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市政园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020
颗粒名称: 改革开放30年市政园林
分类号: TU986.3
页数: 3
页码: 23-25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厦门市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放眼鹭岛,山清水秀,天蓝海碧,高楼林立,交通发达,绿意葱茏,人民安居乐业,整个城市充满着勃勃生机。市政园林事业为厦门城市的发展构建了坚实的城市基础设施,为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各种服务情况。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市政园林 厦门

内容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放眼鹭岛,山清水秀,天蓝海碧,高楼林立,交通发达,绿意葱茏,人民安居乐业,整个城市充满着勃勃生机。市政园林事业为厦门城市的发展构建了坚实的城市基础设施,为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各种服务。
  一、路桥建设。
  改革开放之初,厦门的城市建设极为缓慢,基础设施条件差,城市主要道路只有中山路、思明南北路、厦禾路等,道路窄、等级低、行车条件差。厦禾路更留下了“英雄难过美仁宫”的戏言。
  穿过高山,跨越海峡,一条条崭新的市政道路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市加快城市市政道路建设的步伐,先后建成石鼓山立交桥、同集路、集灌路、环岛路等一批城市主干道及城市桥梁工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破解“交通难”列为破解“四大难题”工作的重点之一,全面开展交通改善工作,市政道路建设和改造力度投入空前,几年间共投入数百亿元资金不断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在拓展厦门岛对外连接通道的同时,着力构建城区主干路网,建设成功大道、环岛干道,修建疏港路、嘉禾路、仙岳路等几条道路上的6座跨线桥,打通了县黄路、环湖里大道等14条“断头路”。同时还大力推进岛外干线道路建设,滨海西大道、海翔大道等重要项目陆续开工建设,由此构建岛外四区环状路网。
  二、自来水供应。
  厦门市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沿海港口城市,城市供水系统八成的原水依赖于市域外的九龙江。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厦门市的用水量逐年升高,岛外用水增长幅度最为明显。面对这种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城市给排水事业。特别是2003年,厦门水务集团成立以来,厦门水务事业更是取得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厦门原日供水能力仅10万吨,城市供水普及率仅为70.92%,污水处理事业几乎为零。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市政供水管网遍布全市数百平方公里土地,总长达到1000多公里,城市供水普及率达99.10%。近年来,自来水迅速从城市向农村拓展。截至2007年底,全市农村进村入户率已达到91.6%,解决了农村用水难的问题。厦门率先在全国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目前厦门供水能力已达到每日100万吨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9.51%,基本确立了“大厦门”的供水格局。
  与此同时,厦门市污水处理的各项指标节节攀升,日污水处理能力74.8万吨,污水处理率达83%,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市委、市政府决定选择与同安区莲花镇相邻的长泰枋洋水库作为未来厦门的饮用水源之一。长泰枋洋水库加上本市新建的莲花水库,以及原先的九龙江水,坂头水库、汀溪水库,将形成循环的水系,未来厦门人民将拥有更加安全可靠的饮用水源体系。
  三、燃气供应。
  厦门市的燃气建设在改革开放之初是一片空白。30年来,从无到有,从水煤气到空混气,再到即将造福市民的天然气,厦门市的燃气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7家燃气供应企业,瓶装液化石油气和管道燃气用户近64万,供应站点145个,燃气管道约1000公里,全市燃气普及率(含外来人口)达86.91%。
  厦门市液化天然气(LNG)利用工程,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厦门市液化天然气利用工程总投资6.28亿元,由厦门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全额筹资承建。工程建设规模为年供气15568.3万立方米/年,最大供气量53.4万立方米/日,供应居民用户92.6万人(约合30.9万户)。该工程项目建成后,将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居民以及汽车加气用气,对调整城市能源结构、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四、市容环卫。
  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十佳人居城市、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厦门所有这些荣誉的获得,都离不开环卫工人辛勤汗水的浇灌。
  经过30年,厦门的市容环境卫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机械清扫率为零,2008年,全市有机扫车39辆、冲洒水车45辆,机械化清扫冲洗率达到40%;1978年,全市主次干道的清扫保洁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到2008年,增加到近3000万平方米;环卫公厕由1978年的54座,发展到现在的196座;1978年全市没有一座清洁楼,2008年全市共有123座现代化清洁楼。
  回首改革开放30年,厦门的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粗放到精细,从单一到综合,从经验到科学;从城区到农村,从陆地到海域,从平面到立面的发展变化,实现了“管理源头化,措施制度化,市场准入化,转运密闭化,处置资源化”。
  如今,厦门的生活垃圾处理正告别单一填埋方式,走向以焚烧发电为主的资源化利用道路。新建成的环卫综合处理厂内设置两条日处理200吨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烧线,每日数百吨让人头疼的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发电的燃料。
  五、园林绿化。
  改革开放30年来,厦门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结合、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基本构成了城在海中,景在城中,城景相融,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景优美的海滨城市风貌。
  厦门市近年来在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和城区面积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保持了绿化指标稳中有升。截至2007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积10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3%;城市建成区园林绿地总面积达611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3%,绿地率达33.9%,人均公共绿地达15.62平方米。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更是把搞好城市绿化、彩化、美化作为厦门争创特区新优势的重要举措。厦门市党政军领导率先垂范,每年带头参加义务植树,在全社会掀起了植绿、护绿的热潮。
  为了增加城市绿化量,美化城市景观,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2006年起厦门市还开展了垂直绿化和街景彩化系列活动,实现绿化景观资源社会共享,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
  为了提高城市山体生态防护效能和改善风景林地景观效果,厦门本岛城市森林林相改造工程于2003年3月正式启动,5年来,完成林相改造面积27930亩,初步显现了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观。
  建设园博苑、海湾公园、忠仑公园,扩建植物园……近年来,厦门市公园建设成绩斐然,目前厦门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网络已经形成,居民无论居住何处,步行15分钟内即可到达一个公园,这些公园当中,既有绿涛起伏、峰峦叠翠的山地公园,也有功能齐全、层次分明的平地公园。
  (节选自《激越30年:市政园林扮靓鹭岛》,原载2008年12月1日《厦门日报》)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厦门年鉴.2009》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资料收录时限为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面、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沈力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