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疟疾
知识类型:
疾病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卫生志》
唯一号:
130034020230001292
专题名称:
疟疾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30000032/001
起始页:
0123.pdf
专题类型:
疾病
专题描述
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在漳浦水北(今云霄西林)建州,因“地多瘴厉,吏民苦之”,于开元四年(716年)被迫迁往李澳川(今漳浦绥安),辖漳浦、怀恩两县。开元二十九年,由于“瘴烟弥漫”、“户口逃亡”,故废怀恩,并入漳浦。贞元元年(785)“因避瘴厉”,又迁州至龙溪(今漳州芗城)。宋代《苏沈良方》记述“予伯氏任闽中,常拥兵捕山寇,过漳浦,军人皆感疟”。元代医学家朱丹溪称“吴楚闽广之人患疟独多,”谓其地卑湿、阳气素盛,长夏之时,人多患疟。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戚继光率部入闽抗倭,驻扎闽南盘陀岭,军中疟疾流行。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建宁县山岚瘴气弥漫,里心乡百姓患疟,死亡者200余人。 清同治十年(1871),英国学者孟逊(Manson)和马勒(Muller)二氏来厦门调查疟疾,得有结论:“闽省厦门,每年因病死者,首推天花,次为疟疾。”民国21年(1932),国人冯兰洲调查认为,厦门疟疾于春秋两季最烈,山麓地带工人和乡村农民疟疾感染率分别为83.3%和58.1%,脾肿率高达75%。民国27年4月,全省卫生处设立抗疟室,5~11月派出省卫生试验所林樑城等4人到永安县大溪乡和下渡乡开展抗疟实验区工作。民国28年,省卫生试验所调查,永安县疟疾患者有3万余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刚组建于永安的省立医院当年收治住院的疟疾患者占住院病例的90.5%,病死率达5.2%。 1949~1988年,出现两次全省性疟疾大流行。据1950年疫情报告,全省疟疾发病73628例,年发病率608.24/10万,病例数占所有传染病报告病例数的83.3%,主要集中于闽西北山区。1952年和1953年,省卫生厅先后抽调省防疫大队的两个分队到永安(后迁至宁化)和建宁两县建立疟疾防治站,培训抗疟骨干,建立防治试点,探讨防治方法,但全省疟疾疫情仍在发展,1954~1955年酿成全省性第一次大流行,年发病率分别高达2664/10万和2131/10万。1957年初,省卫生厅举办首届抗疟训练班,抽调省防疫大队和重点流行区地、市、县专业人员六十余人参加,为期三个月。1958年开始全省性疟疾防治工作,重点开展疟疾休止期治疗和现症病人根治两项措施,控制了疫情发展,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至1964年,全省疟疾发病11469人,发病率降至68.3/10万,并消灭了三日疟。 1965年,闽东福鼎县疟疾暴发流行,蔓延霞浦、柘荣、福安3县。次年5月,闽北顺昌县修公路,兴水利,吸收外地民工600余人,居住在浦上、洋墩工程沿线的村庄内,防蚊设备差,6~7月间,这些民工大部分发生疟疾,和当地农民交叉感染,引起工程沿线乡村疟疾暴发流行,并迅速向外扩散。“文革”期间,防疫机构撤并,防疫工作受到严重影响,酿成第二次全省大流行。至1972年流行波及32个县(市)181个乡(镇),年发病率高达2382.5/10万。1973年1月,省爱卫会在建缻县召开全省疟疾防治工作会议,制定防治规划,研究抗疟对策,推动了全省抗疟工作的开展,各地充分发动群众,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此后三年间,全省休止期治疗300万人次,预防服药769万人次,使用化学药物灭蚊喷洒人居室125万间次,清理蚊虫孳生地83万处次,控制了疟疾流行,发病率再次大幅度下降。至1976年,全省疟疾发病率降至111.7/10万。 福建省疟疾流行有其明显特征,通常呈现地方性流行,局限于闽西北山区,一旦流行因素变更,或大批传染源输入,或易感人群剧增,极易导致暴发流行。每年12月至翌年3月为疟疾传播休止期,3月份为复发高峰,7~9月为发病高峰,疟疾感染以间日疟为主,恶性疟次之,三日疟散在发生。传疟媒介有嗜人按蚊、中华按蚊和微小按蚊,并首次用数学模型测定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的媒介能量分别为3.64和0.19,前者的传疟能力是后者的19倍,应为主要传疟媒介。 1976年,福建进入灭疟后期管理阶段,但时而出现疟疾局部暴发流行。为了巩固抗疟成果,开展了省际、县际间抗疟联防,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为原则,开展疟疾监测和管理工作。根据疟疾流行态势,在实施综合性防治措施的基础上,重点抓了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开展嗜人按蚊地理分布调查,1976~1983年,共调查38个县(市)433个村,查明嗜人按蚊分布于闽西北和闽中的14个县(市)176个村,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喷洒灭蚊,有效打击了主要传疟媒介;二是在流行区建立以乡(镇)卫生院为中心的疟原虫镜检站,在300万人口地区开展“四热”病人(即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感冒发热和不明原因发热)血检疟原虫工作,以最大限度地搜索和治疗传染源。据统计,1976~1988年,全省休止期治疗809955人次,流行季节预防服药2633141人次,应用杀虫剂灭蚊喷洒人房1892094间次,检查“四热”病人血片1107816张,查出疟原虫阳性者30322例,及时予以系统治疗,有效控制了疟疾流行,巩固了抗疟成果。1984年全省消灭了恶性疟,间日疟发病率也逐年稳定下降,至1988年,全省仅发病1591人,发病率5.6/10万,其中发病率在10/10万以下者73个县(市、区),发病率在10~50/10万者4个县,只有建阳和崇安两县仍在50/10万以上。经省、地、县联合考核,宁化(1985年)、建宁(1987年)、政和、大田、清流、泰宁(1988年)等6个县达到卫生部颁发的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卫生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记录了1989-2005年福建省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内容有:卫生规划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卫生执法监督、健康教育与促进、爱国卫生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