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寺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唯一号: 130035020220000577
作品名称: 万福寺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13/001
起始页: 0109.pdf
责任者: 隐元禅师 重修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789年
分类号: K928.75
主题词: 寺庙-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座落在黄檗山主峰绛节岭下的万福寺,是国务院公布的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为日本佛教黄檗宗的祖庭。该寺创建于唐贞元五年(789年),初名般若堂,后德宗赐额“建德禅寺”。明嘉靖年间毁于倭乱,后渐次修复。明万历年间,神宗赐额“万福禅寺”。 著名僧人隐元禅师(1592~1673年)住持万福寺,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重修该寺,扩建钟鼓楼、藏经阁、斋堂、库房、云厨等,寺内僧众过千人,使之成为当时福建佛教文化的中心之一。1949年再次毁于火。现仅存法堂、塔各一座。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隐元率弟子应邀赴日木传教。5年后开始在日本京都建寺,其建筑雕塑等均仿照福清万福寺,寺名也叫黄檗山万福寺。随后隐元在日本创黄檗宗,多次被日本天皇赠以“国师”、“太师”称号。隐元传播的中国文化亦被称为“黄檗文化”。1973年,日本为纪念隐元逝世300周年,专门出版《黄檗文化》一书。日本现有黄檗宗寺院和传教所450多座,信徒35万多人。 1979年以来,日本黄檗宗信徒多次组团到福清黄檗山祖寺拜塔谒祖。1992年,还专程将身披大红袈裟的隐元塑像送回祖寺。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福建省志·旅游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的专业分志。全志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两大部分,大体上第一、二章为旅游资源部分,其余为旅游发展部分。第一章旅游景区,各片的介绍一般先列旅游中心城市或主要旅游景区所在地的旅游点,然后列出其它地区的旅游点;同一地的旅游点先列自然景观为主的,再列人文景观为主的;同类景观则按其等级顺序排列。

阅读

相关机构

隐元禅师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