建立,到2006年第十届市政协基本结束止,较为全面、可观地反映了厦门市政协57年来的发展历程。该志分为6章31节,共37万字。市政协主席陈修茂为该志作序。 (志文)
  【《新店镇志》出版】 2008年底,厦门市翔安区第一部镇志——《新店镇志》出版。该志体裁以述、记、志、传为主,图、表、录为辅,全志设14章,约26万字,比较全面记述新店镇的历史和现状,成为新店镇历史上第一部全面介绍镇情的资料性文献。
  (愚翁)
  【《洪塘头村志》出版】 12月31日,厦门市同安区洪塘头社区举行《洪塘头村志》首发式。这本历时3年编纂而成的村志,是厦门市首部村级志书。
  志书印刷数量2500册,字数10余万。志书设七章33节,分方域、村委会建设与村政、自然村通述、生产经营、文教医卫、宗教信仰、民间习俗,大事记置后,志书安排前言、序、编后语、编者简介,记述事物上溯至事物发端,下限至2008年12月。
  洪塘头社区原为西柯镇洪塘头行政村,2006年“村改居”后改为洪塘头社区。这本《村志》记载了洪塘头的早期开发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洪塘头干部和群众的艰苦创业历程,同时也反映了该村由农村演变为社区的发展过程,突出了环东海域建设开发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其中的资料对村民追终慎远、服务海外侨胞台湾同胞寻根谒祖能发挥现实作用。(郭红梅)
  【《厦门年鉴》(2008)出版】 12月,厦门市方志办承编的《厦门年鉴》(2008)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该书收录2007年1月1日到12月30日厦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情况,入编资料主要由全市各党政军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提供,采用栏目一分目一条目三级框架结构,共设44个栏目,269个分目,2618个条目,全书共156万多字,卷首置79幅精美彩照,随文图照100多张,堪称图文并茂的大型资料性年刊。《厦门年鉴》创刊于2002年,2008卷是连续出版的第七部年鉴。(愚翁)
  【《翔安习俗》出版】 12月,由市方志办特约编辑翁忠言等主编的《翔安习俗》由崇文书局出版发行。该书设节令习俗、生活习俗、行业习俗、礼仪习俗、信仰习俗、其他习俗、淳风美俗、风俗集锦、翔台俗缘9章,共14万字,详尽地描述了翔安区民间风尚习俗的整体概貌,具有地方性、知识性和可读性。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支平教授为之作序。
  (方观海)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厦门年鉴.2009》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资料收录时限为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面、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郑燕玲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