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图书馆
厦门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厦门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改革开放30年工业经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016
颗粒名称:
改革开放30年工业经济发展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3
页码:
16-18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厦门工业经济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走出了一条符合厦门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回首厦门工业经济发展的艰辛历程,其中有许多经验应当继续坚持,有许多启示可以昭示未来情况。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工业经济
厦门
内容
改革开放30年来,厦门工业经济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走出了一条符合厦门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回首厦门工业经济发展的艰辛历程,其中有许多经验应当继续坚持,有许多启示可以昭示未来。
一、厦门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1.工业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导力量。1978~2007年,厦门市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和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上保持在40%~50%之间,工业成为推动厦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厦门市壮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实现三次产业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提供强劲的支撑力量。2007年,全市三次产业比重为1.3∶53.5∶45.2,与1978年的22.3∶56.7∶21.0相比,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2.工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1990年以前,厦门工业产值超过1亿元的企业只有两家,分别是厦门罐头厂和厦华电子公司;至2007年底,全市产值上亿元企业已达323家,其中,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3家;产值10亿元至100亿元的企业有39家。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50家,约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25%,完成的工业产值达2736.0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6.4%。
3.外向型工业特征明显。一是工业出口交货值保持较快增长,占全市外贸比重不断上升。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出口交货值在全市工业销售值中的比重均在40%以上。二是外商在厦投资规模较大。截至2007年底,全市合同利用外资累计达287.1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168.97亿美元,投资客商从开放初期的以港澳台为主扩展到欧、美、日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从开放初期的加工制造业为主扩展到高新技术产业。《财富》全球500强企业已有42家在厦投资72个项目,投资总额达23.98亿美元。三是外商投资企业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较高。2007年,全市外资企业(含港澳台资企业)实现产值2152.9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8.7%。
4.工业产业结构显著改善。第一,工业重化度不断提高。2007年,全市轻重工业完成产值比为31.3∶68.7,与1978年的68.5∶31.5相比,重工业比重提高37.2个百分点,工业重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厦门市抗击市场风险。第二,形成了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2007年,全市电子、机械和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56家,累计完成工业产值2052.3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75.0%。第三,工业区域布局更趋合理。改革开放之初,岛内的湖里是厦门工业发展的主要区域。经过多年的努力,厦门市工业布局已经成功地实现从岛内为主向岛外转移的调整,为岛内腾出发展第三产业的空间。2007年底,岛内外工业产值之比为41.5∶58.5,岛外工业产值比岛内高出17个百分点。
5.工业总体竞争力不断提高。一是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已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7家,其中国家级10家,占全省总数的一半以上。二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良好。2007年,全市101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419.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1.9%。三是企业争创品牌氛围浓厚。2008年底,全市共有19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有16件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认定。四是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电子工业中,宏发电声的继电器、TDK的磁性材料和陶瓷电容器、三安电子的LED芯片等元器件产品的产能国内名列前茅;机械工业中,装载机、大中型客车、中压配电设备、高档低压配电设备、高档搬运机械等的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均居国内同行前列,太古飞机的大型商用飞机维修能力位居亚太地区第一;化工工业中,翔鹭石化150万吨/年PTA单套装置生产能力为全球最大、工艺技术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正新橡胶力车胎、摩托车胎产能全球第一;轻工工业中,以通士达照明、利胜电光源为龙头的20余家节能灯生产企业的能力总和世界第一。
二、厦门工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1.始终坚持走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发展道路。在经济特区建设之初就明确提出“以工业为基础、港口为中心、外贸为先导”的工作方针,大力引进“生产型、出口创汇型、技术先进型”工业项目,迅速形成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各业综合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坚持抓好工业区建设,引导项目向工业区集聚,先后兴办湖里工业区和海沧、杏林、集美3个台商投资区及火炬高科技园区等一批工业园区。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以发展现代工业为重点,突出抓好火炬(翔安)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二期、环东海域工业集中区等几大工业集中区建设,带动招商引资和工业发展。至2007年底,全市各类工业集中区建设面积已达80多平方公里,通用厂房建设面积约500万平方米,签约入驻企业1460多家,其中已投产750多家,2007年累计创造产值约450亿元。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壮大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和光电、软件、生物与新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提升工业经济的规模和效益,工业支撑作用和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建设海峡西岸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步伐正在加快。
2.始终坚持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厦门的工业发展经历了从经济特区起步时期的轻工食品、“三来一补”,到上世纪90年代的电子产业,再到近年来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步步高”,厦门的招商引资也相应地走过了从一开始的“来者不拒”,到产业链招商,再到针对性招商的“三部曲”。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高起点推进产业聚集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致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同时,充分发挥各行政区优势,通过建设各有侧重、优势互补的工业集中区,调整引导区域产业布局,以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带动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3.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厦门是一座滨海城市,风景秀丽,但是资源缺乏、土地有限、市场腹地小。这就决定厦门经济特区初期发展工业就必须选择符合环保要求、资源消耗少、外向型为主的发展路子。基于这一认识,厦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走上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工业经济的实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力。坚持重视科技投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重视节能减排,坚持发展循环经济。2007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耗电864.41千瓦时,万元生产总值耗水18.0吨,每度工业用电实现工业总产值40.1元,每吨工业用水实现工业总产值2941元,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创造生产总值8756万元、创造工业总产值1.80亿元,这些指标在省内乃至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
4.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取向推进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发展。1988年厦门在全国率先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撤销8个工业行政性公司;率先探索实施财税体制的改革,实行国有企业税利分流改革,对66家市属预算内工业企业统一实行15%的所得税率。在此基础上,率先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国有企业转机建制,完成350家国有企业改制,组建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形成由国资局、投资公司和企业3个层次组成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2006年,成立新的国资监管机构,整合重组市直管国有企业集团和委托管理的国有企业集团,使国有控股企业不断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集中,有效促进国有企业的做大做强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2007年,厦门国有工业经济以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3.7%的份额,通过股份制控股形式,带动和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分别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2%、实现利税总额的31.1%。
5.始终坚持外引内联的正确方向。坚持以我为主、于我有利,不断提高引进外资水平。经济特区建设初期,厦门确立以生产型、出口创汇型、技术先进型为主,大中小项目并举,多渠道多形式利用外资等原则,制定和实施“以侨引台、以港引台、以台引台”和台港侨外一起上的引资策略,充分利用侨乡优势,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一大批三资企业,厦门的工业制造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同时第三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厦门着眼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业已形成的支柱产业,进一步拓展招商领域,特别重视引进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注重引进附加值高、能耗少、污染少的项目,并取得显著的成效。进入又好又快科学发展阶段,加快工业集中区等载体建设,强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下大力气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强和知名大企业来厦设立生产基地和营运中心,引进一大批新的大型项目和支柱产业配套项目,吸引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促进现有外资企业的增资扩产,引资的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30年来,厦门市工业经济坚持内联协作,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始终走外引内联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路子,在内联过程中,坚持“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内地科技优势为依托促进科技与生产的联合,以内地工业基础为依托发展与内地企业的经济联合。扩大经济特区对内地的辐射面,发挥经济特区的窗口和基地作用。近几年来,强化闽西南五市区域合作和闽粤赣十三市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厦漳龙山海协作水平,推进厦泉漳龙城市联盟建设,加快厦门港经济合作步伐,有力拓展了厦门经济发展腹地。
6.始终坚持推进对台交流合作。上世纪80年代后期,厦门制定放宽台商投资行业和投资形式限制、简化台资确认手续以及其他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有效吸引台商来厦投资。1989年和1992年厦门先后获准设立杏林、海沧、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为大规模引进台资拓展了空间。1994年颁布实施了全国第一部地方性涉台法规《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加大了对台湾同胞投资的保护力度。至2007年底,台湾百大企业中,已有近20家在厦门投资。台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75%在厦台资企业在内地其他地区有投资项目。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1月14日视察海沧台商投资区,会见在厦台商代表,充分肯定了台商投资区的示范辐射作用。
7.始终坚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服务企业能力和水平。市委、市政府先后建立海关联检中心、纳税中心、外商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管理中心等,实行双月座谈会、台商座谈会、外商座谈会等制度,做好对企业的服务工作。市政府还狠抓审批制度改革,实行一站式服务,使项目建设审批时间由原有300个工作日减少到45个工作日。实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及时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需求。推动招商引资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招商转变为主动招商,即从坐等企业来厦考察投资,转变为主动上门招商,积极推介厦门良好的投资环境,营造良好的“亲商”、“重商”氛围。
(节选自厦门市经济发展局《改革开放30周年厦门工业经济发展的成就与经验》,原载2008年12月20日《厦门日报》)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资料收录时限为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面、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沈力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