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壳肌蛤

知识类型: 动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海洋志》
唯一号: 130034020230001556
专题名称: 凸壳肌蛤
其他名称: Musculus senhousia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30000042/001
起始页: 0332.pdf
专题类型: 动物
分布: 该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南北沿海,北自辽宁省,南至北部湾;国外分布于太平洋东西两岸。

专题描述

凸壳肌蛤(Musculus senhousia)贝壳较小,最大的个体壳长不超过30毫米。壳质薄但较坚韧,略近三角形。壳顶凸,偏背缘。壳表放射纹前区有15~20条,后区有25~30条,中区无;壳表呈青绿色或黄绿色,具有褐色花纹。铰合部无齿;初带较短,呈褐色;足丝细软,较发达。贝壳内面颜色与壳表相同,有壳表透过的花纹,略具珍珠光泽。 该种为暖温带广分布种,习见于潮间带泥砂滩或泥滩。其垂直分布,一般自潮间带的中、下区至潮下带20米左右的浅海底;有巢居和群栖的习性,在自然界中常成群地以足丝与泥砂相互固着在一起,覆盖在整个滩面上。为雌雄异体,一年性成熟,成熟时雄性外套呈乳白色,雌性呈杏黄色。繁殖期是从5月末至10月中旬,而以7~9月间为繁殖盛期。一般受精卵在水温19.8~25℃、比重1.01821~1.0240的条件下,发育到稚贝需要20天左右。 该种虽个体小,但分布广,产量较大,而且贝壳极薄,肉质肥满,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较重要的小型经济贝类。在广东和福建沿海,俗称薄壳,人们煮熟或炒熟后,象吃瓜子一样食之,此外还可以加工成“鲶干”和“鲶油”等。它又是对虾养殖较好的饵料,优点是投饵时不用粉碎,可保持池内水质清洁。由于此贝能覆盖泥砂滩表面,故对泥蚶等养殖有一定危害。 该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南北沿海,北自辽宁省,南至北部湾;国外分布于太平洋东西两岸。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海洋志

《福建省志·海洋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至2000年,系统记述福建省海区环境的自然状况以及海洋科技的进步和成就。分海洋地质地貌、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科技等6章。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