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

知识类型: 疾病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卫生志》
唯一号: 130034020230001283
专题名称: 脊髓灰质炎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30000032/001
起始页: 0101.pdf
专题类型: 疾病

专题描述

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灰质炎)从福建省急性传染病流行史上看,临床上虽有疑似病例报告,但均未获得病原学和血清学证实,也没有进行疫情报告,1955年开始,福建省把灰质炎列入疫情报告,由于当时疫情报告网不健全,是年仅报告3例。1958年,从灰质炎病人粪便标本中,用猴肾细胞分离出灰质炎病毒,从病原学上证实灰质炎病毒在本省的存在。以后从南平、福州、三明、龙溪等地健康儿童粪便中,相继分离出灰质炎病毒,以Ⅰ型为多见,并在本省人群中广泛传播。1966年,福建省出现了灰质炎大流行,据疫情报告,共发现1463例,发病率高达8.19/10万。灰质炎活疫苗大规模服用以后,发病率虽有下降,但仍徘徊在1/10万左右,仍有局部地区暴发流行,多因疫苗服用不全面。1978年,再度出现大流行,共发病2017例,发病率为8.29/10万,创历史最高纪录。据调查,这次流行的主要原因是90%以上的患者均未服用疫苗或不全程服用。1978年,卫生部颁发《关于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的通知》,1980年初,又颁发《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计划免疫工作进一步加强,尤其是1982年开始“冷链”装备及运转以来,疫苗的运输和保存条件大为改善,加上近几年来,不少地区改用按月、按季接种,大大提高了接种率,灰质炎发病率已明显下降。1988年,全省疫情报告仅41例,发病率降到0.15/10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卫生志

《福建省志·卫生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记录了1989-2005年福建省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内容有:卫生规划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卫生执法监督、健康教育与促进、爱国卫生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