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寺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唯一号: 130035020220000490
作品名称: 南山寺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13/001
起始页: 0073.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736年
分类号: K928.75
主题词: 寺庙-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南山寺在漳州市南郊的丹霞山麓,原名延福禅寺,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闽南著名古刹之一。“南山寺”三个大字,是明代著名书法家黄道周手书。 据《漳州府志》记载,该寺原是唐太子太傅忠顺王陈邕的住宅,因建筑规模过于宏大,有人密告其犯有僭越之罪,朝庭派钦差大臣前来查办。祸将及身,其女金花急中生智,劝父献宅为寺,自己则削发为尼。钦差见寺释疑,陈邕方幸免于难。宋乾德六年(968年)和绍兴八年(1138年),陈邕的裔孙刺史陈文灏及状元陈俊卿先后重修南山寺,并分别改名报劬院、崇福寺。明代,郡守章大任题匾曰“南山法窟”,遂称南山寺。清光绪元年(1875年),该寺住持僧佛乘又募捐修缮。现存的建筑群为清末重修,保留一定的唐代风格。近年当地政府又拨款整修。 南山寺的建筑、雕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主要景观称为“五宝八胜”,五宝即大钟、血书、藏经、贝叶经、红茶花树;八胜为大雄宝殿、玉佛殿、石佛阁、陈太傅祠、梅花、粟园、金花小姐的修真净室和埋葬金花骨灰的姑娘墓。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福建省志·旅游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是福建省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的专业分志。全志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两大部分,大体上第一、二章为旅游资源部分,其余为旅游发展部分。第一章旅游景区,各片的介绍一般先列旅游中心城市或主要旅游景区所在地的旅游点,然后列出其它地区的旅游点;同一地的旅游点先列自然景观为主的,再列人文景观为主的;同类景观则按其等级顺序排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