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江牡蛎

知识类型: 动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海洋志》
唯一号: 130034020230001560
专题名称: 近江牡蛎
其他名称: Crassostrea rivularis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30000042/001
起始页: 0334.pdf
专题类型: 动物
分布: 该种分布于中国沿海河口附近低潮线以下。

专题描述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贝壳大型,坚厚。贝壳形态变化大,通常呈卵圆形或长形。壳面环生同心鳞片,但趋于愈合,附着面较大,无放射肋,初带紫黑色,初带槽较宽。壳面呈淡紫色,内面白色,边缘及闭壳肌痕呈淡紫色。闭壳肌痕甚大,形状不规则,大多为卵圆形或肾脏形,位于中部背侧。 消化盲囊孔10~11个,肾静脉在左心耳腹侧,鳃与内脏团的关系属第二种类型第四组。 在中国沿海分布很广,一般栖息在低潮线附近至水深7米以内的范围。河流入海一带的水域中数量最多。其生活的最适宜的盐度为10~25左右。为卵生型,每年5月后到9月前,繁殖最旺盛。蛎苗附着满1个月,壳高平均将近于1厘米,满半年平均达6厘米多,满一年达7厘米以上,属于连年不断生长的类型。个体大,含肉量多。适宜在河口及其附近养殖。福建同安、厦门九江口(海澄)有养殖。在广东沿海,对近江牡蛎的养殖有悠久的历史。山东的羊角沟也有养殖。 该种分布于中国沿海河口附近低潮线以下。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海洋志

《福建省志·海洋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至2000年,系统记述福建省海区环境的自然状况以及海洋科技的进步和成就。分海洋地质地貌、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科技等6章。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