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祭祀性舞蹈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唯一号: 130034020220001352
专题名称: 畲族祭祀性舞蹈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18/001
起始页: 0164.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在祭祀的时候举行,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和人员,舞蹈气氛隆重、庄严,以纪念祖先创业的伟绩。如“龙头舞”,主要流行于宁德市蕉城区的八都、七都、金涵等地。在逢年过节,或天旱祈雨,也以“龙头舞”娱神娱人。“龙头舞”由三段组成:第一段“日月舞”,表现盘古开天辟地,造日月照人间的神话传说。由男女各4名演员,每人手执日、月模型一对;第二段“龙头舞”,表现龙麒帮助高辛帝征番的故事,每人手执一龙头;第三段“龙抢珠”,表现畲民欢庆胜利的情景。演员边舞边唱《盘古歌》,以锣声鼓点伴奏。又如“铃刀舞”,由陈靖姑的故事衍化而成。畲族巫师表演时,手执铃刀、奏板,以锣鼓伴奏,舞蹈动作柔美轻盈。这是一种迎神、驱鬼、祈福的舞蹈,动作神秘,或刚健有力,或阴柔缠绵。主要由巫师表演,流传于闽东、闽北。由男扮女装的巫师独舞,巫师扮演陈靖姑,作“行罡”表演,以草席、魔绳、令牌、龙角、铃刀等法器为道具,表现驱鬼、求神、消灾的法事。舞蹈分为三段:一为“打案出厅”,二为“招兵行罡”,三为“行九州出山”,表现陈靖姑舍魂夺命救良民。“祈福舞”属巫舞中之武科,表演者舞姿多彩,技艺高超,音乐仅以锣鼓伴奏,在畲民醮明祭中进行,是畲族巫师中比较繁复的舞蹈,有单人、双人、四人和多人舞蹈,最多时为12人。全舞为五段:一为“造五营寨”,二为“造老君殿”,三为“洗水洗坛”,四为“过九重山”,五为“求乞回乡”。 畲民办丧事时,延请巫师作功德。闽东畲族巫师的《师爷歌》有别于汉人,为歌中行舞。卞宝第《闽娇酋轩录》载闽东霞浦畲族“人死刳木纳尸其中,少长群相击节。主丧者盘旋四舞”,(①卞宝第:《闽峤輶轩录》,卷1,霞浦县,见《福建文库》。)今失传。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福建省志·民族志》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本书记述对象为福建省的世居民族。汉族部分仅记汉族入闽及汉族支系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十章,包括远古人类、古代民族、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研究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