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婚姻习俗报日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唯一号: 130034020220001384
专题名称: 畲族婚姻习俗报日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18/001
起始页: 0207.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报日,俗称“送日子”。即男家选择结婚的日期,并将此吉日良辰通知女家。报日时间一般在农历八月,这时,请五行先生占卜择定,结婚日期一般在冬季。日期一定,男家即请人挑着以红苎布袋套住的礼盒,内放写着迎亲日期的红纸帖一封,俗称“日子单”。另猪肉、鲜鱼、线面、桂圆、红枣、冰糖等,还有中秋月饼,俗称“日子饼”,上述食物的数量都是双数,忌单数,以兆喜事成双。女方同意,即收下“日子单”红帖和半数食物。 有的畲村分两次送聘礼,即“搭定”时为“小聘”,“报日”时为“大聘”。“大聘”时男家向女家“讨年庚”,这时聘礼与女家嫁妆的数量都得协定。否则,女家不给姑娘的“生辰八字”,以供男家择日。女方家长提出聘礼数目时有专门隐语,他们通过媒人提出,少娘(姑娘)出嫁需多少条“岭”,多少个“火笼”,多少顶“帽”,多少个“桌面”。“岭”是指少娘出嫁,其舅父、姑父要送她衣服,每套为一“岭”,男方要按“岭”数回送猪肉。“一岭”,即一肉。“火笼”指猪腿,男方一般备2个猪腿,其一送岳父,其二送女方长舅,如少娘有谊父,得加送1猪腿。每个猪腿上要加1双鞋,鞋里放“红包”。“帽”指男方要给妻弟送帽,每人1顶。“桌面”指酒席,一般不超过10桌,每桌备肉若干斤,酿酒米若干斗。 古婚俗畲家“嫁女以刀斧资送”,(①明万历《永春县志》·卷3,《风俗》。)“嫁赀,稍充裕者予以田器,此外无他物”。(②江远青、江远涵:《建阳县志》,卷2,《舆地志·附佘民风俗》。)除农具陪嫁外,还带已孕的壮母羊或带仔母羊以及农作物的良种等。古田县杉洋西园《雷氏家谱》内“族规”之一“嫁女”云:“但选贤豪配,休为聘礼牵。所期香玉对,莫结臭铜缘。”(③《雷氏宗谱》,修于清光绪十六年。) 闽东畲家古婚俗中男女方还有互赠布匹之俗。男家聘礼中定有1卷苎布,俗称“1筒布”,一般为12匹,1匹门幅1市尺,长1.2丈。女家嫁妆中有细苎布若干匹,还有苎布缝制的“三袋”1套,包括红苎布袋1副,“昼袋”(用于装出工劳作时盛饭的陶罐)2个,“肚袋”(即肚兜,肚兜颜色有别,新娘红色,新郎蓝色)2个。嫁妆都以红布铺盖,唯有一块黑布是留给公婆做裤。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