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税收统计

知识类型: 税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统计志.1996~2005》
唯一号: 130034020230001274
专题名称: 福建省税收统计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30000030/001
起始页: 0069.pdf
专题类型: 税收

专题描述

1996年,全省税务系统全面推行税收会计改革和调整征管范围后,各地国税局和地税局的税收会计和统计业务,按照“谁征收,谁核算,谁编报报表和谁与金库对帐”的原则办理。 (一)国税系统 1996年1月1日起,在全省税务系统全面推行税收会计改革,统一幵发和提供会计核算SSKT软件,要求各会计核算单位对应征、减免、滞欠、征收、入库和提退等各项税收资金活动进行全面、准确的核算反映,同时废止1986年制订的《税收会计核算试行办法》。 1996年,税收会计、统计年报表共15种,分别为:税收资金平衡月报表,应征、欠缴、在途、查补税金明细月报表,入库税金明细月报表,减免税金明细月报表,提退税金明细月报表,税收收入分经济类型统计月报表,增值税分经济类型统计月报表,营业税分经济类型统计月报表,资源税分经济类型统计月报表,农村税收税额统计月报表,增值税、消费税欠税统计月报表,个人所得税分项目统计年报表,涉外税收税额统计年报表,企业所得税分经济类型统计年报表,纳税登记户数统计年报表。 1997年,在原有报表体系基础上增加消费税分经济类型统计年报表,同时修订和调整部分报表种类和表式。 1998年,税收统计报表共15种,删除税收资金平衡月报表中应征、待征、人库能交基金和调节基金科目,改变税收入库报表按国家预算收入科目“款”、“项”设置报表(指标)项目的办法。 1999年,修订税收统计报表制度,在税收资金平衡月报表中,将待征、入库、应征类的工商税收和企业所得税科目分别合并为“待征税收”、“入库税收”和“应征税收”科目。将原应征、欠缴、在途、查补税金明细月报表改为应征、欠缴、呆账、在途、查补税金明细月报表。同时税收统计报表一律将原按经济类型统计改按工商登记注册类型统计。消费税分企业类型统计季报表的“烟草加工业”下增设“丙类卷烟”项目并修订有关指标口径。 2001年,各类税收季报表一律改为月报表。增加税收收入分产业统计月报总表。 2003年,增值税分企业类型统计月报表是在原表式的基础上,按照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进行归类划分。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专项调查。税收会计统计报表通过TRS管理系统审核上报。 2005年1月1日起,税收会统报表新增设“国有控股(含控资)”栏目。车购税收入并入入库税金明细表进行统计。 (二)地税系统 19%年,年度统计年报表包括:各项收入入库明细年报表、各项收入提退明细年报表、增值税分经济类型统计年报表、营业税分经济类型统计年报表、资源税分经济类型统计年报表、农村税收税额统计年报表、企业所得税入库税额明细年报表、个人所得税分项目统计年报表、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统计年报表、企业所得税分项目统计年报表、涉外税收额统计年报表、减免税统计年报表、纳税登记户数统计年报表、工商税收欠税及集贸市场税收统计年报表等14种。 1999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一规定,税收统计报表一律将原按经济类型分类进行统计改按工商登记注册的类型进行统计。 2001年,各类税收季报表一律改为月报表;增加待清理呆账税金明细月报表、查补税金明细年报表、税收收入分产业统计月报总表,按三大产业门类设置分行业明细栏。 2005年,在税收收入分企业类型统计月报总表等统计报表的各相关企业类型栏后,一律增设“其中:国有控股”栏,以全面反映国有控股(含控资企业)的税收情况。共有税收统计报表23种,分别是:(1)税收资金平衡月报表,(2)入库税金明细月报表,(3)应征税金明细月报表,(4)待征税金变动情况月报表,(5)提退税金明细月报表,(6)减免税金明细月报表,(7)查补税金及税款滞纳金、罚款收入明细月报表,(8)滞纳金明细月报表,(9)代征代扣税款明细月报表,(10)待清理呆账税金明细月报表,(11)税收收入分产业统计月报总表,(12)税收收入分企业类型统计月报总表,(13)增值税分企业类型统计月报表,(14)消费税分企业类型统计月报表,(15)营业税分企业类型统计月报表,(16)企业所得税分企业类型统计月报表,(17)个人所得税分项目统计月报表,(18)资源税分企业类型统计月报表,(19)涉外税收税额统计月报表,(20)税收欠税分项目统计月报表,(21)待清理其他呆账税金分项目统计月报表,(22)纳税登记户数统计年报表,(23)县(市)税收收入统计年报表。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统计志.1996~2005

《福建省志·统计志.1996~2005》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统计制度、普查与专项调查、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与教育培训、统计法制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