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

知识类型: 动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海洋志》
唯一号: 130034020230001714
专题名称: 大黄鱼
其他名称: Pseudosciaena crocea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30000042/001
起始页: 0420.pdf
专题类型: 动物
产量: 1956~1985年,福建大黄鱼年均产量为37.4×10⁴吨,20世纪70年代后5年,最高达37.4×l0⁴吨,1978年其产量开始下降,至1989年仅为1000吨左右。
分布: 大黄鱼在中国分布于南海、东海以及黄海南部。

专题描述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隶属鲈形目、石首鱼科(Sciaenidae)。 体延长,侧扁,尾柄细长。头大而尖钝。吻钝尖,有4个吻孔。口大,前位,斜裂。牙细小,尖锐,上颌牙多行,下颌2行。体背面和上侧面黄褐色,下侧面和腹面为金黄色。各鳍黄色或灰黄色。 大黄鱼为暖温性中下层鱼类,仍属集群洄游鱼类。栖息于60米以内的近海中下层。厌强光,喜浊流。黎明,黄昏或大潮时多上浮,白昼或小潮时下沉。大黄鱼在中国沿海有3大地理种群——岱巨族、〓洲族和闽粤族,福建沿海大黄鱼属于后1族,与广东沿海大黄鱼同一种群。大黄鱼根据自身的生理状况及环境的季节变化,而进行趋岸或远岸异向适温海区的周期性迁徙,暖季密集分布在沿岸近海区的产卵场,索饵场及其洄游通道,寒季密集分布在远岸外海较深水区的越冬场。春季,鱼群陆续由越冬场向近岸的产卵场洄游。幼鱼也向浅水区迁移并摄食成育。产卵后的亲鱼向产卵场外侧分散索饵。当年生幼鱼则随着发育生长陆续由浅水区向稍深水区移动。秋末冬初,水温降低,成鱼和幼鱼均渐次趋向较深水区的越冬场洄游,越冬期为12月至翌年3月,越冬期后,进行生殖洄游。大黄鱼食性广,饵料种类多达百余种,成鱼主要摄食各种小型鱼类、虾类、虾蛄、蟹及头足类。大黄鱼的产卵场多在河口附近或岛屿,内湾的近岸浅水区,水深不超过20米,底质为软泥、泥砂区。福建三都澳内湾——官井洋是闻名于世的大黄鱼产卵场,每年于5月中旬至6月中旬每逢大潮,大黄鱼在官井洋产卵。大黄鱼一生多次产卵。卵浮性,怀卵量6.1~38.8×l0⁴粒。受精卵在水温18℃左右时,经50小时孵出仔鱼。其渔获物体长一般为400~500毫米,体重1.5千克左右,大的个体达760毫米,2千克以上。大黄鱼在中国分布于南海、东海以及黄海南部。为中国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也是福建近海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1956~1985年,福建大黄鱼年均产量为37.4×10⁴吨,20世纪70年代后5年,最高达37.4×l0⁴吨,1978年其产量开始下降,至1989年仅为1000吨左右。于1994年始出现逐渐回升的好势头。而且,大黄鱼在福建沿海已经进行人工繁殖,并大面积推广。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海洋志

《福建省志·海洋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至2000年,系统记述福建省海区环境的自然状况以及海洋科技的进步和成就。分海洋地质地貌、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科技等6章。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