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012
颗粒名称: 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
分类号: D619.57
页数: 2
页码: 7-8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1977~2007年厦门市经济总量迅速壮大,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与速度同步增长。城乡一体化不断加快,中心城市功能明显增强。口岸功能得到强化,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示范带动功能得到发挥。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保障领先全国情况。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厦门 经济发展

内容

一、经济总量迅速壮大,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从1977~2007年,全市GDP由4.80亿元提高到1375亿元,GDP年均增长17.3%,年均增速位居全省九个设区市首位;工业总产值由74.8亿元提高到2837亿元,年均增长22.7%,期间,至2002年,用了25年的时间突破1000亿元,至2005年,仅用了3年时间就突破了2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由1.54亿元提高到348亿元,年均增长20.9%。厦门在全国200个大中城市中的综合竞争力排名进入十强。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与速度同步增长。
  从1977~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2∶57∶21调整为1.3∶53.5∶45.2。制造业中,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的年产值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六成。服务业中,物流业和旅游业占GDP的比重都达到8%左右。服务业税收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达40%以上,服务业占全市地税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都在70%以上,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厦门以占全省6.5%的常住人口和1.3%的土地,创造出占全省15.1%的生产总值、27.1%的财政收入。2007年,每平方公里创造GDP8756万元,常住人口人均GDP7398美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约0.63吨标准煤,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三、城乡一体化不断加快,中心城市功能明显增强。
  1977~2007年,城市总体布局已由海岛拓展至海湾,基本构筑起“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的城市发展框架,城市建成区的面积由14平方公里扩大到180多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32万增加到176万,城市化率由35.5%提高到68.3%,岛内农村基本实现城市化,岛外农村城市化正在加速进行。从2005年起,岛外固定资产投资超过岛内,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城乡一体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30年来,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37.32亿元,年平均增长30.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从1980年到2007年累计约完成1346.7亿元,年均增长29.9%。全市基本建成现代化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先进的信息通讯网络和水电气配套的基础设施,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日益凸现。
  四、口岸功能得到强化,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厦门已成为境外资本的重要聚集地,荣获世界银行评选的投资环境中国内地金牌城市。到2007年底,全市累计吸引合同利用外资28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8.9亿美元,投资客商从开放初期的以港澳台为主扩展到欧、美、日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从开放初期的加工制造业为主扩展到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2家在厦投资72个项目,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左右。厦门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外贸口岸城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省一半以上。从1977年到2007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从0.82亿美元增加到397.8亿美元,年均增长24.3%。厦门进出口总额在2000年突破100亿美元,用了二十年的时间,第二个100亿美元仅用了三年半的时间,第三个100亿美元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实现了。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厦门出口的主导产品。厦门港成为国家的集装箱干线港,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从1983年的3292标箱迅速增长到462.7万标箱,2007年位居世界21位,空港旅客年吞吐量由1984年的10.1万人次增加到2007年的868万人次。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与世界11个国家的13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连续举办12届“九八”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对台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厦门成为著名的招商贸易口岸。国际马拉松、世界合唱比赛、国际海洋周等国际性活动成功举办,厦门的国际知名度日益提高。充分发挥对台前沿平台作用,到2007年底,累计批准设立台资项目3169个,合同利用台资84.5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54.9亿美元。厦门与高雄港集装箱试点直航、厦金直航、厦金旅游、厦门至澎湖旅游、厦门航点两岸节日包机直航成效显著,对台交流合作基地作用更加突出。
  五、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示范带动功能得到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发扬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勇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闯出了一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适度超前、综合配套的改革之路。一是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率先撤销八大工业局,首创由“国资局、投资公司和企业”组成的三层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整合重组10家市直管国有企业集团和13家(现为12家)委托市直部门和开发区管委会管理的国有企业集团,使国有控股企业不断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集中。2007年,厦门国有工业经济以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3.7%的份额,通过股份制控股形式,带动和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分别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2%、实现利税总额的31.1%。二是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建立起开放、竞争的商品流通体系和完善的劳动力、科技、信息等要素市场体系。民营经济迅速发展,2007年实现增加值约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2.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4.5%,上缴税收约占全市各项税收收入的12%。三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率先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管理体制、价格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财政体制、外贸体制、土地管理体制、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和社会事业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这些具有超前性的先行先试,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示范带头作用。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保障领先全国。
  改革开放30年,是厦门历史上人民得实惠最多、生活改善最快的时期,从温饱不足逐步过渡到了总体小康水平,厦门成为全国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之一。新建扩建了一大批社会事业项目,教育卫生和文化体育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全市拥有各类学校1100多所,6个区都实现“双高普九”,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40%,按常住人口计算,万人拥有大专学历以上人数达1355人。全面建成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标准化卫生所体系,每千人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5.64人,拥有3.50张床位,市民平均预期寿命76.79岁。建成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国际马拉松赛、世界合唱比赛、国际钢琴节等重要文化活动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城乡社会保障水平领先全国,企业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达90%,全民医保基本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社会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成为全国的示范。从1980~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50.72元提高到215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68元提高到2007年的7637元,分别年均递增15.4%和13.6%,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均居全省第一。居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宽,在工薪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居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家庭总收入的比重逐渐加大。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61.7%(1980年)下降到34.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57.1%(1985年)下降到41.8%,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水平。居民消费层次不断提升,从普通耐用消费品向着住房、汽车和信息产品等高档耐用消费品以及教育、旅游、文化娱乐等个人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发展提升。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9.26平方米(1980年)提高到31.92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7.55平方米(1981年)提高到46.3平方米。
  厦门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经验,成为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案例。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57平方米,基本实现“步行500米有绿地、15分钟到公园”的目标,全市园林绿地面积达437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3.12%,城市污水处理率76.62%,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9.51%。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和“东亚海岸带政府管理杰出成就金奖”。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五连冠,厦门以文明、温馨、宜居享誉海内外。
  (节选自厦门市人民政府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再创厦门经济特区新辉煌》,原载2008年10月14日《厦门日报》)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9

《厦门年鉴.2009》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资料收录时限为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面、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沈力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