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

知识类型: 药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唯一号: 130034020230001872
专题名称: 六味地黄丸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30000045/001
起始页: 0073.pdf
专题类型: 药物
产量: 1980年,该厂六味地黄丸产量11.27吨,1985年为10.54吨,1990年产量11.8吨,出口9.44吨。

专题描述

六味地黄丸明末厦门正和号药铺在宋代钱仲阳的六味地黄丸处方基础上,改进制作技术和工艺,生产六味地黄丸。1965年10月,正和药铺成药作坊并入厦门中药厂,生产鹭江牌六味地黄丸。该厂所制的六味地黄丸药丸乌黑光亮,质硬气香,密闭存放十几年不霉变。若用开水泡服,所泡药液是红茶色,澄清而不浊。饮后可继续冲泡数次,至药液色淡为止。弃渣前药丸虽胀大,而外形仍保持完好。六味地黄丸有滋阴补肾作用,可治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便血、阴虚盗汗等症。闽南及港澳、东南亚地区,常以厦门中药厂生产的六味地黄丸冲泡,代茶作保健品饮服。1980年、1985年该厂生产的鹭江牌六味地黄丸2次获得国家质量银质奖。1980年,该厂六味地黄丸产量11.27吨,1985年为10.54吨,1990年产量11.8吨,出口9.44吨。生产六味地黄丸的厂家还有福州中药制药厂、泉州制药厂等。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福建省志·医药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事物发端,下限断至1990年底。内容包括:药材、中成药、原料药、化学药品、医疗器材、其它产品、购存、销售、科研教育、管理。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