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片仔癀
知识类型:
药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唯一号:
130034020230001880
专题名称:
片仔癀
其他名称:
八宝丹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30000045/001
起始页:
0075.pdf
专题类型:
药物
专题描述
片仔癀,原名“八宝丹”,由漳州市璞山岩寺僧侣创制。具有消炎、清凉解毒、消肿止痛等功能。可治疗急慢性肝炎、跌打损伤及各种炎症引起的疼痛、发热等症,并对癌症,尤其是对消化系统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治病时,只要服用一小片,即可退癀(即消肿消炎),故得名“片仔癀”。由于,片仔癀处方和工艺源于和尚秘方,先取名为僧帽牌八宝片仔癀,1965年改为荔枝牌片仔癀。 相传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一御医不满朝政,隐姓埋名在漳州璞山岩寺出家为僧。片仔癀乃宫廷秘方,对跌打刀伤有特效,遂成该寺传世珍宝,秘不外泄。 民国初期,得此嫡传的延侯和尚(俗名黄拢)还俗,娶漳州馨苑茶铺李珠为妻,自此,茶铺兼制售片仔癀。当时,年产仅数百粒;每粒重一钱(3.125克),售价银元5元。1956年公私合营,该店并入漳州同善堂联合制药厂(漳州制药厂前身),片仔癀成了该厂名牌产品。由于发酵和干燥工序“靠天吃饭”,当年产量仅2432粒,全部出口。1957年片仔癀停产。1959年恢复生产,产量4288粒,出口2182粒。 60年代,共生产片仔癀15.73万粒,出口14.30万粒,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为90.9196。1966年产量最高,为5.84万粒,出口5.74万粒。1977年投资11.5万元,建片仔癀车间。1979~1980年,又投资40.1万元扩建车间,添置生产设备。车间安装空调机 ,使温度、湿度得到控制。随着工艺流程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片仔癀产量逐年增长,1970年产量为7.44万粒,1973年为29.93万粒,1977年为37.87万粒,1979年为69.18万粒。70年代共生产片仔癀287.65万粒,出口269.31万粒,占产量的93.62%。1978年,片仔癀获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1979年,片仔癀获国家质量银质奖。 由于麝香、蛇胆、牛黄等原料涨价,片仔癀的成本不断上升。1977年,每粒片仔癀工厂成本为1.00元,1979年为1.15元,1980年为1.52元,1986年为3.73元,1989年为11.55元,1990年为13.56元。 1981年,漳州制药厂通过选育菌种,实现片仔癀人工发酵,结束“靠天吃饭”的历史。1982年,漳州制药厂投资67.9万元,外汇17万美元,引进西德水泡眼包装机,用于片仔癀包装。每分钟可包装片仔癀50粒,提高了劳动效率;装璜美观,防潮性能好,并能防止重装假冒。1983~1985年,该厂投资64.4万元,建片仔癀大楼。1984年,片仔癀获国家质量金质奖;1988年获全国首届百病克星大奖赛金奖。1988年起,漳州制药厂开发片仔癀系列产品,有片仔癀软膏、片仔癀肝宝、片仔癀牙膏等。80年代,漳州制药厂共生产片仔癀1705.04万粒,出口907.82万粒,占产量的53.24%。其中,1988年片仔癀产量最高,达245.06万粒,出口148.42万粒,创汇1000余万美元,是全国中成药创汇额最高的品种之一。 1990年,漳州制药厂生产片仔癀184.33万粒,出口77.92万粒,占产量的42.27%;片仔癀是福建省出口创汇最多的中成药。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事物发端,下限断至1990年底。内容包括:药材、中成药、原料药、化学药品、医疗器材、其它产品、购存、销售、科研教育、管理。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