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木雕

知识类型: 艺术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
唯一号: 130034020230000681
专题名称: 龙眼木雕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30000017/001
起始页: 0071.pdf
专题类型: 艺术

专题描述

1.生产 龙眼木雕源于福州的传统木雕。“龙眼”果木材质坚实,纹理细密,虬根疤疖,木色淳朴,龙眼木雕即因材质而得名。 福州木雕,唐、宋时已有发展,多为庙宇禅院雕刻佛像,兼为建筑装饰,如梁栋柱头、龛笼几案之雕刻花饰等,即所谓“雕佛”和“雕花”。明末清初,逐渐形成圆木雕刻的独立行业。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移居福州象园的长乐人孔丘,擅人物雕刻。嘉庆年间(1796~1820年),象园从事木雕工艺者已达30余人,被称为“木雕村”。其时名匠有:柯宝培、柯玉汉、柯昌浩、柯世赐等。他们在继承孔丘技艺基础上求发展。后来木雕名艺人柯世仁、柯传钟、陈天赐等,还以黄杨木雕刻古代人物,仿古雕刻细致古朴。柯世仁曾被聘往印度尼西亚传艺,陈天赐、俞开仁等用骨牙、玻璃眼装点龙眼木雕的人物和动物,并染成褐色仿古,为产品定规格,便于订货,成为批量产品。柯庆元曾制作大型木雕组雕,配景的利用机械原理,其雕刻作品《划龙舟》、《渔、樵、耕、读》等,参加在南京和巴拿马的展览,深得好评。大坂村的艺人陈道灿,专攻仕女雕刻,继承传统,吸取瓷塑和戏剧人物的风格造型,重心态表达,外形清秀,婀娜多姿,自创一格。 民国时期,福州木雕业生产继续发展,从业者400多人。有的木雕匠师受香港、上海商人聘请,向外迁移。20世纪30年代,旅沪的福州木雕艺匠达200余人。 福州木雕代代相传,经历代艺人苦心钻研,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艺术流派。按地区分,主要有象园、大坂、雁塔三大派。三派之中象园派乃诸派之源。象园派,亦称“柯派”,其特色在于刀法上漫雕细刻,注重神韵,讲求现代雕塑的结构、比例,造型新颖。民国12年(1923年),“柯派”曾成立“象园雕刻帮”。今高级工艺师阮宝光、工艺师林友舜皆系此派传人。阮宝光作品造型新颖,善于刻划入物内在精神,木雕代表作有《李清照》、《牡丹神女》、《弘一法师》等。林学善高级工艺美术师,师从阮宝光,其作品融自然美与艺术美为一体,代表作有《达摩》、《千载之寿》、《蒲团达摩》等。 大坂派的奠基人是清代大坂乡的陈天赐,故亦称“陈派”。陈天赐自幼从艺柯传钟,善雕仙佛,亦长花鸟,风格淳朴,旨在传神;作品大刀阔斧,粗犷有力,且古香古色,典雅古逸。大坂派重造型,衣纹流畅,脸型概括生动。此派也于民国12年(1923年)成立“雕刻帮”,计有20余家,共约五六十人。工艺师陈依媚、林亨云为此派传人。陈依媄擅刻仕女仙姬,学习现代美术又揉合传统,积极创新;林亨云以刻熊闻名。 雁塔派以服务福州漆器的“雕坯”为本,又称“雁塔漆器派”。它是在陈良礼为漆器雕花、刻座、制博古、凿人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陈良礼之徒王清清是此派的代表,擅雕图案花纹、浮雕花鸟、仿古雕坯、人物漆坯等。此派雕法在“花路”上有深浅、透密、圆浮悬镂;人物造型取直顺简洁,脸多圆润,衣纹浅薄,直纹少折,深沉稳重,富有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组织木雕从业人员生产加工。1954年,成立象园木雕供销生产合作社。1956年12月,成立福州木雕生产合作社,共有社员451人、雇工64人,还有部分分散生产者。1957年,成立福州木雕厂,木雕行业从个体发展为集体。1958年,福州木雕工人已达千余人。1979年,木雕年产值近100万元,福州成为本省木雕的主要产地。1982年,福州木雕厂的“长寿”牌木雕被轻工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85年,除福州木雕厂外,福州牙雕厂也生产木雕产品。 2.工艺设备 木雕制作工艺可分为:精品与规格品。一般的工艺过程:先截料、打坯(规格品,则要原坯规格化)、修光、磨光、上色、打蜡、装齿目、配底座等。打坯分粗坯、细坯和最后完成三个阶段。粗坯,是把木料或规格化原坯上机台打出基本坯形;细坯,即在粗坯上打出雕刻品更详尽的坯,如人物则要把头面、手足、胸腹、骨架的基本结构和动态显现出来,衣纹装饰、配置道具都要留下坯柴,最后将所雕刻物精心雕镂刻划,打坯才算完成。修光是对细坯进行精工修饰,使结构清晰、表面平滑;磨光是把雕刻品精心打磨,使之更为柔润,磨光材料有破玻璃、砂纸、木械草和菠叶等,从干磨到湿磨要经过四、五道工序;上色是磨光后用皂矾水漂净,除去木质油脂,干后上色。上色有仿龙眼核色、荔枝核色、桔柚黄色、古铜色等;打蜡是上色后,揩一层漆为使色彩不褪。漆干后,擦以蜂蜡,再擦以川蜡,然后研光,使雕刻品色泽光润;装齿目是以骨为材制齿,用玻璃吹制成眼珠(特别是动物),装齿目为使雕刻物更为生动;配座是为衬托作品用,一般用龙眼木做成。除了高档精品用作底座增强主题外,低档普及品则仅起配衬作用。 木雕本是手工操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用电动圆锯、带锯、劈坯机、车坯机、烤模机、电钻、蛇皮钻、异型刀具、修光机、磨光机和打蜡机等机械取代部分手工操作,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中国科学院物质结构研究所经2年多的探索,于1984年获得防止龙眼木雕产品开裂的最佳工艺,通过技术鉴定。 3.品种 龙眼木雕(包括黄杨木雕)大体分为圆木雕、树根雕、浮悬雕、透镂雕、描金漆彩雕、错银丝雕等6个品种,又分规格产品和高档产品。其传统产品人物类有寿星、渔翁、达摩、弥勒、仕女、面具等;动物类有牛、马、熊、象、狮、虎、龙、凤等。作品造型生动,古朴典雅。如《东方朔偷桃》表达东方朔诙谐滑稽的神态,盔甲细致精刻,繁而不乱,一丝不苟。仙姬闺秀,秀丽多姿,线条得体。又如林亨云的《熊》,表现其笨拙体态,松软毛皮。伍吓水的《虎》、《狮》,侧重其凶猛、咆哮;《水牛》刻划其庞大体型,温顺性格,耐劳本色;《金鱼》则以流畅线条,刻划飘拽大尾,以增强动感。树根雕所刻的《罗汉》、《寿星》等,把人工与造化相参融,作品在似与非似之间,神韵无穷。此外还采用镶嵌工艺和仿古着彩,以增强艺术效果。在古代人物衣饰上精嵌银丝、玉石或描金漆彩,尤显华美,再配以适当而精美的底座,更能衬托作品的完整性。 用传统雕刻技艺,结合现代雕塑比例、结构以至解剖手法,进行现实题材的创作,作品更显生动,更具艺术魅力。著名的有《鲁迅组雕》,由俞运斌、罗理德、林尔新、高永柯、柯依真等创作,总长237厘米,宽22厘米,高36厘米,由《宣战》、《横眉冷对》、《和工农子女在一起》、《力量的源泉》、《红心永向毛主席》、《培育新的一代》、《永远进击》7个部分组成。用传统的形神兼备、着重传神的处理手段,反映鲁迅的内心世界,是福建木雕艺术史上的成功之作。 泉州的卢思立龙眼木雕《诗成泣鬼神》获1982年全国木雕评比优秀作品奖。龙眼木雕《悟》、自然型黄杨木雕《李铁拐》先后获1984年、1988年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

《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详近略远,立足当代,以记述全省近现代、当代史事为重点,注意突出其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充分反映环境、资源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着力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特点以及生产力发展过程,并反映历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