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虫病

知识类型: 疾病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卫生志》
唯一号: 130034020230001291
专题名称: 丝虫病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30000032/001
起始页: 0121.pdf
专题类型: 疾病

专题描述

清同治十一年(1872),英人孟逊(Manson)首先报告厦门有阴囊象皮肿患者,光绪二年,在厦门检到班氏微丝蚴血症,首次发现微丝蚴鞘膜,翌年观察到人体血中的微丝蚴有夜现规律,一般在午夜出现密度高峰,光绪六年在1例淋巴囊内检到班氏丝虫雌虫。光绪十四年经实验感染观察证实班氏微丝蚴可在致乏库蚊体内发育成感染蚴。民国22年(1933)冯兰洲在厦门首先发现我国马来丝虫病人,民国26年胡梅基在福州住院病人中发现福建籍马来丝虫病人。 1953年,唐仲璋等首先发现闽侯建田乡纯马来丝虫病流行区,但闽北早已流传有“上洋丁布(地名),粗腿无数,八人同桌,狗钻不过”的民谣。1956年,省卫生厅厅长左英委托唐仲璋研究福建丝虫病,并指定省卫生防疫站刘心机,跟随唐氏进修并参加丝虫病调查研究工作。至1957年底,共抽查44县、市,血检49928人,曾在建阳县民谣中的上洋、丁布及其周围共5村的332人口中,检血279人,检出微丝蚴血症117例(42.23%)。 经过调查,发现福建省马来丝虫病主要分布于闽西北山区的南平、三明、龙岩3地(市)24个市、县(区班氏丝虫病主要分布于沿海26个市、县(区)。在两类流行区之间的29个县市、县(区)则为两种丝虫病混合流行区。马来丝虫病流行区面积占全省的70.4%,班氏丝虫病流行区仅占29.3%,但受两种丝虫病威胁的人群,则因沿海人口密集而几乎均等。 马来丝虫病患者体征出现率为13.7%,仅出现肢体征状,尤其是下肢象皮肿;班氏丝虫病体征患者为4.7%,男性以睾丸鞘膜积液为主,女性则以肢体发病为多。 两种丝虫病的传播媒介各不相同。班氏丝虫病以致乏库蚊为主要媒介,马来丝虫病以嗜人按蚊为主要媒介。 福建省丝虫病防治工作始于1958年,经过三十年的艰苦奋斗,至1988年,全省共查出8396.97万人次,治疗微丝蚴血症患者321.65万例次,其防治过程历经全民查治和基本消灭两个阶段。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卫生志

《福建省志·卫生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记录了1989-2005年福建省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内容有:卫生规划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卫生执法监督、健康教育与促进、爱国卫生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