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沿海丘陵、台地、平原区

知识类型: 地理、地貌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唯一号: 130034020230000044
专题名称: 闽南沿海丘陵、台地、平原区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084.pdf
专题类型: 地理、地貌

专题描述

本区位于戴云山、博平岭的东南面,是福建省的最南部。东临台湾海峡,西与博平岭山地、山间盆谷区接壤,南与广东省毗连,北与戴云山,山地、山间盆谷区和闽中沿海丘陵、台地、平原区相邻。包括金门岛、厦门市全部和漳州市大部。南北长约180千米,东西宽约90千米,略呈三角形,面积约11198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9.23%。 在大地构造上,属闽东燕山断陷带的南部,区内断裂构造以北东向和北西向为主,近东西向断裂呈零星出露。区内岩性较为复杂,有花岗岩、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岩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其中以花岗岩分布最广,是组成本区各类地貌的主要物质;火山岩主要分布在诏安、云霄西北的边缘地区,以及漳州、龙海、厦门和同安等县(市)的部分地区;沉积岩分布在诏安的月港、云霄的西坑、平和的双溪、南靖的靖城等地;变质岩主要分布于金门、东山及漳浦的滨海地区;第四系堆积物多分布在河谷两侧和海滨地区,多组成平原地貌。由于构造、岩性和组成物质不同,各类地貌形态上的表现亦有较大差异。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内陆到滨海地貌类型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作阶梯状下降,层状地貌明显。发育这种地貌现象,常与岩性、新构造运动有关,并受到外营力等各方面综合影响所致。 本区背山面海,地貌类型主要为丘陵、台地和平原,山地不显著,零星分布于九龙江以南地区,如牛王山(870米)、大帽山(1076米)、金刚山(838米)和乌石山(1051米)等,多由花岗岩和火山岩组成。丘陵(包括高丘和低丘)多由花岗岩组成,少部分由火山岩、变质岩和砂页岩组成。花岗岩高丘,海拔多在300~450米,比高200~300米,坡度25°左右,它们成片分布于山地外缘和河谷两侧,多呈脉状排列,分布密集,常与邻近的山地相连,似属戴云山脉和博平岭的延伸部分,大多切割不深,风化层较厚,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轻微。由火山岩和砂页岩组成的丘陵,主要分布在南靖、平和、云霄和诏安北部,在漳州、龙海和厦门等地的局部地区也有分布。花岗岩低丘,海拔多在150~250米,比高100~150米以下,坡度15°~25°之间,多分布在高丘周围,河谷两侧和滨海地带,丘体比较破碎,常呈馒头状,植被覆盖差,冲沟发育,石蛋垒垒,基岩裸露,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多见于漳浦、云霄、诏安、东山、厦门等地的沿海一带。变质岩低丘,只分布于金门、漳浦和东山的一些滨海地区。台地广泛分布于九龙江以北的同安、金门、厦门、长泰和漳州盆地地区,在九龙江以南仅见于漳浦、云霄、东山和诏安的沿海地区,海拔常在30~50米,比高20~30米,以花岗岩组成为主。台面呈波状起伏,坡度一般5°~6°风化层较厚,基岩露头少,在坡面常有浅凹地发育,在漳浦佛昙、赤湖一带,发育有玄武岩台地,风化层较薄,呈方山地貌。本区分布的台地,由于近海,常年风大,蒸发强,地表植被稀疏,常呈干旱现象,但多已开垦利用,种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本区平原有冲积、海积和风积三种,其中冲积平原多布于较大河流河床的两侧,如汀江、九龙江、鹿溪、漳江和东溪等,面积较大,多由疏松的亚砂土、砂、砾组成。海积平原分布在滨海地带,组成物质多为粉砂和淤泥,并夹有贝壳碎屑。风积平原仅见于东山、古雷半岛、六鳌半岛和宫口半岛等地,地势低平坡降较小,系海滨沙滩或沙堤受盛行东北风的吹扬在滨海堆积而成,其上发育有新月形沙丘和馒头状沙丘,现已种植木麻黄,多被固定或半固定,在东山多种植芦笋,开辟果园。在九龙江、漳江等河口地区,还发育有冲积一海积平原,为粉砂和淤泥组成。上述平原均是本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主要种植区。其中以漳州平原面积最大,是本省四大平原之一,地面平坦,河网密布,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盛产水稻,是福建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平原周围的台地和低丘适宜种菜植果,这里盛产龙眼、荔枝、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是著名的“水果之乡”。 本区背山临海,海岸线长751千米,以砂岸为主,自北而南有围头湾、厦门港、浮头湾、东山湾和诏安湾等;较大的半岛有六鳌半岛、古雷半岛、陈城半岛和宫口半岛等;岛屿有金门岛、厦门岛、东山岛等,滩涂面积21.8万亩,并有闽南与台湾浅滩两大渔场,这为发展海洋交通、捕撈和滩涂养殖提供条件。 本区地处本省南亚热带最南部,纬度低,海洋性气候明显,气候温暖,热量资源居全省首位,全区从北到南年均气温20.8℃~21.3℃,最冷月平均气温12.5℃~13.1℃,夏季长达6个月,日均温≥10℃积温7400℃~7700℃,年降水量1050~1700毫米,从西北向东南递减,地区分布不均匀。沿海干旱现象较为频繁,农作物可一年三熟。土壤主要为赤红壤,呈棕红至暗红色,质地为粘土和壤粘土,呈微酸性反应,肥力中等。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福建省志·地理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