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工业经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016
颗粒名称: 改革开放30年工业经济发展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3
页码: 16-18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厦门工业经济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走出了一条符合厦门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回首厦门工业经济发展的艰辛历程,其中有许多经验应当继续坚持,有许多启示可以昭示未来情况。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工业经济 厦门

内容

改革开放30年来,厦门工业经济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走出了一条符合厦门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回首厦门工业经济发展的艰辛历程,其中有许多经验应当继续坚持,有许多启示可以昭示未来。
  一、厦门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1.工业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导力量。1978~2007年,厦门市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和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上保持在40%~50%之间,工业成为推动厦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厦门市壮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实现三次产业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提供强劲的支撑力量。2007年,全市三次产业比重为1.3∶53.5∶45.2,与1978年的22.3∶56.7∶21.0相比,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2.工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1990年以前,厦门工业产值超过1亿元的企业只有两家,分别是厦门罐头厂和厦华电子公司;至2007年底,全市产值上亿元企业已达323家,其中,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3家;产值10亿元至100亿元的企业有39家。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50家,约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25%,完成的工业产值达2736.0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6.4%。
  3.外向型工业特征明显。一是工业出口交货值保持较快增长,占全市外贸比重不断上升。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出口交货值在全市工业销售值中的比重均在40%以上。二是外商在厦投资规模较大。截至2007年底,全市合同利用外资累计达287.1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168.97亿美元,投资客商从开放初期的以港澳台为主扩展到欧、美、日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从开放初期的加工制造业为主扩展到高新技术产业。《财富》全球500强企业已有42家在厦投资72个项目,投资总额达23.98亿美元。三是外商投资企业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较高。2007年,全市外资企业(含港澳台资企业)实现产值2152.9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8.7%。
  4.工业产业结构显著改善。第一,工业重化度不断提高。2007年,全市轻重工业完成产值比为31.3∶68.7,与1978年的68.5∶31.5相比,重工业比重提高37.2个百分点,工业重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厦门市抗击市场风险。第二,形成了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2007年,全市电子、机械和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56家,累计完成工业产值2052.3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75.0%。第三,工业区域布局更趋合理。改革开放之初,岛内的湖里是厦门工业发展的主要区域。经过多年的努力,厦门市工业布局已经成功地实现从岛内为主向岛外转移的调整,为岛内腾出发展第三产业的空间。2007年底,岛内外工业产值之比为41.5∶58.5,岛外工业产值比岛内高出17个百分点。
  5.工业总体竞争力不断提高。一是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已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7家,其中国家级10家,占全省总数的一半以上。二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良好。2007年,全市101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419.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1.9%。三是企业争创品牌氛围浓厚。2008年底,全市共有19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有16件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认定。四是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电子工业中,宏发电声的继电器、TDK的磁性材料和陶瓷电容器、三安电子的LED芯片等元器件产品的产能国内名列前茅;机械工业中,装载机、大中型客车、中压配电设备、高档低压配电设备、高档搬运机械等的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均居国内同行前列,太古飞机的大型商用飞机维修能力位居亚太地区第一;化工工业中,翔鹭石化150万吨/年PTA单套装置生产能力为全球最大、工艺技术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正新橡胶力车胎、摩托车胎产能全球第一;轻工工业中,以通士达照明、利胜电光源为龙头的20余家节能灯生产企业的能力总和世界第一。
  二、厦门工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1.始终坚持走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发展道路。在经济特区建设之初就明确提出“以工业为基础、港口为中心、外贸为先导”的工作方针,大力引进“生产型、出口创汇型、技术先进型”工业项目,迅速形成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各业综合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坚持抓好工业区建设,引导项目向工业区集聚,先后兴办湖里工业区和海沧、杏林、集美3个台商投资区及火炬高科技园区等一批工业园区。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以发展现代工业为重点,突出抓好火炬(翔安)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二期、环东海域工业集中区等几大工业集中区建设,带动招商引资和工业发展。至2007年底,全市各类工业集中区建设面积已达80多平方公里,通用厂房建设面积约500万平方米,签约入驻企业1460多家,其中已投产750多家,2007年累计创造产值约450亿元。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壮大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和光电、软件、生物与新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提升工业经济的规模和效益,工业支撑作用和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建设海峡西岸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步伐正在加快。
  2.始终坚持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厦门的工业发展经历了从经济特区起步时期的轻工食品、“三来一补”,到上世纪90年代的电子产业,再到近年来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步步高”,厦门的招商引资也相应地走过了从一开始的“来者不拒”,到产业链招商,再到针对性招商的“三部曲”。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高起点推进产业聚集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致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同时,充分发挥各行政区优势,通过建设各有侧重、优势互补的工业集中区,调整引导区域产业布局,以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带动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3.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厦门是一座滨海城市,风景秀丽,但是资源缺乏、土地有限、市场腹地小。这就决定厦门经济特区初期发展工业就必须选择符合环保要求、资源消耗少、外向型为主的发展路子。基于这一认识,厦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走上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工业经济的实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力。坚持重视科技投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重视节能减排,坚持发展循环经济。2007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耗电864.41千瓦时,万元生产总值耗水18.0吨,每度工业用电实现工业总产值40.1元,每吨工业用水实现工业总产值2941元,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创造生产总值8756万元、创造工业总产值1.80亿元,这些指标在省内乃至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
  4.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取向推进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发展。1988年厦门在全国率先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撤销8个工业行政性公司;率先探索实施财税体制的改革,实行国有企业税利分流改革,对66家市属预算内工业企业统一实行15%的所得税率。在此基础上,率先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国有企业转机建制,完成350家国有企业改制,组建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形成由国资局、投资公司和企业3个层次组成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2006年,成立新的国资监管机构,整合重组市直管国有企业集团和委托管理的国有企业集团,使国有控股企业不断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集中,有效促进国有企业的做大做强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2007年,厦门国有工业经济以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3.7%的份额,通过股份制控股形式,带动和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分别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2%、实现利税总额的31.1%。
  5.始终坚持外引内联的正确方向。坚持以我为主、于我有利,不断提高引进外资水平。经济特区建设初期,厦门确立以生产型、出口创汇型、技术先进型为主,大中小项目并举,多渠道多形式利用外资等原则,制定和实施“以侨引台、以港引台、以台引台”和台港侨外一起上的引资策略,充分利用侨乡优势,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一大批三资企业,厦门的工业制造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同时第三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厦门着眼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业已形成的支柱产业,进一步拓展招商领域,特别重视引进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注重引进附加值高、能耗少、污染少的项目,并取得显著的成效。进入又好又快科学发展阶段,加快工业集中区等载体建设,强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下大力气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强和知名大企业来厦设立生产基地和营运中心,引进一大批新的大型项目和支柱产业配套项目,吸引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促进现有外资企业的增资扩产,引资的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30年来,厦门市工业经济坚持内联协作,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始终走外引内联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路子,在内联过程中,坚持“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内地科技优势为依托促进科技与生产的联合,以内地工业基础为依托发展与内地企业的经济联合。扩大经济特区对内地的辐射面,发挥经济特区的窗口和基地作用。近几年来,强化闽西南五市区域合作和闽粤赣十三市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厦漳龙山海协作水平,推进厦泉漳龙城市联盟建设,加快厦门港经济合作步伐,有力拓展了厦门经济发展腹地。
  6.始终坚持推进对台交流合作。上世纪80年代后期,厦门制定放宽台商投资行业和投资形式限制、简化台资确认手续以及其他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有效吸引台商来厦投资。1989年和1992年厦门先后获准设立杏林、海沧、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为大规模引进台资拓展了空间。1994年颁布实施了全国第一部地方性涉台法规《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加大了对台湾同胞投资的保护力度。至2007年底,台湾百大企业中,已有近20家在厦门投资。台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75%在厦台资企业在内地其他地区有投资项目。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1月14日视察海沧台商投资区,会见在厦台商代表,充分肯定了台商投资区的示范辐射作用。
  7.始终坚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服务企业能力和水平。市委、市政府先后建立海关联检中心、纳税中心、外商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管理中心等,实行双月座谈会、台商座谈会、外商座谈会等制度,做好对企业的服务工作。市政府还狠抓审批制度改革,实行一站式服务,使项目建设审批时间由原有300个工作日减少到45个工作日。实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及时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需求。推动招商引资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招商转变为主动招商,即从坐等企业来厦考察投资,转变为主动上门招商,积极推介厦门良好的投资环境,营造良好的“亲商”、“重商”氛围。
  (节选自厦门市经济发展局《改革开放30周年厦门工业经济发展的成就与经验》,原载2008年12月20日《厦门日报》)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厦门年鉴.2009》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资料收录时限为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面、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沈力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