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河源断裂带

知识类型: 其他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震志》
唯一号: 130034020230000650
专题名称: 邵武—河源断裂带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30000014/001
起始页: 0061.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邵武—河源断裂带北起自崇安以北,向南经邵武与江西石城—瑞金—寻乌断裂带相接,向西南延伸入广东河源。在福建西北部,断裂带呈北东走向,由几条平行排列的断裂组成。断裂带控制着晚三叠一中侏罗世一系列盆地沉积,由于盆地两侧断裂活动,断裂带中的岩石普遍受强烈挤压,岩层扭曲和片理化,并遭受动力变质,沿断陷带还有一系列的中酸性火山喷发和花岗岩大规模侵入。 新生代后,邵武—河源断裂带仍有活动,以江西石城为界,南北有差异,石城以南至寻乌,第四纪后活动较强烈,而石城以北福建境内地段,断裂控制着白垩系至早第三系红色地层的西部边界,并切割了早第三系红色地层,在泰宁、明溪等地还有新第三纪玄武岩喷发。断裂性质在福建境内以压性逆断层为主,在江西、广东境内兼有扭性走滑性质。 邵武—河源断裂带是现代地貌分界线,两侧地貌有明显的差异,西北侧为武夷山主体山脉,东南侧为相对低缓的低山丘陵地带。两侧河流不对称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断裂与断陷盆地近年来有明显活动。 邵武—河源断裂带是东南沿海地震构造带内带的主要地震构造,地震震中沿断裂带呈带状分布,中强地震多发生于断裂带与东西向或北西向断裂交汇处。已发生大于43/4级地震16次,最大震级为1962年河源6.4级地震。1985年,江西寻乌又发生一次5.5级地震,反映第四纪以来该断裂在福建宁化、江西石城以南地段活动明显,而北段已趋于稳定。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震志

《福建省志·地震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包括地震构造背景、地震活动、中强地震、地展监测、震害防御、地震应急、地震科研、机构与队伍、地震工作管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